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格林童話》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上帝創造世界以後,答應所有的動物都有30年的壽命可以活。驢子因為太清楚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來就該揹負重物,因此要求上帝縮短它的壽命,好讓它不必做那麼久的苦工,上帝於是收回驢子18年的壽命;狗因為害怕變老,要求上帝也讓它少活幾年,上帝也答應了;到了猴子,猴子同樣害怕年老體衰被人戲弄,跟著請求上帝收回它幾年的壽命,上帝就好心地讓它少活10年。

最後輪到人類,男人和女人都覺得30年壽命太短,請求上帝讓他們多活一陣子,上帝於是把從驢子那兒拿來的18年賜給人類。

可人類還是不滿足,覺得這樣仍然太短,上帝就把狗不想活的那12年再賜給人類。到最後,連猴子多出來的那10年,也給了人類。

"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格林童話》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上帝創造世界以後,答應所有的動物都有30年的壽命可以活。驢子因為太清楚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來就該揹負重物,因此要求上帝縮短它的壽命,好讓它不必做那麼久的苦工,上帝於是收回驢子18年的壽命;狗因為害怕變老,要求上帝也讓它少活幾年,上帝也答應了;到了猴子,猴子同樣害怕年老體衰被人戲弄,跟著請求上帝收回它幾年的壽命,上帝就好心地讓它少活10年。

最後輪到人類,男人和女人都覺得30年壽命太短,請求上帝讓他們多活一陣子,上帝於是把從驢子那兒拿來的18年賜給人類。

可人類還是不滿足,覺得這樣仍然太短,上帝就把狗不想活的那12年再賜給人類。到最後,連猴子多出來的那10年,也給了人類。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人類前80年的人生通常可以過得健康快樂,因為這30年是他們原本該有的壽命。接下來的18年,因為是從驢子那兒拿來的,所以他們就得每天做牛做馬,不斷遭受鞭管,辛苦勞動。再接下來的12年,因為是狗的壽命,所以他們通常就坐在壁爐邊哨哺抱怨,跑哮不止。最後輪到猴子的10年,此時人們的生命也即將結束。

“30”是一個有趣的數字。

中國人說,“三十而立”。按孔子的原意,“立”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立”,所謂立身行道也,是指道德人格層面的意思。

已欲立而立人,卓然自立。

"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格林童話》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上帝創造世界以後,答應所有的動物都有30年的壽命可以活。驢子因為太清楚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來就該揹負重物,因此要求上帝縮短它的壽命,好讓它不必做那麼久的苦工,上帝於是收回驢子18年的壽命;狗因為害怕變老,要求上帝也讓它少活幾年,上帝也答應了;到了猴子,猴子同樣害怕年老體衰被人戲弄,跟著請求上帝收回它幾年的壽命,上帝就好心地讓它少活10年。

最後輪到人類,男人和女人都覺得30年壽命太短,請求上帝讓他們多活一陣子,上帝於是把從驢子那兒拿來的18年賜給人類。

可人類還是不滿足,覺得這樣仍然太短,上帝就把狗不想活的那12年再賜給人類。到最後,連猴子多出來的那10年,也給了人類。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人類前80年的人生通常可以過得健康快樂,因為這30年是他們原本該有的壽命。接下來的18年,因為是從驢子那兒拿來的,所以他們就得每天做牛做馬,不斷遭受鞭管,辛苦勞動。再接下來的12年,因為是狗的壽命,所以他們通常就坐在壁爐邊哨哺抱怨,跑哮不止。最後輪到猴子的10年,此時人們的生命也即將結束。

“30”是一個有趣的數字。

中國人說,“三十而立”。按孔子的原意,“立”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立”,所謂立身行道也,是指道德人格層面的意思。

已欲立而立人,卓然自立。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當我們今類提起“三十而立”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會清楚地意識到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比起古人面對的那個小而穩固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更大、更快、更浮躁、更容易讓人恐懼和迷失,在這樣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安立命之所,並不容易。

“長大成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似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長大成人”意味著一個人過了18歲,身體發育成熟,開始戀愛、工作,會開車,能賺錢養活自己,可以自由熬夜,等等。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成熟,是生物學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擁有事業、婚姻、孩子,都是社會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沒有這些指標,社會就不承認你是成年人。

"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格林童話》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上帝創造世界以後,答應所有的動物都有30年的壽命可以活。驢子因為太清楚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來就該揹負重物,因此要求上帝縮短它的壽命,好讓它不必做那麼久的苦工,上帝於是收回驢子18年的壽命;狗因為害怕變老,要求上帝也讓它少活幾年,上帝也答應了;到了猴子,猴子同樣害怕年老體衰被人戲弄,跟著請求上帝收回它幾年的壽命,上帝就好心地讓它少活10年。

最後輪到人類,男人和女人都覺得30年壽命太短,請求上帝讓他們多活一陣子,上帝於是把從驢子那兒拿來的18年賜給人類。

可人類還是不滿足,覺得這樣仍然太短,上帝就把狗不想活的那12年再賜給人類。到最後,連猴子多出來的那10年,也給了人類。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人類前80年的人生通常可以過得健康快樂,因為這30年是他們原本該有的壽命。接下來的18年,因為是從驢子那兒拿來的,所以他們就得每天做牛做馬,不斷遭受鞭管,辛苦勞動。再接下來的12年,因為是狗的壽命,所以他們通常就坐在壁爐邊哨哺抱怨,跑哮不止。最後輪到猴子的10年,此時人們的生命也即將結束。

