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洞簫的文化定位與審美特點(一)【簫與笛】

文:高天晨

洞簫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樂器,千百年來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在今天,由於其雅緻的音色、悠久的文化內涵以及便於攜帶等特點,故而也有相當數量的愛好者在練習它。洞簫在歷史的傳承中獨具中國文化特色,是一種具有典型氣質人格的樂器,也有其獨特的生命性特徵。

洞簫作為樂器,常常與“笛”並稱“笛簫”,二者作為中國最典型的竹製管樂器,二者的演奏技術多有相通之處,但是在漫長的發展中,笛簫的審美特質也逐漸發生了不同。在名稱上二者也曾經發生過“調換”。

中國洞簫的文化定位與審美特點(一)【簫與笛】

洞簫的名稱變化——本是排簫,曾名笛

洞簫的名稱在歷史長河中,曾經發生過多次的變化。例如漢代時候所說的洞簫,其實是今天的排簫,漢代王褒在《洞簫賦》中所提到的“幸得諡為洞簫兮,蒙聖主之渥恩”,並非是現在我們熟悉的單管洞簫,而是多管並排的排簫。

漢代許慎所作的《說文解字》中說:“簫,參差管樂也。象鳳之翼。”從這個語言描寫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時候的簫一定是排簫的樣子。我們後來稱單管的洞簫為“鳳簫”,其實也是其最早表示排簫含義的遺緒。辛棄疾在《青玉案》中說“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中國洞簫的文化定位與審美特點(一)【簫與笛】

宋代朱熹在《朱子語類·樂》中把洞簫古今不同說的很清楚:“今之簫管,乃是古之笛,雲簫方是古之簫,雲簫者,排簫也。” 宋代的時候,排簫、洞簫、橫笛三者已經可以較明確地區分開來。

單管洞簫在古時候曾經叫“笛”,如漢代馬融曾經寫過《長笛賦》,所描寫的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可見,這個“笛”是豎吹的,和後來的尺八與簫更類似,而與橫笛很有不同,橫笛那個時候叫“橫吹”。

中國洞簫的文化定位與審美特點(一)【簫與笛】

洞簫的審美角度——清

三國曹魏時期的如淳在《漢書音義》裡給洞簫做了定義:“洞者,通也。簫之無底者,故曰洞簫。釋名:簫,肅也,言其聲肅肅然清也。”,可見不論是排簫還是洞簫,其氣質都是一樣,通透而又肅然清雅。這個對簫的審美定位,可謂非常精準。

簫與笛並稱的時候,作為樂器,簫有清澈之意,又有肅然之情,肅然是恭敬之意。簫所表達的審美情感,有時候是愁怨和哀婉的相思,但表達這種感情的時候,笛子往往更加纏綿,更直接的進入情緒之中,而簫則淡然一些,似乎是旁觀者角度,與情緒有一定距離。

中國洞簫的文化定位與審美特點(一)【簫與笛】

蘇軾在《前赤壁賦》裡曾用文學語言記錄了吹簫的場景:“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雖然簫聲不絕如縷,但是與被感動的嫠婦是有距離的,吹者並未主觀表達悲傷,只是餘音嫋嫋,蕩起遠處聽者的情感。

這是一種間接的情感,在明清詩詞中描寫簫的詩句,往往都是不知道哪裡飄來的簫聲,引起作者的思緒,而笛子的表達可能更加直接,更加濃烈。

民國時期的王世鼐在他的《笛怨辭》中寫道:‘“ ​​​​笛怨簫清聽未真, 江湖舊雨散成塵。 平生只有雙行淚, 半為蒼生半美人。” 在這段描寫中,似乎笛近簫遠,笛子是情緒故事中的人,而簫是旁觀的講述者。簫的清字是一種有距離感的美學,不崇尚濃烈而是淡然的看待一切,如同清茶一般。

中國洞簫的文化定位與審美特點(一)【簫與笛】

旁觀者的角度並非無情,而是淡然,有一定清澈的智慧,如文士一般,簫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風範,對待情感,並非逃避也絕不深入,而是在一個不近不遠的地方觀察它。這種肅然之感在簫上表達的淋漓盡致。

對此,筆者曾作一詩:秋深風起眾星渺,小酌對天懷故交。一染松煙浸黃卷,簫來清韻勝佳餚。

中國洞簫的文化定位與審美特點(一)【簫與笛】

洞簫的審美力度——和

如果說從審美的角度來說,笛子直接濃烈,簫間接淡然。若是在審美力度上,二者也頗有不同,宋代蘇軾曾在《水龍吟》形容吹笛:“善吹鐵笛,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 而在荀子對聲音的比喻中曾說“竽笙簫和,管龠發猛”,可見,簫與竽笙一樣,都屬於“和”一類的音色。

簫的聲音力度不是刻意追求尖銳和高歌,而是低吟婉轉,聲音是“收著放”,如同太極拳所說“綿裡藏針”,又如同書法中所謂“中鋒行筆”,聲音如同圓柱,有力而無刺,充滿立體感。

中國洞簫的文化定位與審美特點(一)【簫與笛】

唐代李白在《清平調》裡說“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這是從氣勢上區別二者,從此便有龍笛鳳簫的說法。是一陽一陰,一剛一柔,一個鋒芒畢露,一個含蓄悠長。

洞簫的這種審美力度,往往營造的場景都是和諧雅緻的。李白說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可見笛子音量所傳之遠,力度之直接和強烈。而清代黃景仁說簫,則是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構建的是良辰美景的優雅環境。

中國洞簫的文化定位與審美特點(一)【簫與笛】

古代流傳一個著名的對聯,很是有趣,體現了古代文人內心深處,對笛簫二者在審美上的傾向性。

兩舟競渡,櫓速不如帆快

百管爭鳴,笛清難比簫和

這是一個諧音的對聯,看似是對交通工具和樂器的比較,而其實是對文臣武將的互相褒貶。

“櫓速”諧音“魯肅”是東漢末年東吳大臣,“帆快”諧音樊噲,是漢代開國武將。所以第一句是說文臣不如武將。第二句“笛清”諧音狄青,是宋代武將。“簫和”諧音蕭和,是漢初謀臣,這句是說武將不如文臣。

在這裡,為笛子選用了“清”是說其音色清亮脆淨,聲徹雲表。而與之對應的簫用的是“和”,表示其聲音和雅靜謐,幽遠存思。古人借笛簫審美之別做高下比較,可見風雅文士是更喜歡簫多一些,因為簫的“和”更符合中庸之道的智慧。

中國洞簫的文化定位與審美特點(一)【簫與笛】

簫與笛的氣質不同,具體在曲子結尾尤其明顯。笛子結尾往往是戛然而止,讓聽者的專注力量陡然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力量讓人興奮起來,進而喝彩。最後會有個明顯的提示動作,如同戲曲的亮相。

中國洞簫的文化定位與審美特點(一)【簫與笛】

簫聲如同在講故事,帶人進入綿延節奏。最後漸弱至停,讓人的專注力量慣性的繼續綿延一陣。漸弱至靜,似停未止。這種漸弱的方式,似乎也在表達洞簫“和”的審美特點。

中國洞簫的文化定位與審美特點(一)【簫與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