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萬修萬人去的淨土法門不能生信?

文/郭清奇

信心是世出世法的基礎,而淨土法門更將信心列為往生的三個必備條件之一。眾生對淨土法門難生信心,其原因有二:1. 煩惱的障礙;2.宿世善根不深。

此出自《佛說無量壽經》中的偈頌,偈曰:“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宿世見諸佛,樂聽如是教。”在障礙眾生對淨土法門生起信心的煩惱中,佛列出二種:1.憍—屬於隨煩惱。2.慢—是根本煩惱。

隨煩惱是從根本煩惱中流出。而憍為貪所攝,根本煩惱如樹的主幹,隨煩惱則如枝葉。因為有這兩種煩惱,導致眾生對淨土法門難以生信,當然也就不會精進修行,於是產生第三種煩惱,即偈中的“懈怠”,這也是隨煩惱的一種。

“弊”即害的意思,如果只對世間善法懈怠固然不好;如果對出世間的淨土法門也懈怠,那是真正的弊害。宿世的善根已無法做主,但今世的善根,還是可以通過對淨土經教的熏習和修行來培養增長。在善根增長的同時,亦可漸消煩惱。為使大家對淨土法門生起信心,並對障礙自己生信的煩惱有所認識。現分析“憍”、“慢”和“懈怠”三種煩惱:

為什麼對萬修萬人去的淨土法門不能生信?

一、“憍”通於“驕”

據《成唯識論》卷六,其定義為“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染依為業,謂憍醉者生長一切雜染法故;此亦貪愛一分為體,離貪無別憍相用故”。

這段文分三個內容:1.“憍”的體性;2.“憍”的業用;3.“憍”屬於哪種根本煩惱。現就這三段文中的名相略作解釋:

(1) 體性:

  所謂“自盛事”略收為七種:1.無病;2.少年;3.長壽;4.族姓(如上  族種姓);5.色力(即色相端正,身強力壯);6.富貴;7.多聞(指學  問才華等)。

驕傲之人即於這些“盛事”認為值得驕傲,並“深深染著”,於是得意忘形,陶醉於自己的“盛事”,以至於驕傲自滿,這是“憍”的體性;若知一切無常,所恃的“盛事”也不長保,則亦無可驕也。

(2) 業用:

1. 能障不憍,不憍即是謙虛;2. 生長一切雜染法,雜染法就因來說,即是煩惱,就果來說,即是輪迴六道不得出離的苦果。《易》曰:“謙受益,滿招損。”不管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憍”皆帶來苦果。

(3) 屬於哪種煩惱所攝:

“憍”以“貪”為體,屬於“貪”的一分。這是因為“憍”雖類似於“慢”(所以常連在一起),究其根本,是由於貪愛自己所擁有的“盛事”,才導致驕傲的眾生自恃凌人。這個隨煩惱“憍”,既然是“貪”(根本煩惱)的一分,所以要斷除“貪”才能從根本斷除“憍”。

“貪”分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證得阿那含果才能斷除欲界的貪;證得阿羅漢果才能斷除色界和無色界的貪,由此可見,去除煩惱是一件很難的事。

淨土法門正被凡夫兼為聖人,若要求五濁惡世的凡夫能夠斷煩惱,恐怕事倍功半,甚至還有拔苗助長之過失。佛陀在此點出這個“憍”令眾生對淨土法門難以生信的煩惱,是希望眾生能體會無常,不再自恃“盛事”;瞭解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一切皆不可恃;唯有佛陀的真淨功德才是真實可恃,於是歸心淨土法門。

二、慢,即貢高我慢,是六個根本煩惱之一

《成唯識論》解釋為:“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謂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這裡也分為三段:1.“慢”的體性;2.“慢”的業用;3.解釋為何由“慢”生苦。現分別解釋如下:

(1)體性:即“恃己於他,高舉為性”。意思是說,有這個“慢”煩惱的眾生,不管自己的條件如何,與其他眾生相比較時,總是高估自己。

(2)業用: 1.能障不慢,不慢屬於“慚”這個善心所的一部份,即有“慢”的眾生慚恥之心不具足;2.生苦,苦即是苦果。就世間法來說,苦果即是墮落到三惡道;從出世間法的究竟意義來說,苦果即是無法證得圓滿的佛果。

(3) “慢”能生苦:有“慢”的眾生,對“功德之法”及“有功德的眾生”,心不謙下,所以不會也不甘願學習功德之法,也不向“有功德的眾生”請益,因此自失利益,導致“生死輪轉無窮”,承受各種各樣的苦果。

“慢”雖有七種、九種之分,但總不離高估自己,輕視他人,這是“慢”和“憍”的不同之處。“慢”是對他人而言,“憍”是陶醉於自己的“盛事”而深深染著。為對“慢”有更深的認識,現就常見的七種“慢”再作進一步的分析:

(1)慢:1. 於等謂己等,對和自己相等程度的眾生,心不尊敬;2. 於劣謂己勝,對比不上自己的眾生,心懷蔑視。

(2)過慢:1. 於等而謂己勝,對和自己相等的眾生,卻認為自己比他優秀;2. 於勝而謂己等,對勝過自己的眾生,卻認為自己跟他旗鼓相當。這  是一種過分的“慢”,所以稱為“過慢”。

(3) 慢過慢:於勝類反視為劣,對明明勝於己的眾生,卻反認自己勝過他。這種“慢”比“過慢”更離譜,所以稱為“慢過慢”。

(4) 我慢:這是“慢”的煩惱根本來源,所以常用“我慢”來代表“慢”。眾生之所以有各種的“慢”,究其根本,是執著有一個真實不變的“我”。不知萬法是因緣和合而有,因此所謂的我,也只是五蘊和合的一個假體。色蘊不是我,受想行識也不是我。因為有我執,所以才認為自己高人一等,連帶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也認為比他人都好。

(5) 增上慢:指在修行中獲得一些功德利益,因為“我慢”的緣故,結果認為自己已經證得聖果。縱有更深的善法,因得少為足,自以為了不起,於是就不思進學。

(6) 卑慢:1. 自實甚劣,妄謂少劣,即自己承認確實不如人,卻認為也不過略差 一籌而已;2. 雖知彼勝,不肯起敬,比自己厲害的人,理應向其學習,卻反而不肯生起敬意虛心請教。

“卑慢”即平常說的自卑,自卑好像和“慢”相反,其實不然,因承認自己技不如人,卻又不肯虛心學習,將自己杜於向善向上的門外,美其名曰“自己不堪”,實際上,骨子裡即含有對世出世間善法不屑一顧之意。修淨土法門的人,如果認為自己根器不夠,煩惱重重,以致於認為往生無望,就不發心精進修學,這種心態即是“卑慢”;如果知道自己不足,仍發心修學,不劃地自限,則不屬“卑慢”。

為什麼對萬修萬人去的淨土法門不能生信?

(7) 邪慢:

成就惡行,恃惡高舉,指有些眾生造作不善業,反而沾沾自喜,不知悔改。以惡業為榮,努力造罪,由此墮落三塗惡道。

“慢”這個根本煩惱,須證得阿羅漢才能根除,佛陀點出這個煩惱,是希望眾生能培養謙敬的心,這樣就能信受淨土法門。如《佛說無量壽經》說:“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

學淨土法門的善知識常見的是“增上慢”和“卑慢”。

“增上慢”的行者得少為足,認為淨土法門就只勸眾生信願唸佛,好像沒什麼甚深的教理,看不起淨土法門,因此不願意修學;佛陀為對治這類眾生,在《無量壽經》裡特意點出“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譬如從生盲,欲行開導人。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瞭”,連聲聞和菩薩都譬喻為生盲,無法開導眾生,更何況是在二乘聖人之下的。

