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武漢三環內留給剛需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武漢 購房 後湖 武漢樓市直擊 2019-04-08

武漢的城市發展史也是環線生長史,從“內環才是真正的市中心”到“買房不出三環”再到“武漢無窪地”,口號的變遷的背後是城實外延的延伸和擴張。如今的四環已經從人煙稀少的不毛之地,成為房企紛紛搶先佈局的香餑餑,房企的“遠”見卓識其實也是為購房者敲響了警鐘。時間緊迫,三環內的主城區,留給剛需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抓緊!武漢三環內留給剛需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1

遠城區領跑供應榜

近日,《長江日報》公佈了二季度達到預售條件的項目名單,共計有155個項目。相對於去年四季度的205個項目,數量下降明顯。仔細分析這份榜單,武漢樓市三環外盡顯數量優勢,三環內價格走高的趨勢已經初現端倪。換言之,對於剛需而言,躋身三環內已經成本越來越高,並非易事。


從二季度達到預售條件的項目的區域分佈來看,樓盤數量前五名中,有3個位於遠城區。黃陂區預計有19個項目、東西湖區14個項目、而蔡甸有11個。

抓緊!武漢三環內留給剛需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儘管主城區達到預售條件的樓盤數量達到81個,破天荒的超過了遠城區。但是從入市項目所處的區位來看,有至少13個項目位於三環線以外。如果僅以三環內外樓盤數量對比。三環外的樓盤數量仍然領先三環內。

從開盤的情況也能看出,購房需求向三環外轉移的趨勢。根據克而瑞的數據,上週武漢共有12個樓盤開盤,其中有8個樓盤位於三環外;5個日光盤中,4個位於三環外。這是樓市主戰場向三環外轉移的最好佐證。

遠城區以及三環外的主城區已經逐漸成為供應和成交榜單上的領頭羊。根據房管局數據,2019年1月,武漢共有7個片區成交套數超過500套。5個位遠城區,而剩下的兩個分別為洪山區和東湖高新區,這兩個片區也有相當多樓盤位於三環外。

2

窪地不窪 白沙洲獨木難支

相較於新房供應逐漸偏向遠城區,窪地的相繼脫“窪”,更讓剛需覺得上車時間緊迫。

三環內真正稱得上價格窪地的,可能只有白沙洲了。畢竟曾經和它齊名的後湖、四新等主城區價格相對較接地氣的片區,都已經一一“脫窪”。

抓緊!武漢三環內留給剛需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此次公佈的可售項目名單中,漢陽區共有12個。但是四新片區樓盤數量並不多,可以明顯看到漢陽三環內新房供應有從四新從五里墩、鍾家村等傳統商圈轉移的趨勢。而這些傳統的商業集中地,房價自然同四新這種生活居住區不可同日而語。

白沙洲獨佔價格較低和供應較充足兩項利好,但畢竟獨木難支。如今入駐白沙洲的品牌房企

也越來越多,白沙洲的土地資源供不應求,自然水漲船高。白沙洲已經出現了一批整體均價15000元/㎡左右的樓盤。諸如萬科雲城、金地保利褐石公館以及楚天都市沁園、正商金域世家等等。

這些樓盤的集中問世,勢必會推動片區整體房價的提升。

居住空間VS通勤時間 尷尬的選擇題

根據京東房產武漢站的統計局,截止到2019年2月,武漢三環內總價在150萬以下的住宅,僅有12個樓盤可供選擇。

而在這12個樓盤中,還有不少樓盤均價超過了15000元/㎡,整體均價並不算低,但是由於在售戶型較小,導致整體均價不高。對於剛需而言,這樣看起來難得的低價房,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按照目前的房貸利率,按首套房首付三成來計算,總價150萬的房子,商貸月供大約為每月6200元。一份基於113036份樣本數據得到的武漢市薪資水平報告表示,武漢市的平均工資為3984元。可能對於普通小兩口來說,沒有父母的幫助,一個月還貸6200元也絕對不是輕鬆的事情。

抓緊!武漢三環內留給剛需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但是目前武漢市場最受追捧的戶型依舊是90㎡——120㎡的三房,留在三環內對於預算不足的剛需而言,不過是要麼犧牲居住品質、居住空間,要麼犧牲通勤時間和配套質量的頭疼選擇。

一言以蔽之,隨著三環內土地資源和房源的緊缺,無論是房企拿地還是購房者置業,都面臨越來越高昂的成本。對於預算有限的剛需而言,買房不出三環事實上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