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性冷淡風,快消品的新寵。/ Xianjuan HU


但這對名創優品可能並不適用,靠著瘋狂的擴張手段和極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它的創始人葉國富,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等品牌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業內公敵實錘。

以無印良品為例,在中國它雖然沒有創造銷售神話,但品牌文化的神話早就屹立不倒。很顯然,設計與品質並重的商品在中國不缺市場,缺的只是習慣,可惜的是,高價門檻、文化差異阻止了大批人消費習慣的形成。

但潘多拉的盒扣已經鬆開了。慾望露頭的消費者嗷嗷待哺時,名創優品披著日本設計的皮橫空出世。從此,十元店脫胎換骨,有了精緻生活的深意。

城市白領和學生黨還沒攢夠買無印良品的錢,就先看到了走向精緻生活的捷徑——在三里屯花十塊錢購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去名創優品就知道了,既有面子又不傷裡子。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性冷淡風,快消品的新寵。/ Xianjuan HU


但這對名創優品可能並不適用,靠著瘋狂的擴張手段和極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它的創始人葉國富,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等品牌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業內公敵實錘。

以無印良品為例,在中國它雖然沒有創造銷售神話,但品牌文化的神話早就屹立不倒。很顯然,設計與品質並重的商品在中國不缺市場,缺的只是習慣,可惜的是,高價門檻、文化差異阻止了大批人消費習慣的形成。

但潘多拉的盒扣已經鬆開了。慾望露頭的消費者嗷嗷待哺時,名創優品披著日本設計的皮橫空出世。從此,十元店脫胎換骨,有了精緻生活的深意。

城市白領和學生黨還沒攢夠買無印良品的錢,就先看到了走向精緻生活的捷徑——在三里屯花十塊錢購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去名創優品就知道了,既有面子又不傷裡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中國年輕人消費力的測謊儀。/ unsplash


無印良品們在中國市場的多年耕耘,到頭來,成了名創優品的肥料。

究竟誰是劣幣、誰是良幣?究竟是誰驅逐了誰?對名創優品來說這並不重要,不管劣幣良幣,能賺錢的就是好幣。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性冷淡風,快消品的新寵。/ Xianjuan HU


但這對名創優品可能並不適用,靠著瘋狂的擴張手段和極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它的創始人葉國富,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等品牌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業內公敵實錘。

以無印良品為例,在中國它雖然沒有創造銷售神話,但品牌文化的神話早就屹立不倒。很顯然,設計與品質並重的商品在中國不缺市場,缺的只是習慣,可惜的是,高價門檻、文化差異阻止了大批人消費習慣的形成。

但潘多拉的盒扣已經鬆開了。慾望露頭的消費者嗷嗷待哺時,名創優品披著日本設計的皮橫空出世。從此,十元店脫胎換骨,有了精緻生活的深意。

城市白領和學生黨還沒攢夠買無印良品的錢,就先看到了走向精緻生活的捷徑——在三里屯花十塊錢購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去名創優品就知道了,既有面子又不傷裡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中國年輕人消費力的測謊儀。/ unsplash


無印良品們在中國市場的多年耕耘,到頭來,成了名創優品的肥料。

究竟誰是劣幣、誰是良幣?究竟是誰驅逐了誰?對名創優品來說這並不重要,不管劣幣良幣,能賺錢的就是好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逃得過哎呀呀,逃不過MINISO


讓日本品牌瑟瑟發抖的葉國富先生,也是80後90後青春期背後的男人——還記得當年擺滿可愛髮夾和夢幻指甲油的哎呀呀嗎?沒錯,那個承載了一代少女心事的粉紅雜貨店,就是葉國富一手打造的。

當年,在S.H.E、應採兒、李湘、阿Sa、林宥嘉這一系列代言人的助推下,blingbling的哎呀呀成了少女們漫長青春期裡的解憂雜貨鋪。有什麼煩惱是買個新發夾解決不了的呢?從哎呀呀裡出來,你就是學校裡最靚的女孩。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性冷淡風,快消品的新寵。/ Xianjuan HU


但這對名創優品可能並不適用,靠著瘋狂的擴張手段和極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它的創始人葉國富,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等品牌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業內公敵實錘。

以無印良品為例,在中國它雖然沒有創造銷售神話,但品牌文化的神話早就屹立不倒。很顯然,設計與品質並重的商品在中國不缺市場,缺的只是習慣,可惜的是,高價門檻、文化差異阻止了大批人消費習慣的形成。

但潘多拉的盒扣已經鬆開了。慾望露頭的消費者嗷嗷待哺時,名創優品披著日本設計的皮橫空出世。從此,十元店脫胎換骨,有了精緻生活的深意。

城市白領和學生黨還沒攢夠買無印良品的錢,就先看到了走向精緻生活的捷徑——在三里屯花十塊錢購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去名創優品就知道了,既有面子又不傷裡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中國年輕人消費力的測謊儀。/ unsplash


無印良品們在中國市場的多年耕耘,到頭來,成了名創優品的肥料。

究竟誰是劣幣、誰是良幣?究竟是誰驅逐了誰?對名創優品來說這並不重要,不管劣幣良幣,能賺錢的就是好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逃得過哎呀呀,逃不過MINISO


讓日本品牌瑟瑟發抖的葉國富先生,也是80後90後青春期背後的男人——還記得當年擺滿可愛髮夾和夢幻指甲油的哎呀呀嗎?沒錯,那個承載了一代少女心事的粉紅雜貨店,就是葉國富一手打造的。

當年,在S.H.E、應採兒、李湘、阿Sa、林宥嘉這一系列代言人的助推下,blingbling的哎呀呀成了少女們漫長青春期裡的解憂雜貨鋪。有什麼煩惱是買個新發夾解決不了的呢?從哎呀呀裡出來,你就是學校裡最靚的女孩。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還記得當年的哎呀呀嗎?/ 圖蟲創意


回想哎呀呀的產品,小、多、快是最大的特色,跟著雜誌、影視劇、明星走,什麼火賣什麼。這裡銷售的是廉價易得的潮流,而不是經得住考究的質量或品味。

在哎呀呀時代,葉國富曾說:“女人最大的心願是希望男人愛她,小飾品承載著大心願。”

從銷售業績來看,你可以說葉國富是個聰明人,但從他給女人的定位上來看,你也許更應該說,葉國富不過是掛著成功企業家的大旗,割了無知少女的韭菜。

被判定為“只想要男人愛”的女孩們總要長大的。當她們終於不再需要用閃亮小發夾來刷存在感的時候,葉國富搖身一變,又帶著名創優品在她們未來的人生路上張開了懷抱。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性冷淡風,快消品的新寵。/ Xianjuan HU


但這對名創優品可能並不適用,靠著瘋狂的擴張手段和極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它的創始人葉國富,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等品牌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業內公敵實錘。

