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小滿 | 小得盈滿,小滿即是圓滿

二十四節氣之小滿 | 小得盈滿,小滿即是圓滿

今天是小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寫道

四月中 小滿者

物致於此小得盈滿

這時全國北方地區

麥類等夏熟作物

籽粒已開始飽滿

但還沒有成熟

只是小滿 還未大滿

“小滿三候”

指的是第一候苦菜秀

第二候靡草死

第三候小暑至

從小滿到下一個芒種節氣期間

全國各地都漸次進入了夏季

南北溫差逐漸縮小

降水慢慢增多

自然界的植物也都比較豐滿

夏收作物已接近成熟

春播作物生長旺盛

進入了夏季的農忙時節

外來的小麥

“小滿”是北方的小麥

結束開花抽穗

開始灌漿結實的重要時段

灌就是灌注

漿就是“漿實

這個詞語非常形象地

表達了麥粒的穀殼

由乾癟變得飽滿的生長過程

因為果實剛開始灌漿

所以一切還只是“小滿”

“麥”雖為五穀之一

卻並不是中原本土的作物

而是由中東地區

引進而來的作物品種

小麥是新石器時代的人類

對其野生祖先進行馴化的產物

栽培歷史

已有1萬年以上

中亞的廣大地區

曾在史前原始社會居民點上

發掘出許多殘留的

野生和栽培的小麥

其後傳入歐洲和非洲

並東向印度 阿富汗 中國傳播

在中國新疆的孔雀河流域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樓蘭

我們就在小河墓地裡

發現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麥

並且小麥的產量

大大高於黍 粟等本土作物

所以

古人就將這種優良作物

命名為“

代表外來的

二十四節氣之小滿 | 小得盈滿,小滿即是圓滿

所以漢字裡的“來”

最早就代表了小麥

“來”也是“麥”的本字

《説文解字》中說

來 周所受瑞麥來麰

一來二縫 象芒朿之形

天所來也 故為行來之來

說的即是

來 周代先人所接受的西域瑞麥

一支來麥有二支麥峰

像麥子的芒刺形狀

它是上天送來的寶貴禮物

以稱這種莊稼為“行來”的“來”

漢字裡有一個“”字

是一個地名

這個地方就是

今天山東省萊蕪地區

這裡早在4600年前

就已經有大片的小麥種植了

山東至今仍保留著

許多含有“萊”字的地名

二十四節氣之小滿 | 小得盈滿,小滿即是圓滿

漢字“”字

也與小麥有著

密不可分的聯繫

它的上面是一個“來”

下面則是倉癝

說的就是把麥子

收進倉庫裡藏好

所以“嗇”的本義就是

收藏 收穫的意思

把東西放進倉庫以後

當然就不會輕易地拿出來了

所以“嗇”後來

就引申為 “吝嗇

也就是像藏糧食那般的

“只進不出”

不僅如此

“來”的引申義也由此而來

因為“麥”是從西方“傳來”的

所以“來”後來引申為

到來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之小滿 | 小得盈滿,小滿即是圓滿

小滿不滿 芒種不管

“小滿”這個時節

不僅對北方小麥收穫至關重要

南方水稻的種植也很重要

農諺有云

“小滿不滿 乾斷田坎”

“小滿不滿 芒種不管”

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

意思就是“小滿”的時候

如果雨水不足

田裡如果蓄不滿水

到了“夏忙插秧”的時候

就沒啥好忙活的了

所以此時的天氣

雖然有時有著

連續不斷的陰雨

會讓大家覺得

鬱悶煩躁

但這可都是“小滿”前

必須的降水

也是糧食們

翹首以待的雨露

此時的雨水關係到

我們碗裡的米 口中的飯

想到此

大家就應該都對

這樣的天氣有所釋然了吧

二十四節氣之小滿 | 小得盈滿,小滿即是圓滿

小滿麥秀

中國人特意創造了

一個有趣的漢字

來生動地表達穀物

揚花灌漿”這個美妙的過程

“秀”字上半部分的“禾”

表示糧食

下半部分的“乃”

則是“奶”的本字

所以“秀”字直譯過來就是

糧食開始產奶

《爾雅》中說

木謂之華 草謂之榮

不榮而實者謂之秀

榮而不實者謂之英

說的就是開木本植物

開花叫華

草本植物開花叫榮

開花並且結果的叫秀

開花而不結果的叫英

所以我們漢語中

“秀麗” “秀美” “秀才”

這些寓意美好的詞彙

其實都和糧食開花結果

這一意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二十四節氣之小滿 | 小得盈滿,小滿即是圓滿

漢語中還有著

許多相關的成語

比如苗而不秀

說的正是小麥出了苗

卻不結果

比喻人早夭或虛有其表

比如秀而不實

指的也是比喻人很聰明

卻未做出實際成績

就如同姿態曼妙

卻結的果實不豐沛的麥子那般

今天我們中文的“秀”

可能已經多半

被“show”這個音譯給玩壞了

不過當我們閉上眼睛

想象一下遍野的小麥

開花灌漿

穀粒逐漸飽滿的樣子

用“show”來表達

確實還有幾分傳神呢

隨著小滿的到來

夏天才算是真的到來了

啤酒擼串兒走起來

減肥永遠都不算晚

小夥伴們快快拿出各自的高招

花式“秀夏裝” “秀美食”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