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本文共2185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何亞非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逐漸成為參與各方共同發展、推進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國際合作新平臺、新方案。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對參與各國以及世界經濟有何重大意義,以及如何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下四點值得關注:

1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有助於各國創新經濟增長模式,克服“以鄰為壑”“零和博弈”的國家間惡性競爭,是“大變局”下全球化新發展和世界經濟大調整的需要

概括起來,當今世界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全球力量對比變化打破世界格局,國際關係和全球治理體系亟待調整;二是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多邊主義與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單邊主義博弈凸現,全球公共產品匱乏,全球經濟衰退跡象明顯;三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現有經濟結構造成衝擊,可能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鴻溝,社會治理亟待充實調整以防止社會矛盾激化。

面臨如此嚴峻的全球挑戰,“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貢獻給世界以積極應對大變局變化、創新全球治理體系的“中國方案”重要組成部分

2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將在補好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不足短板的同時,有效推動區域和世界以自由貿易為根本的全球化新發展

這是發展中國家繼續減少貧困、進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行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遺憾的是,當今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正在放棄全球化,“關閉全球自由貿易的大門”。可以預計,今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圍繞貿易摩擦、貿易體系構建、貿易規則重新制定的矛盾和博弈還會增加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本文共2185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何亞非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逐漸成為參與各方共同發展、推進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國際合作新平臺、新方案。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對參與各國以及世界經濟有何重大意義,以及如何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下四點值得關注:

1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有助於各國創新經濟增長模式,克服“以鄰為壑”“零和博弈”的國家間惡性競爭,是“大變局”下全球化新發展和世界經濟大調整的需要

概括起來,當今世界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全球力量對比變化打破世界格局,國際關係和全球治理體系亟待調整;二是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多邊主義與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單邊主義博弈凸現,全球公共產品匱乏,全球經濟衰退跡象明顯;三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現有經濟結構造成衝擊,可能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鴻溝,社會治理亟待充實調整以防止社會矛盾激化。

面臨如此嚴峻的全球挑戰,“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貢獻給世界以積極應對大變局變化、創新全球治理體系的“中國方案”重要組成部分

2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將在補好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不足短板的同時,有效推動區域和世界以自由貿易為根本的全球化新發展

這是發展中國家繼續減少貧困、進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行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遺憾的是,當今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正在放棄全球化,“關閉全球自由貿易的大門”。可以預計,今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圍繞貿易摩擦、貿易體系構建、貿易規則重新制定的矛盾和博弈還會增加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2018《世界不平等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歐洲收入前10%的人,賺走了整體國民收入的37%,中國收入前10%的人,賺走了整體國民收入的41%。(圖片來源:微觀世界)

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的經濟合作模式,為解決全球不平等和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扭轉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潮氾濫、克服全球治理“碎片化”現象、推動世界經濟與全球化新時代同步發展,提供了新的合作平臺和有效路徑。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將有效推動南南合作、提高發展中國家間以及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和貿易投資互聯互通,提升發展中國家自主創新發展經濟的內生動力。

“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水平差異很大,發揮各自經濟優勢拓展貿易和投資渠道、取長補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分佈上各自有所側重,實現互補互利,存在巨大的增長潛力。

3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與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高度契合,將進一步縮小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差距,為全球經濟轉型、緊跟技術革命步伐奠定基礎。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創新經濟增長模式。在這方面,科技革命特別是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將徹底改變和顛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其發展與整個世界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緊密相連,正在改變世界貿易和投資的方向。在中國與其他不少發展中國家,過去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模式,正在被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化所改變。

科技發展對製造業生產鏈調整影響很大。如今從低收入國家出口到高收入國家的貨物已下降到貨物貿易總量的18%。現代企業更看重的是製造業工廠是否接近資源、產品送達消費者的時間、工人的技能等要素,而不僅僅是工人工資水平等成本要素。紡織、衣服、鞋類、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現在已基本實現自動化。

製造業形態近年來也發生重大改變,比如蘋果公司和許多製藥公司,主要提供設計、市場營銷、分配網絡等“無形商品”,實際生產交給承包供應商。無形商品的價值已經超過實物產品的價值,投資重點也相應調整。因此,經濟發展必須創新增長模式,一成不變的傳統制造業不可持續。

4

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是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各國合作共贏和創新經濟增長的新要求,需要從比較優勢著手加強各國以及區域發展戰略的對接加強政府之間、政府與企業的協調和資源統籌,從長計議,防止短期化傾向;需要遵守國際規則、加強法律意識、防範地緣政治經濟風險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本文共2185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何亞非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逐漸成為參與各方共同發展、推進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國際合作新平臺、新方案。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對參與各國以及世界經濟有何重大意義,以及如何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下四點值得關注:

1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有助於各國創新經濟增長模式,克服“以鄰為壑”“零和博弈”的國家間惡性競爭,是“大變局”下全球化新發展和世界經濟大調整的需要

概括起來,當今世界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全球力量對比變化打破世界格局,國際關係和全球治理體系亟待調整;二是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多邊主義與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單邊主義博弈凸現,全球公共產品匱乏,全球經濟衰退跡象明顯;三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現有經濟結構造成衝擊,可能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鴻溝,社會治理亟待充實調整以防止社會矛盾激化。

面臨如此嚴峻的全球挑戰,“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貢獻給世界以積極應對大變局變化、創新全球治理體系的“中國方案”重要組成部分

2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將在補好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不足短板的同時,有效推動區域和世界以自由貿易為根本的全球化新發展

這是發展中國家繼續減少貧困、進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行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遺憾的是,當今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正在放棄全球化,“關閉全球自由貿易的大門”。可以預計,今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圍繞貿易摩擦、貿易體系構建、貿易規則重新制定的矛盾和博弈還會增加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2018《世界不平等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歐洲收入前10%的人,賺走了整體國民收入的37%,中國收入前10%的人,賺走了整體國民收入的41%。(圖片來源:微觀世界)

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的經濟合作模式,為解決全球不平等和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扭轉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潮氾濫、克服全球治理“碎片化”現象、推動世界經濟與全球化新時代同步發展,提供了新的合作平臺和有效路徑。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將有效推動南南合作、提高發展中國家間以及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和貿易投資互聯互通,提升發展中國家自主創新發展經濟的內生動力。

“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水平差異很大,發揮各自經濟優勢拓展貿易和投資渠道、取長補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分佈上各自有所側重,實現互補互利,存在巨大的增長潛力。

3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與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高度契合,將進一步縮小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差距,為全球經濟轉型、緊跟技術革命步伐奠定基礎。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創新經濟增長模式。在這方面,科技革命特別是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將徹底改變和顛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其發展與整個世界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緊密相連,正在改變世界貿易和投資的方向。在中國與其他不少發展中國家,過去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模式,正在被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化所改變。

科技發展對製造業生產鏈調整影響很大。如今從低收入國家出口到高收入國家的貨物已下降到貨物貿易總量的18%。現代企業更看重的是製造業工廠是否接近資源、產品送達消費者的時間、工人的技能等要素,而不僅僅是工人工資水平等成本要素。紡織、衣服、鞋類、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現在已基本實現自動化。

製造業形態近年來也發生重大改變,比如蘋果公司和許多製藥公司,主要提供設計、市場營銷、分配網絡等“無形商品”,實際生產交給承包供應商。無形商品的價值已經超過實物產品的價值,投資重點也相應調整。因此,經濟發展必須創新增長模式,一成不變的傳統制造業不可持續。

4

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是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各國合作共贏和創新經濟增長的新要求,需要從比較優勢著手加強各國以及區域發展戰略的對接加強政府之間、政府與企業的協調和資源統籌,從長計議,防止短期化傾向;需要遵守國際規則、加強法律意識、防範地緣政治經濟風險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9月8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第7次部長級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16方經貿部長或代表出席會議。(圖片來源:中新網)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結束談判在即,將全面推動東盟與中國等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政府間經濟合作意願增強、合作範圍擴大,有利於“一帶一路”等倡議的鞏固和發展,反之將影響和阻礙其發展。

目前來看,在全球化新時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各有利弊得失。在原有全球化模式中,發達國家,除德國外,製造業特別是中低端製造業工作崗位流失嚴重。

而在全球化新時代中發達國家將更多受益,未來產業依賴創新、數據技術、服務業、接近高端消費者,而發達國家的優勢,包括技術工人、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盈利的消費市場、先進的高科技公司、初具規模的生態系統等,都符合新全球化的發展方向。發達國家現在服務貿易順差每年超過480億美元。

隨著發展中國家財富增加,從發達國家購買的汽車、計算機、飛機、機械設備也會增加。發達國家2017年向發展中國家出口4萬億美元,佔其出口總額的40%,是20年前的兩倍。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需要吸收、對接國際標準與規則,把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企業的社會責任、法律意識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過程。

原有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的界限都在模糊,全球化新時代國際合作的內涵和外延突破舊框架,全球經濟合作和全球治理十分需要“一帶一路”這樣高質量、多領域、跨區域的新國際合作倡議和全球公共產品。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外交部前副部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亞非

責編/張廣琳 審校/王瀝慷 監製/李雨思

投稿/糾錯:[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們:[email protected]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本文共2185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何亞非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逐漸成為參與各方共同發展、推進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國際合作新平臺、新方案。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對參與各國以及世界經濟有何重大意義,以及如何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下四點值得關注:

1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有助於各國創新經濟增長模式,克服“以鄰為壑”“零和博弈”的國家間惡性競爭,是“大變局”下全球化新發展和世界經濟大調整的需要

概括起來,當今世界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全球力量對比變化打破世界格局,國際關係和全球治理體系亟待調整;二是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多邊主義與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單邊主義博弈凸現,全球公共產品匱乏,全球經濟衰退跡象明顯;三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現有經濟結構造成衝擊,可能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鴻溝,社會治理亟待充實調整以防止社會矛盾激化。

面臨如此嚴峻的全球挑戰,“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貢獻給世界以積極應對大變局變化、創新全球治理體系的“中國方案”重要組成部分

2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將在補好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不足短板的同時,有效推動區域和世界以自由貿易為根本的全球化新發展

這是發展中國家繼續減少貧困、進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行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遺憾的是,當今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正在放棄全球化,“關閉全球自由貿易的大門”。可以預計,今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圍繞貿易摩擦、貿易體系構建、貿易規則重新制定的矛盾和博弈還會增加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2018《世界不平等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歐洲收入前10%的人,賺走了整體國民收入的37%,中國收入前10%的人,賺走了整體國民收入的41%。(圖片來源:微觀世界)

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的經濟合作模式,為解決全球不平等和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扭轉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潮氾濫、克服全球治理“碎片化”現象、推動世界經濟與全球化新時代同步發展,提供了新的合作平臺和有效路徑。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將有效推動南南合作、提高發展中國家間以及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和貿易投資互聯互通,提升發展中國家自主創新發展經濟的內生動力。

“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水平差異很大,發揮各自經濟優勢拓展貿易和投資渠道、取長補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分佈上各自有所側重,實現互補互利,存在巨大的增長潛力。

3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與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高度契合,將進一步縮小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差距,為全球經濟轉型、緊跟技術革命步伐奠定基礎。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創新經濟增長模式。在這方面,科技革命特別是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將徹底改變和顛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其發展與整個世界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緊密相連,正在改變世界貿易和投資的方向。在中國與其他不少發展中國家,過去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模式,正在被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化所改變。

科技發展對製造業生產鏈調整影響很大。如今從低收入國家出口到高收入國家的貨物已下降到貨物貿易總量的18%。現代企業更看重的是製造業工廠是否接近資源、產品送達消費者的時間、工人的技能等要素,而不僅僅是工人工資水平等成本要素。紡織、衣服、鞋類、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現在已基本實現自動化。

製造業形態近年來也發生重大改變,比如蘋果公司和許多製藥公司,主要提供設計、市場營銷、分配網絡等“無形商品”,實際生產交給承包供應商。無形商品的價值已經超過實物產品的價值,投資重點也相應調整。因此,經濟發展必須創新增長模式,一成不變的傳統制造業不可持續。

4

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是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各國合作共贏和創新經濟增長的新要求,需要從比較優勢著手加強各國以及區域發展戰略的對接加強政府之間、政府與企業的協調和資源統籌,從長計議,防止短期化傾向;需要遵守國際規則、加強法律意識、防範地緣政治經濟風險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9月8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第7次部長級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16方經貿部長或代表出席會議。(圖片來源:中新網)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結束談判在即,將全面推動東盟與中國等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政府間經濟合作意願增強、合作範圍擴大,有利於“一帶一路”等倡議的鞏固和發展,反之將影響和阻礙其發展。

目前來看,在全球化新時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各有利弊得失。在原有全球化模式中,發達國家,除德國外,製造業特別是中低端製造業工作崗位流失嚴重。

而在全球化新時代中發達國家將更多受益,未來產業依賴創新、數據技術、服務業、接近高端消費者,而發達國家的優勢,包括技術工人、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盈利的消費市場、先進的高科技公司、初具規模的生態系統等,都符合新全球化的發展方向。發達國家現在服務貿易順差每年超過480億美元。

隨著發展中國家財富增加,從發達國家購買的汽車、計算機、飛機、機械設備也會增加。發達國家2017年向發展中國家出口4萬億美元,佔其出口總額的40%,是20年前的兩倍。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需要吸收、對接國際標準與規則,把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企業的社會責任、法律意識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過程。

原有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的界限都在模糊,全球化新時代國際合作的內涵和外延突破舊框架,全球經濟合作和全球治理十分需要“一帶一路”這樣高質量、多領域、跨區域的新國際合作倡議和全球公共產品。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外交部前副部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亞非

責編/張廣琳 審校/王瀝慷 監製/李雨思

投稿/糾錯:[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們:[email protected]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本文共2185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何亞非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6年來,逐漸成為參與各方共同發展、推進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國際合作新平臺、新方案。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對參與各國以及世界經濟有何重大意義,以及如何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下四點值得關注:

1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有助於各國創新經濟增長模式,克服“以鄰為壑”“零和博弈”的國家間惡性競爭,是“大變局”下全球化新發展和世界經濟大調整的需要

概括起來,當今世界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全球力量對比變化打破世界格局,國際關係和全球治理體系亟待調整;二是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多邊主義與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單邊主義博弈凸現,全球公共產品匱乏,全球經濟衰退跡象明顯;三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現有經濟結構造成衝擊,可能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鴻溝,社會治理亟待充實調整以防止社會矛盾激化。

面臨如此嚴峻的全球挑戰,“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貢獻給世界以積極應對大變局變化、創新全球治理體系的“中國方案”重要組成部分

2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將在補好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不足短板的同時,有效推動區域和世界以自由貿易為根本的全球化新發展

這是發展中國家繼續減少貧困、進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行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遺憾的是,當今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正在放棄全球化,“關閉全球自由貿易的大門”。可以預計,今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圍繞貿易摩擦、貿易體系構建、貿易規則重新制定的矛盾和博弈還會增加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2018《世界不平等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歐洲收入前10%的人,賺走了整體國民收入的37%,中國收入前10%的人,賺走了整體國民收入的41%。(圖片來源:微觀世界)

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的經濟合作模式,為解決全球不平等和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扭轉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潮氾濫、克服全球治理“碎片化”現象、推動世界經濟與全球化新時代同步發展,提供了新的合作平臺和有效路徑。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將有效推動南南合作、提高發展中國家間以及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和貿易投資互聯互通,提升發展中國家自主創新發展經濟的內生動力。

“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水平差異很大,發揮各自經濟優勢拓展貿易和投資渠道、取長補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分佈上各自有所側重,實現互補互利,存在巨大的增長潛力。

3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與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高度契合,將進一步縮小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差距,為全球經濟轉型、緊跟技術革命步伐奠定基礎。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創新經濟增長模式。在這方面,科技革命特別是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將徹底改變和顛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其發展與整個世界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緊密相連,正在改變世界貿易和投資的方向。在中國與其他不少發展中國家,過去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模式,正在被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化所改變。

科技發展對製造業生產鏈調整影響很大。如今從低收入國家出口到高收入國家的貨物已下降到貨物貿易總量的18%。現代企業更看重的是製造業工廠是否接近資源、產品送達消費者的時間、工人的技能等要素,而不僅僅是工人工資水平等成本要素。紡織、衣服、鞋類、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現在已基本實現自動化。

製造業形態近年來也發生重大改變,比如蘋果公司和許多製藥公司,主要提供設計、市場營銷、分配網絡等“無形商品”,實際生產交給承包供應商。無形商品的價值已經超過實物產品的價值,投資重點也相應調整。因此,經濟發展必須創新增長模式,一成不變的傳統制造業不可持續。

4

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是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各國合作共贏和創新經濟增長的新要求,需要從比較優勢著手加強各國以及區域發展戰略的對接加強政府之間、政府與企業的協調和資源統籌,從長計議,防止短期化傾向;需要遵守國際規則、加強法律意識、防範地緣政治經濟風險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9月8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第7次部長級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16方經貿部長或代表出席會議。(圖片來源:中新網)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結束談判在即,將全面推動東盟與中國等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政府間經濟合作意願增強、合作範圍擴大,有利於“一帶一路”等倡議的鞏固和發展,反之將影響和阻礙其發展。

目前來看,在全球化新時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各有利弊得失。在原有全球化模式中,發達國家,除德國外,製造業特別是中低端製造業工作崗位流失嚴重。

而在全球化新時代中發達國家將更多受益,未來產業依賴創新、數據技術、服務業、接近高端消費者,而發達國家的優勢,包括技術工人、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盈利的消費市場、先進的高科技公司、初具規模的生態系統等,都符合新全球化的發展方向。發達國家現在服務貿易順差每年超過480億美元。

隨著發展中國家財富增加,從發達國家購買的汽車、計算機、飛機、機械設備也會增加。發達國家2017年向發展中國家出口4萬億美元,佔其出口總額的40%,是20年前的兩倍。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需要吸收、對接國際標準與規則,把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企業的社會責任、法律意識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過程。

原有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的界限都在模糊,全球化新時代國際合作的內涵和外延突破舊框架,全球經濟合作和全球治理十分需要“一帶一路”這樣高質量、多領域、跨區域的新國際合作倡議和全球公共產品。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外交部前副部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亞非

責編/張廣琳 審校/王瀝慷 監製/李雨思

投稿/糾錯:[email protected]

加入我們:[email protected]

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觀察丨何亞非:如何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