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衣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在臨街的二樓上,坐著一位女子,手抱琵琶彈奏著,緩緩地伴著歌聲。鏡頭從此處一閃而過,轉向了樓下的大街,街上有著往來的行人,在街的兩旁,還有許多掛著“上元”二字的燈籠。這是天佑三年,長安上元節西市的一幕,但更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一處鏡頭。

《長安十二時辰》所要講述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在上元節這個熱鬧的日子裡,滿城通宵達旦,遍長安城的華燈大放,宵禁在這一晚也不再執行。無論來自何方何國的人,在這一天裡只需要勘驗一次身份,便可自由在坊間活動。

而在熙攘繁盛的長安城背後,卻有著一股勢力蠢蠢欲動。

一年前在西域突然失去蹤跡的狼衛卻在長安現身,他們口中宣稱的“闕勒霍多”,到底又是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元節這天的陰謀逐漸浮出水面。等待李必、張小敬,長安數萬百姓的又將是什麼呢,我同許多人一起期待著。

"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衣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在臨街的二樓上,坐著一位女子,手抱琵琶彈奏著,緩緩地伴著歌聲。鏡頭從此處一閃而過,轉向了樓下的大街,街上有著往來的行人,在街的兩旁,還有許多掛著“上元”二字的燈籠。這是天佑三年,長安上元節西市的一幕,但更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一處鏡頭。

《長安十二時辰》所要講述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在上元節這個熱鬧的日子裡,滿城通宵達旦,遍長安城的華燈大放,宵禁在這一晚也不再執行。無論來自何方何國的人,在這一天裡只需要勘驗一次身份,便可自由在坊間活動。

而在熙攘繁盛的長安城背後,卻有著一股勢力蠢蠢欲動。

一年前在西域突然失去蹤跡的狼衛卻在長安現身,他們口中宣稱的“闕勒霍多”,到底又是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元節這天的陰謀逐漸浮出水面。等待李必、張小敬,長安數萬百姓的又將是什麼呢,我同許多人一起期待著。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但是我們今天所要聊的可不是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劇情,而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唐朝的上元節到底是什麼樣子。

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在唐代以前的稱呼,在很長的時間裡,它都是被當做春節的一部分來看的。在唐以後,正月十五除了被稱為上元節外,還被稱之為元宵節、元夜、元夕等。在這一天裡,人們吃元宵,賞花燈。慶祝這個一年當中的第一個月圓之日。

關於上元節的起源有好幾種說法。

有的說,這個節日和祖先的祭祀活動有關。古代的人們不僅要面對來自環境的威脅,還要防範野獸的傷害。在同自然的抗爭當中總是處於略勢地位,同時自然界中的許多現象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釋,為了精神的滿足,人們把這一切歸功於神靈怪力。而上元節這一天的由來就是因為古人在這一天當中手持火把來祭拜太一神。

這種習俗在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的詩歌中就有提及,一直到漢代,還仍然延續了下來。

另一種說法稱,上元節的由來同道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道教中有“三官”神的說法,所謂的三官來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當中,分別為天官、地官、水官。其中天官能夠賜福,地官用來赦罪,水官則能解除厄運。

在東漢時期,這一說法在民間流行。張陵所創辦的五斗米教,除了用符水為病人治病外,還將病人的罪過及自願服罪的情況寫成文書,一式三份,稱作“三官手書”,通過這種做法來使三位神知道病人的悔過,以此來為病人祈禱,祈求賜福,使病人能夠痊癒。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三元,不過這個時候的三元大都指的是春節。一直到了唐朝,三元日才同三觀神相匹配。

天宮之神賜福,正月十五生;地宮之神赦罪,七月十五生;水宮之神解厄,十月十五生。這三個日子分別對應為上元、中元、下元。在這三天裡都是要舉行祭祀活動,上元節為道教的正月十五天官也是在這時得到了世人的廣泛認可。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聲稱上元節同佛教淵源頗深。

在這一天裡,佛教僧徒要燒香散花供佛,作為一種宗教活動,本來只是在侷限在佛教內部。但因為佛教在中國逐漸流行開來,佛教教徒的這一做法也逐漸興起,在民間被廣泛傳播。

"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衣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在臨街的二樓上,坐著一位女子,手抱琵琶彈奏著,緩緩地伴著歌聲。鏡頭從此處一閃而過,轉向了樓下的大街,街上有著往來的行人,在街的兩旁,還有許多掛著“上元”二字的燈籠。這是天佑三年,長安上元節西市的一幕,但更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一處鏡頭。

《長安十二時辰》所要講述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在上元節這個熱鬧的日子裡,滿城通宵達旦,遍長安城的華燈大放,宵禁在這一晚也不再執行。無論來自何方何國的人,在這一天裡只需要勘驗一次身份,便可自由在坊間活動。

而在熙攘繁盛的長安城背後,卻有著一股勢力蠢蠢欲動。

一年前在西域突然失去蹤跡的狼衛卻在長安現身,他們口中宣稱的“闕勒霍多”,到底又是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元節這天的陰謀逐漸浮出水面。等待李必、張小敬,長安數萬百姓的又將是什麼呢,我同許多人一起期待著。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但是我們今天所要聊的可不是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劇情,而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唐朝的上元節到底是什麼樣子。

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在唐代以前的稱呼,在很長的時間裡,它都是被當做春節的一部分來看的。在唐以後,正月十五除了被稱為上元節外,還被稱之為元宵節、元夜、元夕等。在這一天裡,人們吃元宵,賞花燈。慶祝這個一年當中的第一個月圓之日。

關於上元節的起源有好幾種說法。

有的說,這個節日和祖先的祭祀活動有關。古代的人們不僅要面對來自環境的威脅,還要防範野獸的傷害。在同自然的抗爭當中總是處於略勢地位,同時自然界中的許多現象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釋,為了精神的滿足,人們把這一切歸功於神靈怪力。而上元節這一天的由來就是因為古人在這一天當中手持火把來祭拜太一神。