以無印良品為例,在中國它雖然沒有創造銷售神話,但品牌文化的神話早就屹立不倒。很顯然,設計與品質並重的商品在中國不缺市場,缺的只是習慣,可惜的是,高價門檻、文化差異阻止了大批人消費習慣的形成。

但潘多拉的盒扣已經鬆開了。慾望露頭的消費者嗷嗷待哺時,名創優品披著日本設計的皮橫空出世。從此,十元店脫胎換骨,有了精緻生活的深意。

城市白領和學生黨還沒攢夠買無印良品的錢,就先看到了走向精緻生活的捷徑——在三里屯花十塊錢購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去名創優品就知道了,既有面子又不傷裡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中國年輕人消費力的測謊儀。/ unsplash


無印良品們在中國市場的多年耕耘,到頭來,成了名創優品的肥料。

究竟誰是劣幣、誰是良幣?究竟是誰驅逐了誰?對名創優品來說這並不重要,不管劣幣良幣,能賺錢的就是好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逃得過哎呀呀,逃不過MINISO


讓日本品牌瑟瑟發抖的葉國富先生,也是80後90後青春期背後的男人——還記得當年擺滿可愛髮夾和夢幻指甲油的哎呀呀嗎?沒錯,那個承載了一代少女心事的粉紅雜貨店,就是葉國富一手打造的。

當年,在S.H.E、應採兒、李湘、阿Sa、林宥嘉這一系列代言人的助推下,blingbling的哎呀呀成了少女們漫長青春期裡的解憂雜貨鋪。有什麼煩惱是買個新發夾解決不了的呢?從哎呀呀裡出來,你就是學校裡最靚的女孩。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還記得當年的哎呀呀嗎?/ 圖蟲創意


回想哎呀呀的產品,小、多、快是最大的特色,跟著雜誌、影視劇、明星走,什麼火賣什麼。這裡銷售的是廉價易得的潮流,而不是經得住考究的質量或品味。

在哎呀呀時代,葉國富曾說:“女人最大的心願是希望男人愛她,小飾品承載著大心願。”

從銷售業績來看,你可以說葉國富是個聰明人,但從他給女人的定位上來看,你也許更應該說,葉國富不過是掛著成功企業家的大旗,割了無知少女的韭菜。

被判定為“只想要男人愛”的女孩們總要長大的。當她們終於不再需要用閃亮小發夾來刷存在感的時候,葉國富搖身一變,又帶著名創優品在她們未來的人生路上張開了懷抱。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我們只能目瞪口呆。


無論收入高低,無論多奢華的商場,只要有名創優品在,你就永遠不會在逛街時尷尬地空手而回。店員們那經過特殊培訓的、誇張變調的“歡迎光臨MINISO”,成了週末逛街時念念不忘的魔音。

當年試戴的是髮夾,如今試用的是彩妝;當年買阿Sa同款彩虹襪,如今挑日式經典家居服……多少人的生活,早就被葉國富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管是從街邊十元店走出來想要消費升級的,還是買不起無印良品想要消費降級的,來了就是名創人。在這方神奇的天地裡,曾經的消費鄙視鏈在店員的歡迎聲中消弭於無形,他們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和諧。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性冷淡風,快消品的新寵。/ Xianjuan HU


但這對名創優品可能並不適用,靠著瘋狂的擴張手段和極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它的創始人葉國富,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等品牌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業內公敵實錘。

以無印良品為例,在中國它雖然沒有創造銷售神話,但品牌文化的神話早就屹立不倒。很顯然,設計與品質並重的商品在中國不缺市場,缺的只是習慣,可惜的是,高價門檻、文化差異阻止了大批人消費習慣的形成。

但潘多拉的盒扣已經鬆開了。慾望露頭的消費者嗷嗷待哺時,名創優品披著日本設計的皮橫空出世。從此,十元店脫胎換骨,有了精緻生活的深意。

城市白領和學生黨還沒攢夠買無印良品的錢,就先看到了走向精緻生活的捷徑——在三里屯花十塊錢購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去名創優品就知道了,既有面子又不傷裡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中國年輕人消費力的測謊儀。/ unsplash


無印良品們在中國市場的多年耕耘,到頭來,成了名創優品的肥料。

究竟誰是劣幣、誰是良幣?究竟是誰驅逐了誰?對名創優品來說這並不重要,不管劣幣良幣,能賺錢的就是好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逃得過哎呀呀,逃不過MINISO


讓日本品牌瑟瑟發抖的葉國富先生,也是80後90後青春期背後的男人——還記得當年擺滿可愛髮夾和夢幻指甲油的哎呀呀嗎?沒錯,那個承載了一代少女心事的粉紅雜貨店,就是葉國富一手打造的。

當年,在S.H.E、應採兒、李湘、阿Sa、林宥嘉這一系列代言人的助推下,blingbling的哎呀呀成了少女們漫長青春期裡的解憂雜貨鋪。有什麼煩惱是買個新發夾解決不了的呢?從哎呀呀裡出來,你就是學校裡最靚的女孩。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還記得當年的哎呀呀嗎?/ 圖蟲創意


回想哎呀呀的產品,小、多、快是最大的特色,跟著雜誌、影視劇、明星走,什麼火賣什麼。這裡銷售的是廉價易得的潮流,而不是經得住考究的質量或品味。

在哎呀呀時代,葉國富曾說:“女人最大的心願是希望男人愛她,小飾品承載著大心願。”

從銷售業績來看,你可以說葉國富是個聰明人,但從他給女人的定位上來看,你也許更應該說,葉國富不過是掛著成功企業家的大旗,割了無知少女的韭菜。

被判定為“只想要男人愛”的女孩們總要長大的。當她們終於不再需要用閃亮小發夾來刷存在感的時候,葉國富搖身一變,又帶著名創優品在她們未來的人生路上張開了懷抱。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我們只能目瞪口呆。


無論收入高低,無論多奢華的商場,只要有名創優品在,你就永遠不會在逛街時尷尬地空手而回。店員們那經過特殊培訓的、誇張變調的“歡迎光臨MINISO”,成了週末逛街時念念不忘的魔音。

當年試戴的是髮夾,如今試用的是彩妝;當年買阿Sa同款彩虹襪,如今挑日式經典家居服……多少人的生活,早就被葉國富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管是從街邊十元店走出來想要消費升級的,還是買不起無印良品想要消費降級的,來了就是名創人。在這方神奇的天地裡,曾經的消費鄙視鏈在店員的歡迎聲中消弭於無形,他們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和諧。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看看報道時間,消費者真的不知道嗎?/ 澎湃新聞


至於山寨的爭議?對不起,有便宜不佔傻給誰看?既然十塊錢的名創優品香水能跟祖•瑪瓏一個味兒,再去買祖•瑪瓏,就跟花了冤枉錢似的。

有慾望是件好事,有慾望才能向上走。但有時候,慾望還沒來得及推你向上,就先成了山寨紮根繁殖的腐土。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性冷淡風,快消品的新寵。/ Xianjuan HU


