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陰:抗洪時刻,我們在一起 | 危急時刻,他們向水而行……

連日來

湘陰縣廣大幹群積極投身抗洪搶險

保衛家園的行動中

他們聞“汛”而動、向水而行

築起一道道防汛救災的“為民之堤”

防汛一線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蹟

陳獻偉

帶著藥品乾糧上大堤

7月9日,湘陰柳林江水位告急,柳江學校的教師微信圈發起了防汛動員號召,得知汛情來襲,陳獻偉第一個帶頭報名加入防汛隊伍,駐守在大堤一線。

湘陰:抗洪時刻,我們在一起 | 危急時刻,他們向水而行……

正在值守大堤的陳獻偉(左一)

“群眾都在參加防汛,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更應該積極向前,就第一個報了名。”在嶺北鎮沙田垸萬字塘機埠,一個由木頭和彩條布搭建的防汛駐點內,58歲的教師陳獻偉正就著礦泉水啃著餅乾,因為患有“三高”和前期尿毒症,他一天需要吃六餐。

由於柳江學校男教師少,參加防汛的隊員採取12個小時輪班制,這對於一個患病的58歲中老年人來說無疑是艱鉅的任務,因為不能及時回家服藥吃飯,陳獻偉就在電動車的後備箱裡裝滿了藥品和乾糧,有時還會帶上新鮮的瓜類蔬菜,而每次交接班後他的妻子總會幫他打一針胰島素。

“我確實是不想讓他去防汛,他的病實在太嚴重了,但他堅持要上堤,我們也勸阻不了,只能支持他的工作。”陳獻偉妻子劉運蘭眼裡滿是心疼。

如今,這位有著11年兵齡、25年教齡、37年黨齡的教育工作者依然堅守在防汛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人民教師、一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楊建武

“逃”出醫院奔赴一線的社區書記

楊建武,自擔任靜河鎮灣河口社區的黨總支書記一年多的時間以來,不分晝夜,忘我工作,自己投入一百多萬元,帶領社區“兩委”成員為社區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一年來,社區在他的帶領下,灣河口社區提質改造村級公路7.9公里、打造美麗屋場2個、修建娛樂健身廣場2個、新建水利設施1座、規劃集中建房點1處,高強度的工作讓這位年富力強的社區書記累出了一身毛病。

防汛前,楊建武因膽結石發作,無法繼續工作,才在家人、同事的勸說下同意到長沙進行微創手術。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他每天通過電話瞭解村裡各項工作開展情況。7月12日,也就是手術後的第三天,他得知鎮裡防汛形勢嚴峻,在傷口還未癒合、身上還插著管子的情況下,瞞著家人,未經醫生允許、未辦出院手續,從醫院“偷跑”回家,第一時間趕到居委會,詢問汛情,部署工作。

湘陰:抗洪時刻,我們在一起 | 危急時刻,他們向水而行……

深夜自帶物資冒雨慰問防汛人員的楊建武(左一)

看到當晚雨勢較大,心繫一線的楊建武自帶物資冒雨到各個值守點慰問值班同志,為他們振奮精神。第二天一早,僅僅休息了3個小時的楊建武,又帶著物資趕到各值守點慰問值守人員,瞭解當前汛情。

周德紅、周星旺

打虎親兄弟 防汛父子兵

在城西垸蔡家港至白烏鐵塔段防汛大堤,有這樣一對防汛“父子兵”,他們爺倆並肩戰鬥,守護身後垸區安寧。他們就是周德紅、周星旺父子倆。

在聯星村五星片的防洪大堤上,周德紅、周星旺父子倆正和其他防汛隊員一起,對大堤內坡進行拉網式排查。

湘陰:抗洪時刻,我們在一起 | 危急時刻,他們向水而行……

正在排查浸水口的周德紅、周星旺父子倆

“這裡的水沒有往外冒,只是稍有流水的跡象,那就說明沒事。另一方面,這裡的渾水也沒有流動,也代表沒事。”來到堤角一處老浸水口,隊員們聚在一起,周德紅便手把手教起周星旺判斷險情的方法和應急處置措施。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周德紅與周星旺就是城西垸聯星村防洪大堤上的父子兵。入汛以來,村裡組織防汛戰鬥營,作為村民小組長的周德紅不但自己第一個報了名,還把正在放暑假的小兒子周星旺也帶到了防汛前線。第一次巡堤查險時,16歲的周星旺啥都不會,十足一個愣頭青。小夥兒心中不服氣,主動要求多值班、值晚班。經過幾天訓練,在父親和老隊員的傳幫帶下,周星旺變成了一個巡堤能手,對於處置險情的方法瞭然於胸。

湘陰:抗洪時刻,我們在一起 | 危急時刻,他們向水而行……

在大堤巡查的周德紅、周星旺父子倆

“他如果不上防汛一線,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也不會知道洪水的危害性。”說起為什麼會把兒子帶到前線防汛,周德紅語重心長地說,保衛家園是每個人的義務,沒有男女之分,沒有老幼之別,應該從小就要培養他的這種責任意識、奉獻精神、擔當品質。

“通過參加防汛,樹立了我的危機意識、培養了我的奉獻精神,也提高了我的團隊協作能力。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主動投入防汛抗災大軍中,眾志成城、保衛家園。”而對於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參加防汛,周星旺坦言收穫滿滿、獲益良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