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2時許,儘管“利奇馬”已經登陸,但始終覺得不安心的蔗湖村駐村幹部諸巍巍還是決定再出去巡一遍。沒想到剛走出村委會,洪水深度已到了他的腰間,沒走幾步,他便被颶風和洪水沖走。幸虧他死死抱住一根電線杆近3個小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承諾

也許就是在暴雨中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只為了兌現那一句“要做最後一批走的人。”

"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2時許,儘管“利奇馬”已經登陸,但始終覺得不安心的蔗湖村駐村幹部諸巍巍還是決定再出去巡一遍。沒想到剛走出村委會,洪水深度已到了他的腰間,沒走幾步,他便被颶風和洪水沖走。幸虧他死死抱住一根電線杆近3個小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承諾

也許就是在暴雨中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只為了兌現那一句“要做最後一批走的人。”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9日晚,三垟街道呂家岸村第一書記楊碎德在連續排查指導轉移400餘人後又奔往4個工棚及2處週轉房進行復查,發現g33工棚仍有100餘工人滯留無處安置、多人不願轉移。風雨急驟凶猛,路邊樹倒了一排,緊急情勢下楊碎德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把工人轉移完畢後,才匆匆離開趕去週轉房。

希望

在令人窒息的絕望中,那唯一的曙光,也許就是一句:“我看到你了!”

"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2時許,儘管“利奇馬”已經登陸,但始終覺得不安心的蔗湖村駐村幹部諸巍巍還是決定再出去巡一遍。沒想到剛走出村委會,洪水深度已到了他的腰間,沒走幾步,他便被颶風和洪水沖走。幸虧他死死抱住一根電線杆近3個小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承諾

也許就是在暴雨中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只為了兌現那一句“要做最後一批走的人。”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9日晚,三垟街道呂家岸村第一書記楊碎德在連續排查指導轉移400餘人後又奔往4個工棚及2處週轉房進行復查,發現g33工棚仍有100餘工人滯留無處安置、多人不願轉移。風雨急驟凶猛,路邊樹倒了一排,緊急情勢下楊碎德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把工人轉移完畢後,才匆匆離開趕去週轉房。

希望

在令人窒息的絕望中,那唯一的曙光,也許就是一句:“我看到你了!”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清晨5時40分,洞頭區北嶴街道九廳村一民房被吹倒的大樹壓塌,一男子被埋壓。市消防救援支隊洞頭區大隊聯合民兵應急分隊迅速抵達現場。“我看到你了!”救援人員一邊安慰被困人員,一邊通過電鋸、液壓鉗、消防斧等工具,逐步對房屋破損部分和倒伏的大樹進行清理。經過近三小時的奮戰,被困人員成功救出。

勇敢

就是為弱者逢山開路,披荊斬棘,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後,仍然不懼的說:“背也要把她揹出去。”

"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2時許,儘管“利奇馬”已經登陸,但始終覺得不安心的蔗湖村駐村幹部諸巍巍還是決定再出去巡一遍。沒想到剛走出村委會,洪水深度已到了他的腰間,沒走幾步,他便被颶風和洪水沖走。幸虧他死死抱住一根電線杆近3個小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承諾

也許就是在暴雨中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只為了兌現那一句“要做最後一批走的人。”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9日晚,三垟街道呂家岸村第一書記楊碎德在連續排查指導轉移400餘人後又奔往4個工棚及2處週轉房進行復查,發現g33工棚仍有100餘工人滯留無處安置、多人不願轉移。風雨急驟凶猛,路邊樹倒了一排,緊急情勢下楊碎德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把工人轉移完畢後,才匆匆離開趕去週轉房。

希望

在令人窒息的絕望中,那唯一的曙光,也許就是一句:“我看到你了!”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清晨5時40分,洞頭區北嶴街道九廳村一民房被吹倒的大樹壓塌,一男子被埋壓。市消防救援支隊洞頭區大隊聯合民兵應急分隊迅速抵達現場。“我看到你了!”救援人員一邊安慰被困人員,一邊通過電鋸、液壓鉗、消防斧等工具,逐步對房屋破損部分和倒伏的大樹進行清理。經過近三小時的奮戰,被困人員成功救出。