“30”是一個有趣的數字。

中國人說,“三十而立”。按孔子的原意,“立”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立”,所謂立身行道也,是指道德人格層面的意思。

已欲立而立人,卓然自立。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當我們今類提起“三十而立”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會清楚地意識到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比起古人面對的那個小而穩固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更大、更快、更浮躁、更容易讓人恐懼和迷失,在這樣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安立命之所,並不容易。

“長大成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似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長大成人”意味著一個人過了18歲,身體發育成熟,開始戀愛、工作,會開車,能賺錢養活自己,可以自由熬夜,等等。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成熟,是生物學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擁有事業、婚姻、孩子,都是社會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沒有這些指標,社會就不承認你是成年人。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但從心理而言,事情就變得複雜得多—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為自己、為別人負責,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都是內在的、主觀的標準,你需要自己做出判斷。在今天的社會,很多成年人活得像個小孩子,他們希望永遠享受年少時的自由與隨性,而避免扛起工作或人際關係中的責任。

他們也許結了婚,有了穩定的事業,但這只是表象,在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是一個孩子,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希望寫出最偉大的小說,或者找到最完美的情人,但卻沒有真正為此付出行動,或者負起責任。

"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格林童話》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上帝創造世界以後,答應所有的動物都有30年的壽命可以活。驢子因為太清楚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來就該揹負重物,因此要求上帝縮短它的壽命,好讓它不必做那麼久的苦工,上帝於是收回驢子18年的壽命;狗因為害怕變老,要求上帝也讓它少活幾年,上帝也答應了;到了猴子,猴子同樣害怕年老體衰被人戲弄,跟著請求上帝收回它幾年的壽命,上帝就好心地讓它少活10年。

最後輪到人類,男人和女人都覺得30年壽命太短,請求上帝讓他們多活一陣子,上帝於是把從驢子那兒拿來的18年賜給人類。

可人類還是不滿足,覺得這樣仍然太短,上帝就把狗不想活的那12年再賜給人類。到最後,連猴子多出來的那10年,也給了人類。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人類前80年的人生通常可以過得健康快樂,因為這30年是他們原本該有的壽命。接下來的18年,因為是從驢子那兒拿來的,所以他們就得每天做牛做馬,不斷遭受鞭管,辛苦勞動。再接下來的12年,因為是狗的壽命,所以他們通常就坐在壁爐邊哨哺抱怨,跑哮不止。最後輪到猴子的10年,此時人們的生命也即將結束。

“30”是一個有趣的數字。

中國人說,“三十而立”。按孔子的原意,“立”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立”,所謂立身行道也,是指道德人格層面的意思。

已欲立而立人,卓然自立。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當我們今類提起“三十而立”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會清楚地意識到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比起古人面對的那個小而穩固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更大、更快、更浮躁、更容易讓人恐懼和迷失,在這樣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安立命之所,並不容易。

“長大成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似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長大成人”意味著一個人過了18歲,身體發育成熟,開始戀愛、工作,會開車,能賺錢養活自己,可以自由熬夜,等等。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成熟,是生物學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擁有事業、婚姻、孩子,都是社會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沒有這些指標,社會就不承認你是成年人。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但從心理而言,事情就變得複雜得多—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為自己、為別人負責,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都是內在的、主觀的標準,你需要自己做出判斷。在今天的社會,很多成年人活得像個小孩子,他們希望永遠享受年少時的自由與隨性,而避免扛起工作或人際關係中的責任。

他們也許結了婚,有了穩定的事業,但這只是表象,在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是一個孩子,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希望寫出最偉大的小說,或者找到最完美的情人,但卻沒有真正為此付出行動,或者負起責任。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會這樣?

在《為什麼長大》一書中,美國哲學家蘇珊·奈曼(Susan Neiman)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成長的艱難,不在互聯網,不在社交媒體,甚至是當下的經濟狀況,當然,這些問題都讓成長變得更艱難,但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文化不再提供任何有吸引力的成年人的模型。”

什麼是成年的圖景呢?

小時候想象成年後的人生,似乎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擁有世間所有可能的金錢、愛情與幸福。這種關於成年的圖景與其說庸俗,不如說有點些許幼稚。

"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格林童話》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上帝創造世界以後,答應所有的動物都有30年的壽命可以活。驢子因為太清楚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來就該揹負重物,因此要求上帝縮短它的壽命,好讓它不必做那麼久的苦工,上帝於是收回驢子18年的壽命;狗因為害怕變老,要求上帝也讓它少活幾年,上帝也答應了;到了猴子,猴子同樣害怕年老體衰被人戲弄,跟著請求上帝收回它幾年的壽命,上帝就好心地讓它少活10年。

