"


"


紅綠信陽正芳華


信陽,位於河南省最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處,面積1.89萬平方公里,人口885萬,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信陽有名山,雞公山是我國知名的避暑勝地。信陽出好茶,被譽為“中國毛尖之都”,信陽毛尖是中國名茶,212.5萬畝茶園鬱鬱蔥蔥,連續十年上榜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信陽是天然氧吧,森林覆蓋率達41.97%,一城山水,滿眼綠意。

“大山有別,水佳為淮,人言皆信,日升曰陽。”信陽位於我國南北分界區域,山靈水秀,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稱。70年前,在血與火的歲月裡,信陽為建立新中國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70年來,信陽立足區域優勢,打造特色產業,呈現出生態環境優美、人居環境和諧、經濟社會健康的良好局面。信陽是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確定的核心發展區域、《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確定的區域中心城市。以初心本色詮釋擔當底色,信陽務實重幹,砥礪奮進,堅持生態與發展並重、科技與創新驅動、民生與社會共進,一座創新發展的開放新城正在崛起!

活力信陽春潮湧動

與時代同步,與祖國同行。新中國成立70年來,革命老區信陽發展活力強勁迸發。綜合實力跨越提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第三產業逐漸佔據主導地位,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基礎設施紮實推進,建成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一批水利、電力、衛生、科教等重大項目改善發展面貌,增添民生福祉。脫貧攻堅精準有力,創新開展產業扶貧、健康扶貧等扶貧方式,全市8個貧困縣已有7個順利實現脫貧摘帽。生態環境持續優化,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紮實推進大氣、水和土壤汙染防治,全面推行河湖長制,鞏固提升生態優勢,整體環境質量穩居河南省前列。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化改革,下大力氣取消行政許可、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紅色信陽將星璀璨

信陽的紅,書寫在中國革命的厚重歷史中;滲透在連綿大別山的至淳赤誠中;流淌在信陽人的品格秉性中。信陽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中央確定的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景區之一。土地革命時期,以新縣為首府的鄂豫皖蘇區是規模僅次於中央蘇區的中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是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的落腳地、走向全國勝利的轉折地。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這裡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多支主力部隊,走出了近百名信陽籍將軍,留下了400多處重要革命紀念地和革命舊址。

山水信陽多彩多姿

信陽把城市放在山水之間。立於信陽,北望,中原腹地廣闊;南觀,江漢平原秀麗。兼南北之色,信陽山水盎然有趣,遠望近觀兩相宜。有風光旖旎的連綿青山,有綠波翻騰的廣袤茶園,有碧水潺潺的幽谷深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多彩多姿的信陽。“雲中公園”雞公山、“豫南明珠”南灣湖、“中原神水”湯泉池、千年古剎靈山寺、國家級地質公園金剛臺、國家森林公園黃柏山等風景名勝,鋪展出一幅山水巨軸,是一個環抱著青山綠水、守望著藍天白雲、呼吸著清新空氣、聆聽著鳥唱蟲鳴的生態宜居家園。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郝堂、西河灣、丁李灣、裡羅城等一個個老村莊舊貌煥新顏,村後古木森森、村前流水潺潺,晨起炊煙裊裊、暮歸雞犬相聞。

人文信陽豐厚典雅

信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商周時期在此建立了息、申、黃、蔣等諸侯國。秦時設義陽鄉,北宋改義陽為信陽一直沿用至今。楚文化與中原文化在此交融、發展,“豫風楚韻”特色鮮明,淮河文化源遠流長。信陽是我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漢姓100個大姓中,有黃、賴、羅、蔣等13個姓氏源於信陽或有一支源頭在信陽,被譽為“中原僑鄉”。先後培育出一代名相孫叔敖、“戰國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黃歇、“開漳聖王”陳元光、閩王王審知、史學泰斗司馬光等眾多歷史名人。信陽是人文之窗,有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址,有孔子周遊列國的終點、子路問津處等歷史遺蹟,產生了亡羊補牢、司馬光砸缸等動人故事,還有信陽民歌、皮影戲、花鼓戲等別具一格的大別山民俗風情。

數據來源:中共信陽市委宣傳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