勇敢

就是為弱者逢山開路,披荊斬棘,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後,仍然不懼的說:“背也要把她揹出去。”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竹房自然村孕婦龔萌萌待產,生命體徵危險,凌晨5點,臨時救援小組集結迅速趕赴現場。一路車程不通,步行趕往。南陳村駐村書記潘林福帶隊,組織20多名鄉、村幹部和村民趕製擔架開啟轉移線路。

"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2時許,儘管“利奇馬”已經登陸,但始終覺得不安心的蔗湖村駐村幹部諸巍巍還是決定再出去巡一遍。沒想到剛走出村委會,洪水深度已到了他的腰間,沒走幾步,他便被颶風和洪水沖走。幸虧他死死抱住一根電線杆近3個小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承諾

也許就是在暴雨中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只為了兌現那一句“要做最後一批走的人。”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9日晚,三垟街道呂家岸村第一書記楊碎德在連續排查指導轉移400餘人後又奔往4個工棚及2處週轉房進行復查,發現g33工棚仍有100餘工人滯留無處安置、多人不願轉移。風雨急驟凶猛,路邊樹倒了一排,緊急情勢下楊碎德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把工人轉移完畢後,才匆匆離開趕去週轉房。

希望

在令人窒息的絕望中,那唯一的曙光,也許就是一句:“我看到你了!”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清晨5時40分,洞頭區北嶴街道九廳村一民房被吹倒的大樹壓塌,一男子被埋壓。市消防救援支隊洞頭區大隊聯合民兵應急分隊迅速抵達現場。“我看到你了!”救援人員一邊安慰被困人員,一邊通過電鋸、液壓鉗、消防斧等工具,逐步對房屋破損部分和倒伏的大樹進行清理。經過近三小時的奮戰,被困人員成功救出。

勇敢

就是為弱者逢山開路,披荊斬棘,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後,仍然不懼的說:“背也要把她揹出去。”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竹房自然村孕婦龔萌萌待產,生命體徵危險,凌晨5點,臨時救援小組集結迅速趕赴現場。一路車程不通,步行趕往。南陳村駐村書記潘林福帶隊,組織20多名鄉、村幹部和村民趕製擔架開啟轉移線路。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隊員們說:“就是背也要把她揹出去。”兩個小時的艱難路程中,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救援人員用柴刀逢山開路,用挖掘機打通道路,清理出一條救援通道。把半昏迷中孕婦安全送抵醫院後,渾身溼透泥濘的救援人員才長長地舒了口氣。

"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2時許,儘管“利奇馬”已經登陸,但始終覺得不安心的蔗湖村駐村幹部諸巍巍還是決定再出去巡一遍。沒想到剛走出村委會,洪水深度已到了他的腰間,沒走幾步,他便被颶風和洪水沖走。幸虧他死死抱住一根電線杆近3個小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承諾

也許就是在暴雨中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只為了兌現那一句“要做最後一批走的人。”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9日晚,三垟街道呂家岸村第一書記楊碎德在連續排查指導轉移400餘人後又奔往4個工棚及2處週轉房進行復查,發現g33工棚仍有100餘工人滯留無處安置、多人不願轉移。風雨急驟凶猛,路邊樹倒了一排,緊急情勢下楊碎德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把工人轉移完畢後,才匆匆離開趕去週轉房。

希望

在令人窒息的絕望中,那唯一的曙光,也許就是一句:“我看到你了!”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清晨5時40分,洞頭區北嶴街道九廳村一民房被吹倒的大樹壓塌,一男子被埋壓。市消防救援支隊洞頭區大隊聯合民兵應急分隊迅速抵達現場。“我看到你了!”救援人員一邊安慰被困人員,一邊通過電鋸、液壓鉗、消防斧等工具,逐步對房屋破損部分和倒伏的大樹進行清理。經過近三小時的奮戰,被困人員成功救出。

勇敢

就是為弱者逢山開路,披荊斬棘,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後,仍然不懼的說:“背也要把她揹出去。”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竹房自然村孕婦龔萌萌待產,生命體徵危險,凌晨5點,臨時救援小組集結迅速趕赴現場。一路車程不通,步行趕往。南陳村駐村書記潘林福帶隊,組織20多名鄉、村幹部和村民趕製擔架開啟轉移線路。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隊員們說:“就是背也要把她揹出去。”兩個小時的艱難路程中,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救援人員用柴刀逢山開路,用挖掘機打通道路,清理出一條救援通道。把半昏迷中孕婦安全送抵醫院後,渾身溼透泥濘的救援人員才長長地舒了口氣。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生了,生了!”今天上午,潘丹激動地撥通了雲嶺鄉抗臺指揮中心的電話,向他們打去了報喜電話。“太感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長達8小時的生命接力,我妻子和兒子可能都會沒命。”