這種習俗在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的詩歌中就有提及,一直到漢代,還仍然延續了下來。

另一種說法稱,上元節的由來同道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道教中有“三官”神的說法,所謂的三官來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當中,分別為天官、地官、水官。其中天官能夠賜福,地官用來赦罪,水官則能解除厄運。

在東漢時期,這一說法在民間流行。張陵所創辦的五斗米教,除了用符水為病人治病外,還將病人的罪過及自願服罪的情況寫成文書,一式三份,稱作“三官手書”,通過這種做法來使三位神知道病人的悔過,以此來為病人祈禱,祈求賜福,使病人能夠痊癒。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三元,不過這個時候的三元大都指的是春節。一直到了唐朝,三元日才同三觀神相匹配。

天宮之神賜福,正月十五生;地宮之神赦罪,七月十五生;水宮之神解厄,十月十五生。這三個日子分別對應為上元、中元、下元。在這三天裡都是要舉行祭祀活動,上元節為道教的正月十五天官也是在這時得到了世人的廣泛認可。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聲稱上元節同佛教淵源頗深。

在這一天裡,佛教僧徒要燒香散花供佛,作為一種宗教活動,本來只是在侷限在佛教內部。但因為佛教在中國逐漸流行開來,佛教教徒的這一做法也逐漸興起,在民間被廣泛傳播。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提起上元節,首先想到的就是燈了。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當時的統治者漢明帝十分推崇佛教,就規定在元宵之夜,無論是王宮貴胄還是貧民百姓都要同佛教教徒一樣,要在家門前掛燈,以此來表示對於佛教的尊重和推崇,從此上元節就有了掛燈這一習俗。

到了唐代,隨著上元節的不斷髮展,出現了專門製作和售賣燈的燈市,燈市上有種類繁多,樣式不同的燈。製作花燈的材料有紙張、玉石、皮革等,同時還能將花燈做成動物,花卉等不同的造型。將眾多燈疊紮在一起,還能形成燈樓、燈山等組合。

這時的燈不再被侷限於佛教之下,更多地加上了娛樂色彩。

而正月十五觀燈的習俗被作為法律節日也被正式固定下來,全國放假三日。晚間不再執行宵禁政策,燈節連開三日,以便人們遊玩觀看。到那時全城的百姓出動觀燈,就連統治者也參加到這場活動當中去,唐玄宗時期,就曾命人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燈樓,上面扎著五萬多盞花燈,等到夜晚時,燈樓上的花燈全部亮起,寶光燦燦的,十分耀眼。這時的燈市燈火通明,徹夜歡呼,好不熱鬧。這其中更是以當時的都城長安以及東都洛陽最為典型。

同時,在這一天當中,還有各國前來朝拜的使臣,燃燈也作為一種儀式,以此來表達對於萬國使臣不遠千里,來朝朝拜的歡迎。

與上元燈節連在一起的就是持續三天的“放夜”夜遊。

在唐代實行著嚴格的宵禁制度,夜晚鼓聲落下之後,就不允許在外出了。除了要辦理緊急公務的公職人員,以及遇到婚喪嫁娶等,剩下的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宮貴胄都是一律不允許夜遊的。所以這三天的“放夜”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小的誘惑。

皇城之內,盡情歌舞,通宵宴酒,就連平日裡久居宮中,服侍皇族的宮女們也是身著盛裝,在通亮的燈下放聲歌唱。在皇城外,無論貴賤,紛紛走出了家門,在街上縱情遊覽,來享受著這難得的夜晚歡愉時光。於是這場燈節更是變成了一場官民同樂,全民性的狂歡盛宴。

在這場盛宴當中,除了可以看到花燈之外。還有花樣百出、紛繁複雜的百戲可以欣賞。百戲是從戰國時期為了向別國炫耀武力,震懾別國,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的角抵戲發展而來的。包括有魚龍蔓延即模仿動物的戲,以及優俳角抵等,隨後又不斷髮展,融合吸收了多種雜技。

唐朝時,甚至還出現過有人向皇帝上書稱百戲太過奢靡,因而向皇帝勸諫的記載。

"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衣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在臨街的二樓上,坐著一位女子,手抱琵琶彈奏著,緩緩地伴著歌聲。鏡頭從此處一閃而過,轉向了樓下的大街,街上有著往來的行人,在街的兩旁,還有許多掛著“上元”二字的燈籠。這是天佑三年,長安上元節西市的一幕,但更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一處鏡頭。

《長安十二時辰》所要講述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在上元節這個熱鬧的日子裡,滿城通宵達旦,遍長安城的華燈大放,宵禁在這一晚也不再執行。無論來自何方何國的人,在這一天裡只需要勘驗一次身份,便可自由在坊間活動。

而在熙攘繁盛的長安城背後,卻有著一股勢力蠢蠢欲動。

一年前在西域突然失去蹤跡的狼衛卻在長安現身,他們口中宣稱的“闕勒霍多”,到底又是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元節這天的陰謀逐漸浮出水面。等待李必、張小敬,長安數萬百姓的又將是什麼呢,我同許多人一起期待著。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但是我們今天所要聊的可不是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劇情,而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唐朝的上元節到底是什麼樣子。

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在唐代以前的稱呼,在很長的時間裡,它都是被當做春節的一部分來看的。在唐以後,正月十五除了被稱為上元節外,還被稱之為元宵節、元夜、元夕等。在這一天裡,人們吃元宵,賞花燈。慶祝這個一年當中的第一個月圓之日。

關於上元節的起源有好幾種說法。

有的說,這個節日和祖先的祭祀活動有關。古代的人們不僅要面對來自環境的威脅,還要防範野獸的傷害。在同自然的抗爭當中總是處於略勢地位,同時自然界中的許多現象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釋,為了精神的滿足,人們把這一切歸功於神靈怪力。而上元節這一天的由來就是因為古人在這一天當中手持火把來祭拜太一神。

這種習俗在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的詩歌中就有提及,一直到漢代,還仍然延續了下來。