最後輪到人類,男人和女人都覺得30年壽命太短,請求上帝讓他們多活一陣子,上帝於是把從驢子那兒拿來的18年賜給人類。

可人類還是不滿足,覺得這樣仍然太短,上帝就把狗不想活的那12年再賜給人類。到最後,連猴子多出來的那10年,也給了人類。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人類前80年的人生通常可以過得健康快樂,因為這30年是他們原本該有的壽命。接下來的18年,因為是從驢子那兒拿來的,所以他們就得每天做牛做馬,不斷遭受鞭管,辛苦勞動。再接下來的12年,因為是狗的壽命,所以他們通常就坐在壁爐邊哨哺抱怨,跑哮不止。最後輪到猴子的10年,此時人們的生命也即將結束。

“30”是一個有趣的數字。

中國人說,“三十而立”。按孔子的原意,“立”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立”,所謂立身行道也,是指道德人格層面的意思。

已欲立而立人,卓然自立。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當我們今類提起“三十而立”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會清楚地意識到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比起古人面對的那個小而穩固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更大、更快、更浮躁、更容易讓人恐懼和迷失,在這樣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安立命之所,並不容易。

“長大成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似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長大成人”意味著一個人過了18歲,身體發育成熟,開始戀愛、工作,會開車,能賺錢養活自己,可以自由熬夜,等等。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成熟,是生物學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擁有事業、婚姻、孩子,都是社會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沒有這些指標,社會就不承認你是成年人。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但從心理而言,事情就變得複雜得多—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為自己、為別人負責,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都是內在的、主觀的標準,你需要自己做出判斷。在今天的社會,很多成年人活得像個小孩子,他們希望永遠享受年少時的自由與隨性,而避免扛起工作或人際關係中的責任。

他們也許結了婚,有了穩定的事業,但這只是表象,在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是一個孩子,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希望寫出最偉大的小說,或者找到最完美的情人,但卻沒有真正為此付出行動,或者負起責任。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會這樣?

在《為什麼長大》一書中,美國哲學家蘇珊·奈曼(Susan Neiman)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成長的艱難,不在互聯網,不在社交媒體,甚至是當下的經濟狀況,當然,這些問題都讓成長變得更艱難,但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文化不再提供任何有吸引力的成年人的模型。”

什麼是成年的圖景呢?

小時候想象成年後的人生,似乎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擁有世間所有可能的金錢、愛情與幸福。這種關於成年的圖景與其說庸俗,不如說有點些許幼稚。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另外一種關於成年的圖景恰恰相反一—成年人過著一種沉默、荒涼、絕望的生活。成年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希望和夢想,接受既定現實的限制,屈從於生活,儘管它遠不如起初想象的那樣刺激、有價值或者有意義。

19世紀流行的成長小說,會描述一個年輕人追尋靈魂、發現自我的過程,成年意味著一個獨立的自我的成長,個體在社會留下自己的印記;而到了20世紀,尤其在二戰後,幾乎所有的小說家,索爾·貝婁、瑪麗·麥卡錫、菲利普·羅斯、約翰·厄普代克,他們筆下的成人生活,無一例外都是破碎的夢、破碎的婚姻、無法實現的野心、職場的疏離、家庭的隔閱。

為了尋找一個真正健康的成年圖景,蘇冊:奈曼認為我們應該回到啟蒙時代,回到康德的理性。在《何為啟蒙》裡,康德把“成熟”定義為——理性將自己從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狀的中解放出來。

"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格林童話》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上帝創造世界以後,答應所有的動物都有30年的壽命可以活。驢子因為太清楚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來就該揹負重物,因此要求上帝縮短它的壽命,好讓它不必做那麼久的苦工,上帝於是收回驢子18年的壽命;狗因為害怕變老,要求上帝也讓它少活幾年,上帝也答應了;到了猴子,猴子同樣害怕年老體衰被人戲弄,跟著請求上帝收回它幾年的壽命,上帝就好心地讓它少活10年。

最後輪到人類,男人和女人都覺得30年壽命太短,請求上帝讓他們多活一陣子,上帝於是把從驢子那兒拿來的18年賜給人類。

可人類還是不滿足,覺得這樣仍然太短,上帝就把狗不想活的那12年再賜給人類。到最後,連猴子多出來的那10年,也給了人類。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人類前80年的人生通常可以過得健康快樂,因為這30年是他們原本該有的壽命。接下來的18年,因為是從驢子那兒拿來的,所以他們就得每天做牛做馬,不斷遭受鞭管,辛苦勞動。再接下來的12年,因為是狗的壽命,所以他們通常就坐在壁爐邊哨哺抱怨,跑哮不止。最後輪到猴子的10年,此時人們的生命也即將結束。

“30”是一個有趣的數字。

中國人說,“三十而立”。按孔子的原意,“立”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立”,所謂立身行道也,是指道德人格層面的意思。

已欲立而立人,卓然自立。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當我們今類提起“三十而立”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會清楚地意識到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比起古人面對的那個小而穩固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更大、更快、更浮躁、更容易讓人恐懼和迷失,在這樣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安立命之所,並不容易。

“長大成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似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長大成人”意味著一個人過了18歲,身體發育成熟,開始戀愛、工作,會開車,能賺錢養活自己,可以自由熬夜,等等。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成熟,是生物學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擁有事業、婚姻、孩子,都是社會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沒有這些指標,社會就不承認你是成年人。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但從心理而言,事情就變得複雜得多—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為自己、為別人負責,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都是內在的、主觀的標準,你需要自己做出判斷。在今天的社會,很多成年人活得像個小孩子,他們希望永遠享受年少時的自由與隨性,而避免扛起工作或人際關係中的責任。

他們也許結了婚,有了穩定的事業,但這只是表象,在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是一個孩子,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希望寫出最偉大的小說,或者找到最完美的情人,但卻沒有真正為此付出行動,或者負起責任。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會這樣?