但這對名創優品可能並不適用,靠著瘋狂的擴張手段和極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它的創始人葉國富,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等品牌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業內公敵實錘。

以無印良品為例,在中國它雖然沒有創造銷售神話,但品牌文化的神話早就屹立不倒。很顯然,設計與品質並重的商品在中國不缺市場,缺的只是習慣,可惜的是,高價門檻、文化差異阻止了大批人消費習慣的形成。

但潘多拉的盒扣已經鬆開了。慾望露頭的消費者嗷嗷待哺時,名創優品披著日本設計的皮橫空出世。從此,十元店脫胎換骨,有了精緻生活的深意。

城市白領和學生黨還沒攢夠買無印良品的錢,就先看到了走向精緻生活的捷徑——在三里屯花十塊錢購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去名創優品就知道了,既有面子又不傷裡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中國年輕人消費力的測謊儀。/ unsplash


無印良品們在中國市場的多年耕耘,到頭來,成了名創優品的肥料。

究竟誰是劣幣、誰是良幣?究竟是誰驅逐了誰?對名創優品來說這並不重要,不管劣幣良幣,能賺錢的就是好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逃得過哎呀呀,逃不過MINISO


讓日本品牌瑟瑟發抖的葉國富先生,也是80後90後青春期背後的男人——還記得當年擺滿可愛髮夾和夢幻指甲油的哎呀呀嗎?沒錯,那個承載了一代少女心事的粉紅雜貨店,就是葉國富一手打造的。

當年,在S.H.E、應採兒、李湘、阿Sa、林宥嘉這一系列代言人的助推下,blingbling的哎呀呀成了少女們漫長青春期裡的解憂雜貨鋪。有什麼煩惱是買個新發夾解決不了的呢?從哎呀呀裡出來,你就是學校裡最靚的女孩。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還記得當年的哎呀呀嗎?/ 圖蟲創意


回想哎呀呀的產品,小、多、快是最大的特色,跟著雜誌、影視劇、明星走,什麼火賣什麼。這裡銷售的是廉價易得的潮流,而不是經得住考究的質量或品味。

在哎呀呀時代,葉國富曾說:“女人最大的心願是希望男人愛她,小飾品承載著大心願。”

從銷售業績來看,你可以說葉國富是個聰明人,但從他給女人的定位上來看,你也許更應該說,葉國富不過是掛著成功企業家的大旗,割了無知少女的韭菜。

被判定為“只想要男人愛”的女孩們總要長大的。當她們終於不再需要用閃亮小發夾來刷存在感的時候,葉國富搖身一變,又帶著名創優品在她們未來的人生路上張開了懷抱。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我們只能目瞪口呆。


無論收入高低,無論多奢華的商場,只要有名創優品在,你就永遠不會在逛街時尷尬地空手而回。店員們那經過特殊培訓的、誇張變調的“歡迎光臨MINISO”,成了週末逛街時念念不忘的魔音。

當年試戴的是髮夾,如今試用的是彩妝;當年買阿Sa同款彩虹襪,如今挑日式經典家居服……多少人的生活,早就被葉國富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管是從街邊十元店走出來想要消費升級的,還是買不起無印良品想要消費降級的,來了就是名創人。在這方神奇的天地裡,曾經的消費鄙視鏈在店員的歡迎聲中消弭於無形,他們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和諧。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看看報道時間,消費者真的不知道嗎?/ 澎湃新聞


至於山寨的爭議?對不起,有便宜不佔傻給誰看?既然十塊錢的名創優品香水能跟祖•瑪瓏一個味兒,再去買祖•瑪瓏,就跟花了冤枉錢似的。

有慾望是件好事,有慾望才能向上走。但有時候,慾望還沒來得及推你向上,就先成了山寨紮根繁殖的腐土。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名創優品不是第一個靠不清不楚的血統上位的品牌,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尤其是在名創優品成功之後,MUMUSO、Mini Good、YOYOSO,優品、良品、質品……層出不窮的中國品牌遠銷海外,超日趕韓。

後來者中,與名創優品糾葛最深的大概要數2017年成立於廣州的瑞典設計師品牌NOME。

同樣發家於廣州,同樣設計來自海外,同樣做精緻百貨,不僅如此,NOME還與名創優品旗下的另一個品牌NOME全面撞款,除了logo上多了一個小勾之外,從名字、產品到佈局幾乎一模一樣。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性冷淡風,快消品的新寵。/ Xianjuan HU


但這對名創優品可能並不適用,靠著瘋狂的擴張手段和極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它的創始人葉國富,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等品牌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業內公敵實錘。

以無印良品為例,在中國它雖然沒有創造銷售神話,但品牌文化的神話早就屹立不倒。很顯然,設計與品質並重的商品在中國不缺市場,缺的只是習慣,可惜的是,高價門檻、文化差異阻止了大批人消費習慣的形成。

但潘多拉的盒扣已經鬆開了。慾望露頭的消費者嗷嗷待哺時,名創優品披著日本設計的皮橫空出世。從此,十元店脫胎換骨,有了精緻生活的深意。

城市白領和學生黨還沒攢夠買無印良品的錢,就先看到了走向精緻生活的捷徑——在三里屯花十塊錢購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去名創優品就知道了,既有面子又不傷裡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中國年輕人消費力的測謊儀。/ unsplash


無印良品們在中國市場的多年耕耘,到頭來,成了名創優品的肥料。

究竟誰是劣幣、誰是良幣?究竟是誰驅逐了誰?對名創優品來說這並不重要,不管劣幣良幣,能賺錢的就是好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逃得過哎呀呀,逃不過MINISO


讓日本品牌瑟瑟發抖的葉國富先生,也是80後90後青春期背後的男人——還記得當年擺滿可愛髮夾和夢幻指甲油的哎呀呀嗎?沒錯,那個承載了一代少女心事的粉紅雜貨店,就是葉國富一手打造的。

當年,在S.H.E、應採兒、李湘、阿Sa、林宥嘉這一系列代言人的助推下,blingbling的哎呀呀成了少女們漫長青春期裡的解憂雜貨鋪。有什麼煩惱是買個新發夾解決不了的呢?從哎呀呀裡出來,你就是學校裡最靚的女孩。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還記得當年的哎呀呀嗎?/ 圖蟲創意


回想哎呀呀的產品,小、多、快是最大的特色,跟著雜誌、影視劇、明星走,什麼火賣什麼。這裡銷售的是廉價易得的潮流,而不是經得住考究的質量或品味。

在哎呀呀時代,葉國富曾說:“女人最大的心願是希望男人愛她,小飾品承載著大心願。”

