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話威馬汽車沈暉:用戶要克服電動車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

《經濟》雜誌聯合搜狐財經“致敬建國70年”系列訪談——“致知100人”第10期(點擊進入專題)

“對於手機或其他終端來說,5G帶來的體驗變化是巨大的,但還不是革命性的。車是最複雜的終端,5G對車這一終端帶來的改變是革命性的。”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對經濟雜誌&搜狐財經說。

沈暉認為,對於服務商而言,車是5G時代中銷售最好的,也是利潤最好的產品。而在他看來,由於汽車消費的決策成本高,所以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質量,涉及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三方面技術。

沈暉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感到樂觀。“我們很多年輕用戶開了電車後都不想再換汽油車開,因為電動車提速極快,操控極好。此外,因為電動車沒有發動機、變速箱、燃油系統,維護保養的麻煩少很多。” 他說。

他還認為,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不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障礙: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充電樁數量可滿足需求,三四線城市的充電問題則更容易解決。

“充電的問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而是大家要從心理上克服電車質量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我們認為,這些問題都是能解決的。”沈暉說。

"
對話威馬汽車沈暉:用戶要克服電動車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

《經濟》雜誌聯合搜狐財經“致敬建國70年”系列訪談——“致知100人”第10期(點擊進入專題)

“對於手機或其他終端來說,5G帶來的體驗變化是巨大的,但還不是革命性的。車是最複雜的終端,5G對車這一終端帶來的改變是革命性的。”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對經濟雜誌&搜狐財經說。

沈暉認為,對於服務商而言,車是5G時代中銷售最好的,也是利潤最好的產品。而在他看來,由於汽車消費的決策成本高,所以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質量,涉及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三方面技術。

沈暉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感到樂觀。“我們很多年輕用戶開了電車後都不想再換汽油車開,因為電動車提速極快,操控極好。此外,因為電動車沒有發動機、變速箱、燃油系統,維護保養的麻煩少很多。” 他說。

他還認為,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不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障礙: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充電樁數量可滿足需求,三四線城市的充電問題則更容易解決。

“充電的問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而是大家要從心理上克服電車質量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我們認為,這些問題都是能解決的。”沈暉說。

對話威馬汽車沈暉:用戶要克服電動車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

本期嘉賓:威馬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 沈暉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你何時萌生了涉足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想法?

沈暉:直到2014年年底,我一直以來都在大的汽車品牌工作,但不管是做產品也好,做併購也好,我都在負責創新業務。在這過程中,我對傳統汽車發展產生了很多想法,不管是共享的業務模式,還是汽車技術方面,像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

但在原來傳統汽車體系裡,很難把創新變成現實,並且那時像蔚來都已經開始做了。我覺得我也可以做,因此2015年年初時,我就創立了威馬汽車。整個過程是很自然的:我有很多想法,又看到整個環境在變化,所以就出來了。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你覺得威馬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沈暉:我是工程師出身,我覺得是產品本身。不像手機或其他一些互聯網產品,一個家庭或個人決定買一臺車,並不是簡單看看廣告就會下訂單的,因為汽車在“衣食住行”中算是最大的消費品(買房子算是投資)。車涉及到生命安全,所以一般都比較謹慎。

說到底,如果產品不好,一切都是空談。所以我們產品定位是定在最大的用戶市場,同時我們產品一直強調的是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威馬花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在這三塊技術上。我認為,在目前市場上能交付的產品中,我們的產品在這三點上是有很大優勢的。

"
對話威馬汽車沈暉:用戶要克服電動車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

《經濟》雜誌聯合搜狐財經“致敬建國70年”系列訪談——“致知100人”第10期(點擊進入專題)

“對於手機或其他終端來說,5G帶來的體驗變化是巨大的,但還不是革命性的。車是最複雜的終端,5G對車這一終端帶來的改變是革命性的。”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對經濟雜誌&搜狐財經說。

沈暉認為,對於服務商而言,車是5G時代中銷售最好的,也是利潤最好的產品。而在他看來,由於汽車消費的決策成本高,所以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質量,涉及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三方面技術。

沈暉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感到樂觀。“我們很多年輕用戶開了電車後都不想再換汽油車開,因為電動車提速極快,操控極好。此外,因為電動車沒有發動機、變速箱、燃油系統,維護保養的麻煩少很多。” 他說。

他還認為,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不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障礙: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充電樁數量可滿足需求,三四線城市的充電問題則更容易解決。

“充電的問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而是大家要從心理上克服電車質量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我們認為,這些問題都是能解決的。”沈暉說。

對話威馬汽車沈暉:用戶要克服電動車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

本期嘉賓:威馬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 沈暉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你何時萌生了涉足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想法?