另一種說法稱,上元節的由來同道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道教中有“三官”神的說法,所謂的三官來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當中,分別為天官、地官、水官。其中天官能夠賜福,地官用來赦罪,水官則能解除厄運。

在東漢時期,這一說法在民間流行。張陵所創辦的五斗米教,除了用符水為病人治病外,還將病人的罪過及自願服罪的情況寫成文書,一式三份,稱作“三官手書”,通過這種做法來使三位神知道病人的悔過,以此來為病人祈禱,祈求賜福,使病人能夠痊癒。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三元,不過這個時候的三元大都指的是春節。一直到了唐朝,三元日才同三觀神相匹配。

天宮之神賜福,正月十五生;地宮之神赦罪,七月十五生;水宮之神解厄,十月十五生。這三個日子分別對應為上元、中元、下元。在這三天裡都是要舉行祭祀活動,上元節為道教的正月十五天官也是在這時得到了世人的廣泛認可。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聲稱上元節同佛教淵源頗深。

在這一天裡,佛教僧徒要燒香散花供佛,作為一種宗教活動,本來只是在侷限在佛教內部。但因為佛教在中國逐漸流行開來,佛教教徒的這一做法也逐漸興起,在民間被廣泛傳播。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提起上元節,首先想到的就是燈了。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當時的統治者漢明帝十分推崇佛教,就規定在元宵之夜,無論是王宮貴胄還是貧民百姓都要同佛教教徒一樣,要在家門前掛燈,以此來表示對於佛教的尊重和推崇,從此上元節就有了掛燈這一習俗。

到了唐代,隨著上元節的不斷髮展,出現了專門製作和售賣燈的燈市,燈市上有種類繁多,樣式不同的燈。製作花燈的材料有紙張、玉石、皮革等,同時還能將花燈做成動物,花卉等不同的造型。將眾多燈疊紮在一起,還能形成燈樓、燈山等組合。

這時的燈不再被侷限於佛教之下,更多地加上了娛樂色彩。

而正月十五觀燈的習俗被作為法律節日也被正式固定下來,全國放假三日。晚間不再執行宵禁政策,燈節連開三日,以便人們遊玩觀看。到那時全城的百姓出動觀燈,就連統治者也參加到這場活動當中去,唐玄宗時期,就曾命人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燈樓,上面扎著五萬多盞花燈,等到夜晚時,燈樓上的花燈全部亮起,寶光燦燦的,十分耀眼。這時的燈市燈火通明,徹夜歡呼,好不熱鬧。這其中更是以當時的都城長安以及東都洛陽最為典型。

同時,在這一天當中,還有各國前來朝拜的使臣,燃燈也作為一種儀式,以此來表達對於萬國使臣不遠千里,來朝朝拜的歡迎。

與上元燈節連在一起的就是持續三天的“放夜”夜遊。

在唐代實行著嚴格的宵禁制度,夜晚鼓聲落下之後,就不允許在外出了。除了要辦理緊急公務的公職人員,以及遇到婚喪嫁娶等,剩下的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宮貴胄都是一律不允許夜遊的。所以這三天的“放夜”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小的誘惑。

皇城之內,盡情歌舞,通宵宴酒,就連平日裡久居宮中,服侍皇族的宮女們也是身著盛裝,在通亮的燈下放聲歌唱。在皇城外,無論貴賤,紛紛走出了家門,在街上縱情遊覽,來享受著這難得的夜晚歡愉時光。於是這場燈節更是變成了一場官民同樂,全民性的狂歡盛宴。

在這場盛宴當中,除了可以看到花燈之外。還有花樣百出、紛繁複雜的百戲可以欣賞。百戲是從戰國時期為了向別國炫耀武力,震懾別國,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的角抵戲發展而來的。包括有魚龍蔓延即模仿動物的戲,以及優俳角抵等,隨後又不斷髮展,融合吸收了多種雜技。

唐朝時,甚至還出現過有人向皇帝上書稱百戲太過奢靡,因而向皇帝勸諫的記載。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除了燈節之外,民間還有迎紫姑的傳統。

據記載,紫姑本來是別人家中的一個小妾,被夫人嫉妒,在廁中將她殺害。所以被稱為廁神,同時又因為古代的廁所同豬圈都在一處,所以又被人們稱為豬神。傳說中紫姑能夠卜問凶疾,保佑人們的平安。而迎紫姑的這一習俗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存在,只是信奉的主要都是下層民眾,所以這一祭祀活動主要都集中在鄉下地區。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還有走橋的習俗。人們成群的在河橋處遊玩,以此來期望能夠驅逐百病。除了這些娛樂性的活動,在唐朝的上元節,與道教、佛教相關的宗教活動也是層出不窮。在這一天裡,人們將動物放生,放歸自然。道教和佛教聲稱這樣的活動能夠為人們帶來福澤,免除災禍,保佑人們的安寧。除此之外,道教的祭祀同修行的法事即齋蘸也是在這一天進行的,潔淨身心,虔心念誦《道德經》,向神明禱告,來為自己消除厄運,祈福。

同時,正月十五原本作為佛教燃燈節的這一傳統在唐朝依然存在。在這一滿月之夜,佛教教徒們紛紛燃燈來表示慶祝。

唐代在上元節這一天中還有固定的食物。

食物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在某個節日當中將某種或者某幾種食物固定下來,成為節日的一部分,也成為節日的一種象徵。

"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衣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在臨街的二樓上,坐著一位女子,手抱琵琶彈奏著,緩緩地伴著歌聲。鏡頭從此處一閃而過,轉向了樓下的大街,街上有著往來的行人,在街的兩旁,還有許多掛著“上元”二字的燈籠。這是天佑三年,長安上元節西市的一幕,但更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一處鏡頭。

《長安十二時辰》所要講述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在上元節這個熱鬧的日子裡,滿城通宵達旦,遍長安城的華燈大放,宵禁在這一晚也不再執行。無論來自何方何國的人,在這一天裡只需要勘驗一次身份,便可自由在坊間活動。