從銷售業績來看,你可以說葉國富是個聰明人,但從他給女人的定位上來看,你也許更應該說,葉國富不過是掛著成功企業家的大旗,割了無知少女的韭菜。

被判定為“只想要男人愛”的女孩們總要長大的。當她們終於不再需要用閃亮小發夾來刷存在感的時候,葉國富搖身一變,又帶著名創優品在她們未來的人生路上張開了懷抱。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我們只能目瞪口呆。


無論收入高低,無論多奢華的商場,只要有名創優品在,你就永遠不會在逛街時尷尬地空手而回。店員們那經過特殊培訓的、誇張變調的“歡迎光臨MINISO”,成了週末逛街時念念不忘的魔音。

當年試戴的是髮夾,如今試用的是彩妝;當年買阿Sa同款彩虹襪,如今挑日式經典家居服……多少人的生活,早就被葉國富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管是從街邊十元店走出來想要消費升級的,還是買不起無印良品想要消費降級的,來了就是名創人。在這方神奇的天地裡,曾經的消費鄙視鏈在店員的歡迎聲中消弭於無形,他們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和諧。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看看報道時間,消費者真的不知道嗎?/ 澎湃新聞


至於山寨的爭議?對不起,有便宜不佔傻給誰看?既然十塊錢的名創優品香水能跟祖•瑪瓏一個味兒,再去買祖•瑪瓏,就跟花了冤枉錢似的。

有慾望是件好事,有慾望才能向上走。但有時候,慾望還沒來得及推你向上,就先成了山寨紮根繁殖的腐土。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名創優品不是第一個靠不清不楚的血統上位的品牌,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尤其是在名創優品成功之後,MUMUSO、Mini Good、YOYOSO,優品、良品、質品……層出不窮的中國品牌遠銷海外,超日趕韓。

後來者中,與名創優品糾葛最深的大概要數2017年成立於廣州的瑞典設計師品牌NOME。

同樣發家於廣州,同樣設計來自海外,同樣做精緻百貨,不僅如此,NOME還與名創優品旗下的另一個品牌NOME全面撞款,除了logo上多了一個小勾之外,從名字、產品到佈局幾乎一模一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真假李逵?


兩個NOME互不相讓,一個指責對方偷竊創意,一個投訴對方抄襲品牌。在李鬼李逵尚無法律定論的情況下,他們已經心急火燎地在各大商場里門對門地叫起板來。

剛成立兩年的NOME,已經拿到了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最懂“學別人的才,發自己的財”這一套路的名創優品,當然不會願意看見後來者也因此發家致富。

跟名創優品打官司的不止NOME這一家。根據天眼查上的數據,名創優品涉及的法律訴訟中超過半數為侵權訴訟,曼秀雷敦、屈臣氏等品牌都因被名創優品侵權而遞過訴狀。

logo為什麼那麼像優衣庫?洗面奶怎麼跟資生堂用一樣的瓶子?抱枕為何跟無印良品同花同款?

葉國富認為,說名創優品抄襲純屬無稽之談:“我們的logo比優衣庫漂亮多了。優衣庫的沒有創意,就一個紅紅的方塊兒。我們的logo還有個開心購物的袋子。”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性冷淡風,快消品的新寵。/ Xianjuan HU


但這對名創優品可能並不適用,靠著瘋狂的擴張手段和極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它的創始人葉國富,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等品牌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業內公敵實錘。

以無印良品為例,在中國它雖然沒有創造銷售神話,但品牌文化的神話早就屹立不倒。很顯然,設計與品質並重的商品在中國不缺市場,缺的只是習慣,可惜的是,高價門檻、文化差異阻止了大批人消費習慣的形成。

但潘多拉的盒扣已經鬆開了。慾望露頭的消費者嗷嗷待哺時,名創優品披著日本設計的皮橫空出世。從此,十元店脫胎換骨,有了精緻生活的深意。

城市白領和學生黨還沒攢夠買無印良品的錢,就先看到了走向精緻生活的捷徑——在三里屯花十塊錢購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去名創優品就知道了,既有面子又不傷裡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中國年輕人消費力的測謊儀。/ unsplash


無印良品們在中國市場的多年耕耘,到頭來,成了名創優品的肥料。

究竟誰是劣幣、誰是良幣?究竟是誰驅逐了誰?對名創優品來說這並不重要,不管劣幣良幣,能賺錢的就是好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逃得過哎呀呀,逃不過MINISO


讓日本品牌瑟瑟發抖的葉國富先生,也是80後90後青春期背後的男人——還記得當年擺滿可愛髮夾和夢幻指甲油的哎呀呀嗎?沒錯,那個承載了一代少女心事的粉紅雜貨店,就是葉國富一手打造的。

當年,在S.H.E、應採兒、李湘、阿Sa、林宥嘉這一系列代言人的助推下,blingbling的哎呀呀成了少女們漫長青春期裡的解憂雜貨鋪。有什麼煩惱是買個新發夾解決不了的呢?從哎呀呀裡出來,你就是學校裡最靚的女孩。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還記得當年的哎呀呀嗎?/ 圖蟲創意


回想哎呀呀的產品,小、多、快是最大的特色,跟著雜誌、影視劇、明星走,什麼火賣什麼。這裡銷售的是廉價易得的潮流,而不是經得住考究的質量或品味。

在哎呀呀時代,葉國富曾說:“女人最大的心願是希望男人愛她,小飾品承載著大心願。”

從銷售業績來看,你可以說葉國富是個聰明人,但從他給女人的定位上來看,你也許更應該說,葉國富不過是掛著成功企業家的大旗,割了無知少女的韭菜。

被判定為“只想要男人愛”的女孩們總要長大的。當她們終於不再需要用閃亮小發夾來刷存在感的時候,葉國富搖身一變,又帶著名創優品在她們未來的人生路上張開了懷抱。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我們只能目瞪口呆。


無論收入高低,無論多奢華的商場,只要有名創優品在,你就永遠不會在逛街時尷尬地空手而回。店員們那經過特殊培訓的、誇張變調的“歡迎光臨MINISO”,成了週末逛街時念念不忘的魔音。

當年試戴的是髮夾,如今試用的是彩妝;當年買阿Sa同款彩虹襪,如今挑日式經典家居服……多少人的生活,早就被葉國富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管是從街邊十元店走出來想要消費升級的,還是買不起無印良品想要消費降級的,來了就是名創人。在這方神奇的天地裡,曾經的消費鄙視鏈在店員的歡迎聲中消弭於無形,他們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和諧。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看看報道時間,消費者真的不知道嗎?/ 澎湃新聞


至於山寨的爭議?對不起,有便宜不佔傻給誰看?既然十塊錢的名創優品香水能跟祖•瑪瓏一個味兒,再去買祖•瑪瓏,就跟花了冤枉錢似的。

有慾望是件好事,有慾望才能向上走。但有時候,慾望還沒來得及推你向上,就先成了山寨紮根繁殖的腐土。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名創優品不是第一個靠不清不楚的血統上位的品牌,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尤其是在名創優品成功之後,MUMUSO、Mini Good、YOYOSO,優品、良品、質品……層出不窮的中國品牌遠銷海外,超日趕韓。

後來者中,與名創優品糾葛最深的大概要數2017年成立於廣州的瑞典設計師品牌NOME。

同樣發家於廣州,同樣設計來自海外,同樣做精緻百貨,不僅如此,NOME還與名創優品旗下的另一個品牌NOME全面撞款,除了logo上多了一個小勾之外,從名字、產品到佈局幾乎一模一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真假李逵?