溫暖

最柔軟的盔甲,也許就是用汗水和血水組成的。它會滲血,會磨出水泡,但一定是有溫度的,也是能讓人無所畏懼。

"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2時許,儘管“利奇馬”已經登陸,但始終覺得不安心的蔗湖村駐村幹部諸巍巍還是決定再出去巡一遍。沒想到剛走出村委會,洪水深度已到了他的腰間,沒走幾步,他便被颶風和洪水沖走。幸虧他死死抱住一根電線杆近3個小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承諾

也許就是在暴雨中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只為了兌現那一句“要做最後一批走的人。”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9日晚,三垟街道呂家岸村第一書記楊碎德在連續排查指導轉移400餘人後又奔往4個工棚及2處週轉房進行復查,發現g33工棚仍有100餘工人滯留無處安置、多人不願轉移。風雨急驟凶猛,路邊樹倒了一排,緊急情勢下楊碎德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把工人轉移完畢後,才匆匆離開趕去週轉房。

希望

在令人窒息的絕望中,那唯一的曙光,也許就是一句:“我看到你了!”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清晨5時40分,洞頭區北嶴街道九廳村一民房被吹倒的大樹壓塌,一男子被埋壓。市消防救援支隊洞頭區大隊聯合民兵應急分隊迅速抵達現場。“我看到你了!”救援人員一邊安慰被困人員,一邊通過電鋸、液壓鉗、消防斧等工具,逐步對房屋破損部分和倒伏的大樹進行清理。經過近三小時的奮戰,被困人員成功救出。

勇敢

就是為弱者逢山開路,披荊斬棘,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後,仍然不懼的說:“背也要把她揹出去。”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竹房自然村孕婦龔萌萌待產,生命體徵危險,凌晨5點,臨時救援小組集結迅速趕赴現場。一路車程不通,步行趕往。南陳村駐村書記潘林福帶隊,組織20多名鄉、村幹部和村民趕製擔架開啟轉移線路。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隊員們說:“就是背也要把她揹出去。”兩個小時的艱難路程中,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救援人員用柴刀逢山開路,用挖掘機打通道路,清理出一條救援通道。把半昏迷中孕婦安全送抵醫院後,渾身溼透泥濘的救援人員才長長地舒了口氣。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生了,生了!”今天上午,潘丹激動地撥通了雲嶺鄉抗臺指揮中心的電話,向他們打去了報喜電話。“太感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長達8小時的生命接力,我妻子和兒子可能都會沒命。”

溫暖

最柔軟的盔甲,也許就是用汗水和血水組成的。它會滲血,會磨出水泡,但一定是有溫度的,也是能讓人無所畏懼。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永嘉縣巖坦鎮山早自然村,因為這場特大暴雨,造成山體滑坡,山洪暴發,水位陡漲……市縣兩級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幹警、民兵應急分隊等300餘人的救援力量陸續趕到山早村,不斷有物資被送進。還有民間救援組織溫州黑馬救援隊,也自發組織了28名志願者趕到山早村。

"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2時許,儘管“利奇馬”已經登陸,但始終覺得不安心的蔗湖村駐村幹部諸巍巍還是決定再出去巡一遍。沒想到剛走出村委會,洪水深度已到了他的腰間,沒走幾步,他便被颶風和洪水沖走。幸虧他死死抱住一根電線杆近3個小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承諾

也許就是在暴雨中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只為了兌現那一句“要做最後一批走的人。”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9日晚,三垟街道呂家岸村第一書記楊碎德在連續排查指導轉移400餘人後又奔往4個工棚及2處週轉房進行復查,發現g33工棚仍有100餘工人滯留無處安置、多人不願轉移。風雨急驟凶猛,路邊樹倒了一排,緊急情勢下楊碎德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把工人轉移完畢後,才匆匆離開趕去週轉房。