在《為什麼長大》一書中,美國哲學家蘇珊·奈曼(Susan Neiman)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成長的艱難,不在互聯網,不在社交媒體,甚至是當下的經濟狀況,當然,這些問題都讓成長變得更艱難,但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文化不再提供任何有吸引力的成年人的模型。”

什麼是成年的圖景呢?

小時候想象成年後的人生,似乎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擁有世間所有可能的金錢、愛情與幸福。這種關於成年的圖景與其說庸俗,不如說有點些許幼稚。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另外一種關於成年的圖景恰恰相反一—成年人過著一種沉默、荒涼、絕望的生活。成年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希望和夢想,接受既定現實的限制,屈從於生活,儘管它遠不如起初想象的那樣刺激、有價值或者有意義。

19世紀流行的成長小說,會描述一個年輕人追尋靈魂、發現自我的過程,成年意味著一個獨立的自我的成長,個體在社會留下自己的印記;而到了20世紀,尤其在二戰後,幾乎所有的小說家,索爾·貝婁、瑪麗·麥卡錫、菲利普·羅斯、約翰·厄普代克,他們筆下的成人生活,無一例外都是破碎的夢、破碎的婚姻、無法實現的野心、職場的疏離、家庭的隔閱。

為了尋找一個真正健康的成年圖景,蘇冊:奈曼認為我們應該回到啟蒙時代,回到康德的理性。在《何為啟蒙》裡,康德把“成熟”定義為——理性將自己從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狀的中解放出來。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按照成長的邏輯,一個人剛出生時只是一個無助的嬰兒,但隨著身心的發展,我們將逐漸掌控人生以及與之相伴的世界。我們會逐漸融入世界並穩固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然後變得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經驗,直到我們可以成為自我主宰的成年人。

另外,我們最壞的本能卻無時無刻不在阻止破壞這個過程——處於被動狀態是一件舒適的事情。我們選擇了不成熟—讓別人替你做出決定,遠比你自己做決定要舒服得多。

康德說,“如果有一本書照顧我的理解力,一位牧師照顧我的良心,一位醫生規定我的飲食,我絲毫不用自己費勁。只要我能付錢,我就不需要思考,別人自會幫我打理一切事物。”

但茶曼認為,康德更深刻的洞見在於,不長大,並不只是我們的錯,而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結構在保持我們的“孩子氣”。因為我們不長大,永遠保留在青少年的心智狀態,符合社會的利益。“國家的控制慾與我們對舒適的渴望使社會避免了衝突,但這樣的社會並非成年人的社會。”

"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格林童話》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上帝創造世界以後,答應所有的動物都有30年的壽命可以活。驢子因為太清楚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來就該揹負重物,因此要求上帝縮短它的壽命,好讓它不必做那麼久的苦工,上帝於是收回驢子18年的壽命;狗因為害怕變老,要求上帝也讓它少活幾年,上帝也答應了;到了猴子,猴子同樣害怕年老體衰被人戲弄,跟著請求上帝收回它幾年的壽命,上帝就好心地讓它少活10年。

最後輪到人類,男人和女人都覺得30年壽命太短,請求上帝讓他們多活一陣子,上帝於是把從驢子那兒拿來的18年賜給人類。

可人類還是不滿足,覺得這樣仍然太短,上帝就把狗不想活的那12年再賜給人類。到最後,連猴子多出來的那10年,也給了人類。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人類前80年的人生通常可以過得健康快樂,因為這30年是他們原本該有的壽命。接下來的18年,因為是從驢子那兒拿來的,所以他們就得每天做牛做馬,不斷遭受鞭管,辛苦勞動。再接下來的12年,因為是狗的壽命,所以他們通常就坐在壁爐邊哨哺抱怨,跑哮不止。最後輪到猴子的10年,此時人們的生命也即將結束。

“30”是一個有趣的數字。

中國人說,“三十而立”。按孔子的原意,“立”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立”,所謂立身行道也,是指道德人格層面的意思。

已欲立而立人,卓然自立。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當我們今類提起“三十而立”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會清楚地意識到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比起古人面對的那個小而穩固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更大、更快、更浮躁、更容易讓人恐懼和迷失,在這樣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安立命之所,並不容易。

“長大成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似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長大成人”意味著一個人過了18歲,身體發育成熟,開始戀愛、工作,會開車,能賺錢養活自己,可以自由熬夜,等等。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成熟,是生物學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擁有事業、婚姻、孩子,都是社會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沒有這些指標,社會就不承認你是成年人。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但從心理而言,事情就變得複雜得多—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為自己、為別人負責,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都是內在的、主觀的標準,你需要自己做出判斷。在今天的社會,很多成年人活得像個小孩子,他們希望永遠享受年少時的自由與隨性,而避免扛起工作或人際關係中的責任。

他們也許結了婚,有了穩定的事業,但這只是表象,在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是一個孩子,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希望寫出最偉大的小說,或者找到最完美的情人,但卻沒有真正為此付出行動,或者負起責任。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會這樣?