兩個NOME互不相讓,一個指責對方偷竊創意,一個投訴對方抄襲品牌。在李鬼李逵尚無法律定論的情況下,他們已經心急火燎地在各大商場里門對門地叫起板來。

剛成立兩年的NOME,已經拿到了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最懂“學別人的才,發自己的財”這一套路的名創優品,當然不會願意看見後來者也因此發家致富。

跟名創優品打官司的不止NOME這一家。根據天眼查上的數據,名創優品涉及的法律訴訟中超過半數為侵權訴訟,曼秀雷敦、屈臣氏等品牌都因被名創優品侵權而遞過訴狀。

logo為什麼那麼像優衣庫?洗面奶怎麼跟資生堂用一樣的瓶子?抱枕為何跟無印良品同花同款?

葉國富認為,說名創優品抄襲純屬無稽之談:“我們的logo比優衣庫漂亮多了。優衣庫的沒有創意,就一個紅紅的方塊兒。我們的logo還有個開心購物的袋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左:優衣庫logo;右:名創優品logo


不得不承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對“國產”的印象並不是太好。因此,有很多品牌欲奪市場之前,先模糊身份。

當我們看到英文logo的美特斯邦威時,誰能想到它的內涵是“美麗特別斯於此,揚我國邦之威”呢?而跟奧林匹克中文同名、跟山峰英文同義的匹克,本來是要叫“豐登”的。

中國品牌看起來像外國品牌,也有很多外國品牌看起來像中國品牌,比如譯名為“露華濃”的美國Revlon和翻譯成“碧柔”的日本Biore。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性冷淡風,快消品的新寵。/ Xianjuan HU


但這對名創優品可能並不適用,靠著瘋狂的擴張手段和極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它的創始人葉國富,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等品牌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業內公敵實錘。

以無印良品為例,在中國它雖然沒有創造銷售神話,但品牌文化的神話早就屹立不倒。很顯然,設計與品質並重的商品在中國不缺市場,缺的只是習慣,可惜的是,高價門檻、文化差異阻止了大批人消費習慣的形成。

但潘多拉的盒扣已經鬆開了。慾望露頭的消費者嗷嗷待哺時,名創優品披著日本設計的皮橫空出世。從此,十元店脫胎換骨,有了精緻生活的深意。

城市白領和學生黨還沒攢夠買無印良品的錢,就先看到了走向精緻生活的捷徑——在三里屯花十塊錢購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去名創優品就知道了,既有面子又不傷裡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中國年輕人消費力的測謊儀。/ unsplash


無印良品們在中國市場的多年耕耘,到頭來,成了名創優品的肥料。

究竟誰是劣幣、誰是良幣?究竟是誰驅逐了誰?對名創優品來說這並不重要,不管劣幣良幣,能賺錢的就是好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逃得過哎呀呀,逃不過MINISO


讓日本品牌瑟瑟發抖的葉國富先生,也是80後90後青春期背後的男人——還記得當年擺滿可愛髮夾和夢幻指甲油的哎呀呀嗎?沒錯,那個承載了一代少女心事的粉紅雜貨店,就是葉國富一手打造的。

當年,在S.H.E、應採兒、李湘、阿Sa、林宥嘉這一系列代言人的助推下,blingbling的哎呀呀成了少女們漫長青春期裡的解憂雜貨鋪。有什麼煩惱是買個新發夾解決不了的呢?從哎呀呀裡出來,你就是學校裡最靚的女孩。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還記得當年的哎呀呀嗎?/ 圖蟲創意


回想哎呀呀的產品,小、多、快是最大的特色,跟著雜誌、影視劇、明星走,什麼火賣什麼。這裡銷售的是廉價易得的潮流,而不是經得住考究的質量或品味。

在哎呀呀時代,葉國富曾說:“女人最大的心願是希望男人愛她,小飾品承載著大心願。”

從銷售業績來看,你可以說葉國富是個聰明人,但從他給女人的定位上來看,你也許更應該說,葉國富不過是掛著成功企業家的大旗,割了無知少女的韭菜。

被判定為“只想要男人愛”的女孩們總要長大的。當她們終於不再需要用閃亮小發夾來刷存在感的時候,葉國富搖身一變,又帶著名創優品在她們未來的人生路上張開了懷抱。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我們只能目瞪口呆。


無論收入高低,無論多奢華的商場,只要有名創優品在,你就永遠不會在逛街時尷尬地空手而回。店員們那經過特殊培訓的、誇張變調的“歡迎光臨MINISO”,成了週末逛街時念念不忘的魔音。

當年試戴的是髮夾,如今試用的是彩妝;當年買阿Sa同款彩虹襪,如今挑日式經典家居服……多少人的生活,早就被葉國富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管是從街邊十元店走出來想要消費升級的,還是買不起無印良品想要消費降級的,來了就是名創人。在這方神奇的天地裡,曾經的消費鄙視鏈在店員的歡迎聲中消弭於無形,他們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和諧。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看看報道時間,消費者真的不知道嗎?/ 澎湃新聞


至於山寨的爭議?對不起,有便宜不佔傻給誰看?既然十塊錢的名創優品香水能跟祖•瑪瓏一個味兒,再去買祖•瑪瓏,就跟花了冤枉錢似的。

有慾望是件好事,有慾望才能向上走。但有時候,慾望還沒來得及推你向上,就先成了山寨紮根繁殖的腐土。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名創優品不是第一個靠不清不楚的血統上位的品牌,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尤其是在名創優品成功之後,MUMUSO、Mini Good、YOYOSO,優品、良品、質品……層出不窮的中國品牌遠銷海外,超日趕韓。

後來者中,與名創優品糾葛最深的大概要數2017年成立於廣州的瑞典設計師品牌NOME。

同樣發家於廣州,同樣設計來自海外,同樣做精緻百貨,不僅如此,NOME還與名創優品旗下的另一個品牌NOME全面撞款,除了logo上多了一個小勾之外,從名字、產品到佈局幾乎一模一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真假李逵?