希望

在令人窒息的絕望中,那唯一的曙光,也許就是一句:“我看到你了!”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清晨5時40分,洞頭區北嶴街道九廳村一民房被吹倒的大樹壓塌,一男子被埋壓。市消防救援支隊洞頭區大隊聯合民兵應急分隊迅速抵達現場。“我看到你了!”救援人員一邊安慰被困人員,一邊通過電鋸、液壓鉗、消防斧等工具,逐步對房屋破損部分和倒伏的大樹進行清理。經過近三小時的奮戰,被困人員成功救出。

勇敢

就是為弱者逢山開路,披荊斬棘,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後,仍然不懼的說:“背也要把她揹出去。”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竹房自然村孕婦龔萌萌待產,生命體徵危險,凌晨5點,臨時救援小組集結迅速趕赴現場。一路車程不通,步行趕往。南陳村駐村書記潘林福帶隊,組織20多名鄉、村幹部和村民趕製擔架開啟轉移線路。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隊員們說:“就是背也要把她揹出去。”兩個小時的艱難路程中,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救援人員用柴刀逢山開路,用挖掘機打通道路,清理出一條救援通道。把半昏迷中孕婦安全送抵醫院後,渾身溼透泥濘的救援人員才長長地舒了口氣。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生了,生了!”今天上午,潘丹激動地撥通了雲嶺鄉抗臺指揮中心的電話,向他們打去了報喜電話。“太感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長達8小時的生命接力,我妻子和兒子可能都會沒命。”

溫暖

最柔軟的盔甲,也許就是用汗水和血水組成的。它會滲血,會磨出水泡,但一定是有溫度的,也是能讓人無所畏懼。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永嘉縣巖坦鎮山早自然村,因為這場特大暴雨,造成山體滑坡,山洪暴發,水位陡漲……市縣兩級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幹警、民兵應急分隊等300餘人的救援力量陸續趕到山早村,不斷有物資被送進。還有民間救援組織溫州黑馬救援隊,也自發組織了28名志願者趕到山早村。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大型設備無法進入,大家只能採用簡易的鐵鍬等設備或徒手,在廢墟里一點點地搜救。坍塌的木屋多鉚釘、尖刺,雖然戴著手套,不少人手上還是滲出了血水,有的磨出了水泡,有的腳被刮破流血……

"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2時許,儘管“利奇馬”已經登陸,但始終覺得不安心的蔗湖村駐村幹部諸巍巍還是決定再出去巡一遍。沒想到剛走出村委會,洪水深度已到了他的腰間,沒走幾步,他便被颶風和洪水沖走。幸虧他死死抱住一根電線杆近3個小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承諾

也許就是在暴雨中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只為了兌現那一句“要做最後一批走的人。”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9日晚,三垟街道呂家岸村第一書記楊碎德在連續排查指導轉移400餘人後又奔往4個工棚及2處週轉房進行復查,發現g33工棚仍有100餘工人滯留無處安置、多人不願轉移。風雨急驟凶猛,路邊樹倒了一排,緊急情勢下楊碎德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把工人轉移完畢後,才匆匆離開趕去週轉房。

希望

在令人窒息的絕望中,那唯一的曙光,也許就是一句:“我看到你了!”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清晨5時40分,洞頭區北嶴街道九廳村一民房被吹倒的大樹壓塌,一男子被埋壓。市消防救援支隊洞頭區大隊聯合民兵應急分隊迅速抵達現場。“我看到你了!”救援人員一邊安慰被困人員,一邊通過電鋸、液壓鉗、消防斧等工具,逐步對房屋破損部分和倒伏的大樹進行清理。經過近三小時的奮戰,被困人員成功救出。

勇敢

就是為弱者逢山開路,披荊斬棘,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後,仍然不懼的說:“背也要把她揹出去。”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竹房自然村孕婦龔萌萌待產,生命體徵危險,凌晨5點,臨時救援小組集結迅速趕赴現場。一路車程不通,步行趕往。南陳村駐村書記潘林福帶隊,組織20多名鄉、村幹部和村民趕製擔架開啟轉移線路。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隊員們說:“就是背也要把她揹出去。”兩個小時的艱難路程中,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救援人員用柴刀逢山開路,用挖掘機打通道路,清理出一條救援通道。把半昏迷中孕婦安全送抵醫院後,渾身溼透泥濘的救援人員才長長地舒了口氣。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生了,生了!”今天上午,潘丹激動地撥通了雲嶺鄉抗臺指揮中心的電話,向他們打去了報喜電話。“太感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長達8小時的生命接力,我妻子和兒子可能都會沒命。”

