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那個得了抑鬱症的男人說,這一切都是我媽太過溺愛惹得禍'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那個得了抑鬱症的男人說,這一切都是我媽太過溺愛惹得禍

有這樣一個案例: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經常有爭鬥、衝突,男人為了父母,就要經常回去照顧他們。因為要照顧父母,所以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談戀愛,去建立自己的家庭......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男人變得很不快樂,因為他犧牲了自己大把的時間,而父母呢,也不可能越來越好,因為他們總是彼此糾纏,相互牽扯。

這是李中瑩老師曾經處理過的一個案例,解決的辦法是,讓男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因為父母的衝突是父母的,他們有足夠的力量處理他們之間的衝突。

男人要做只是過好自己的人生,建立好自己的家庭,因為每一次當他插手處理父母的事,反而會擋在父母之間,讓他們無法看清楚對方。

反過來,男人撤出之後,父母就比較容易找出很多他媽呢之間的溝通方法了,關係反而會更好。而男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也才有時間談戀愛、建立自己的家庭。

其實,成年之後,我們就要適當地和父母保持應有的距離,確立彼此的界限,保持距離,確立界限並不是說不要來往,而是建立彼此家庭的行為規則。

北大才女趙婕曾寫到:

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心理學理論認為,每個人在兒童時期,如果能夠得到足夠的愛,形成健康的自我,那麼在他長大成人後,就會擁有獨立的人格,他就更能正確面對分離。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那個得了抑鬱症的男人說,這一切都是我媽太過溺愛惹得禍

有這樣一個案例: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經常有爭鬥、衝突,男人為了父母,就要經常回去照顧他們。因為要照顧父母,所以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談戀愛,去建立自己的家庭......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男人變得很不快樂,因為他犧牲了自己大把的時間,而父母呢,也不可能越來越好,因為他們總是彼此糾纏,相互牽扯。

這是李中瑩老師曾經處理過的一個案例,解決的辦法是,讓男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因為父母的衝突是父母的,他們有足夠的力量處理他們之間的衝突。

男人要做只是過好自己的人生,建立好自己的家庭,因為每一次當他插手處理父母的事,反而會擋在父母之間,讓他們無法看清楚對方。

反過來,男人撤出之後,父母就比較容易找出很多他媽呢之間的溝通方法了,關係反而會更好。而男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也才有時間談戀愛、建立自己的家庭。

其實,成年之後,我們就要適當地和父母保持應有的距離,確立彼此的界限,保持距離,確立界限並不是說不要來往,而是建立彼此家庭的行為規則。

北大才女趙婕曾寫到:

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心理學理論認為,每個人在兒童時期,如果能夠得到足夠的愛,形成健康的自我,那麼在他長大成人後,就會擁有獨立的人格,他就更能正確面對分離。

心理學:那個得了抑鬱症的男人說,這一切都是我媽太過溺愛惹得禍

一、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

想想看,自從你出生的那一刻,你就在不斷地面對各種分離,首先,你是一個嬰兒,你想要看看這個世界,就要學會和母親的子宮分離。

在這個過程中,你拼命地往外擠,你使勁的哭,總之想盡一切辦法與母親的子宮分離,因為只有分離,你才能獲得新生。

接著,你慢慢長大,你開始學走路、學說話,你開始步入幼兒期,你開始慢慢地意識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你們不一樣(心理學稱為“和解期”)。

你一方面害怕離開媽媽,一方面又希望自己可以迎接一些小的挑戰,你開始嘗試著自己蹣跚而行,你開始嘗試著咿呀學語。

因為心中有媽媽對你的愛,所以你開始四處探索這個世界,你會把洗髮液塗在手上聞聞看它到底是什麼?

你有時喜歡粘著媽媽,有時又故意離開媽媽,其實你是在學習“愛與分離”,你希望媽媽給你足夠的愛,理解你的好奇舉動,可以容許你大膽地探索和嘗試。

再接著,你開始嘗試在沒有親人的陪伴下去適應這個世界。你上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參加工作,直到後來建立自己的新家庭,有自己的孩子,然後又開始新一輪的分離循環。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認為,“懂得分離的愛才是真愛。”這個分離當然不僅僅是指客觀距離上的離別,還包括精神上的分離,接受分離要求你必須擁有獨立的自我。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那個得了抑鬱症的男人說,這一切都是我媽太過溺愛惹得禍

有這樣一個案例: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經常有爭鬥、衝突,男人為了父母,就要經常回去照顧他們。因為要照顧父母,所以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談戀愛,去建立自己的家庭......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男人變得很不快樂,因為他犧牲了自己大把的時間,而父母呢,也不可能越來越好,因為他們總是彼此糾纏,相互牽扯。

這是李中瑩老師曾經處理過的一個案例,解決的辦法是,讓男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因為父母的衝突是父母的,他們有足夠的力量處理他們之間的衝突。

男人要做只是過好自己的人生,建立好自己的家庭,因為每一次當他插手處理父母的事,反而會擋在父母之間,讓他們無法看清楚對方。

反過來,男人撤出之後,父母就比較容易找出很多他媽呢之間的溝通方法了,關係反而會更好。而男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也才有時間談戀愛、建立自己的家庭。

其實,成年之後,我們就要適當地和父母保持應有的距離,確立彼此的界限,保持距離,確立界限並不是說不要來往,而是建立彼此家庭的行為規則。

北大才女趙婕曾寫到:

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心理學理論認為,每個人在兒童時期,如果能夠得到足夠的愛,形成健康的自我,那麼在他長大成人後,就會擁有獨立的人格,他就更能正確面對分離。

心理學:那個得了抑鬱症的男人說,這一切都是我媽太過溺愛惹得禍

一、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

想想看,自從你出生的那一刻,你就在不斷地面對各種分離,首先,你是一個嬰兒,你想要看看這個世界,就要學會和母親的子宮分離。

在這個過程中,你拼命地往外擠,你使勁的哭,總之想盡一切辦法與母親的子宮分離,因為只有分離,你才能獲得新生。

接著,你慢慢長大,你開始學走路、學說話,你開始步入幼兒期,你開始慢慢地意識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人,你們不一樣(心理學稱為“和解期”)。

你一方面害怕離開媽媽,一方面又希望自己可以迎接一些小的挑戰,你開始嘗試著自己蹣跚而行,你開始嘗試著咿呀學語。

因為心中有媽媽對你的愛,所以你開始四處探索這個世界,你會把洗髮液塗在手上聞聞看它到底是什麼?

你有時喜歡粘著媽媽,有時又故意離開媽媽,其實你是在學習“愛與分離”,你希望媽媽給你足夠的愛,理解你的好奇舉動,可以容許你大膽地探索和嘗試。

再接著,你開始嘗試在沒有親人的陪伴下去適應這個世界。你上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參加工作,直到後來建立自己的新家庭,有自己的孩子,然後又開始新一輪的分離循環。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認為,“懂得分離的愛才是真愛。”這個分離當然不僅僅是指客觀距離上的離別,還包括精神上的分離,接受分離要求你必須擁有獨立的自我。

心理學:那個得了抑鬱症的男人說,這一切都是我媽太過溺愛惹得禍

二、不能正確對待分離引發諸多問題

成熟的分離模式固然好,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決絕分離的,具體表現就是戀家且無法獨立——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回家跟父母說,讓父母做主拿主意。

還記得以前在電視上看過很多婆媳矛盾緩解不了的案例,女方算是嫁到了鄰村,但和老公一有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定要跑回家告訴父母,讓父母住持公道。

你猜怎麼著?父母看自己的女兒受了委屈,二話不說就趕到女婿家,在沒有了解清楚的前提下,在男方家大吵大鬧,嚷嚷個沒完......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成家之後不能把自己的事告訴父母,只是大事小事事無鉅細地告知,也有點太誇張。

這也就是我們聽到的過來人奉勸年輕夫妻所說的經典的那句:

結婚後有條件儘量不要跟父母住在一起,兩個人一碗湯,距離剛剛好。住在一起會平添很多生活的麻煩。兩個家庭沒了界限,就沒了矛盾的緩衝地帶。

你知道嗎?拒絕分離的人自己是受傷最深的,尤其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因為他們要麼是過於依賴某人要麼就是控制慾太強。

所以,不管是交朋友還是談戀愛,他們和對方的關係都難以持久,因為沒有幾個人能受得了被人長期依賴和控制啊!

如果兩個人都是拒絕分離的人,那麼他們就會成天黏在一起,恨不得同穿一件衣服,同吃一碗飯,同睡一張床。

可是這樣的親密關係會持久嗎?那種越是看著膩膩歪歪的感情分的越快,因為兩個人都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你可能要問,為什麼會有人拒絕分離呢?

心理學家認為這與幼年時父母的做法有莫大的關係。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愛,或是過分溺愛或控制孩子,在孩子需要學習分離的時候,破壞了這個過程。

1、父母不懂分離的第一個危害——孩子無法順利度過“俄狄浦斯期”

“俄狄浦斯期”指的是3~6歲的性別認同關鍵期,男孩會嫉妒父親,出現戀母傾向,女孩則會嫉妒母親,出現戀父傾向,他們想要取代同性別的父母從而與異性別的父母建立唯一的關係。

父母要注意引導,千萬不要讓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如果阻止孩子去愛配偶的話,孩子的性別認同可能會出現偏差,輕則有戀母或戀父情結,重則誘發同性戀傾向。

2、父母不懂分離的第二個危害——摧毀了孩子對自我的感受,結果是令孩子迷失自我

很多父母總是喜歡把孩子當成另外一個自己,極盡寵愛,看起來偉大,其實是一種極其自戀的表現。

溺愛下成長起來的孩子,要麼缺乏自我,要麼極度自我;

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習慣性逃避,或者通過把怨氣發洩到他人身上;他們在平時十分依賴父母,遇到困難時又會怨恨父母,嚴重的甚至會患上焦慮、抑鬱等神經官(guān)能症。

過於溺愛的孩子在長大後,很可能會成為危險人群。很多危險的人甚至會恩將仇報表面裝出媚勢的姿態,私下卻想辦法尋找機會攻擊別人。

武志紅老師有句話說得很好:如果說孩子是天使,那父母絕不是上帝,而只是天使的守護者。

最後,送所有的父母一句話,一起共勉: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是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關於這個話題,你有什麼想說,期待你的留言和評論。


參考資料:《為何家會傷人》

主筆:郭家心理姐

一個一邊不吃藥對抗躁鬱症,一邊靠心理學自救實現人生逆襲的心理諮詢師,要不要關注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