《華嚴經》中普賢菩薩以自己為榜樣,導歸一切大眾往生極樂,也意含淨土法門全是佛的境界,是“唯佛獨明瞭”的。如此經教皆真實說法,“增上慢”行者當於此息下妄心。

“卑慢”的行者,因自己有很深的煩惱,常思極樂世界是那麼清淨莊嚴,自忖何德何能,怎可能往生淨土,因信心不足,劃地自限,不精進修行淨土法門。

佛陀為對治這類眾生,在《無量壽經》裡點出淨土法門“多所饒益,開化一切諸天人民”,在《觀無量壽佛經》中更清楚的說:“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這些經教都表明淨土法門全憑佛力,生死凡夫,精進修行淨土法門,與佛願感應道交,定蒙阿彌陀佛慈悲攝受,歸命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那先比丘經》中的譬喻:石子再小,扔到水裡也是直沉水底;但若有艘船,就可以讓石頭不沉入水底。以石頭譬喻眾生的煩惱業障,以船來譬喻佛的慈悲願力。阿彌陀佛的願力大船是遍虛空、盡法界,眾生再大的煩惱業障,這艘大願船也裝得下。諸佛菩薩及善知識們,以種種方便來勸進“卑慢”的行者,希望他們能拋棄自己的凡夫見,於淨土法門生起深信切願之心。

修行者因為有“憍”和“慢”的煩惱,縱然遇到了淨土法門,也悠悠泛泛,懈怠不學;同時因懈怠,而滋長了“憍”和“慢”,惡性循環的結果,即是難以相信淨土法門,喪失往生西方淨土,永離六道輪迴,一生證得圓滿佛果的利益,故稱“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據《成唯識論》,“懈怠”的定義如下:“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這裡分兩點來解釋:1.“懈怠”的體性;2. 懈怠”的業用。

(1)體性:

即對修善和斷惡的事不精進。其表現形式在《瑜伽師地論》中有描述:“云何懈怠?謂執睡眠、偃臥為樂,晝夜唐捐,舍眾善品。”《顯揚聖教論》說:“懈怠者,謂耽著睡眠,倚臥樂故,怖畏升進,自輕蔑故,心不勉勵為體。”綜合以上論典,可知“懈怠”的行者有如下幾種特徵:

1. 執著睡眠:因此心昏身重,不易修定;

2. 偃臥為樂:因此放縱身心;

3. 怖畏升進:覺得斷惡修善,成佛度眾生是難事一樁,而不思進取4. 妄自輕蔑:不知眾生皆具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總認為自己無份於無上佛道,此即“卑慢”;

5. 心不勉勵:對斷惡修善總是猶豫不決,因循苟且。體性既然如此,其業用就可想而知了。

(2)業用:

1. 能障精進:精進即是斷惡修善的意思,“懈怠”剛好與之相反;

2. 增加染法:“懈怠”的眾生很容易滋長貪瞋痴等煩惱法。

這裡需作個簡別,即所謂的善法是以十善業為基礎,如果不在十善業以及之上的善法(如菩薩的四攝六度等)精進修行,就屬於“懈怠”。如世間人為了名利而努力奮鬥,這在佛法來說,屬於“懈怠”,因為越貪著於名利,就越障礙精進修行十善業等善法,更多時候則是增加貪瞋痴等煩惱。

修學佛法不離二門:一者從斷煩惱、證涅槃下手,此即“聖道門”,又稱“難行道”;二者就是仰憑佛力,往生極樂世界,在彼清淨世界轉煩惱為菩提,此即“淨土門”,又稱“易行道”。以上是“憍”、“慢”和“懈怠”三種煩惱略作解釋,目的不是要求一定要斷煩惱,因為這是“難行道”,在此五濁惡世,眾生能伏住煩惱就已經了不起了。若一味的要求五濁眾生斷煩惱,恐怕有拔苗助長之嫌,令眾生喪失信心。

希望對淨土法門還未生信的善知識,能通過經論來認識自己的煩惱,掃清學佛道上知見的一些障礙,若能如此,則不僅煩惱減輕,善根也同時增長,如此對淨土法門就有更深刻的認識,他日淨土蓮花化生,花開見佛悟無生,亦不無今日之功。願共勉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