兩個NOME互不相讓,一個指責對方偷竊創意,一個投訴對方抄襲品牌。在李鬼李逵尚無法律定論的情況下,他們已經心急火燎地在各大商場里門對門地叫起板來。

剛成立兩年的NOME,已經拿到了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最懂“學別人的才,發自己的財”這一套路的名創優品,當然不會願意看見後來者也因此發家致富。

跟名創優品打官司的不止NOME這一家。根據天眼查上的數據,名創優品涉及的法律訴訟中超過半數為侵權訴訟,曼秀雷敦、屈臣氏等品牌都因被名創優品侵權而遞過訴狀。

logo為什麼那麼像優衣庫?洗面奶怎麼跟資生堂用一樣的瓶子?抱枕為何跟無印良品同花同款?

葉國富認為,說名創優品抄襲純屬無稽之談:“我們的logo比優衣庫漂亮多了。優衣庫的沒有創意,就一個紅紅的方塊兒。我們的logo還有個開心購物的袋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左:優衣庫logo;右:名創優品logo


不得不承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對“國產”的印象並不是太好。因此,有很多品牌欲奪市場之前,先模糊身份。

當我們看到英文logo的美特斯邦威時,誰能想到它的內涵是“美麗特別斯於此,揚我國邦之威”呢?而跟奧林匹克中文同名、跟山峰英文同義的匹克,本來是要叫“豐登”的。

中國品牌看起來像外國品牌,也有很多外國品牌看起來像中國品牌,比如譯名為“露華濃”的美國Revlon和翻譯成“碧柔”的日本Biore。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你沒看錯,2017年,中國喬丹把美國喬丹告了。/ 澎湃新聞


取什麼名字、用什麼語言取,尚可以解釋為這是考慮到國際市場的接受程度。但如果在產品說明、產地、來源甚至標誌上全面向另一個國家趨近,這就很值得深思了。

都做到這個地步,還要拿著業績來談“民族品牌”“國貨崛起”,真的很像個笑話。

“Jordan”和“喬丹”、“New Balance”和“新百倫”的侵權官司還沒過去幾年,北京一家搶注了“無印良品”的公司,又在去年告贏了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性冷淡風,快消品的新寵。/ Xianjuan HU


但這對名創優品可能並不適用,靠著瘋狂的擴張手段和極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它的創始人葉國富,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等品牌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業內公敵實錘。

以無印良品為例,在中國它雖然沒有創造銷售神話,但品牌文化的神話早就屹立不倒。很顯然,設計與品質並重的商品在中國不缺市場,缺的只是習慣,可惜的是,高價門檻、文化差異阻止了大批人消費習慣的形成。

但潘多拉的盒扣已經鬆開了。慾望露頭的消費者嗷嗷待哺時,名創優品披著日本設計的皮橫空出世。從此,十元店脫胎換骨,有了精緻生活的深意。

城市白領和學生黨還沒攢夠買無印良品的錢,就先看到了走向精緻生活的捷徑——在三里屯花十塊錢購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去名創優品就知道了,既有面子又不傷裡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中國年輕人消費力的測謊儀。/ unsplash


無印良品們在中國市場的多年耕耘,到頭來,成了名創優品的肥料。

究竟誰是劣幣、誰是良幣?究竟是誰驅逐了誰?對名創優品來說這並不重要,不管劣幣良幣,能賺錢的就是好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逃得過哎呀呀,逃不過MINISO


讓日本品牌瑟瑟發抖的葉國富先生,也是80後90後青春期背後的男人——還記得當年擺滿可愛髮夾和夢幻指甲油的哎呀呀嗎?沒錯,那個承載了一代少女心事的粉紅雜貨店,就是葉國富一手打造的。

當年,在S.H.E、應採兒、李湘、阿Sa、林宥嘉這一系列代言人的助推下,blingbling的哎呀呀成了少女們漫長青春期裡的解憂雜貨鋪。有什麼煩惱是買個新發夾解決不了的呢?從哎呀呀裡出來,你就是學校裡最靚的女孩。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還記得當年的哎呀呀嗎?/ 圖蟲創意


回想哎呀呀的產品,小、多、快是最大的特色,跟著雜誌、影視劇、明星走,什麼火賣什麼。這裡銷售的是廉價易得的潮流,而不是經得住考究的質量或品味。

在哎呀呀時代,葉國富曾說:“女人最大的心願是希望男人愛她,小飾品承載著大心願。”

從銷售業績來看,你可以說葉國富是個聰明人,但從他給女人的定位上來看,你也許更應該說,葉國富不過是掛著成功企業家的大旗,割了無知少女的韭菜。

被判定為“只想要男人愛”的女孩們總要長大的。當她們終於不再需要用閃亮小發夾來刷存在感的時候,葉國富搖身一變,又帶著名創優品在她們未來的人生路上張開了懷抱。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我們只能目瞪口呆。


無論收入高低,無論多奢華的商場,只要有名創優品在,你就永遠不會在逛街時尷尬地空手而回。店員們那經過特殊培訓的、誇張變調的“歡迎光臨MINISO”,成了週末逛街時念念不忘的魔音。

當年試戴的是髮夾,如今試用的是彩妝;當年買阿Sa同款彩虹襪,如今挑日式經典家居服……多少人的生活,早就被葉國富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管是從街邊十元店走出來想要消費升級的,還是買不起無印良品想要消費降級的,來了就是名創人。在這方神奇的天地裡,曾經的消費鄙視鏈在店員的歡迎聲中消弭於無形,他們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和諧。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看看報道時間,消費者真的不知道嗎?/ 澎湃新聞


至於山寨的爭議?對不起,有便宜不佔傻給誰看?既然十塊錢的名創優品香水能跟祖•瑪瓏一個味兒,再去買祖•瑪瓏,就跟花了冤枉錢似的。

有慾望是件好事,有慾望才能向上走。但有時候,慾望還沒來得及推你向上,就先成了山寨紮根繁殖的腐土。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名創優品不是第一個靠不清不楚的血統上位的品牌,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尤其是在名創優品成功之後,MUMUSO、Mini Good、YOYOSO,優品、良品、質品……層出不窮的中國品牌遠銷海外,超日趕韓。

後來者中,與名創優品糾葛最深的大概要數2017年成立於廣州的瑞典設計師品牌NOME。

同樣發家於廣州,同樣設計來自海外,同樣做精緻百貨,不僅如此,NOME還與名創優品旗下的另一個品牌NOME全面撞款,除了logo上多了一個小勾之外,從名字、產品到佈局幾乎一模一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真假李逵?