在《為什麼長大》一書中,美國哲學家蘇珊·奈曼(Susan Neiman)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成長的艱難,不在互聯網,不在社交媒體,甚至是當下的經濟狀況,當然,這些問題都讓成長變得更艱難,但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文化不再提供任何有吸引力的成年人的模型。”

什麼是成年的圖景呢?

小時候想象成年後的人生,似乎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擁有世間所有可能的金錢、愛情與幸福。這種關於成年的圖景與其說庸俗,不如說有點些許幼稚。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另外一種關於成年的圖景恰恰相反一—成年人過著一種沉默、荒涼、絕望的生活。成年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希望和夢想,接受既定現實的限制,屈從於生活,儘管它遠不如起初想象的那樣刺激、有價值或者有意義。

19世紀流行的成長小說,會描述一個年輕人追尋靈魂、發現自我的過程,成年意味著一個獨立的自我的成長,個體在社會留下自己的印記;而到了20世紀,尤其在二戰後,幾乎所有的小說家,索爾·貝婁、瑪麗·麥卡錫、菲利普·羅斯、約翰·厄普代克,他們筆下的成人生活,無一例外都是破碎的夢、破碎的婚姻、無法實現的野心、職場的疏離、家庭的隔閱。

為了尋找一個真正健康的成年圖景,蘇冊:奈曼認為我們應該回到啟蒙時代,回到康德的理性。在《何為啟蒙》裡,康德把“成熟”定義為——理性將自己從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狀的中解放出來。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按照成長的邏輯,一個人剛出生時只是一個無助的嬰兒,但隨著身心的發展,我們將逐漸掌控人生以及與之相伴的世界。我們會逐漸融入世界並穩固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然後變得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經驗,直到我們可以成為自我主宰的成年人。

另外,我們最壞的本能卻無時無刻不在阻止破壞這個過程——處於被動狀態是一件舒適的事情。我們選擇了不成熟—讓別人替你做出決定,遠比你自己做決定要舒服得多。

康德說,“如果有一本書照顧我的理解力,一位牧師照顧我的良心,一位醫生規定我的飲食,我絲毫不用自己費勁。只要我能付錢,我就不需要思考,別人自會幫我打理一切事物。”

但茶曼認為,康德更深刻的洞見在於,不長大,並不只是我們的錯,而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結構在保持我們的“孩子氣”。因為我們不長大,永遠保留在青少年的心智狀態,符合社會的利益。“國家的控制慾與我們對舒適的渴望使社會避免了衝突,但這樣的社會並非成年人的社會。”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在康德的時代,這固然意味著審查和懲罰,但消費社會發明瞭更好更隱祕的方法,以消費而不是生產來定義一個人一長大成人意味著有能力購買昂貴的玩具、更貴的車、更新的手機、更時髦的鞋子……

所以,我們周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有一半的信息迫使我們變得務實,不再做夢,接受世界實際的樣子,並把成人的世界描繪成對現狀的妥協;

另一半信息則是關於如何保持年輕的產品和建議。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審查更有效—“如果你阻止人們得到信息,總會有一些勇敢的人起來反抗,但如果你用大量無意義的選項淹沒他們,他們只想讓噪聲停止。”

"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格林童話》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上帝創造世界以後,答應所有的動物都有30年的壽命可以活。驢子因為太清楚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來就該揹負重物,因此要求上帝縮短它的壽命,好讓它不必做那麼久的苦工,上帝於是收回驢子18年的壽命;狗因為害怕變老,要求上帝也讓它少活幾年,上帝也答應了;到了猴子,猴子同樣害怕年老體衰被人戲弄,跟著請求上帝收回它幾年的壽命,上帝就好心地讓它少活10年。

最後輪到人類,男人和女人都覺得30年壽命太短,請求上帝讓他們多活一陣子,上帝於是把從驢子那兒拿來的18年賜給人類。

可人類還是不滿足,覺得這樣仍然太短,上帝就把狗不想活的那12年再賜給人類。到最後,連猴子多出來的那10年,也給了人類。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人類前80年的人生通常可以過得健康快樂,因為這30年是他們原本該有的壽命。接下來的18年,因為是從驢子那兒拿來的,所以他們就得每天做牛做馬,不斷遭受鞭管,辛苦勞動。再接下來的12年,因為是狗的壽命,所以他們通常就坐在壁爐邊哨哺抱怨,跑哮不止。最後輪到猴子的10年,此時人們的生命也即將結束。

“30”是一個有趣的數字。

中國人說,“三十而立”。按孔子的原意,“立”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立”,所謂立身行道也,是指道德人格層面的意思。

已欲立而立人,卓然自立。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當我們今類提起“三十而立”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會清楚地意識到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比起古人面對的那個小而穩固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更大、更快、更浮躁、更容易讓人恐懼和迷失,在這樣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安立命之所,並不容易。

“長大成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似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長大成人”意味著一個人過了18歲,身體發育成熟,開始戀愛、工作,會開車,能賺錢養活自己,可以自由熬夜,等等。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成熟,是生物學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擁有事業、婚姻、孩子,都是社會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沒有這些指標,社會就不承認你是成年人。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但從心理而言,事情就變得複雜得多—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為自己、為別人負責,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都是內在的、主觀的標準,你需要自己做出判斷。在今天的社會,很多成年人活得像個小孩子,他們希望永遠享受年少時的自由與隨性,而避免扛起工作或人際關係中的責任。

他們也許結了婚,有了穩定的事業,但這只是表象,在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是一個孩子,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希望寫出最偉大的小說,或者找到最完美的情人,但卻沒有真正為此付出行動,或者負起責任。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會這樣?

