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一直冤枉了那隻揹著大石碑的“烏龜”

當我們遊覽人文名勝之時,特別是泰山山腳下的帝皇行宮——岱廟和華山,常常看看到有“烏龜”揹著一個大石碑,上面刻著飽含滄桑的文字,記載的一些當地的或者歷代帝皇的功德聖蹟。那這個到底叫做什麼呢?為什麼都是用“烏龜”來揹負那麼一大塊的石碑?為什麼其他神獸不可以呢?

原來我們一直冤枉了那隻揹著大石碑的“烏龜”

但其實許多人都冤枉這一個任勞任怨的大力士了,它其實是一隻神獸,龍之九子之一,名為贔屓(bì xì),又叫霸下,或者叫作龜趺。它的面貌一般是龍頭,龜身,有的頭上有角,身後有麒麟尾,有的卻長得和烏龜差不多。尤其唐宋年間留下的老贔屓,經常和烏龜沒什麼特別的不同。但雖如此,還是有兩個細節是不同的:烏龜是沒有牙齒的,贔屓有,經常還齜著一口整齊的牙,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贔屓背後的鱗片數量也和烏龜不一樣。

那麼下面我們來講講贔屓馱碑的歷史和原因。

其實它的淵源起於我國古代的神話之中,《堅瓠集》雲:“一曰贔屓。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在上古時代的中國傳說中,這一隻神龜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還有一個故事,是講共工與祝融鬥打,共工怒觸不周之山,使得撐起天空的柱子崩了,天空出現了一個大裂縫,於是女媧煉石補天的時候就“斷鰲足以立四極”重新撐起了蒼天。這也是後代又神龜馱碑的原因之一。

原來我們一直冤枉了那隻揹著大石碑的“烏龜”

霸下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奮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頑強地撐著,努力地向前走,並且總是不停步。,頗有忍辱負重、砥礪前行的精神。據資料記載,龜趺最早起於漢代,龜為四靈之一,同時它壽命較長,以龜馱碑就是希望碑石能永遠保存下去,將刻於其上的帝王功績永久的保存下來,以供後人“瞻仰”,並且想讓自己名留千史、百世流芳。

其實,霸下的造型經歷了一個從自然之形到抽象之形的變化過程,也就是從“龜”到“贔屓”的變化,前者是自然界裡本來就存在的生物,而後者是人物將龜神化的產物,是抽象的產物。正如前文所說,宋代之前的龜趺的造型基本上都是按照現實中的龜來塑造的,而到了金代,其造型仍未有大的變化,但龜首變得更為碩大,看上去給人一種雄渾有力更能負重的感覺。到了元代,它慢慢地變得超自然化起來了,出現了牙齒,龜首更加龐大,表情更加猙獰凶猛,並且有一種斜視、狂傲不拘的霸氣,看起來非常神武。到了明清的時候,龜趺變得更加明顯了,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很多龜趺馱碑的形象,它有耳朵,有了鬍鬚,有了長髮,有的還具備了角和肘毛。從總體來說,就是從最開始的只有幾個線條的“烏龜”發展到了具有非常傳神的神態的“贔屓”。這也直接反映了我國石刻技藝的提高。

原來我們一直冤枉了那隻揹著大石碑的“烏龜”

此外還有一種馱碑,造型巨大,高達十幾米,叫做“螭首龜趺”碑,上有螭龍環繞,下有神龜馱重,比龜趺碑要高上一個層次,同樣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韻味。這種碑最早也是出現在漢代,這種碑的碑首的龍其實叫做“蟠龍”,蟠龍同樣有著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變化過程。最初的時候龍的體態刻畫較為簡樸,到了宋朝,龍的軀體變得更得雄壯,特別是到了元代的時候,龍的肢體更加雄渾有力,不像之前那樣遍平,而且元代的龍還出現了一個新的特點,那就是口吐祥雲,但到了明清的時候,這一個特點又逐漸消失了。明代的龍鱗、龍鰭更為細緻清晰,顯得非常威武,但到了清朝,有的螭首龜趺”碑又稍稍迴歸樸實,逼真感沒有那麼突出了。龍是古代中國最出名的吉祥物,也是天的象徵,可想而知這種碑所蘊含的歌功頌德之意了,當然它還含有許多其他的意味。

原來我們一直冤枉了那隻揹著大石碑的“烏龜”

為什麼這兩種都出現在漢代呢?其實這是跟漢代的歷史背景有關的,漢代是我國第二個完成大一統的王國,實力空前的強大,與唐朝並稱漢唐盛世,而且歷代皇帝不斷開疆擴土,發展經濟,國家繁榮強大,於是相應地就出現了“歌功頌德”還有紀念的需要了,在此前神龜文化的基礎上,神龜馱碑也就應運而生了。

如此,下次你再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去旅遊的時候,再見到神龜馱碑,你就可以向他們娓娓道來它的淵源了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