而在熙攘繁盛的長安城背後,卻有著一股勢力蠢蠢欲動。

一年前在西域突然失去蹤跡的狼衛卻在長安現身,他們口中宣稱的“闕勒霍多”,到底又是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元節這天的陰謀逐漸浮出水面。等待李必、張小敬,長安數萬百姓的又將是什麼呢,我同許多人一起期待著。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但是我們今天所要聊的可不是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劇情,而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唐朝的上元節到底是什麼樣子。

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在唐代以前的稱呼,在很長的時間裡,它都是被當做春節的一部分來看的。在唐以後,正月十五除了被稱為上元節外,還被稱之為元宵節、元夜、元夕等。在這一天裡,人們吃元宵,賞花燈。慶祝這個一年當中的第一個月圓之日。

關於上元節的起源有好幾種說法。

有的說,這個節日和祖先的祭祀活動有關。古代的人們不僅要面對來自環境的威脅,還要防範野獸的傷害。在同自然的抗爭當中總是處於略勢地位,同時自然界中的許多現象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釋,為了精神的滿足,人們把這一切歸功於神靈怪力。而上元節這一天的由來就是因為古人在這一天當中手持火把來祭拜太一神。

這種習俗在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的詩歌中就有提及,一直到漢代,還仍然延續了下來。

另一種說法稱,上元節的由來同道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道教中有“三官”神的說法,所謂的三官來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當中,分別為天官、地官、水官。其中天官能夠賜福,地官用來赦罪,水官則能解除厄運。

在東漢時期,這一說法在民間流行。張陵所創辦的五斗米教,除了用符水為病人治病外,還將病人的罪過及自願服罪的情況寫成文書,一式三份,稱作“三官手書”,通過這種做法來使三位神知道病人的悔過,以此來為病人祈禱,祈求賜福,使病人能夠痊癒。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三元,不過這個時候的三元大都指的是春節。一直到了唐朝,三元日才同三觀神相匹配。

天宮之神賜福,正月十五生;地宮之神赦罪,七月十五生;水宮之神解厄,十月十五生。這三個日子分別對應為上元、中元、下元。在這三天裡都是要舉行祭祀活動,上元節為道教的正月十五天官也是在這時得到了世人的廣泛認可。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聲稱上元節同佛教淵源頗深。

在這一天裡,佛教僧徒要燒香散花供佛,作為一種宗教活動,本來只是在侷限在佛教內部。但因為佛教在中國逐漸流行開來,佛教教徒的這一做法也逐漸興起,在民間被廣泛傳播。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提起上元節,首先想到的就是燈了。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當時的統治者漢明帝十分推崇佛教,就規定在元宵之夜,無論是王宮貴胄還是貧民百姓都要同佛教教徒一樣,要在家門前掛燈,以此來表示對於佛教的尊重和推崇,從此上元節就有了掛燈這一習俗。

到了唐代,隨著上元節的不斷髮展,出現了專門製作和售賣燈的燈市,燈市上有種類繁多,樣式不同的燈。製作花燈的材料有紙張、玉石、皮革等,同時還能將花燈做成動物,花卉等不同的造型。將眾多燈疊紮在一起,還能形成燈樓、燈山等組合。

這時的燈不再被侷限於佛教之下,更多地加上了娛樂色彩。

而正月十五觀燈的習俗被作為法律節日也被正式固定下來,全國放假三日。晚間不再執行宵禁政策,燈節連開三日,以便人們遊玩觀看。到那時全城的百姓出動觀燈,就連統治者也參加到這場活動當中去,唐玄宗時期,就曾命人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燈樓,上面扎著五萬多盞花燈,等到夜晚時,燈樓上的花燈全部亮起,寶光燦燦的,十分耀眼。這時的燈市燈火通明,徹夜歡呼,好不熱鬧。這其中更是以當時的都城長安以及東都洛陽最為典型。

同時,在這一天當中,還有各國前來朝拜的使臣,燃燈也作為一種儀式,以此來表達對於萬國使臣不遠千里,來朝朝拜的歡迎。

與上元燈節連在一起的就是持續三天的“放夜”夜遊。

在唐代實行著嚴格的宵禁制度,夜晚鼓聲落下之後,就不允許在外出了。除了要辦理緊急公務的公職人員,以及遇到婚喪嫁娶等,剩下的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宮貴胄都是一律不允許夜遊的。所以這三天的“放夜”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小的誘惑。

皇城之內,盡情歌舞,通宵宴酒,就連平日裡久居宮中,服侍皇族的宮女們也是身著盛裝,在通亮的燈下放聲歌唱。在皇城外,無論貴賤,紛紛走出了家門,在街上縱情遊覽,來享受著這難得的夜晚歡愉時光。於是這場燈節更是變成了一場官民同樂,全民性的狂歡盛宴。

在這場盛宴當中,除了可以看到花燈之外。還有花樣百出、紛繁複雜的百戲可以欣賞。百戲是從戰國時期為了向別國炫耀武力,震懾別國,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的角抵戲發展而來的。包括有魚龍蔓延即模仿動物的戲,以及優俳角抵等,隨後又不斷髮展,融合吸收了多種雜技。

唐朝時,甚至還出現過有人向皇帝上書稱百戲太過奢靡,因而向皇帝勸諫的記載。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除了燈節之外,民間還有迎紫姑的傳統。

據記載,紫姑本來是別人家中的一個小妾,被夫人嫉妒,在廁中將她殺害。所以被稱為廁神,同時又因為古代的廁所同豬圈都在一處,所以又被人們稱為豬神。傳說中紫姑能夠卜問凶疾,保佑人們的平安。而迎紫姑的這一習俗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存在,只是信奉的主要都是下層民眾,所以這一祭祀活動主要都集中在鄉下地區。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還有走橋的習俗。人們成群的在河橋處遊玩,以此來期望能夠驅逐百病。除了這些娛樂性的活動,在唐朝的上元節,與道教、佛教相關的宗教活動也是層出不窮。在這一天裡,人們將動物放生,放歸自然。道教和佛教聲稱這樣的活動能夠為人們帶來福澤,免除災禍,保佑人們的安寧。除此之外,道教的祭祀同修行的法事即齋蘸也是在這一天進行的,潔淨身心,虔心念誦《道德經》,向神明禱告,來為自己消除厄運,祈福。