兩個NOME互不相讓,一個指責對方偷竊創意,一個投訴對方抄襲品牌。在李鬼李逵尚無法律定論的情況下,他們已經心急火燎地在各大商場里門對門地叫起板來。

剛成立兩年的NOME,已經拿到了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最懂“學別人的才,發自己的財”這一套路的名創優品,當然不會願意看見後來者也因此發家致富。

跟名創優品打官司的不止NOME這一家。根據天眼查上的數據,名創優品涉及的法律訴訟中超過半數為侵權訴訟,曼秀雷敦、屈臣氏等品牌都因被名創優品侵權而遞過訴狀。

logo為什麼那麼像優衣庫?洗面奶怎麼跟資生堂用一樣的瓶子?抱枕為何跟無印良品同花同款?

葉國富認為,說名創優品抄襲純屬無稽之談:“我們的logo比優衣庫漂亮多了。優衣庫的沒有創意,就一個紅紅的方塊兒。我們的logo還有個開心購物的袋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左:優衣庫logo;右:名創優品logo


不得不承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對“國產”的印象並不是太好。因此,有很多品牌欲奪市場之前,先模糊身份。

當我們看到英文logo的美特斯邦威時,誰能想到它的內涵是“美麗特別斯於此,揚我國邦之威”呢?而跟奧林匹克中文同名、跟山峰英文同義的匹克,本來是要叫“豐登”的。

中國品牌看起來像外國品牌,也有很多外國品牌看起來像中國品牌,比如譯名為“露華濃”的美國Revlon和翻譯成“碧柔”的日本Biore。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你沒看錯,2017年,中國喬丹把美國喬丹告了。/ 澎湃新聞


取什麼名字、用什麼語言取,尚可以解釋為這是考慮到國際市場的接受程度。但如果在產品說明、產地、來源甚至標誌上全面向另一個國家趨近,這就很值得深思了。

都做到這個地步,還要拿著業績來談“民族品牌”“國貨崛起”,真的很像個笑話。

“Jordan”和“喬丹”、“New Balance”和“新百倫”的侵權官司還沒過去幾年,北京一家搶注了“無印良品”的公司,又在去年告贏了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阿迪王疑似借勢阿迪達斯的品牌戰略,最後引來很多網友的調侃。


前輩們戰果豐碩,名創優品能不能也在侵權官司中捷報頻傳呢?

葉國富認為,外界的抄襲質疑只是因為不同人的看法不同,“我們都有自己的設計。但是有些地方相近或雷同,純粹巧合”。

這些或有意或無意的巧合,終究成就了名創優品的今日。但巧合還能成就明天嗎?我們還不知道。


"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販售的是一種假精緻。/ 圖蟲創意

還記得過去的兩元店、十元店嗎?現在,它們大概依然存在,只是改了個名字。

“全場2元,全場2元,2元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只要2元錢,品質經得起考驗。”

十幾年前,街頭遍地開花的2元店,賣著臉盆水桶、筷子盤子、毛巾地墊,是老百姓撿便宜的最佳去處。

後來,生活水平高了,2元店變成了十元店。再後來,十元店也少了,它們變成了“名創優品”,賣的還是十元為主的百貨,只是背景音樂從野生RAP變成了網紅神曲。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人們總是健忘的,其實忙不迭追求精緻的我們,距離大甩賣的時代並不遠。/ 圖蟲創意


乍一看名創優品的店面,很容易產生疑惑:這到底是優衣庫呢,還是無印良品呢,還是大創(DAISO)呢?

走進店裡,又會二次疑惑:咦,這個杯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啊,這雙拖鞋也是!呵,這款式好眼熟!

陷在質檢門和關店潮裡的無印良品快要不行了,踩在前輩屍體上的名創優品倒是快要上市了。據彭博社消息,名創優品正在計劃IPO,或可籌資10億美元。

但在國外,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中國基因。其logo的樣式、產品的外形、購物袋上的日文、直接開進日裔街區的門店,都足以讓外國顧客堅定地相信這是個日本品牌。

在體面與成功之間,名創優品似乎未能兩全。這個中國人打造的日本設計師品牌,向來是話題與嘲諷齊飛,與其說是勵志的創業故事,不如稱之為十元店的灰色上位之路。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比十元店多了點設計感,比大牌子便宜一點。


短短几年時間,這家擺攤像無印良品、招牌像優衣庫、賣貨像大創的神店,從廣州出發遍地開花,不管一線城市還是四線城市,都有名創優品的身影。

不過,也不一定全都是名創優品。在山寨這條路上,中國商家思路開闊勇氣驚人,名創優品山寨日本,後入場的也能山寨名創優品,所謂商場是個圈,轉來轉去,看著都是同一張臉。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誰是劣幣?誰是良幣?


2013年,第一家名創優品在廣州開業的時候,人們還以為這只是個裝修好看、譁眾取寵的十元店。沒人能想到,6年之後,下沉市場風生水起,被指“山寨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適逢其時。

從創立之初,抄襲、山寨的陰影,就一直籠罩在名創優品上空。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山寨,品牌的原罪,老百姓的最愛。/ 圖蟲創意


論設計,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早就世所周知,別的相似品牌,只能勉強稱之為“MUJI風”;論品質,優衣庫基礎款的質量早就被程序員穿出了神話感;論利潤,薄利多銷的雜貨店模式,在市場上少有被看好的時候。

名創優品如一株爬山虎,看著細胳膊細腿的,每個環節都經不起風雨,偏偏就是它爬滿了整面牆壁,還有本事擠得旁邊的名貴植物都呼吸困難。

趕在真正的日本設計收割南美、東南亞等市場之前,名創優品先一步拔營前進,圈地為王。

而這也是名創優品一貫的作風,開店快、搶人快、產品更新快,市場就像海綿裡的水,誰先擠出來就是誰的。

對此,足夠自信的品牌大可以說聲:“你儘管模仿,超過我了算我輸。”畢竟,學樣容易學精難,運營經驗和消費認知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供給養分的。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性冷淡風,快消品的新寵。/ Xianjuan HU


但這對名創優品可能並不適用,靠著瘋狂的擴張手段和極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它的創始人葉國富,被無印良品、優衣庫、屈臣氏等品牌列為“全球最可怕的競爭對手”,業內公敵實錘。

以無印良品為例,在中國它雖然沒有創造銷售神話,但品牌文化的神話早就屹立不倒。很顯然,設計與品質並重的商品在中國不缺市場,缺的只是習慣,可惜的是,高價門檻、文化差異阻止了大批人消費習慣的形成。

但潘多拉的盒扣已經鬆開了。慾望露頭的消費者嗷嗷待哺時,名創優品披著日本設計的皮橫空出世。從此,十元店脫胎換骨,有了精緻生活的深意。

城市白領和學生黨還沒攢夠買無印良品的錢,就先看到了走向精緻生活的捷徑——在三里屯花十塊錢購物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去名創優品就知道了,既有面子又不傷裡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名創優品,中國年輕人消費力的測謊儀。/ unsplash


無印良品們在中國市場的多年耕耘,到頭來,成了名創優品的肥料。

究竟誰是劣幣、誰是良幣?究竟是誰驅逐了誰?對名創優品來說這並不重要,不管劣幣良幣,能賺錢的就是好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逃得過哎呀呀,逃不過MINISO