在《為什麼長大》一書中,美國哲學家蘇珊·奈曼(Susan Neiman)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成長的艱難,不在互聯網,不在社交媒體,甚至是當下的經濟狀況,當然,這些問題都讓成長變得更艱難,但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文化不再提供任何有吸引力的成年人的模型。”

什麼是成年的圖景呢?

小時候想象成年後的人生,似乎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擁有世間所有可能的金錢、愛情與幸福。這種關於成年的圖景與其說庸俗,不如說有點些許幼稚。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另外一種關於成年的圖景恰恰相反一—成年人過著一種沉默、荒涼、絕望的生活。成年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希望和夢想,接受既定現實的限制,屈從於生活,儘管它遠不如起初想象的那樣刺激、有價值或者有意義。

19世紀流行的成長小說,會描述一個年輕人追尋靈魂、發現自我的過程,成年意味著一個獨立的自我的成長,個體在社會留下自己的印記;而到了20世紀,尤其在二戰後,幾乎所有的小說家,索爾·貝婁、瑪麗·麥卡錫、菲利普·羅斯、約翰·厄普代克,他們筆下的成人生活,無一例外都是破碎的夢、破碎的婚姻、無法實現的野心、職場的疏離、家庭的隔閱。

為了尋找一個真正健康的成年圖景,蘇冊:奈曼認為我們應該回到啟蒙時代,回到康德的理性。在《何為啟蒙》裡,康德把“成熟”定義為——理性將自己從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狀的中解放出來。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按照成長的邏輯,一個人剛出生時只是一個無助的嬰兒,但隨著身心的發展,我們將逐漸掌控人生以及與之相伴的世界。我們會逐漸融入世界並穩固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然後變得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經驗,直到我們可以成為自我主宰的成年人。

另外,我們最壞的本能卻無時無刻不在阻止破壞這個過程——處於被動狀態是一件舒適的事情。我們選擇了不成熟—讓別人替你做出決定,遠比你自己做決定要舒服得多。

康德說,“如果有一本書照顧我的理解力,一位牧師照顧我的良心,一位醫生規定我的飲食,我絲毫不用自己費勁。只要我能付錢,我就不需要思考,別人自會幫我打理一切事物。”

但茶曼認為,康德更深刻的洞見在於,不長大,並不只是我們的錯,而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結構在保持我們的“孩子氣”。因為我們不長大,永遠保留在青少年的心智狀態,符合社會的利益。“國家的控制慾與我們對舒適的渴望使社會避免了衝突,但這樣的社會並非成年人的社會。”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在康德的時代,這固然意味著審查和懲罰,但消費社會發明瞭更好更隱祕的方法,以消費而不是生產來定義一個人一長大成人意味著有能力購買昂貴的玩具、更貴的車、更新的手機、更時髦的鞋子……

所以,我們周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有一半的信息迫使我們變得務實,不再做夢,接受世界實際的樣子,並把成人的世界描繪成對現狀的妥協;

另一半信息則是關於如何保持年輕的產品和建議。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審查更有效—“如果你阻止人們得到信息,總會有一些勇敢的人起來反抗,但如果你用大量無意義的選項淹沒他們,他們只想讓噪聲停止。”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正因為如此,真正的成長不是一種順從,而是一種顛覆的理想。和所有的理想一樣,它永遠無法真正實現,但不代表它不能引導我們的行動。”奈曼說。所以,在康德的成人模型裡,“成長,更多的關乎勇氣而非知識,世界上所有的知識都無法代替你運用判斷力的勇氣”。

"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格林童話》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上帝創造世界以後,答應所有的動物都有30年的壽命可以活。驢子因為太清楚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來就該揹負重物,因此要求上帝縮短它的壽命,好讓它不必做那麼久的苦工,上帝於是收回驢子18年的壽命;狗因為害怕變老,要求上帝也讓它少活幾年,上帝也答應了;到了猴子,猴子同樣害怕年老體衰被人戲弄,跟著請求上帝收回它幾年的壽命,上帝就好心地讓它少活10年。

最後輪到人類,男人和女人都覺得30年壽命太短,請求上帝讓他們多活一陣子,上帝於是把從驢子那兒拿來的18年賜給人類。

可人類還是不滿足,覺得這樣仍然太短,上帝就把狗不想活的那12年再賜給人類。到最後,連猴子多出來的那10年,也給了人類。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人類前80年的人生通常可以過得健康快樂,因為這30年是他們原本該有的壽命。接下來的18年,因為是從驢子那兒拿來的,所以他們就得每天做牛做馬,不斷遭受鞭管,辛苦勞動。再接下來的12年,因為是狗的壽命,所以他們通常就坐在壁爐邊哨哺抱怨,跑哮不止。最後輪到猴子的10年,此時人們的生命也即將結束。

