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在掌控大腦?不,是大腦在操縱你'

""你以為你在掌控大腦?不,是大腦在操縱你

這篇文章共有 7000 字

關於自我、意識、洗腦和元認知

誠意之作,敬請食用

大眾對心理學最大的誤解之一,大概就是「學了心理學,我就能知道你在想什麼」。在這種誤解之下,一大堆諸如微表情、讀心術、冷讀術等「實用心理術」應運而生,甚至走上電視熒幕。

它們不能說沒有根據,但充其量只是一些極其淺顯的表層規律,離心理學的內核還差得遠。

但現在,假如我告訴你:心理學,真的可以讀心。你相信嗎?

神經科學家 Benjamin Libet,在上世紀 80 年代做過一個實驗,得出了令人驚訝的結論。

他設計了一套計時系統,讓參與者們一旦覺察到自己想彎曲手腕的衝動,就立刻報告。另一方面,他用電極來監測參與者的大腦活動和肌肉電信號。

結果發現:

1)參與者報告的時間,比肌肉電信號產生的時間(亦即大腦向手腕發出指令),平均早 0.2 秒;

2)監測到參與者大腦活動產生的時間,比肌肉電信號產生的時間,平均早 0.5 秒。

兩者相減,得到 0.3 秒。

這說明什麼呢?當我們「意識到」某個決定的時候,大腦早已經發出了信號 —— 就在我們作出決定之前的 0.3 秒。

也就是說:理論上來說,如果我能夠監測你的大腦活動,我就能夠預知你接下來的行為。如果我把你的決定寫下來,等你作出決定之後再給你看,你會驚訝地發現,我寫的跟你所做的,分毫不差。

Libet 據此認為:我們所謂的自由意志,其實是一種幻覺。

我們看似是自己作出了種種決策,但實際上,這些決策都是大腦依據某些因素「自己」作出的,然後我們才「意識」到它。

大腦就像一臺機器,依據已有的信息,對外界的刺激產生反應,然後傳達到我們的「意識」中,讓我們以為「這就是我的想法」。

我們以為自己能掌控大腦,其實只不過是大腦讓我們產生了「我在掌控」的幻覺。

這是一個震驚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界的觀點。

當然,進入了 21 世紀後,回過頭看,這個實驗實在過於粗糙,不能排除實驗誤差的影響。

所以,包括 Libet 在內,許多認知科學家紛紛做了實驗,企圖驗證或推翻這個假說。

比如,2008 年,韓國科學家 Chin Siong Soon 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利用 fMRI(一種現代常見的腦成像技術)檢測參與者的大腦活動,並讓參與者自主按下面前的 2 個按鈕。結果發現:

通過大腦活動的監測,研究人員可以確切預測:參與者將於何時按下哪個按鈕。

也就是說:早在參與者「決定按下按鈕」的若干秒前,其大腦就已經發出了相關的信號。與其說參與者是自己按下按鈕,不如說是被這個信號支配,按下按鈕。

另一個實驗是 Fried 於 2011 年改進的 Libet 式實驗。他通過使用更先進的技術,將預測成功率提高到了 80% 以上,並將預測的提前量,進一步精確到了 0.7 秒。

這些實驗共同佐證瞭如下結論:

我們採取的有意識行動,很可能並非出自「我們的意識」。

簡單來說:如果把「按下按鈕」的行為稱為 B,把「我要按下按鈕」的念頭稱為 A,很多人會認為:A 是 B 的原因。

但實際上,這些實驗觀測到:在 B 之前,我們的大腦會產生一個明確的信號,叫做 X。一方面,X 總是先於 A;另一方面,X 可以準確地預測 B,無需 A 的參與。

故而,認知科學家們認為:這說明,X 才是 B 真正的原因,而 A 只不過是大腦給意識的一個傳達而已。

打個比方:我們的意識,就像一個皇帝。看似他在風光地發號施令,但實際上,在他背後還有一個影子內閣,所有的決策都是他們作出的,經由皇帝之手發佈出去,皇帝只不過是他們的一個傳聲筒。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能聲稱自己擁有「自由意志」嗎?

那麼,在我們意識背後進行思考和決策的,究竟是什麼呢?