讓日本品牌瑟瑟發抖的葉國富先生,也是80後90後青春期背後的男人——還記得當年擺滿可愛髮夾和夢幻指甲油的哎呀呀嗎?沒錯,那個承載了一代少女心事的粉紅雜貨店,就是葉國富一手打造的。

當年,在S.H.E、應採兒、李湘、阿Sa、林宥嘉這一系列代言人的助推下,blingbling的哎呀呀成了少女們漫長青春期裡的解憂雜貨鋪。有什麼煩惱是買個新發夾解決不了的呢?從哎呀呀裡出來,你就是學校裡最靚的女孩。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還記得當年的哎呀呀嗎?/ 圖蟲創意


回想哎呀呀的產品,小、多、快是最大的特色,跟著雜誌、影視劇、明星走,什麼火賣什麼。這裡銷售的是廉價易得的潮流,而不是經得住考究的質量或品味。

在哎呀呀時代,葉國富曾說:“女人最大的心願是希望男人愛她,小飾品承載著大心願。”

從銷售業績來看,你可以說葉國富是個聰明人,但從他給女人的定位上來看,你也許更應該說,葉國富不過是掛著成功企業家的大旗,割了無知少女的韭菜。

被判定為“只想要男人愛”的女孩們總要長大的。當她們終於不再需要用閃亮小發夾來刷存在感的時候,葉國富搖身一變,又帶著名創優品在她們未來的人生路上張開了懷抱。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我們只能目瞪口呆。


無論收入高低,無論多奢華的商場,只要有名創優品在,你就永遠不會在逛街時尷尬地空手而回。店員們那經過特殊培訓的、誇張變調的“歡迎光臨MINISO”,成了週末逛街時念念不忘的魔音。

當年試戴的是髮夾,如今試用的是彩妝;當年買阿Sa同款彩虹襪,如今挑日式經典家居服……多少人的生活,早就被葉國富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管是從街邊十元店走出來想要消費升級的,還是買不起無印良品想要消費降級的,來了就是名創人。在這方神奇的天地裡,曾經的消費鄙視鏈在店員的歡迎聲中消弭於無形,他們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和諧。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看看報道時間,消費者真的不知道嗎?/ 澎湃新聞


至於山寨的爭議?對不起,有便宜不佔傻給誰看?既然十塊錢的名創優品香水能跟祖•瑪瓏一個味兒,再去買祖•瑪瓏,就跟花了冤枉錢似的。

有慾望是件好事,有慾望才能向上走。但有時候,慾望還沒來得及推你向上,就先成了山寨紮根繁殖的腐土。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名創優品不是第一個靠不清不楚的血統上位的品牌,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尤其是在名創優品成功之後,MUMUSO、Mini Good、YOYOSO,優品、良品、質品……層出不窮的中國品牌遠銷海外,超日趕韓。

後來者中,與名創優品糾葛最深的大概要數2017年成立於廣州的瑞典設計師品牌NOME。

同樣發家於廣州,同樣設計來自海外,同樣做精緻百貨,不僅如此,NOME還與名創優品旗下的另一個品牌NOME全面撞款,除了logo上多了一個小勾之外,從名字、產品到佈局幾乎一模一樣。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真假李逵?


兩個NOME互不相讓,一個指責對方偷竊創意,一個投訴對方抄襲品牌。在李鬼李逵尚無法律定論的情況下,他們已經心急火燎地在各大商場里門對門地叫起板來。

剛成立兩年的NOME,已經拿到了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最懂“學別人的才,發自己的財”這一套路的名創優品,當然不會願意看見後來者也因此發家致富。

跟名創優品打官司的不止NOME這一家。根據天眼查上的數據,名創優品涉及的法律訴訟中超過半數為侵權訴訟,曼秀雷敦、屈臣氏等品牌都因被名創優品侵權而遞過訴狀。

logo為什麼那麼像優衣庫?洗面奶怎麼跟資生堂用一樣的瓶子?抱枕為何跟無印良品同花同款?

葉國富認為,說名創優品抄襲純屬無稽之談:“我們的logo比優衣庫漂亮多了。優衣庫的沒有創意,就一個紅紅的方塊兒。我們的logo還有個開心購物的袋子。”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左:優衣庫logo;右:名創優品logo


不得不承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對“國產”的印象並不是太好。因此,有很多品牌欲奪市場之前,先模糊身份。

當我們看到英文logo的美特斯邦威時,誰能想到它的內涵是“美麗特別斯於此,揚我國邦之威”呢?而跟奧林匹克中文同名、跟山峰英文同義的匹克,本來是要叫“豐登”的。

中國品牌看起來像外國品牌,也有很多外國品牌看起來像中國品牌,比如譯名為“露華濃”的美國Revlon和翻譯成“碧柔”的日本Biore。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你沒看錯,2017年,中國喬丹把美國喬丹告了。/ 澎湃新聞


取什麼名字、用什麼語言取,尚可以解釋為這是考慮到國際市場的接受程度。但如果在產品說明、產地、來源甚至標誌上全面向另一個國家趨近,這就很值得深思了。

都做到這個地步,還要拿著業績來談“民族品牌”“國貨崛起”,真的很像個笑話。

“Jordan”和“喬丹”、“New Balance”和“新百倫”的侵權官司還沒過去幾年,北京一家搶注了“無印良品”的公司,又在去年告贏了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阿迪王疑似借勢阿迪達斯的品牌戰略,最後引來很多網友的調侃。


前輩們戰果豐碩,名創優品能不能也在侵權官司中捷報頻傳呢?

葉國富認為,外界的抄襲質疑只是因為不同人的看法不同,“我們都有自己的設計。但是有些地方相近或雷同,純粹巧合”。

這些或有意或無意的巧合,終究成就了名創優品的今日。但巧合還能成就明天嗎?我們還不知道。


把十元店換成了名創優品,這也能算消費升級?

廣州,老街裡的“時尚博主”/ Lycheeart


參考資料

《從名創優品成為南美最火日本店鋪說起》日本經濟新聞,201907

《名創優品屢陷侵權門質量門:涉68起訴訟 侵權佔六成》長江商報,201907

《墨西哥首富增持名創優品墨西哥代理商公司股份,今年將在當地開夠180家》界面新聞,201907

《“水土不服”無印良品,難過中國市場生死劫》澎湃新聞,201907

《NǑME多事之秋:陷加盟商退店羅生門 與名創優品短兵相接》新浪財經,201907

《名創優品旗下首家NOME在上海開業 它幾乎是諾米家居的複製版》界面新聞,201806

《MINISO(名創優品)火爆60國,你聽過MUMUSO和YOYOSO嗎?》36氪,201808


✎作者 | 易米三升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週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