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一帶一路”工筆畫 習近平明晰高質量發展方向與路徑

(近觀中國)描繪“一帶一路”工筆畫 習近平明晰高質量發展方向與路徑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電 題:描繪“一帶一路”工筆畫 習近平明晰高質量發展方向與路徑

作者 樑曉輝 黃鈺欽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用傳統繪畫作喻,描述中國在過去近六年時間裡一直力倡的“一帶一路”建設。他說,共建“一帶一路”已經繪就一幅“大寫意”,現在要共同繪製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26日於北京開幕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在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用三個理念和三個目標,為如何描繪這張“工筆畫”,推進“一帶一路”邁向高質量發展,明晰了路徑與方向。觀察認為,面對海內外對中國這一倡議的關心和關切,習近平的演講也是一次具有針對性的迴應。

描繪“一帶一路”工筆畫 習近平明晰高質量發展方向與路徑

4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這種“針對性”是相比於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習近平開幕式主旨演講而言的。在兩年前的那次演講中,習近平從“絲路精神”談到了“一帶一路”,向世界宣介了一種理念。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由概念理念逐漸落到實地,包括“一帶一路”究竟要做什麼、具體怎麼做等實踐中的問題,成為包括參與方在內的多方共同關切。

“第一屆的演講突出‘一帶一路’從哪裡來,這次的演講突出‘一帶一路’走向何處。”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說,當共建“一帶一路”從“大寫意”轉入“工筆畫”,習近平提出的三個理念,既是對外界關切的一種迴應,也指明瞭“一帶一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前進方向。

習近平在此次主旨演講中提出,要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把綠色作為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堅持一切合作都在陽光下運作,共同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腐敗。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認為,習近平提出的這三個理念清晰明確,體現出“一帶一路”建設正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不是封閉的小圈子,不會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同時也是開放透明的倡議,“讓一切合作都在陽光下運作”很好地迴應了一些人的誤解和質疑。

有觀察同時認為,三個理念中,開放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本色”,綠色是“底色”,而廉潔是“成色”。中國一直秉承這樣的理念來共建“一帶一路”,也將著重以這樣的理念繼續推進下去。

而轉入“工筆畫”的精耕細作,習近平同樣用三個具體目標來明晰下一步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路徑:要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

“這實際上是明確了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方向。”王義桅說。

習近平提出,要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規則標準,推動企業在項目建設、運營、採購、招投標等環節按照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準進行,同時要尊重各國法律法規。

“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只有用更高的標準來操作,才能真正讓‘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王義桅認為,在過去強調“發展是硬道理”的基礎上,現階段的“一帶一路”建設更強調發展中的標準化和高質量,也將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合作。

合作成果最終要落到參與各方的民眾身上。如何做到“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習近平提出,要“聚焦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要讓“共建‘一帶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同時確保商業和財政上的可持續性”。

“外界一直關心,‘一帶一路’建設夠不夠可持續,夠不夠高標準,是否可惠及民眾”,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陳鳳英認為,習近平提出的三個目標,表明中國意識到這些關切,並將在未來實踐中著重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

習近平同時在演講中提出了建設高質量、可持續、抗風險、價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礎設施;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項目選擇、實施、管理的方方面面;架設不同文明互學互鑑的橋樑……

“習近平的演講賦予了絲路精神更豐富的內涵,也更具操作性。”阮宗澤說,在轉入“工筆畫”的關鍵時間點,明晰的理念和目標,為接下來“一帶一路”邁向高質量發展畫出了一張新藍圖。(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