我很喜歡的一位認知科學家和哲學家 Daniel Dennett(對,就是《直覺泵》的作者,之前的書單推薦過),提出了一個「多重草稿模型」(Multiple Draft Model)。

他認為:我們的大腦中,分佈著許許多多個局部網絡,每時每刻都在潛意識中進行著高速的併發式計算,得出一個又一個的結果 —— Dennett 將它們稱為「草稿」。

這些草稿會自發地進行「競爭」,絕大部分在競爭中會落敗,無聲無息消失;只有極少部分的「勝利者」,會突破潛意識與意識的邊界,湧現進我們的意識裡,被我們「意識」到。

這些先後湧現出來的片段意識,連接起來,就構成了我們的「自我」。

也就是說:傳統觀念認為,「自我」意識是大腦的主人,是他在指揮大腦思考;但實際上,所謂的「自我」,只不過是大腦思考的副產品,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

舉個例子,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家去中心化的公司,每個部門、每個成員有條不紊地工作著,源源不斷地把原材料轉化成產品。這些產品就是我們的意識(勝利者),而這家「大腦公司」,就是我們所體驗到的「自我」。

但實際上,存在「大腦公司」這個實體嗎?並沒有。它只是一個「對這些人所組成的一個系統」的名字,方便對外進行溝通、交流和識別,僅此而已。

本質上,它只是一個符號。

可能有人會問:那麼,是什麼力量來選擇這些草稿,判定哪些被拋棄、哪些可以進入意識呢?是否存在著這麼一個「決策者」,擔任「大腦公司」的 CEO?

Dennett 的回答是:沒有。這家公司是去中心化的,並沒有一個凌駕於所有人之上的決策者。所有的產品之間遵循的是一種「自由競爭」機制,那些質量更好的、權重更高的、更適合環境的,就更容易勝出。

更細思極恐的是,多重草稿模型實質是對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批判。

笛卡爾說:我們可以懷疑一切,但只要有懷疑,就是在思考;既然有思考,那一定存在一個懷疑和思考的主體,所以「我」必然存在。

但 Dennett 說:所謂的「思考」無需主體也能自發進行,所以「我」完全可以是虛假的、不存在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說,一個觀點,並不意味著它就是真的 —— 畢竟,「什麼是意識」,依然是認知科學的最大謎團,也是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研究和探索的大哉問。

那麼,如果我們接受 Dennett 的模型,那麼,我們如何理解「思考」呢?

或者說,當我說「我在思考」時,我指的是什麼?

我的理解是,這裡大致可以細分成三種功能:

1)監測:通過調整「意識」的閥門,對進入意識的想法作監測,排除掉錯誤的,留下正確、有用的。

2)拓展:拓展我們的注意域,讓其他腦海深處的知識節點和概念節點能夠被調用,被回憶和提取。

3)規範:通過調整環境刺激的權重,為「自由競爭」設定規則,告訴局部網絡:應該關注哪些東西,什麼樣的想法更容易勝出。

也就是說:我們平時所說的思考,以及「思維方式」「思維模型」,所指的,都是這三種功能的搭配和組合。

良好的思考方式,能夠敏銳地「篩出」那些有效的、關鍵的要點,能夠將信息儘可能地連成更大的網絡,以及用一套經過檢驗的方法論,高效地「規範」局部網絡並行計算的方式 —— 就像是給它們裝上了一個個「庫」和計算模塊。

這也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與不善思考的人的差距所在。

我們繼續回到自由意志。

1999 年起,認知科學家 Daniel Wegner 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試圖探索人為什麼會產生「自我意志感」。

他的實驗較為複雜,這裡不詳細表述。簡單來說,結論就是:當物體的運動跟參與者的預期一致,並且發生在意向念頭產生後的極短時間內,參與者就會產生一種「自由意志感」。

哪怕實際上物體是由別人操縱的,參與者也會覺得「是我讓它移動的」。

藉此,Wegner 提出了一個理論。他認為,一旦滿足三個條件,「自由意志感」就會產生。哪三個條件呢?優先性,一致性,排他性。

  • 優先性:行動發生在思想之後。

  • 一致性:行動跟思想相一致。

  • 排他性:在發生行動的時刻,個體沒有體驗到任何「其他因素」的存在。

也就是說:只要 A 在 B 的前面,A 跟 B 一致,沒有發現潛在的第三者,我們就會把 A 認為是「造成 B 的原因」。

注意:在這個理論中,並沒有任何「因果性」。我們所觀察到的,只是兩個事件先後發生,僅此而已,我們並沒有看到「A 如何造成 B」這種實實在在的因果性。

結合前面講過的實驗,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如果某些草稿(X),導致了我們的行為(B),並同時給大腦發送一個信號(A),那麼,只要信號跟行為一致,我們是沒辦法知道X的存在的。我們只會覺得,是我們的意願讓行為發生。