同時,正月十五原本作為佛教燃燈節的這一傳統在唐朝依然存在。在這一滿月之夜,佛教教徒們紛紛燃燈來表示慶祝。

唐代在上元節這一天中還有固定的食物。

食物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在某個節日當中將某種或者某幾種食物固定下來,成為節日的一部分,也成為節日的一種象徵。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油飯,上元節的一種主要食物。根據對它的記載和描述來看,在形狀和製作流程上同後世的元宵是極為接近的了。

面繭,上元節當中的一種重要的蒸制食物,主要是由糯米制成,因為形狀像蠶繭而得名。人們每到上元節之時,都會製作這種面繭,並在餡裡面夾著帶有官名的小紙條,等到面繭煮熟了之後,每個人都自己撈取,來占卜自己官位將會如何,稱之為“探官繭”,以此為娛。這與前代將這種食物用來祭祀蠶神的傳統以截然不同。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稱之為“絲籠”的為上元節特製的食物。根據當時的記載雖然不能推斷出到底是一種什麼食物,但是大致可以判斷出“絲籠”是一種麥面製成的餅狀的食物。

糕糜,每逢正月十五除了正常的食物之外都要在額外的添加的。所以在上元節自然也不例外,也成為上元節的常備食物。

唐代的上元節與前代相比如此的不同,進行了許多的創新,如此的熱鬧繁華,都是依託於大唐這片沃土。唐高祖結束了隋末的混亂局面,統一天下,三省六部制度的完善使得朝堂之上辦事有效,官員之間職責劃分妥當,這使得唐朝的政治局面比較穩定。再加上皇帝的勵精圖治,使得政治開明。而科舉制度也是更多人有了入朝為官的可能性,這就使得更多的人去研習經書,詩歌。

"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衣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在臨街的二樓上,坐著一位女子,手抱琵琶彈奏著,緩緩地伴著歌聲。鏡頭從此處一閃而過,轉向了樓下的大街,街上有著往來的行人,在街的兩旁,還有許多掛著“上元”二字的燈籠。這是天佑三年,長安上元節西市的一幕,但更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一處鏡頭。

《長安十二時辰》所要講述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在上元節這個熱鬧的日子裡,滿城通宵達旦,遍長安城的華燈大放,宵禁在這一晚也不再執行。無論來自何方何國的人,在這一天裡只需要勘驗一次身份,便可自由在坊間活動。

而在熙攘繁盛的長安城背後,卻有著一股勢力蠢蠢欲動。

一年前在西域突然失去蹤跡的狼衛卻在長安現身,他們口中宣稱的“闕勒霍多”,到底又是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元節這天的陰謀逐漸浮出水面。等待李必、張小敬,長安數萬百姓的又將是什麼呢,我同許多人一起期待著。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但是我們今天所要聊的可不是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劇情,而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唐朝的上元節到底是什麼樣子。

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在唐代以前的稱呼,在很長的時間裡,它都是被當做春節的一部分來看的。在唐以後,正月十五除了被稱為上元節外,還被稱之為元宵節、元夜、元夕等。在這一天裡,人們吃元宵,賞花燈。慶祝這個一年當中的第一個月圓之日。

關於上元節的起源有好幾種說法。

有的說,這個節日和祖先的祭祀活動有關。古代的人們不僅要面對來自環境的威脅,還要防範野獸的傷害。在同自然的抗爭當中總是處於略勢地位,同時自然界中的許多現象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釋,為了精神的滿足,人們把這一切歸功於神靈怪力。而上元節這一天的由來就是因為古人在這一天當中手持火把來祭拜太一神。

這種習俗在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的詩歌中就有提及,一直到漢代,還仍然延續了下來。

另一種說法稱,上元節的由來同道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道教中有“三官”神的說法,所謂的三官來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當中,分別為天官、地官、水官。其中天官能夠賜福,地官用來赦罪,水官則能解除厄運。

在東漢時期,這一說法在民間流行。張陵所創辦的五斗米教,除了用符水為病人治病外,還將病人的罪過及自願服罪的情況寫成文書,一式三份,稱作“三官手書”,通過這種做法來使三位神知道病人的悔過,以此來為病人祈禱,祈求賜福,使病人能夠痊癒。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三元,不過這個時候的三元大都指的是春節。一直到了唐朝,三元日才同三觀神相匹配。

天宮之神賜福,正月十五生;地宮之神赦罪,七月十五生;水宮之神解厄,十月十五生。這三個日子分別對應為上元、中元、下元。在這三天裡都是要舉行祭祀活動,上元節為道教的正月十五天官也是在這時得到了世人的廣泛認可。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聲稱上元節同佛教淵源頗深。

在這一天裡,佛教僧徒要燒香散花供佛,作為一種宗教活動,本來只是在侷限在佛教內部。但因為佛教在中國逐漸流行開來,佛教教徒的這一做法也逐漸興起,在民間被廣泛傳播。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提起上元節,首先想到的就是燈了。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當時的統治者漢明帝十分推崇佛教,就規定在元宵之夜,無論是王宮貴胄還是貧民百姓都要同佛教教徒一樣,要在家門前掛燈,以此來表示對於佛教的尊重和推崇,從此上元節就有了掛燈這一習俗。

到了唐代,隨著上元節的不斷髮展,出現了專門製作和售賣燈的燈市,燈市上有種類繁多,樣式不同的燈。製作花燈的材料有紙張、玉石、皮革等,同時還能將花燈做成動物,花卉等不同的造型。將眾多燈疊紮在一起,還能形成燈樓、燈山等組合。