“30”是一個有趣的數字。

中國人說,“三十而立”。按孔子的原意,“立”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立”,所謂立身行道也,是指道德人格層面的意思。

已欲立而立人,卓然自立。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當我們今類提起“三十而立”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會清楚地意識到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比起古人面對的那個小而穩固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更大、更快、更浮躁、更容易讓人恐懼和迷失,在這樣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安立命之所,並不容易。

“長大成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似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長大成人”意味著一個人過了18歲,身體發育成熟,開始戀愛、工作,會開車,能賺錢養活自己,可以自由熬夜,等等。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成熟,是生物學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擁有事業、婚姻、孩子,都是社會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沒有這些指標,社會就不承認你是成年人。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但從心理而言,事情就變得複雜得多—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為自己、為別人負責,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都是內在的、主觀的標準,你需要自己做出判斷。在今天的社會,很多成年人活得像個小孩子,他們希望永遠享受年少時的自由與隨性,而避免扛起工作或人際關係中的責任。

他們也許結了婚,有了穩定的事業,但這只是表象,在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是一個孩子,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希望寫出最偉大的小說,或者找到最完美的情人,但卻沒有真正為此付出行動,或者負起責任。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會這樣?

在《為什麼長大》一書中,美國哲學家蘇珊·奈曼(Susan Neiman)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成長的艱難,不在互聯網,不在社交媒體,甚至是當下的經濟狀況,當然,這些問題都讓成長變得更艱難,但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文化不再提供任何有吸引力的成年人的模型。”

什麼是成年的圖景呢?

小時候想象成年後的人生,似乎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擁有世間所有可能的金錢、愛情與幸福。這種關於成年的圖景與其說庸俗,不如說有點些許幼稚。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另外一種關於成年的圖景恰恰相反一—成年人過著一種沉默、荒涼、絕望的生活。成年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希望和夢想,接受既定現實的限制,屈從於生活,儘管它遠不如起初想象的那樣刺激、有價值或者有意義。

19世紀流行的成長小說,會描述一個年輕人追尋靈魂、發現自我的過程,成年意味著一個獨立的自我的成長,個體在社會留下自己的印記;而到了20世紀,尤其在二戰後,幾乎所有的小說家,索爾·貝婁、瑪麗·麥卡錫、菲利普·羅斯、約翰·厄普代克,他們筆下的成人生活,無一例外都是破碎的夢、破碎的婚姻、無法實現的野心、職場的疏離、家庭的隔閱。

為了尋找一個真正健康的成年圖景,蘇冊:奈曼認為我們應該回到啟蒙時代,回到康德的理性。在《何為啟蒙》裡,康德把“成熟”定義為——理性將自己從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狀的中解放出來。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按照成長的邏輯,一個人剛出生時只是一個無助的嬰兒,但隨著身心的發展,我們將逐漸掌控人生以及與之相伴的世界。我們會逐漸融入世界並穩固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然後變得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經驗,直到我們可以成為自我主宰的成年人。

另外,我們最壞的本能卻無時無刻不在阻止破壞這個過程——處於被動狀態是一件舒適的事情。我們選擇了不成熟—讓別人替你做出決定,遠比你自己做決定要舒服得多。

康德說,“如果有一本書照顧我的理解力,一位牧師照顧我的良心,一位醫生規定我的飲食,我絲毫不用自己費勁。只要我能付錢,我就不需要思考,別人自會幫我打理一切事物。”

但茶曼認為,康德更深刻的洞見在於,不長大,並不只是我們的錯,而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結構在保持我們的“孩子氣”。因為我們不長大,永遠保留在青少年的心智狀態,符合社會的利益。“國家的控制慾與我們對舒適的渴望使社會避免了衝突,但這樣的社會並非成年人的社會。”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在康德的時代,這固然意味著審查和懲罰,但消費社會發明瞭更好更隱祕的方法,以消費而不是生產來定義一個人一長大成人意味著有能力購買昂貴的玩具、更貴的車、更新的手機、更時髦的鞋子……

所以,我們周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有一半的信息迫使我們變得務實,不再做夢,接受世界實際的樣子,並把成人的世界描繪成對現狀的妥協;

另一半信息則是關於如何保持年輕的產品和建議。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審查更有效—“如果你阻止人們得到信息,總會有一些勇敢的人起來反抗,但如果你用大量無意義的選項淹沒他們,他們只想讓噪聲停止。”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正因為如此,真正的成長不是一種順從,而是一種顛覆的理想。和所有的理想一樣,它永遠無法真正實現,但不代表它不能引導我們的行動。”奈曼說。所以,在康德的成人模型裡,“成長,更多的關乎勇氣而非知識,世界上所有的知識都無法代替你運用判斷力的勇氣”。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判斷力至關重要,因為真正觸動我們的問題不可能通過遵循某一個規則找到答案。我們需要勇氣來學會相信自己的判斷力,而不是依賴國家、鄰居或者喜愛的電影明星的判斷力。