"你以為你在掌控大腦?不,是大腦在操縱你

這篇文章共有 7000 字

關於自我、意識、洗腦和元認知

誠意之作,敬請食用

大眾對心理學最大的誤解之一,大概就是「學了心理學,我就能知道你在想什麼」。在這種誤解之下,一大堆諸如微表情、讀心術、冷讀術等「實用心理術」應運而生,甚至走上電視熒幕。

它們不能說沒有根據,但充其量只是一些極其淺顯的表層規律,離心理學的內核還差得遠。

但現在,假如我告訴你:心理學,真的可以讀心。你相信嗎?

神經科學家 Benjamin Libet,在上世紀 80 年代做過一個實驗,得出了令人驚訝的結論。

他設計了一套計時系統,讓參與者們一旦覺察到自己想彎曲手腕的衝動,就立刻報告。另一方面,他用電極來監測參與者的大腦活動和肌肉電信號。

結果發現:

1)參與者報告的時間,比肌肉電信號產生的時間(亦即大腦向手腕發出指令),平均早 0.2 秒;

2)監測到參與者大腦活動產生的時間,比肌肉電信號產生的時間,平均早 0.5 秒。

兩者相減,得到 0.3 秒。

這說明什麼呢?當我們「意識到」某個決定的時候,大腦早已經發出了信號 —— 就在我們作出決定之前的 0.3 秒。

也就是說:理論上來說,如果我能夠監測你的大腦活動,我就能夠預知你接下來的行為。如果我把你的決定寫下來,等你作出決定之後再給你看,你會驚訝地發現,我寫的跟你所做的,分毫不差。

Libet 據此認為:我們所謂的自由意志,其實是一種幻覺。

我們看似是自己作出了種種決策,但實際上,這些決策都是大腦依據某些因素「自己」作出的,然後我們才「意識」到它。

大腦就像一臺機器,依據已有的信息,對外界的刺激產生反應,然後傳達到我們的「意識」中,讓我們以為「這就是我的想法」。

我們以為自己能掌控大腦,其實只不過是大腦讓我們產生了「我在掌控」的幻覺。

這是一個震驚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界的觀點。

當然,進入了 21 世紀後,回過頭看,這個實驗實在過於粗糙,不能排除實驗誤差的影響。

所以,包括 Libet 在內,許多認知科學家紛紛做了實驗,企圖驗證或推翻這個假說。

比如,2008 年,韓國科學家 Chin Siong Soon 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利用 fMRI(一種現代常見的腦成像技術)檢測參與者的大腦活動,並讓參與者自主按下面前的 2 個按鈕。結果發現:

通過大腦活動的監測,研究人員可以確切預測:參與者將於何時按下哪個按鈕。

也就是說:早在參與者「決定按下按鈕」的若干秒前,其大腦就已經發出了相關的信號。與其說參與者是自己按下按鈕,不如說是被這個信號支配,按下按鈕。

另一個實驗是 Fried 於 2011 年改進的 Libet 式實驗。他通過使用更先進的技術,將預測成功率提高到了 80% 以上,並將預測的提前量,進一步精確到了 0.7 秒。

這些實驗共同佐證瞭如下結論:

我們採取的有意識行動,很可能並非出自「我們的意識」。

簡單來說:如果把「按下按鈕」的行為稱為 B,把「我要按下按鈕」的念頭稱為 A,很多人會認為:A 是 B 的原因。

但實際上,這些實驗觀測到:在 B 之前,我們的大腦會產生一個明確的信號,叫做 X。一方面,X 總是先於 A;另一方面,X 可以準確地預測 B,無需 A 的參與。

故而,認知科學家們認為:這說明,X 才是 B 真正的原因,而 A 只不過是大腦給意識的一個傳達而已。

打個比方:我們的意識,就像一個皇帝。看似他在風光地發號施令,但實際上,在他背後還有一個影子內閣,所有的決策都是他們作出的,經由皇帝之手發佈出去,皇帝只不過是他們的一個傳聲筒。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能聲稱自己擁有「自由意志」嗎?

那麼,在我們意識背後進行思考和決策的,究竟是什麼呢?