這時的燈不再被侷限於佛教之下,更多地加上了娛樂色彩。

而正月十五觀燈的習俗被作為法律節日也被正式固定下來,全國放假三日。晚間不再執行宵禁政策,燈節連開三日,以便人們遊玩觀看。到那時全城的百姓出動觀燈,就連統治者也參加到這場活動當中去,唐玄宗時期,就曾命人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燈樓,上面扎著五萬多盞花燈,等到夜晚時,燈樓上的花燈全部亮起,寶光燦燦的,十分耀眼。這時的燈市燈火通明,徹夜歡呼,好不熱鬧。這其中更是以當時的都城長安以及東都洛陽最為典型。

同時,在這一天當中,還有各國前來朝拜的使臣,燃燈也作為一種儀式,以此來表達對於萬國使臣不遠千里,來朝朝拜的歡迎。

與上元燈節連在一起的就是持續三天的“放夜”夜遊。

在唐代實行著嚴格的宵禁制度,夜晚鼓聲落下之後,就不允許在外出了。除了要辦理緊急公務的公職人員,以及遇到婚喪嫁娶等,剩下的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宮貴胄都是一律不允許夜遊的。所以這三天的“放夜”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小的誘惑。

皇城之內,盡情歌舞,通宵宴酒,就連平日裡久居宮中,服侍皇族的宮女們也是身著盛裝,在通亮的燈下放聲歌唱。在皇城外,無論貴賤,紛紛走出了家門,在街上縱情遊覽,來享受著這難得的夜晚歡愉時光。於是這場燈節更是變成了一場官民同樂,全民性的狂歡盛宴。

在這場盛宴當中,除了可以看到花燈之外。還有花樣百出、紛繁複雜的百戲可以欣賞。百戲是從戰國時期為了向別國炫耀武力,震懾別國,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的角抵戲發展而來的。包括有魚龍蔓延即模仿動物的戲,以及優俳角抵等,隨後又不斷髮展,融合吸收了多種雜技。

唐朝時,甚至還出現過有人向皇帝上書稱百戲太過奢靡,因而向皇帝勸諫的記載。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除了燈節之外,民間還有迎紫姑的傳統。

據記載,紫姑本來是別人家中的一個小妾,被夫人嫉妒,在廁中將她殺害。所以被稱為廁神,同時又因為古代的廁所同豬圈都在一處,所以又被人們稱為豬神。傳說中紫姑能夠卜問凶疾,保佑人們的平安。而迎紫姑的這一習俗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存在,只是信奉的主要都是下層民眾,所以這一祭祀活動主要都集中在鄉下地區。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還有走橋的習俗。人們成群的在河橋處遊玩,以此來期望能夠驅逐百病。除了這些娛樂性的活動,在唐朝的上元節,與道教、佛教相關的宗教活動也是層出不窮。在這一天裡,人們將動物放生,放歸自然。道教和佛教聲稱這樣的活動能夠為人們帶來福澤,免除災禍,保佑人們的安寧。除此之外,道教的祭祀同修行的法事即齋蘸也是在這一天進行的,潔淨身心,虔心念誦《道德經》,向神明禱告,來為自己消除厄運,祈福。

同時,正月十五原本作為佛教燃燈節的這一傳統在唐朝依然存在。在這一滿月之夜,佛教教徒們紛紛燃燈來表示慶祝。

唐代在上元節這一天中還有固定的食物。

食物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在某個節日當中將某種或者某幾種食物固定下來,成為節日的一部分,也成為節日的一種象徵。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油飯,上元節的一種主要食物。根據對它的記載和描述來看,在形狀和製作流程上同後世的元宵是極為接近的了。

面繭,上元節當中的一種重要的蒸制食物,主要是由糯米制成,因為形狀像蠶繭而得名。人們每到上元節之時,都會製作這種面繭,並在餡裡面夾著帶有官名的小紙條,等到面繭煮熟了之後,每個人都自己撈取,來占卜自己官位將會如何,稱之為“探官繭”,以此為娛。這與前代將這種食物用來祭祀蠶神的傳統以截然不同。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稱之為“絲籠”的為上元節特製的食物。根據當時的記載雖然不能推斷出到底是一種什麼食物,但是大致可以判斷出“絲籠”是一種麥面製成的餅狀的食物。

糕糜,每逢正月十五除了正常的食物之外都要在額外的添加的。所以在上元節自然也不例外,也成為上元節的常備食物。

唐代的上元節與前代相比如此的不同,進行了許多的創新,如此的熱鬧繁華,都是依託於大唐這片沃土。唐高祖結束了隋末的混亂局面,統一天下,三省六部制度的完善使得朝堂之上辦事有效,官員之間職責劃分妥當,這使得唐朝的政治局面比較穩定。再加上皇帝的勵精圖治,使得政治開明。而科舉制度也是更多人有了入朝為官的可能性,這就使得更多的人去研習經書,詩歌。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唐朝濃厚的學術氛圍也催生出了許多民俗性的詩歌,來供人們娛樂,消遣。

同時,在經濟上。盛世的穩定給經濟騰飛提供了良好的溫床。在“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加持下,唐朝經濟不斷髮展,商業貿易繁榮,甚至是出現了像都城長安這樣的國際大都市。這些經濟上的發展,使得各樣的花燈,多種食物以及百戲娛樂活動的出現成為可能。

同時,大唐王朝以開放的胸襟擁抱世界,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不但讓萬國來朝,還吸引了不少外國人口居住在大唐的領土之上,這些外來的人口,也使得上元節這樣的民俗節日融入新的內容。

還有唐代對於宗教相對溫和的政策,使得佛道兩教在唐朝有了發展,宗教的發展,對於上元節也是有不小的影響。在我們瞭解的不少關於上元節的習俗當中,有不少就是佛道兩教有著密切的聯繫。

唐朝相對比較完善的城市建設,以及治安到位,防衛得當使得城市的安全得到了極大的保障。為人們夜遊尋歡提供了保障。這些都是我們在上元節這一民俗節日之下能夠看到的。

城市表面的喧囂繁花,背後是無數人為之付出的努力。就像在《長安十二時辰》當中,長安城的人們滿城出動,到街上去遊玩歡樂。看著長安城裡的雜技百戲,吃著長安城裡的沿街美食。在東市、西市裡挑選自己喜歡的物件。