沈暉:直到2014年年底,我一直以來都在大的汽車品牌工作,但不管是做產品也好,做併購也好,我都在負責創新業務。在這過程中,我對傳統汽車發展產生了很多想法,不管是共享的業務模式,還是汽車技術方面,像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

但在原來傳統汽車體系裡,很難把創新變成現實,並且那時像蔚來都已經開始做了。我覺得我也可以做,因此2015年年初時,我就創立了威馬汽車。整個過程是很自然的:我有很多想法,又看到整個環境在變化,所以就出來了。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你覺得威馬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沈暉:我是工程師出身,我覺得是產品本身。不像手機或其他一些互聯網產品,一個家庭或個人決定買一臺車,並不是簡單看看廣告就會下訂單的,因為汽車在“衣食住行”中算是最大的消費品(買房子算是投資)。車涉及到生命安全,所以一般都比較謹慎。

說到底,如果產品不好,一切都是空談。所以我們產品定位是定在最大的用戶市場,同時我們產品一直強調的是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威馬花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在這三塊技術上。我認為,在目前市場上能交付的產品中,我們的產品在這三點上是有很大優勢的。

對話威馬汽車沈暉:用戶要克服電動車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新能源汽車定價應考慮什麼因素?

沈暉:我們汽車的價格大多在20萬上下,因為我們的目標用戶群體是年輕人。只有年輕人對網紅國民電動車才更有興趣。新品牌、新技術、新服務模式比較吸引年輕用戶。

他們可以承受的最大價格就在20萬上下。如果太貴,年輕人即使喜歡也不容易消費,如果太便宜,年輕人則懷疑車子粗製濫造。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此前你曾在多家國內外傳統車企工作,積累了很多汽車供應鏈資源。傳統車企的工作經驗對你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有何幫助?

沈暉:太多幫助了。大投資人都想問我一個問題,即威馬汽車什麼時候能盈利?投資人這點比較滿意:我們認為,如果新能源車開始盈利的話,我們肯定是第一家,因為我們對供應鏈管理、團隊管理和產品服務都有很多精細化運營的經驗。

如果創始人只會說“讓夢想實現”這樣的話,可能會忽悠到投資人,但實際上要想真正盈利,最終肯定要靠精細化的運營,這體現在三個方面上。

第一,產品創造,包括產品設計、產品定義和產品研發。第二,產品製造,擁有自己的工廠和供應鏈。第三,產品運營。我們在行業內精細化運營的能力極強,這樣才能真正走得更遠。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今年博鰲亞洲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5G未來的最大應用是移動狀態下的物聯網,而移動物聯網的最大應用市場可能便是車聯網。你如何看5G時代下智能汽車的市場前景?

沈暉:我太同意苗部長說的了,為什麼呢?幾乎每個5G牌照運營商內部都成立了車聯網,因為對於手機或其他終端來說,5G帶來的體驗變化是巨大的,但還不是革命性的。車是最複雜的終端,5G對車這一終端帶來的改變是革命性的,因為上傳速度和下載速度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5G帶來的變化有兩大方面,一個是智能化,一個是自動化。智能化是指車與人在駕駛時的交互,駕駛員會覺得駕駛的體驗更好了。自動駕駛則是性命攸關之事。5G意味著自動駕駛可以從雲端得到更多支持,讓自動駕駛變得更安全,體驗更好。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5G時代,對於服務商而言,車是銷售最好的、利潤最好的產品。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從職業經理人到企業創始人,你對身份的轉變有何感悟?

沈暉:我更加享受目前創業者的心態,因為創業每天都會面對很多不確定性,那麼,解決不確定性,讓自己的產品變得更好,使用戶變得更多,這種成就感可能比職業經理人高得多。我們預計每年都有一款新產品推到市面上,在這個過程中,我感覺心理上的回報是永遠超過當職業經理人時候的。

當然,我們面對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期間發生很多變化是很正常的,但我們早就做好了準備。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你認為新能源汽車未來幾年前景如何?

沈暉:我覺得是相當巨大的。從國家層面而言,我國的能源安全必須改變對石油的依賴。中國有60-70%石油是進口的,進口石油的80%又被汽車燒掉。我們不缺電,所以我們一定要做電動車。

另外,從用戶角度看,由於有很多法規限制,汽油車的牌照很難申請到,而我們很多年輕用戶開了電車後都不想再換汽油車開。因為電動車提速極快,操控極好。

此外,電動車維護保養的麻煩少很多,因為電動車沒有發動機、變速箱、燃油系統,就不用去保養。大家當時都很擔心電池問題。但我們現在的電池都是終身免費保養,消除了消費者的顧慮。

電動車還有成本優勢。我在瀋陽線下店訪問時,恰好遇到一個老用戶回來做電動車保養,他說以前開油車時,一個月要花兩千多汽油費,現在每月只需一百多電費。我們在他家中幫他安裝了充電樁,所以體驗很好。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國內要發展新能源車,像充電樁這類基礎設施建設的缺失應如何彌補?

