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消失了的西寧“地名”,知道2個以上的都是爺爺輩的

西寧 我在宮裡做廚師 光緒 青海Style 2019-07-13
盤點那些消失了的西寧“地名”,知道2個以上的都是爺爺輩的

歲月不僅是殺豬刀,而且是連名字都會“殺死”的刀。再牛13的存在,也都敵不過時光的磨礪,網紅如此,人名如此,地名亦如此。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起盤點下在西寧已經“消失”了的地名。

盤點那些消失了的西寧“地名”,知道2個以上的都是爺爺輩的

豬圈臺:

在莫家街近南端的路西,原有一深巷。據傳原為“康家大豬圈”所在地。康家原為近百年西寧最大的牲畜養殖私人企業,30年代式微,其子孫至今繁衍。該名稱早在抗日時期,已漸被人淡忘。

盤點那些消失了的西寧“地名”,知道2個以上的都是爺爺輩的

父子同科:

地處斜石巷與教場街交接處的西南角。現西寧市房產管理局的所在地。本是一座私人宅院,因入門後的小天井中懸一藍底金字的橫畫,上書“父子同科”的大宇而得名。

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內,被當作地名座標使用。對教場街及斜石巷的一些居民點,常以在“父子同科往南走××步”、“往北走××步”……來指明地址。

據說此院原為清光緒間舉人韓樹義私宅,因光緒庚子、辛丑的恩科、正科合併考試,韓樹義與其子韓溥同科中舉,時人掛匾慶賀。後衍化為地名。

盤點那些消失了的西寧“地名”,知道2個以上的都是爺爺輩的

南番倉:

即今體育館一帶。其名稱由來與起於何時,史無可考。或謂是明清時期的茶馬交易地,聊備一說。

驛街子:

即今生產巷,明、清時代,行政文書,均靠驛站傳遞,西寧設有在城驛,其驛址在今生產巷,故名驛街子。

盤點那些消失了的西寧“地名”,知道2個以上的都是爺爺輩的

水眼頭:

即今水井巷市場,在清乾隆以前,即名為水眼洞街。有渠自南山寺下穿今長江路,南關街西端,從城牆下穿洞引入城內,洞在今水並巷市場西,為名稱所自出。解放前這條小渠,作為市民澆庭院、街道灑水之用。

盤點那些消失了的西寧“地名”,知道2個以上的都是爺爺輩的

塌山彎彎:

南川東路自第二機床廠二車間以北,海西農機採購站以南的這一段地區,山根形成一個大彎。因歷史上有過多次山體滑坡,故被稱為塌山彎彎。最近一次滑坡,約發生於1977年秋,造成該段公路被摧毀,修復約歷時近兩個月。


萬物皆“代號”,唯有頭條秒,暫時就到這裡了,小編能力有限,如有遺漏,歡迎頭條君們在評論區補充留言哦~

感謝您花寶貴的時間閱讀本文,您的每一個贊,每一個評論,都是對小編的莫大鼓勵,如果喜歡,可以右上角關注下小編哦,帶您一起看見不一樣的西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