但是這些長安百姓們不知道,不知道張小敬一個人孤身犯險;為了一條能救長安的線索,供出來自己同兄弟般看待的暗樁;在只有一天的自由裡,也沒有趁機離開,顧念的全是長安百姓;他們也不知道,多少官員在一聲召喚中,就放棄了同家人的團聚,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長安的安危操勞;在太陽照常升起的明日,卻再也吃不到那張放著好多芝麻的胡麻餅;他們也不知道,只有一人的崔器,死守靖安司,為了大唐,一支長槍,同眾人血拼。

"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閒舞衣裳。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誰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在臨街的二樓上,坐著一位女子,手抱琵琶彈奏著,緩緩地伴著歌聲。鏡頭從此處一閃而過,轉向了樓下的大街,街上有著往來的行人,在街的兩旁,還有許多掛著“上元”二字的燈籠。這是天佑三年,長安上元節西市的一幕,但更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一處鏡頭。

《長安十二時辰》所要講述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在上元節這個熱鬧的日子裡,滿城通宵達旦,遍長安城的華燈大放,宵禁在這一晚也不再執行。無論來自何方何國的人,在這一天裡只需要勘驗一次身份,便可自由在坊間活動。

而在熙攘繁盛的長安城背後,卻有著一股勢力蠢蠢欲動。

一年前在西域突然失去蹤跡的狼衛卻在長安現身,他們口中宣稱的“闕勒霍多”,到底又是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元節這天的陰謀逐漸浮出水面。等待李必、張小敬,長安數萬百姓的又將是什麼呢,我同許多人一起期待著。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但是我們今天所要聊的可不是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劇情,而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唐朝的上元節到底是什麼樣子。

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在唐代以前的稱呼,在很長的時間裡,它都是被當做春節的一部分來看的。在唐以後,正月十五除了被稱為上元節外,還被稱之為元宵節、元夜、元夕等。在這一天裡,人們吃元宵,賞花燈。慶祝這個一年當中的第一個月圓之日。

關於上元節的起源有好幾種說法。

有的說,這個節日和祖先的祭祀活動有關。古代的人們不僅要面對來自環境的威脅,還要防範野獸的傷害。在同自然的抗爭當中總是處於略勢地位,同時自然界中的許多現象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釋,為了精神的滿足,人們把這一切歸功於神靈怪力。而上元節這一天的由來就是因為古人在這一天當中手持火把來祭拜太一神。

這種習俗在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的詩歌中就有提及,一直到漢代,還仍然延續了下來。

另一種說法稱,上元節的由來同道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道教中有“三官”神的說法,所謂的三官來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當中,分別為天官、地官、水官。其中天官能夠賜福,地官用來赦罪,水官則能解除厄運。

在東漢時期,這一說法在民間流行。張陵所創辦的五斗米教,除了用符水為病人治病外,還將病人的罪過及自願服罪的情況寫成文書,一式三份,稱作“三官手書”,通過這種做法來使三位神知道病人的悔過,以此來為病人祈禱,祈求賜福,使病人能夠痊癒。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三元,不過這個時候的三元大都指的是春節。一直到了唐朝,三元日才同三觀神相匹配。

天宮之神賜福,正月十五生;地宮之神赦罪,七月十五生;水宮之神解厄,十月十五生。這三個日子分別對應為上元、中元、下元。在這三天裡都是要舉行祭祀活動,上元節為道教的正月十五天官也是在這時得到了世人的廣泛認可。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聲稱上元節同佛教淵源頗深。

在這一天裡,佛教僧徒要燒香散花供佛,作為一種宗教活動,本來只是在侷限在佛教內部。但因為佛教在中國逐漸流行開來,佛教教徒的這一做法也逐漸興起,在民間被廣泛傳播。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提起上元節,首先想到的就是燈了。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當時的統治者漢明帝十分推崇佛教,就規定在元宵之夜,無論是王宮貴胄還是貧民百姓都要同佛教教徒一樣,要在家門前掛燈,以此來表示對於佛教的尊重和推崇,從此上元節就有了掛燈這一習俗。

到了唐代,隨著上元節的不斷髮展,出現了專門製作和售賣燈的燈市,燈市上有種類繁多,樣式不同的燈。製作花燈的材料有紙張、玉石、皮革等,同時還能將花燈做成動物,花卉等不同的造型。將眾多燈疊紮在一起,還能形成燈樓、燈山等組合。

這時的燈不再被侷限於佛教之下,更多地加上了娛樂色彩。

而正月十五觀燈的習俗被作為法律節日也被正式固定下來,全國放假三日。晚間不再執行宵禁政策,燈節連開三日,以便人們遊玩觀看。到那時全城的百姓出動觀燈,就連統治者也參加到這場活動當中去,唐玄宗時期,就曾命人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燈樓,上面扎著五萬多盞花燈,等到夜晚時,燈樓上的花燈全部亮起,寶光燦燦的,十分耀眼。這時的燈市燈火通明,徹夜歡呼,好不熱鬧。這其中更是以當時的都城長安以及東都洛陽最為典型。

同時,在這一天當中,還有各國前來朝拜的使臣,燃燈也作為一種儀式,以此來表達對於萬國使臣不遠千里,來朝朝拜的歡迎。

與上元燈節連在一起的就是持續三天的“放夜”夜遊。

在唐代實行著嚴格的宵禁制度,夜晚鼓聲落下之後,就不允許在外出了。除了要辦理緊急公務的公職人員,以及遇到婚喪嫁娶等,剩下的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宮貴胄都是一律不允許夜遊的。所以這三天的“放夜”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小的誘惑。