沈暉:其實並不缺。我們只要用過電動車之後,才會發現其實和我們想象中不一樣。首先,絕大部分第一次交付的用戶,如果有固定車位的,威馬就會免費送電樁給他們。

第二,我們有一個手機APP叫GETnGO(即客行),目前覆蓋了近180個城市,充電樁數量超過十幾萬個。像北上廣深這類城市,基本上一萬根充電樁就足夠了,並且北上廣深的充電樁數量其實已超過一萬根了。

還有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一點:在四五線城市,開電動車比開汽油車方便得多。首先,在四五線城市,找停車場很容易,我們只要在停車場安裝充電樁,車就很容易充電。第二,四五線城市找加油站不大方便,但只要找到房子,電動車就能充電,因為威馬電動車都附有一個普通家用220V的充電轉換器。

所以,充電的問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而是大家要從心理上克服電車質量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我們認為,這些問題都是能解決的。

"
對話威馬汽車沈暉:用戶要克服電動車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

《經濟》雜誌聯合搜狐財經“致敬建國70年”系列訪談——“致知100人”第10期(點擊進入專題)

“對於手機或其他終端來說,5G帶來的體驗變化是巨大的,但還不是革命性的。車是最複雜的終端,5G對車這一終端帶來的改變是革命性的。”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對經濟雜誌&搜狐財經說。

沈暉認為,對於服務商而言,車是5G時代中銷售最好的,也是利潤最好的產品。而在他看來,由於汽車消費的決策成本高,所以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質量,涉及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三方面技術。

沈暉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感到樂觀。“我們很多年輕用戶開了電車後都不想再換汽油車開,因為電動車提速極快,操控極好。此外,因為電動車沒有發動機、變速箱、燃油系統,維護保養的麻煩少很多。” 他說。

他還認為,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不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障礙: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充電樁數量可滿足需求,三四線城市的充電問題則更容易解決。

“充電的問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而是大家要從心理上克服電車質量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我們認為,這些問題都是能解決的。”沈暉說。

對話威馬汽車沈暉:用戶要克服電動車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

本期嘉賓:威馬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 沈暉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你何時萌生了涉足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想法?

沈暉:直到2014年年底,我一直以來都在大的汽車品牌工作,但不管是做產品也好,做併購也好,我都在負責創新業務。在這過程中,我對傳統汽車發展產生了很多想法,不管是共享的業務模式,還是汽車技術方面,像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

但在原來傳統汽車體系裡,很難把創新變成現實,並且那時像蔚來都已經開始做了。我覺得我也可以做,因此2015年年初時,我就創立了威馬汽車。整個過程是很自然的:我有很多想法,又看到整個環境在變化,所以就出來了。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你覺得威馬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沈暉:我是工程師出身,我覺得是產品本身。不像手機或其他一些互聯網產品,一個家庭或個人決定買一臺車,並不是簡單看看廣告就會下訂單的,因為汽車在“衣食住行”中算是最大的消費品(買房子算是投資)。車涉及到生命安全,所以一般都比較謹慎。

說到底,如果產品不好,一切都是空談。所以我們產品定位是定在最大的用戶市場,同時我們產品一直強調的是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威馬花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在這三塊技術上。我認為,在目前市場上能交付的產品中,我們的產品在這三點上是有很大優勢的。

對話威馬汽車沈暉:用戶要克服電動車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新能源汽車定價應考慮什麼因素?

沈暉:我們汽車的價格大多在20萬上下,因為我們的目標用戶群體是年輕人。只有年輕人對網紅國民電動車才更有興趣。新品牌、新技術、新服務模式比較吸引年輕用戶。

他們可以承受的最大價格就在20萬上下。如果太貴,年輕人即使喜歡也不容易消費,如果太便宜,年輕人則懷疑車子粗製濫造。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此前你曾在多家國內外傳統車企工作,積累了很多汽車供應鏈資源。傳統車企的工作經驗對你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有何幫助?

沈暉:太多幫助了。大投資人都想問我一個問題,即威馬汽車什麼時候能盈利?投資人這點比較滿意:我們認為,如果新能源車開始盈利的話,我們肯定是第一家,因為我們對供應鏈管理、團隊管理和產品服務都有很多精細化運營的經驗。

如果創始人只會說“讓夢想實現”這樣的話,可能會忽悠到投資人,但實際上要想真正盈利,最終肯定要靠精細化的運營,這體現在三個方面上。

第一,產品創造,包括產品設計、產品定義和產品研發。第二,產品製造,擁有自己的工廠和供應鏈。第三,產品運營。我們在行業內精細化運營的能力極強,這樣才能真正走得更遠。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今年博鰲亞洲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5G未來的最大應用是移動狀態下的物聯網,而移動物聯網的最大應用市場可能便是車聯網。你如何看5G時代下智能汽車的市場前景?

