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縣“家族企業”堅守23年 修鞋、配鑰匙、換拉鍊

興縣 太原 呂梁 手工藝 創業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2019-06-30

修鞋、配鑰匙、換拉鍊……太原市小店區益豐西街,呂梁興縣高小云一家11人組成的“家族企業”,在這裡從事小修小補行業,已有23年。他們技術好,勤勞又誠信,在當地服務行業形成獨特風景,贏得了遠近顧客,小生意越做越紅火。

50元買來第一臺補鞋機,開啟創業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高小云和賈花蘭夫婦從呂梁興縣來到太原,他們見到街邊一個補鞋攤前圍滿了人。補鞋師傅上線、縫補、粘後跟、釘鐵掌,忙得不亦樂乎。賈花蘭駐足觀看,心中蠢蠢欲動,也想從事補鞋這一行,於是當下就向補鞋師傅請教學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們回家後馬上行動,湊了50元錢,購得一臺手搖式補鞋機。機器購回後,他們連夜擺弄,把家中所有的破布爛鞋都翻了出來,邊嘗試邊琢磨,一直折騰到天亮,慢慢地摸出了一些門道。

興縣“家族企業”堅守23年 修鞋、配鑰匙、換拉鍊

▲擺攤創業

1996年,夫婦倆就這樣靠著一個工具箱、一臺補鞋機、一門修鞋手藝,在太原市小店區國康醫院門口,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補鞋是一項技術活,更是一項髒活,拿來修補的舊鞋常會散發出一股難聞的氣味,但高師傅和他愛人都沒有厭惡之色,常會微笑服務。他們的雙手經常是黑的,還沾滿了各種膠水。每次接活時,都會把雙手在圍裙上摩挲幾下,再從顧客手中接過舊鞋,正反仔細觀察,點出鞋子存在的問題,從箱裡翻出工具,開始工作。

工序繁瑣卻也有序,裁剪、拼縫、黏貼、打磨……精湛的手藝和熱情的態度,得到了附近居民的認可。雖然修補一雙鞋只能掙幾毛、幾塊,但只要辛苦付出,一天也能掙個五六十元錢,這不僅能維持日常生活,有時還能幫補老家的親戚朋友。和他們原來的日子相比,富裕了很多。

小作坊漸成“家族企業”,日子越過越紅火

賈花蘭將這個“致富”的門路告訴了自己的親戚們,她的嫂嫂、姐姐、姐夫、侄女等都相繼跟隨而來。

興縣“家族企業”堅守23年 修鞋、配鑰匙、換拉鍊

▲高師傅配鑰匙

2000年初,這個大家族搬進了小店晉華市場。在人頭攢動的市場裡,最初的2人“小作坊”慢慢擴展為11人的“家族企業”,營業範圍也越來越廣,能修鞋、配鑰匙、換拉鍊、修皮帶……居民們所需的小修小補,他們都盡力完成。這個“家族企業”中年紀最小的22歲,最大的年近六旬,個個吃苦耐勞,勤學肯幹。修鞋的技術也與時俱進,尖頭改圓頭、換鞋底、換後跟,一雙破舊的皮鞋,在他們手裡可以煥然一新。帶頭的高小云,也在傳統配鑰匙行業裡發展了新業務,不僅會配普通鑰匙,也會配超B級、超C級防盜鑰匙,還去公安局備案成為專業的換鎖師傅。他們都通過自己點滴的努力,一點點把生活變好。

2009年,晉華市場拆遷,他們在獲得小店區城鄉管理行政執法局的許可後,在小店區益豐西街的馬路牙子上,繼續經營著自己的買賣。背靠住宅樓,面朝楊柳樹,十米長的方寸間,就是他們的天地。雖然條件艱苦,但這個呂梁興縣的“家族企業”並沒有因為冬冷夏熱的艱苦條件退縮,日復一日地堅持。

興縣“家族企業”堅守23年 修鞋、配鑰匙、換拉鍊

▲為顧客修鞋

從初次來太原至今,23年了,這個在大城市裡做著“小事情”的一家子,就這樣為日漸美好的生活奮鬥著。

來源:山西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