我很喜歡的一位認知科學家和哲學家 Daniel Dennett(對,就是《直覺泵》的作者,之前的書單推薦過),提出了一個「多重草稿模型」(Multiple Draft Model)。

他認為:我們的大腦中,分佈著許許多多個局部網絡,每時每刻都在潛意識中進行著高速的併發式計算,得出一個又一個的結果 —— Dennett 將它們稱為「草稿」。

這些草稿會自發地進行「競爭」,絕大部分在競爭中會落敗,無聲無息消失;只有極少部分的「勝利者」,會突破潛意識與意識的邊界,湧現進我們的意識裡,被我們「意識」到。

這些先後湧現出來的片段意識,連接起來,就構成了我們的「自我」。

也就是說:傳統觀念認為,「自我」意識是大腦的主人,是他在指揮大腦思考;但實際上,所謂的「自我」,只不過是大腦思考的副產品,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

舉個例子,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家去中心化的公司,每個部門、每個成員有條不紊地工作著,源源不斷地把原材料轉化成產品。這些產品就是我們的意識(勝利者),而這家「大腦公司」,就是我們所體驗到的「自我」。

但實際上,存在「大腦公司」這個實體嗎?並沒有。它只是一個「對這些人所組成的一個系統」的名字,方便對外進行溝通、交流和識別,僅此而已。

本質上,它只是一個符號。

可能有人會問:那麼,是什麼力量來選擇這些草稿,判定哪些被拋棄、哪些可以進入意識呢?是否存在著這麼一個「決策者」,擔任「大腦公司」的 CEO?

Dennett 的回答是:沒有。這家公司是去中心化的,並沒有一個凌駕於所有人之上的決策者。所有的產品之間遵循的是一種「自由競爭」機制,那些質量更好的、權重更高的、更適合環境的,就更容易勝出。

更細思極恐的是,多重草稿模型實質是對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批判。

笛卡爾說:我們可以懷疑一切,但只要有懷疑,就是在思考;既然有思考,那一定存在一個懷疑和思考的主體,所以「我」必然存在。

但 Dennett 說:所謂的「思考」無需主體也能自發進行,所以「我」完全可以是虛假的、不存在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說,一個觀點,並不意味著它就是真的 —— 畢竟,「什麼是意識」,依然是認知科學的最大謎團,也是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研究和探索的大哉問。

那麼,如果我們接受 Dennett 的模型,那麼,我們如何理解「思考」呢?

或者說,當我說「我在思考」時,我指的是什麼?

我的理解是,這裡大致可以細分成三種功能:

1)監測:通過調整「意識」的閥門,對進入意識的想法作監測,排除掉錯誤的,留下正確、有用的。

2)拓展:拓展我們的注意域,讓其他腦海深處的知識節點和概念節點能夠被調用,被回憶和提取。

3)規範:通過調整環境刺激的權重,為「自由競爭」設定規則,告訴局部網絡:應該關注哪些東西,什麼樣的想法更容易勝出。

也就是說:我們平時所說的思考,以及「思維方式」「思維模型」,所指的,都是這三種功能的搭配和組合。

良好的思考方式,能夠敏銳地「篩出」那些有效的、關鍵的要點,能夠將信息儘可能地連成更大的網絡,以及用一套經過檢驗的方法論,高效地「規範」局部網絡並行計算的方式 —— 就像是給它們裝上了一個個「庫」和計算模塊。

這也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與不善思考的人的差距所在。

我們繼續回到自由意志。

1999 年起,認知科學家 Daniel Wegner 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試圖探索人為什麼會產生「自我意志感」。

他的實驗較為複雜,這裡不詳細表述。簡單來說,結論就是:當物體的運動跟參與者的預期一致,並且發生在意向念頭產生後的極短時間內,參與者就會產生一種「自由意志感」。

哪怕實際上物體是由別人操縱的,參與者也會覺得「是我讓它移動的」。

藉此,Wegner 提出了一個理論。他認為,一旦滿足三個條件,「自由意志感」就會產生。哪三個條件呢?優先性,一致性,排他性。

  • 優先性:行動發生在思想之後。

  • 一致性:行動跟思想相一致。

  • 排他性:在發生行動的時刻,個體沒有體驗到任何「其他因素」的存在。

也就是說:只要 A 在 B 的前面,A 跟 B 一致,沒有發現潛在的第三者,我們就會把 A 認為是「造成 B 的原因」。

注意:在這個理論中,並沒有任何「因果性」。我們所觀察到的,只是兩個事件先後發生,僅此而已,我們並沒有看到「A 如何造成 B」這種實實在在的因果性。

結合前面講過的實驗,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如果某些草稿(X),導致了我們的行為(B),並同時給大腦發送一個信號(A),那麼,只要信號跟行為一致,我們是沒辦法知道X的存在的。我們只會覺得,是我們的意願讓行為發生。