溫暖

最柔軟的盔甲,也許就是用汗水和血水組成的。它會滲血,會磨出水泡,但一定是有溫度的,也是能讓人無所畏懼。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永嘉縣巖坦鎮山早自然村,因為這場特大暴雨,造成山體滑坡,山洪暴發,水位陡漲……市縣兩級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幹警、民兵應急分隊等300餘人的救援力量陸續趕到山早村,不斷有物資被送進。還有民間救援組織溫州黑馬救援隊,也自發組織了28名志願者趕到山早村。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大型設備無法進入,大家只能採用簡易的鐵鍬等設備或徒手,在廢墟里一點點地搜救。坍塌的木屋多鉚釘、尖刺,雖然戴著手套,不少人手上還是滲出了血水,有的磨出了水泡,有的腳被刮破流血……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在風雨中,山早村的文化禮堂成為了村民們的抗臺救援指揮所和最溫暖的避風港。

"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2時許,儘管“利奇馬”已經登陸,但始終覺得不安心的蔗湖村駐村幹部諸巍巍還是決定再出去巡一遍。沒想到剛走出村委會,洪水深度已到了他的腰間,沒走幾步,他便被颶風和洪水沖走。幸虧他死死抱住一根電線杆近3個小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承諾

也許就是在暴雨中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只為了兌現那一句“要做最後一批走的人。”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9日晚,三垟街道呂家岸村第一書記楊碎德在連續排查指導轉移400餘人後又奔往4個工棚及2處週轉房進行復查,發現g33工棚仍有100餘工人滯留無處安置、多人不願轉移。風雨急驟凶猛,路邊樹倒了一排,緊急情勢下楊碎德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把工人轉移完畢後,才匆匆離開趕去週轉房。

希望

在令人窒息的絕望中,那唯一的曙光,也許就是一句:“我看到你了!”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清晨5時40分,洞頭區北嶴街道九廳村一民房被吹倒的大樹壓塌,一男子被埋壓。市消防救援支隊洞頭區大隊聯合民兵應急分隊迅速抵達現場。“我看到你了!”救援人員一邊安慰被困人員,一邊通過電鋸、液壓鉗、消防斧等工具,逐步對房屋破損部分和倒伏的大樹進行清理。經過近三小時的奮戰,被困人員成功救出。

勇敢

就是為弱者逢山開路,披荊斬棘,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後,仍然不懼的說:“背也要把她揹出去。”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竹房自然村孕婦龔萌萌待產,生命體徵危險,凌晨5點,臨時救援小組集結迅速趕赴現場。一路車程不通,步行趕往。南陳村駐村書記潘林福帶隊,組織20多名鄉、村幹部和村民趕製擔架開啟轉移線路。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隊員們說:“就是背也要把她揹出去。”兩個小時的艱難路程中,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救援人員用柴刀逢山開路,用挖掘機打通道路,清理出一條救援通道。把半昏迷中孕婦安全送抵醫院後,渾身溼透泥濘的救援人員才長長地舒了口氣。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生了,生了!”今天上午,潘丹激動地撥通了雲嶺鄉抗臺指揮中心的電話,向他們打去了報喜電話。“太感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長達8小時的生命接力,我妻子和兒子可能都會沒命。”

溫暖

最柔軟的盔甲,也許就是用汗水和血水組成的。它會滲血,會磨出水泡,但一定是有溫度的,也是能讓人無所畏懼。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永嘉縣巖坦鎮山早自然村,因為這場特大暴雨,造成山體滑坡,山洪暴發,水位陡漲……市縣兩級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幹警、民兵應急分隊等300餘人的救援力量陸續趕到山早村,不斷有物資被送進。還有民間救援組織溫州黑馬救援隊,也自發組織了28名志願者趕到山早村。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大型設備無法進入,大家只能採用簡易的鐵鍬等設備或徒手,在廢墟里一點點地搜救。坍塌的木屋多鉚釘、尖刺,雖然戴著手套,不少人手上還是滲出了血水,有的磨出了水泡,有的腳被刮破流血……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在風雨中,山早村的文化禮堂成為了村民們的抗臺救援指揮所和最溫暖的避風港。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2時許,儘管“利奇馬”已經登陸,但始終覺得不安心的蔗湖村駐村幹部諸巍巍還是決定再出去巡一遍。沒想到剛走出村委會,洪水深度已到了他的腰間,沒走幾步,他便被颶風和洪水沖走。幸虧他死死抱住一根電線杆近3個小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承諾