沈暉:我太同意苗部長說的了,為什麼呢?幾乎每個5G牌照運營商內部都成立了車聯網,因為對於手機或其他終端來說,5G帶來的體驗變化是巨大的,但還不是革命性的。車是最複雜的終端,5G對車這一終端帶來的改變是革命性的,因為上傳速度和下載速度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5G帶來的變化有兩大方面,一個是智能化,一個是自動化。智能化是指車與人在駕駛時的交互,駕駛員會覺得駕駛的體驗更好了。自動駕駛則是性命攸關之事。5G意味著自動駕駛可以從雲端得到更多支持,讓自動駕駛變得更安全,體驗更好。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5G時代,對於服務商而言,車是銷售最好的、利潤最好的產品。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從職業經理人到企業創始人,你對身份的轉變有何感悟?

沈暉:我更加享受目前創業者的心態,因為創業每天都會面對很多不確定性,那麼,解決不確定性,讓自己的產品變得更好,使用戶變得更多,這種成就感可能比職業經理人高得多。我們預計每年都有一款新產品推到市面上,在這個過程中,我感覺心理上的回報是永遠超過當職業經理人時候的。

當然,我們面對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期間發生很多變化是很正常的,但我們早就做好了準備。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你認為新能源汽車未來幾年前景如何?

沈暉:我覺得是相當巨大的。從國家層面而言,我國的能源安全必須改變對石油的依賴。中國有60-70%石油是進口的,進口石油的80%又被汽車燒掉。我們不缺電,所以我們一定要做電動車。

另外,從用戶角度看,由於有很多法規限制,汽油車的牌照很難申請到,而我們很多年輕用戶開了電車後都不想再換汽油車開。因為電動車提速極快,操控極好。

此外,電動車維護保養的麻煩少很多,因為電動車沒有發動機、變速箱、燃油系統,就不用去保養。大家當時都很擔心電池問題。但我們現在的電池都是終身免費保養,消除了消費者的顧慮。

電動車還有成本優勢。我在瀋陽線下店訪問時,恰好遇到一個老用戶回來做電動車保養,他說以前開油車時,一個月要花兩千多汽油費,現在每月只需一百多電費。我們在他家中幫他安裝了充電樁,所以體驗很好。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國內要發展新能源車,像充電樁這類基礎設施建設的缺失應如何彌補?

沈暉:其實並不缺。我們只要用過電動車之後,才會發現其實和我們想象中不一樣。首先,絕大部分第一次交付的用戶,如果有固定車位的,威馬就會免費送電樁給他們。

第二,我們有一個手機APP叫GETnGO(即客行),目前覆蓋了近180個城市,充電樁數量超過十幾萬個。像北上廣深這類城市,基本上一萬根充電樁就足夠了,並且北上廣深的充電樁數量其實已超過一萬根了。

還有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一點:在四五線城市,開電動車比開汽油車方便得多。首先,在四五線城市,找停車場很容易,我們只要在停車場安裝充電樁,車就很容易充電。第二,四五線城市找加油站不大方便,但只要找到房子,電動車就能充電,因為威馬電動車都附有一個普通家用220V的充電轉換器。

所以,充電的問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而是大家要從心理上克服電車質量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我們認為,這些問題都是能解決的。

對話威馬汽車沈暉:用戶要克服電動車不安全、充電麻煩的偏見

經濟雜誌&搜狐財經:威馬汽車目前正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融資,預計最多籌集十多億美金,未來這筆融資會用於什麼方向?

沈暉:威馬汽車已經融到三輪了,這些融資全部都在國內。但海外投資人非常看好中國電動車的市場,而且他們也知道,新能源汽車行業真正的頭部企業不會太多,而我們就是其中的頭部企業之一。作為威馬汽車的創始人,我在美國和歐洲生活和工作了很多年,海外投資人同我直接對話也比較暢通。

這一輪投資主要用於兩方面,一是與產品相關的研發,二是與用戶相關的品牌渠道構建,當然還要增強用戶體驗。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品牌知名度還很低,我們希望線下渠道覆蓋到一百多個城市,這些都是需要有一定的資金投入的。(本文工商數據由天眼查獨家支持)

(搜狐智庫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轉載自搜狐財經與經濟雜誌聯合打造的“致知100人”系列訪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