你以為你在掌控大腦?不,是大腦在操縱你

進一步思考,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我們非常容易犯的錯誤。

我們總是會把「時間序列相關」的兩個事件,錯誤地理解為,它們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舉個例子:某公司發生了一起醜聞,隨後股價下跌了,那麼下跌是醜聞導致的嗎?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我們要思考的是,這起醜聞對公司的業績、成長和市場的預期起到了什麼樣的影響,有沒有別的任何因素同樣影響了市場預期,市場的預期又如何反應到股價上面 —— 這才是更正確的思維路徑。

再比如:小王調到了某個部門當領導,隨後該部門就發生了負面事件,這是不是說明小王比前任沒本事?

這樣的論斷顯然是極其粗糙的,但生活中遇到實際情況,很多人卻難以逃脫這種窠臼。

這種思維,更正面和常見的一個例子,是用在電影裡面。

對電影稍微瞭解的人,一定知道「蒙太奇」:兩個鏡頭只要連接在一起,哪怕它們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拍攝的,觀眾也會覺得,它們是緊密相連的 —— 大腦會自動腦補出這種「因果性」。

這也是電影敘事的奧祕所在。

舉個例子:上一個鏡頭,有人敲門;下一個鏡頭,門開了。那麼觀眾就會形成一種「有人敲門,所以這扇門開了」的認知 —— 哪怕這兩個鏡頭裡的門,或許根本不是同一扇門。

順便一說:這個小技巧 —— 兩個鏡頭看似相連,其實是兩個不同時空的事件,亦即對蒙太奇的反向運用 —— 就被廣泛用在許多懸疑片裡面,用來打破觀眾的預期,製造緊張氣氛和懸疑感。

總而言之,當我們思考事物之間聯繫的時候,務必分清這四種概念:

  • 連續性:兩個事件在時序上緊接著發生。

  • 相似性:兩個事件具備某些相同的特點和共性。

  • 相關性:兩個事件具備一致的發展趨勢。

  • 因果性:事件一導致了事件二的發生。

這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清思維,更加清晰地分析問題。

但是,這些觀點,就可以肯定地推出「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覺」嗎?

恐怕也未必。

持「幻覺論」的人,大多有一種假設:存在著一個叫做「自我」的東西,它優先於大腦,大腦是它發揮功能的一種工具、一個場合。

在這種語境下,的確,這個「自我」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把大腦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承認大腦和神經元網絡可以先於「自我意識」—— 其實,也並非多麼難以接受的事情。

只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所說的「自我」,指的就不是某一個絕對的實體,而是指「大腦公司」在某種規範、約束的運轉下,源源不斷對外輸出的「形象」。

這就像我們說「大腦公司是一家勤奮的公司」—— 實際上,勤奮的是大腦公司嗎?不是,是每一名大腦公司的員工。但嚴格來說,它並不妨礙我們的理解和認知。

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講,去探索背後的運作機制,為這個「自我」設定好規則,讓它更高效地運轉,避免外部的干預、操縱和「洗腦」,或許是更有意義的。

心理學家 Solomon Eliot Asch 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從眾實驗」。他讓參與者分成 7 人一組,輪流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哪條直線和第一條直線一樣長?

在每一組中,前 6 人實際上都是實驗助手,只有第 7 人是真正的參與者。助手們故意給出了同一個錯誤答案,以此來觀察第 7 個人的反應。

結果是:有 37% 的參與者會給出跟助手們一致的錯誤答案,而放棄自己的正確選擇。在多次實驗中,有 75% 的人,至少出現過 1 次從眾。

更有趣的是什麼呢?在某些場合下,參與者堅信「助手們給出的答案才是正確的,我自己看錯了」。也就是說,他的認知,被從眾的力量扭曲了。

這揭示了什麼呢?群體對個體,很多時候存在著不可置疑的力量。

這還是在個體「有意識」層面的情況下。試想一想,我們每一天會接收到多少信息,這裡面,有多少是來自群體對我們的告誡,勸說,規訓,規範,要求,以及灌輸?

