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遠必誅的背後:西漢由武而轉文

"雖遠必誅"指的是陳湯率軍殲滅西遷郅支單于一事,此戰無論是遠征的範圍還是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霸氣宣言,都被視作西漢武力登峰造極的表現,甚至後世出土的尹灣漢簡中留下了"郅支單于兵九"的字樣,讓後人得知此戰還繳獲了郅支單于所用兵器,並被收藏於武庫,但讀史者在對這場功績大呼爽快的同時,更當看見的是這背後更深層的東西。

雖遠必誅的背後:西漢由武而轉文

陳湯

陳湯為何要矯詔出兵

首先,陳湯在西域的這次出征是選擇的矯詔,也就是偽造旨令,以漢代的律法對這種行徑有過明確的判罰:

這"撟(矯)制,害者,棄市;不害,罰金四兩。"(二年律令,一一P135)

現代研究認為刑法實際上分三檔:就是說矯制大害———腰斬;矯制害———棄市;矯制不害———罰金四兩。其實這個律法的規定畢竟還是少了一條,那就是矯制立功如何界定,以鄭吉馮奉世等人的例子看,朝廷對此往往是會進行特別的討論。但是陳湯此次出擊如果失敗,無論是僅僅是不利還是大敗,都是死罪。當然,以陳湯一路勢如破竹的表現來說,我們假設他胸有成竹,早有勝算,但畢竟還是冒了風險,也就是第一個疑問,他為何不選擇走正當程序請戰?

建昭三年,湯與延壽出西域。湯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每過城邑山川,常登望。既領外國,與延壽謀曰:"夷狄畏服大種,其天性也。西域本屬匈奴,今郅支單于威名遠聞……"延壽亦以為然,【欲奏請之】,湯曰:"【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

理由很簡單,陳湯認為走正常程序上報則事必不從!那麼,是什麼讓他有了這種判斷?我們看發生在元帝朝的三件事:

1.軍侯趙德使罽賓,與陰未赴相失,陰未赴鎖琅當德,【殺副使以下七十餘人,遣使上書謝】。孝元帝【以絕域不録,放其使者於縣度,絕而不通】。

2.既至,郅支單于怒,竟殺吉等。……漢遣使三輩至康居求谷吉等死,【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詔】

3."諸見罷珠崖詔書者,莫不欣欣,人自以將見太平也"。

事件一,罽賓王殺死漢副使七十多人,隨後派人去謝罪,元帝對此的處理是,既然這地方太遠,又殺了我的使者,乾脆以後不來往的了,僅僅是不見使者,沒有對罽賓進行進一步的懲處。

雖遠必誅的背後:西漢由武而轉文

漢元帝

事件二,郅支單于殺死漢者,漢庭僅僅只去討要使者屍體,郅支單于進一步侮辱了使者,漢庭沒有進一步處理。

事件三,元帝下令放棄了武帝朝設置的珠崖郡,朝野普遍對此表示歡喜。

三個事件都是近年發生的,都反應了一個事實,如今的國策是守文而絕非銳意進取,這也讓陳湯得出了走正當流程則朝中大臣和君主都不會同意。

陳湯功勞的界定

對這場大功的界定,可以更明顯的反應當時漢庭的國策,在陳湯把郅支單于的頭顱帶回長安時,他直接面對了一個尷尬的場景,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壽為首的大臣首先發難,他們說"郅支及名王首更歷諸國,蠻夷莫不聞知。《月令》春:'掩骼埋胔'之時,宜勿縣。"就是說,郅支等人頭顱在各國已經傳遍了,蠻夷們都知道了,現在是春天,按照禮記月令的說法這是掩埋屍骨的日子,就不在國內傳看了。

此處匡衡等人拿出禮記,說不傳看郅支的首級本質上其實是要對陳湯此次功勞低調處理,須知漢朝懸掛敵國君主首級示威是有慣例的,反而因為春天適合掩埋屍體就不懸掛的說法,反而是首次出現,武帝朝曾經數次懸掛敵國君主首級: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南越,大宛,朝鮮三王的首級都是先例。其餘如傅介子,馮奉世殺死樓蘭、莎車國王,都是同樣的做法。

