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誤解了安全感?安全感講座系列一

心理健康 心理學 大學 美國 大話心理科學 大話心理科學 2017-08-27

作為一個喜歡刷朋友圈瞭解育兒知識的媽媽,相信對於“安全感”這個詞都不會陌生。網上和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家長們問一個問題“我的孩子很黏我,是不是因為孩子沒有安全感?”每次被問到類似的問題,老白就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家對安全感的理解存在一個誤區。


安全感不是說小孩子離開了你不哭不鬧,安全感也跟小孩子是否粘人畫不了等號。事實上,在一些情況下,不哭不鬧看似省心反而可能恰恰反應了孩子沒有建立起好的安全感。

1 安全感的行為誤區

心理學家Ainsworth在1970做的一個測量孩子(12-18月大的幼兒)與父母依戀形式的研究。Ainsworth 通過這個研究,總結了三種主要的依戀形式。安全型,牴觸型,逃避型。見下表。

你是否也誤解了安全感?安全感講座系列一

大家可以在這個表中看到,安全型和牴觸型的小孩在媽媽離開的時候非常焦慮不安,而逃避型的小孩則繼續玩自己的。安全型的小孩在媽媽返回後主動找媽媽,並且比較容易就被媽媽安撫了,而牴觸型的小孩子則在媽媽回來後哭的更厲害,並且有點抗拒媽媽的接觸。逃避型的小孩在媽媽回來後則依然玩自己的。

研究發現60%的孩子都是安全型,10%是牴觸型,15%逃避型,剩下的15% 是混亂型,也就是前三種的特徵的綜合。

要注意的是,這種行為表現是這個年齡段特有的,這個實驗是有其特定的場景的,所以總結出的標準不能套用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我們不建議大家完全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給孩子貼上標籤。

2 安全感的心理學定義

那麼回到我們應該在一開始就提出的問題上: 安全感是什麼呢?

要知道安全感的定義,就要從Bowlby(1969)提出的依戀理論開始講起。根據依戀理論,依戀是孩子和主要照顧人之間強烈的和持續的情感聯繫。在Ainsworth的研究中測試的是媽媽,但很多時候也可以是其他人。依戀使得孩子在與你的相處中體驗快樂,生理心理需求得到滿足,並且在焦慮和“危險”的時候由於你的靠近而被安撫。

換句話說,依戀主要是包括兩方面的行為情感模式:一是媽媽在是否可以讓孩子覺得安全並自在探索陌生的環境;二是在焦慮“危險”的時候孩子是否尋求媽媽的安撫。

你是否也誤解了安全感?安全感講座系列一

3 依戀關係有多重要

依戀關係雖然是孩子在早期與主要照顧人之間形成的情感聯繫和行為模式,卻對孩子的一生都有持續的影響。事實上,這種情感行為模式在孩子的心中栽下了一棵認知模式的種子(Underwood & Rosen, 2011)。

我們前文中提到了三種依戀類型,很多研究發現,安全感的孩子容易發展一種積極的認知模式,他們認為其他人是有幫助的,自己也是值得尊重的。牴觸型的孩子則容易有個消極的自我形象認知,認為誇大自己的情感反應才能得到關注。逃避型的孩子容易認為自己沒有價值,不被別人接受的,只能靠自己。類似這樣的認知還有情感反應模式會跟著孩子一生,影響了他們未來的成長和人際交往。

你是否也誤解了安全感?安全感講座系列一

首先,在學習和發展方面, 有不少研究發現,安全型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表現出一些優勢。如幼兒階段,非安全型的幼兒的注意力能集中的時間更短,並且在做一些認知任務時表現的更差(Frankel and Bates 1990; Moss and St-Laurent, 2001)。在學齡前,安全型比非安全型的兒童有更好的閱讀技能以及對閱讀的態度 (Bus et al. 1997; Bus and van IJzendoorn 1988a, b)。在開始上學後,非安全型比安全型的學生有更低的口語能力、數學能力、閱讀理解力、綜合學業水平以及好奇心(Granot and Mayseless 2001; Jacobsen and Hofmann 1997; Pianta and Harbers 1996; Weinfield et al. 1999)。在上大學後,非安全型比安全型的學生對考試準備更不充分、無法好好的集中精力、更害怕失敗、向教師尋求幫助更少,並向學習投入的精力更少(Larose et al. 2005)。

你是否也誤解了安全感?安全感講座系列一

其次,在人際交往方面,有研究追蹤了嬰兒到成人,發現嬰兒期的依戀關係與成年後的情感社會行為有一定的一致性(Sroufe et al., 2005)。依戀關係類型與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正相關(Hamarta, Deniz, & Saltali, 2009)。很多研究發現安全型的嬰兒成年後的心理健康相對比較好 (Underwood & Rosen, 2011)。引人注意的是,安全感影響了孩子成年後親密關係幸福。如在伴侶關係中,逃避型的孩子長大偶很可能過於獨立,疏遠,不信任自己的伴侶。 牴觸型的孩子長大後,總是害怕被拋棄,強烈希望兩人時刻親密。

