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問劉禹錫'想到為什麼在欣賞文學作品時不能盲目較真(原創)

常見有人在欣賞文學作品時,喜歡較真,好像是在想,好傢伙,我可抓住你的漏洞了。比如唐代詩人刓禹錫寫的《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有人讀了這詩就有了疑問。劉禹錫什麼時候人,唐代人,生卒年為772年__842年。王、謝什麼時候人,東晉。王導的生卒年為276年__333年;謝安的生卒年為320年__385年。劉禹錫和王、謝相距三百多年,他就看見王、謝家的燕子飛到尋常百姓家了。王、謝家的燕子就能活三百幾十歲?劉禹錫怎麼知道王、謝家有過燕子?就算燕子長生不老,又真的在王、謝家住過,劉禹錫怎麼就認識那就是王、謝家的燕子呢?你看,這可真是較真了,來了個"三問劉禹錫"。

由'三問劉禹錫'想到為什麼在欣賞文學作品時不能盲目較真(原創)

還有詩人杜牧寫的《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有人讀了就說,杜牧也是瞎扯,你就一個個數過有四百八十座寺院?而且還能認定都是南朝的?

再如詩人李白《秋浦歌》其十五:

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裡,

何處得秋霜。

有人讀了就問:白頭髮長了三千丈,就是三萬尺,那身子多高?頭有多大?三萬尺長的頭髮拖著怎麼走路?這又是一個"三問李白"。

由'三問劉禹錫'想到為什麼在欣賞文學作品時不能盲目較真(原創)

在咱們漢語言中,有時數字並不是具指的,在舊對聯中就有"梅開五福,三多九如"之說。"三"有時是指多的意思,"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這裡的"三、四"實際是指多次的意思,並不是實指三次、四次。

就文學表現手法而言,有現實主意,也有浪漫主義。比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霄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王宇,高處不勝寒。"你能問蘇軾,常識告訴我們,人不能提著自已的頭髮離開地球,你宋朝也沒有宇宙飛船,你還能上天?怕冷,不怕冷你也去不了。

這樣較真,就鑽進牛角尖了,走入了歧途,影響我們對文學作品的欣賞。其實在文學表現手法上無論怎麼浪漫、謊誕,都有一個現實主義的內核。我們在欣賞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首先是欣賞詩歌意境,就是詩人通過具象表現抽象,通過有形表現無形的那些內容,需要細心體會。再就是詩的現實主義內核,比如《烏衣巷》,詩人劉禹錫要表現的是對世事滄桑的深沉感慨,昔日王、謝這樣的名門望族不在了,而烏衣巷還在,朱雀橋邊的花還照樣開,曾徑是王、謝兩家做窩結巢的燕子在尋常人家照樣結巢作窩;

由'三問劉禹錫'想到為什麼在欣賞文學作品時不能盲目較真(原創)

詩人杜牧說的"四百八十寺",主要是對當時大肆興建寺廟的不滿,南朝的宋、齊、樑、陳四個王朝都崇信佛教,致使"天下戶口幾去其半。"梁武帝時僅建康一地就有寺廟五百餘所,僧尼十多萬人,良田沃土多為寺院所佔,嚴重影響社會人口和經濟的發展。杜牧主張禁佛毀寺,認為這樣可有利於農業的發展,減輕人民的負擔。這是作者在詩中表現的現實主義內核,若舍此去數一數是否真有四百八十所寺院,不是買櫝還珠嗎?

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目的不是說白髮而是說他的愁。《秋浦歌》的這首詩寫於李隆基天寶未年,當唐王朝己很腐敗。詩人己經五十多歲,理想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壓抑,所以對鏡看到白髮如霜而發出感慨。李白是位浪漫主義色彩很濃的詩,還因為此,其詩才更富於美感。

說了這麼多,主要還是說明在欣賞文學作品時,不必盲目較真,而影響了作品的欣賞和對現實主義內核的理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