雖遠必誅的背後:西漢由武而轉文

漢武帝

好在當時的車騎將軍和右將軍為陳湯解了圍,他們說:"春秋夾谷之會,優施笑君,孔子誅之,方盛夏,首足異門而出。宜縣十日乃埋之。"元帝本人雖說是典型的守成派的君主,但畢竟陳湯揚國威於萬里之外,讓他臉上有光,所以他對陳湯的勝利是高興的,選擇了懸掛郅支頭顱。

隨後守成派的大臣從陳湯貪汙戰利品,矯詔出兵兩個角度發難,依舊要否定掉陳湯的功績,但最後是劉向的上疏最為有理有據,既提到此次功績的難度之大,成就之高,又提到此功績的連鎖效應,進一步威懾了呼韓邪單于,使其"累世稱臣",同時陳湯今日所為"不煩漢士,不費鬥糧"但功績遠高於昔年搞得國家勞民傷財的李廣利,李廣利尚且受賞何況陳湯?

最終劉向的上疏大抵是駁倒了所有人,元帝給陳湯封了關內侯,但我們應當留意的是,陳湯功勞得到肯定,很大程度怕是依賴於元帝確實認為陳湯今日揚威於絕域讓他臉上有光,是以相當的讚賞陳湯,而在元帝死後,立馬舊事重提,陳湯就被以貪汙戰利品的罪名免為庶人。

雖遠必誅的背後:西漢由武而轉文

陳湯攻滅郅支單于

漢朝守成的伊始與發展

元帝朝開始,漢朝完全從開拓轉型到了守成,但其實漢朝守文的初始,並非元帝朝而是武帝朝,或許不容易料到,武帝這麼個窮兵黷武的帝王,竟然想著要守文,漢武帝曾經對衛青說過:

漢家諸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事。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

這段對話不見於史記漢書,目前流傳下來的資料最早見於資治通鑑,是以有部分人對此有所質疑,但是對資治通鑑的史料選取提出過質疑的朱熹卻曾經引用過這段話,就是說連資治通鑑的批評家都認可了這段史料,本文是認為這段史料是可靠的,與之對應的是,武帝晚年輪臺罪己,取消了進一步的西域開拓戰略。就是說,從武帝朝後期開始,武帝認為該打的仗,他基本都打的差不多了,後面只是守文的階段了。

而在武帝死後,在昭帝朝,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鹽鐵之議,在這場鹽鐵會議中《備胡》《擊之》《結和》《誅秦》 《伐功》 《西域》 《世務》 《和親》 《繇役》 《險固》 《論勇》 《論功》十二篇內容都在探討對外政策方針,最終的結論基本就是放棄武帝朝的大肆征伐,轉為守成。

雖遠必誅的背後:西漢由武而轉文

鹽鐵會議

漢元帝性格的影響

我們說從武帝末到昭帝,西漢最終確定了要走守文的道路,但這個守文卻不是消極防守,完全失去開拓精神,如宣帝朝設立西域都護府就是最好的明證,讓西漢幾乎完全轉文的,卻不得不提元帝的性格

(漢元帝)壯大,【柔仁好儒】。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為罪而誅,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

元帝性格柔弱仁慈,並且好儒,他曾說父親的刑罰太重,當時的宣帝很正色的對元帝說,漢家有自己的制服,以霸王道雜之,此處的霸指的是法家,王指的是儒,也就是說被元帝認為持刑太深的宣帝並非不用儒家,而是儒法並用,但元帝性格太過寬仁,一味的重用的儒臣,也就讓西漢幾乎完全失去進取之心,以至於陳湯本來是功績,評議是卻一波三折。

到了元帝死後,陳湯被免為庶民,當時議郎耿育不僅為陳湯鳴不平,同時感慨道:

且安不忘危,盛必慮衰,今國家素無文帝累年節儉富饒之畜,【又無武帝薦延梟俊禽敵之臣,獨有一陳湯耳】!假使異世不及陛下,尚望國家追錄其功,封表其墓,以勸後進也。

此時的漢庭已然沒有能破敵揚威的名將,僅僅只剩一個陳湯,現在還被免為庶人了。

雖遠必誅的背後:西漢由武而轉文

陳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