再比如品牌。品牌的本質,就是四個字「佔領心智」。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洗腦」。

一切的品牌營銷,無非都是在想盡辦法,給你「洗腦」而已。

另一個例子:Facebook 做過一個情緒實驗。他們把 70 萬名用戶分為三組,對照組按照正常的算法推送內容,積極組只推送積極、正面的信息,消極組則只推送負面、消極的事物。

實驗發現,在經受過大量情緒性內容的「狂轟濫炸」之後,讀者的情緒呈現出了相同的趨勢:積極組發表動態的情緒整體上升了,而消極組的情緒整體下降了 —— 他們的發言中出現了更多的負面詞彙。

這個實驗於 2014 年被曝光之後引起了軒然大波,Facebook 很快出來致歉。但它所揭示的後果,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很多東西,究竟是「我想要」,還是「別人讓你認為你需要」?

很多要求,究竟是「我要遵循」,還是「別人要求你必須遵循」?

很多觀點,究竟是「我相信」,還是「別人讓你看不到別的可能性」?

很多事實,究竟是「我看到」,還是「別人主動挑出來讓你看到」?

我們所賴以思考的,究竟是「我的觀點」,還是「別人灌輸給你的觀點」?

你的大腦公司,是在自發地、以達成整體和諧和目標而運作著,還是被外界以看不見的形式,操縱著運作?

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元認知的重要性。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升我們的元認知能力呢?

分享一套我常用的 POTO 鍛鍊法,來幫助你提高對「自我」的反思和控制能力。

1. Protect:保護純淨性

為了保護「大腦公司」的高效,一個小建議就是:儘量屏蔽掉一切劣質、無聊的垃圾信息,避免它們影響你的大腦。

什麼是垃圾信息呢?膚淺的,不可靠的,低信息量的,聳人聽聞的,瑣碎無聊的……這些,都可能潛移默化地「增加」大腦的負擔。

別忘記,我們所攝入的一切信息,都可能成為思考的原材料。

所以,這些信息對我來說,就是「噪音」。(見:這套法則,治好你的信息焦慮)

建立一套自己的「噪音過濾系統」,是管理好大腦的首要條件。

2. Opposite:尋找對立性

試著養成一個習慣:

每當接收到一個來自別人的觀點,都去思考:這個觀點的對立面是什麼?能不能接受?我如何綜合該觀點和其對立面,得出自己的結論?

當然也包括這篇文章,這些觀點,以及我所有告訴你的一切。

這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反人性的 —— 但也正是如此,才能不斷磨礪大腦的下意識和直覺,讓它變得更鋒利、更深刻。

好的心智,一定能夠容納兩種對立的觀點。

3. Test:檢驗真實性

當你得出一個結論,下一個斷言,或是需要作出一個決策時,不妨先退一步,問自己:它們真的成立嗎?

大多數你賴以思考和作為依據的框架,往往都是外界所給你的,未必真的可靠。

不妨去測試一下它們的真實性,或是尋找相應的證據,來強化它們的可信度。

一個簡單的做法是量化 —— 問自己,我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相信和認同它?

也許,許多衝突和矛盾,壓根就不存在。

4. Open:接納可能性

在前面三點的基礎上,不要侷限於自己眼前的領域,不斷去接觸新的事物,讓心智經受挑戰,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

這是「認知升級」的基礎,也是讓自己全面提升的關鍵點。

和大家共勉。

最後,分享一些延伸閱讀的材料。

如果想進一步探究 Libet 實驗和自由意志的內容,可以讀一本由哲學教授 Alfred Mele 撰寫的電子書:Free: Why Science Hasn't Disproved Free Will。

(從名字也能看出,他是自由意志的擁護者)

如果想學習 Daniel Dennett 的思想,可以讀他的《意識的解釋》。

如果想了解算法、數據對未來人類和自由意志的改造,可以讀《未來簡史》。

(以觀點和洞察為主,作者對技術的理解尚存爭議)

至於原初的問題:人究竟有沒有自由意志?也許用 Alfred Mele 的回答會很合適:The jury is still out(我們還不知道)。

但這種未知,以及對未知的探索,才是思維最動人的地方,不是嗎?: )

THE END

- 晚 安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