你是否也誤解了安全感?安全感講座系列一

關於缺乏依戀關係的後果,一個極端卻有力的例子發生在1989年的羅馬尼亞孤兒院。當時,曾經有17萬嬰兒在孤兒院裡被集體由護士照顧。他們生理上很健康,然而在沒有依戀關係的環境下長大。研究發現,這些孩子展現各方面的發展滯後和問題 (Wolfe & Kathryn, 2002 )。比如說,控制能力低,逃避社交,不能很好的處理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低自尊,智力發展慢,學校成績差等。有些孩子甚至出現抽動,易發怒,偷竊,自我懲罰等行為。根據後續新聞報到,有些孩子被英國家庭收養,雖然他們後來得到了比較好的照顧,但有些負面的心理影響還是留存 (Nelson, Fox, & Zeanah, 2014)。

4 依戀關係發展時期

既然安全感這麼重要,安全感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兒童的安全感形成是分成不同的時期的。

出生後的三年內是依戀關係的形成期。有4個階段:

第一階段: 從出生到大概8-12周,嬰兒的傾向有限(主要取決於主要照顧者的行為,比如,對嬰兒哭泣的反應)。

第二階段:持續到6-9個月,開始傾向於一個或幾個有限的照顧者,嬰兒開始主動開始與照顧者的互動。

第三階段: 持續到3歲, 開始用主要照顧人是一個“安全基地”,開始探索周圍的環境,當有“危險”的時候回來尋求保護和安慰。(陌生人情景測試)

第四階段:3歲以後,和主要照顧人形成互動關係。

5 提高安全感

建立一個安全型的依戀關係需要在跟孩子的互動中通過兩步做到一個良性循環。

一是照顧者對孩子自主探索和“掌控”內在和外在世界提供有效支持(具體講,就是每天的生活,年齡階段相符的成長活動,學說話,學走路,上學,這些都算孩子自主探索外界和內在世界)。

二是照顧者對孩子需求敏感的迴應(具體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遭遇挫折時給予理解和安慰)。

通過重複做到這兩步,我們才能建立起一個良性的循環,來強化一種安全型的認知情感反應模式。

ps,做個小預告,下一週我們會具體聊聊如何通過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來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感興趣的小夥伴請繼續關注我們!

References: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Bowlby, J.(1969). Attachment.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Loss.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1980). Loss: Sadness & depression.Attachment and loss (vol. 3); (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library no.109). London: Hogarth Press.

Bus, A. G., & van IJzendoorn, M. H. (1988a). Attachment and early read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49(2), 199–210.

Bus, A. G., & van IJzendoorn, M. H. (1988b). Mother–child interactions, attachment, and emergent literacy: A cross-sectio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59, 1262–1272. doi:10.2307/1130489.

Bus, A. G., & van IJzendoorn, M. H. (1997). Affective dimension of mother–infant picturebook reading.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5(1), 47–60. doi:10.1016/S0022-4405(96)00030-1.

Bus, A. G., Belsky, J., van IJzendoorn, M. H., & Crnic, K. (1997). Attachment and bookreading patterns: A study of mothers, fathers, and their toddler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2, 81–98. doi:10.1016/S0885-2006(97)90044-2.

Frankel, D., & Bates, J. (1990). Mother–toddler problem solving: Antecedents in attachment, home behavior, and temperament. Child Development, 61, 810–819. doi:10.2307/1130965.

Granot, D., & Mayseless, O. (2001). Attachment security and adjustment to school in middle childh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5(6), 530–541. doi:10.1080/01650250042000366.

Hamarta, E. Deniz, M. & Saltali, N. (2009). Attachment Styles as a Predictor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and Practice, 9(1), 213-229.

IJzendoorn, M. H., Dijkstra, J. & Bus, A. G. (1995). Attachment, intelligence, and language: A meta‐analysis. Social development, 4(2),115-128.

Jacobsen, T., & Hofmann, V. (1997). Children’s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Longitudinal relations to school behavior and academic competency in middle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3(4), 703–710. doi:10.1037/0012-1649.33.4.703.

Larose, S., Bernier, A., & Tarabulsy, G. (2005). Attachment state of mind, learning disposition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during the college transi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1), 281–289. doi:10.1037/0012-1649.41.1.281.

Moss, E., & St-Laurent, D. (2001). Attachment at school ag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7(6), 863-874.

Nelson, C. A., Fox, N. A., & Zeanah, C. H. (2014). Romania's abandoned children: Deprivation, brain development, and the struggle for recovery.Cambridge, MA, and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ianta, R. C., & Harbers, K. (1996). Observing mother and child behavior in a problem-solving situation at school entry: Relations with academic achievement.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67, 307–322. doi:10.1016/0022-4405(96)00017-9.

Sroufe LA, Egeland B, Carlson E, Collins WA. The place of early attachment experiences in developmental context. In: Grossmann KE, Grossmann K, Waters E, editors. The power of longitudinal attachment research: From infancy and childhood to adulthood.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2005a. pp. 48–70.

Underwood,M. K., & Rosen, L. H. (2011). Social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in infancy,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New York, NY, US: Guilford Press.

Weinfield, N. S., Sroufe, A., Egeland, B., & Carlson, E. (1999). The natur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fant–caregiver attachment. In J. Cassidy & P. Shaver (Eds.),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pp. 68–88). New York: Guilfor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