也許就是在暴雨中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只為了兌現那一句“要做最後一批走的人。”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9日晚,三垟街道呂家岸村第一書記楊碎德在連續排查指導轉移400餘人後又奔往4個工棚及2處週轉房進行復查,發現g33工棚仍有100餘工人滯留無處安置、多人不願轉移。風雨急驟凶猛,路邊樹倒了一排,緊急情勢下楊碎德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把工人轉移完畢後,才匆匆離開趕去週轉房。

希望

在令人窒息的絕望中,那唯一的曙光,也許就是一句:“我看到你了!”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清晨5時40分,洞頭區北嶴街道九廳村一民房被吹倒的大樹壓塌,一男子被埋壓。市消防救援支隊洞頭區大隊聯合民兵應急分隊迅速抵達現場。“我看到你了!”救援人員一邊安慰被困人員,一邊通過電鋸、液壓鉗、消防斧等工具,逐步對房屋破損部分和倒伏的大樹進行清理。經過近三小時的奮戰,被困人員成功救出。

勇敢

就是為弱者逢山開路,披荊斬棘,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後,仍然不懼的說:“背也要把她揹出去。”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竹房自然村孕婦龔萌萌待產,生命體徵危險,凌晨5點,臨時救援小組集結迅速趕赴現場。一路車程不通,步行趕往。南陳村駐村書記潘林福帶隊,組織20多名鄉、村幹部和村民趕製擔架開啟轉移線路。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隊員們說:“就是背也要把她揹出去。”兩個小時的艱難路程中,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救援人員用柴刀逢山開路,用挖掘機打通道路,清理出一條救援通道。把半昏迷中孕婦安全送抵醫院後,渾身溼透泥濘的救援人員才長長地舒了口氣。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生了,生了!”今天上午,潘丹激動地撥通了雲嶺鄉抗臺指揮中心的電話,向他們打去了報喜電話。“太感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長達8小時的生命接力,我妻子和兒子可能都會沒命。”

溫暖

最柔軟的盔甲,也許就是用汗水和血水組成的。它會滲血,會磨出水泡,但一定是有溫度的,也是能讓人無所畏懼。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永嘉縣巖坦鎮山早自然村,因為這場特大暴雨,造成山體滑坡,山洪暴發,水位陡漲……市縣兩級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幹警、民兵應急分隊等300餘人的救援力量陸續趕到山早村,不斷有物資被送進。還有民間救援組織溫州黑馬救援隊,也自發組織了28名志願者趕到山早村。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大型設備無法進入,大家只能採用簡易的鐵鍬等設備或徒手,在廢墟里一點點地搜救。坍塌的木屋多鉚釘、尖刺,雖然戴著手套,不少人手上還是滲出了血水,有的磨出了水泡,有的腳被刮破流血……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在風雨中,山早村的文化禮堂成為了村民們的抗臺救援指揮所和最溫暖的避風港。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善良

在救母親的路上,他毫不猶豫地先救了6個人。他甚至來不及悲傷,因為只要工作停下來,母親在洪水中窒息的面容就在眼前閃回……

"

險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集結號。

連日來,來自駐溫部隊、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等救援人員共4000餘人,奮戰在搶險第一線。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和關愛,點亮著一個又一個希望……

他們雖身無鎧甲,卻毅然逆風而行。雨水、汗水,和著血水……但是生命第一,救援第一,所有人都一刻不願停歇。

累了困了,就以天為被,席地而臥。

責任

也許就是他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死死抱住電線杆三小時,才撿回一條命的義無反顧。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2時許,儘管“利奇馬”已經登陸,但始終覺得不安心的蔗湖村駐村幹部諸巍巍還是決定再出去巡一遍。沒想到剛走出村委會,洪水深度已到了他的腰間,沒走幾步,他便被颶風和洪水沖走。幸虧他死死抱住一根電線杆近3個小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承諾