皇城之內,盡情歌舞,通宵宴酒,就連平日裡久居宮中,服侍皇族的宮女們也是身著盛裝,在通亮的燈下放聲歌唱。在皇城外,無論貴賤,紛紛走出了家門,在街上縱情遊覽,來享受著這難得的夜晚歡愉時光。於是這場燈節更是變成了一場官民同樂,全民性的狂歡盛宴。

在這場盛宴當中,除了可以看到花燈之外。還有花樣百出、紛繁複雜的百戲可以欣賞。百戲是從戰國時期為了向別國炫耀武力,震懾別國,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的角抵戲發展而來的。包括有魚龍蔓延即模仿動物的戲,以及優俳角抵等,隨後又不斷髮展,融合吸收了多種雜技。

唐朝時,甚至還出現過有人向皇帝上書稱百戲太過奢靡,因而向皇帝勸諫的記載。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除了燈節之外,民間還有迎紫姑的傳統。

據記載,紫姑本來是別人家中的一個小妾,被夫人嫉妒,在廁中將她殺害。所以被稱為廁神,同時又因為古代的廁所同豬圈都在一處,所以又被人們稱為豬神。傳說中紫姑能夠卜問凶疾,保佑人們的平安。而迎紫姑的這一習俗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存在,只是信奉的主要都是下層民眾,所以這一祭祀活動主要都集中在鄉下地區。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還有走橋的習俗。人們成群的在河橋處遊玩,以此來期望能夠驅逐百病。除了這些娛樂性的活動,在唐朝的上元節,與道教、佛教相關的宗教活動也是層出不窮。在這一天裡,人們將動物放生,放歸自然。道教和佛教聲稱這樣的活動能夠為人們帶來福澤,免除災禍,保佑人們的安寧。除此之外,道教的祭祀同修行的法事即齋蘸也是在這一天進行的,潔淨身心,虔心念誦《道德經》,向神明禱告,來為自己消除厄運,祈福。

同時,正月十五原本作為佛教燃燈節的這一傳統在唐朝依然存在。在這一滿月之夜,佛教教徒們紛紛燃燈來表示慶祝。

唐代在上元節這一天中還有固定的食物。

食物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在某個節日當中將某種或者某幾種食物固定下來,成為節日的一部分,也成為節日的一種象徵。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油飯,上元節的一種主要食物。根據對它的記載和描述來看,在形狀和製作流程上同後世的元宵是極為接近的了。

面繭,上元節當中的一種重要的蒸制食物,主要是由糯米制成,因為形狀像蠶繭而得名。人們每到上元節之時,都會製作這種面繭,並在餡裡面夾著帶有官名的小紙條,等到面繭煮熟了之後,每個人都自己撈取,來占卜自己官位將會如何,稱之為“探官繭”,以此為娛。這與前代將這種食物用來祭祀蠶神的傳統以截然不同。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稱之為“絲籠”的為上元節特製的食物。根據當時的記載雖然不能推斷出到底是一種什麼食物,但是大致可以判斷出“絲籠”是一種麥面製成的餅狀的食物。

糕糜,每逢正月十五除了正常的食物之外都要在額外的添加的。所以在上元節自然也不例外,也成為上元節的常備食物。

唐代的上元節與前代相比如此的不同,進行了許多的創新,如此的熱鬧繁華,都是依託於大唐這片沃土。唐高祖結束了隋末的混亂局面,統一天下,三省六部制度的完善使得朝堂之上辦事有效,官員之間職責劃分妥當,這使得唐朝的政治局面比較穩定。再加上皇帝的勵精圖治,使得政治開明。而科舉制度也是更多人有了入朝為官的可能性,這就使得更多的人去研習經書,詩歌。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唐朝濃厚的學術氛圍也催生出了許多民俗性的詩歌,來供人們娛樂,消遣。

同時,在經濟上。盛世的穩定給經濟騰飛提供了良好的溫床。在“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加持下,唐朝經濟不斷髮展,商業貿易繁榮,甚至是出現了像都城長安這樣的國際大都市。這些經濟上的發展,使得各樣的花燈,多種食物以及百戲娛樂活動的出現成為可能。

同時,大唐王朝以開放的胸襟擁抱世界,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不但讓萬國來朝,還吸引了不少外國人口居住在大唐的領土之上,這些外來的人口,也使得上元節這樣的民俗節日融入新的內容。

還有唐代對於宗教相對溫和的政策,使得佛道兩教在唐朝有了發展,宗教的發展,對於上元節也是有不小的影響。在我們瞭解的不少關於上元節的習俗當中,有不少就是佛道兩教有著密切的聯繫。

唐朝相對比較完善的城市建設,以及治安到位,防衛得當使得城市的安全得到了極大的保障。為人們夜遊尋歡提供了保障。這些都是我們在上元節這一民俗節日之下能夠看到的。

城市表面的喧囂繁花,背後是無數人為之付出的努力。就像在《長安十二時辰》當中,長安城的人們滿城出動,到街上去遊玩歡樂。看著長安城裡的雜技百戲,吃著長安城裡的沿街美食。在東市、西市裡挑選自己喜歡的物件。

但是這些長安百姓們不知道,不知道張小敬一個人孤身犯險;為了一條能救長安的線索,供出來自己同兄弟般看待的暗樁;在只有一天的自由裡,也沒有趁機離開,顧念的全是長安百姓;他們也不知道,多少官員在一聲召喚中,就放棄了同家人的團聚,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長安的安危操勞;在太陽照常升起的明日,卻再也吃不到那張放著好多芝麻的胡麻餅;他們也不知道,只有一人的崔器,死守靖安司,為了大唐,一支長槍,同眾人血拼。

熙攘繁盛“上元節”的背後,離不開李必、張小敬、崔器們的守護

上元節的繁華,大唐的光耀。那些被後世膜拜的榮耀,是多少人拿一身熱血換來的,可是他們的犧牲卻沒有人記得。但他們的靈魂永遠同大唐在一起。

參考文獻:

《上元節的起源及其民俗文化意蘊》——周慧敏

《唐代上元節歷史考察》——李曼

《唐代節日民俗與文學研究》——硃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