也許就是在暴雨中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只為了兌現那一句“要做最後一批走的人。”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9日晚,三垟街道呂家岸村第一書記楊碎德在連續排查指導轉移400餘人後又奔往4個工棚及2處週轉房進行復查,發現g33工棚仍有100餘工人滯留無處安置、多人不願轉移。風雨急驟凶猛,路邊樹倒了一排,緊急情勢下楊碎德喊啞了嗓子,來回7趟把工人轉移完畢後,才匆匆離開趕去週轉房。

希望

在令人窒息的絕望中,那唯一的曙光,也許就是一句:“我看到你了!”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清晨5時40分,洞頭區北嶴街道九廳村一民房被吹倒的大樹壓塌,一男子被埋壓。市消防救援支隊洞頭區大隊聯合民兵應急分隊迅速抵達現場。“我看到你了!”救援人員一邊安慰被困人員,一邊通過電鋸、液壓鉗、消防斧等工具,逐步對房屋破損部分和倒伏的大樹進行清理。經過近三小時的奮戰,被困人員成功救出。

勇敢

就是為弱者逢山開路,披荊斬棘,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後,仍然不懼的說:“背也要把她揹出去。”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8月10日凌晨,竹房自然村孕婦龔萌萌待產,生命體徵危險,凌晨5點,臨時救援小組集結迅速趕赴現場。一路車程不通,步行趕往。南陳村駐村書記潘林福帶隊,組織20多名鄉、村幹部和村民趕製擔架開啟轉移線路。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隊員們說:“就是背也要把她揹出去。”兩個小時的艱難路程中,遭遇了10多處的塌方,救援人員用柴刀逢山開路,用挖掘機打通道路,清理出一條救援通道。把半昏迷中孕婦安全送抵醫院後,渾身溼透泥濘的救援人員才長長地舒了口氣。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生了,生了!”今天上午,潘丹激動地撥通了雲嶺鄉抗臺指揮中心的電話,向他們打去了報喜電話。“太感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長達8小時的生命接力,我妻子和兒子可能都會沒命。”

溫暖

最柔軟的盔甲,也許就是用汗水和血水組成的。它會滲血,會磨出水泡,但一定是有溫度的,也是能讓人無所畏懼。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永嘉縣巖坦鎮山早自然村,因為這場特大暴雨,造成山體滑坡,山洪暴發,水位陡漲……市縣兩級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幹警、民兵應急分隊等300餘人的救援力量陸續趕到山早村,不斷有物資被送進。還有民間救援組織溫州黑馬救援隊,也自發組織了28名志願者趕到山早村。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大型設備無法進入,大家只能採用簡易的鐵鍬等設備或徒手,在廢墟里一點點地搜救。坍塌的木屋多鉚釘、尖刺,雖然戴著手套,不少人手上還是滲出了血水,有的磨出了水泡,有的腳被刮破流血……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在風雨中,山早村的文化禮堂成為了村民們的抗臺救援指揮所和最溫暖的避風港。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善良

在救母親的路上,他毫不猶豫地先救了6個人。他甚至來不及悲傷,因為只要工作停下來,母親在洪水中窒息的面容就在眼前閃回……

他們身無鎧甲 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

山早村村幹部徐文海轉移了十多位村民,他就是那位在山洪暴發時瞬間失去母親的人。他甚至沒有時間哭泣,因為他的身上還揹負著全村人安危的重擔。從凌晨到白天,他強忍悲痛,與大家一起,拉網式地一點點搜索,陸續把自己的村民帶到安全的地段。

當這場突如其來的洪流到來時,徐文海正在外往家趕,他的老母親獨自在家。回家的途中他遇到了鄰居徐定金一家正從屋子的窗戶向外逃,徐文海想也沒想,就衝去幫忙拉上一把。

那是一個險峻的落差口,窗戶與路面之間有著一大跨步的距離。當時的山洪已經滿到了膝蓋,徐文海靠著一塊岩石,固定住自己,一手接過徐定金的孩子,另一隻手拉出了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徐定金一家六口人在徐文海的幫助下,第一時間逃離了搖搖欲墜的房子,成功得救。然而,這關鍵的幾分鐘,卻成了徐文海與母親的永別。

當災區再一次迎來晨光,讓我們對每一位倖存的人民群眾,道一聲“平安!”

也對每一個,仍在救災第一線的“戰鬥者”,再喊一句“加油!”

明天的圖景。將因為不懈奮戰而觸手可及!

(原標題《他們身無鎧甲,卻在最艱難的時刻守護希望》,編輯 謝甜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