也就是說,獨立思考,才是成人的關鍵。其次,要有勇氣去接納貫穿我們生命始終的裂縫。理性的理想告訴我們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經驗卻告訴我們現實往往不是理想的樣子。

"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格林童話》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上帝創造世界以後,答應所有的動物都有30年的壽命可以活。驢子因為太清楚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來就該揹負重物,因此要求上帝縮短它的壽命,好讓它不必做那麼久的苦工,上帝於是收回驢子18年的壽命;狗因為害怕變老,要求上帝也讓它少活幾年,上帝也答應了;到了猴子,猴子同樣害怕年老體衰被人戲弄,跟著請求上帝收回它幾年的壽命,上帝就好心地讓它少活10年。

最後輪到人類,男人和女人都覺得30年壽命太短,請求上帝讓他們多活一陣子,上帝於是把從驢子那兒拿來的18年賜給人類。

可人類還是不滿足,覺得這樣仍然太短,上帝就把狗不想活的那12年再賜給人類。到最後,連猴子多出來的那10年,也給了人類。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人類前80年的人生通常可以過得健康快樂,因為這30年是他們原本該有的壽命。接下來的18年,因為是從驢子那兒拿來的,所以他們就得每天做牛做馬,不斷遭受鞭管,辛苦勞動。再接下來的12年,因為是狗的壽命,所以他們通常就坐在壁爐邊哨哺抱怨,跑哮不止。最後輪到猴子的10年,此時人們的生命也即將結束。

“30”是一個有趣的數字。

中國人說,“三十而立”。按孔子的原意,“立”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立”,所謂立身行道也,是指道德人格層面的意思。

已欲立而立人,卓然自立。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當我們今類提起“三十而立”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會清楚地意識到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比起古人面對的那個小而穩固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更大、更快、更浮躁、更容易讓人恐懼和迷失,在這樣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安立命之所,並不容易。

“長大成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似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長大成人”意味著一個人過了18歲,身體發育成熟,開始戀愛、工作,會開車,能賺錢養活自己,可以自由熬夜,等等。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成熟,是生物學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擁有事業、婚姻、孩子,都是社會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沒有這些指標,社會就不承認你是成年人。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但從心理而言,事情就變得複雜得多—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為自己、為別人負責,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都是內在的、主觀的標準,你需要自己做出判斷。在今天的社會,很多成年人活得像個小孩子,他們希望永遠享受年少時的自由與隨性,而避免扛起工作或人際關係中的責任。

他們也許結了婚,有了穩定的事業,但這只是表象,在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是一個孩子,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希望寫出最偉大的小說,或者找到最完美的情人,但卻沒有真正為此付出行動,或者負起責任。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會這樣?

在《為什麼長大》一書中,美國哲學家蘇珊·奈曼(Susan Neiman)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成長的艱難,不在互聯網,不在社交媒體,甚至是當下的經濟狀況,當然,這些問題都讓成長變得更艱難,但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文化不再提供任何有吸引力的成年人的模型。”

什麼是成年的圖景呢?

小時候想象成年後的人生,似乎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擁有世間所有可能的金錢、愛情與幸福。這種關於成年的圖景與其說庸俗,不如說有點些許幼稚。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另外一種關於成年的圖景恰恰相反一—成年人過著一種沉默、荒涼、絕望的生活。成年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希望和夢想,接受既定現實的限制,屈從於生活,儘管它遠不如起初想象的那樣刺激、有價值或者有意義。

19世紀流行的成長小說,會描述一個年輕人追尋靈魂、發現自我的過程,成年意味著一個獨立的自我的成長,個體在社會留下自己的印記;而到了20世紀,尤其在二戰後,幾乎所有的小說家,索爾·貝婁、瑪麗·麥卡錫、菲利普·羅斯、約翰·厄普代克,他們筆下的成人生活,無一例外都是破碎的夢、破碎的婚姻、無法實現的野心、職場的疏離、家庭的隔閱。

為了尋找一個真正健康的成年圖景,蘇冊:奈曼認為我們應該回到啟蒙時代,回到康德的理性。在《何為啟蒙》裡,康德把“成熟”定義為——理性將自己從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狀的中解放出來。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按照成長的邏輯,一個人剛出生時只是一個無助的嬰兒,但隨著身心的發展,我們將逐漸掌控人生以及與之相伴的世界。我們會逐漸融入世界並穩固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然後變得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經驗,直到我們可以成為自我主宰的成年人。

另外,我們最壞的本能卻無時無刻不在阻止破壞這個過程——處於被動狀態是一件舒適的事情。我們選擇了不成熟—讓別人替你做出決定,遠比你自己做決定要舒服得多。

康德說,“如果有一本書照顧我的理解力,一位牧師照顧我的良心,一位醫生規定我的飲食,我絲毫不用自己費勁。只要我能付錢,我就不需要思考,別人自會幫我打理一切事物。”

但茶曼認為,康德更深刻的洞見在於,不長大,並不只是我們的錯,而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結構在保持我們的“孩子氣”。因為我們不長大,永遠保留在青少年的心智狀態,符合社會的利益。“國家的控制慾與我們對舒適的渴望使社會避免了衝突,但這樣的社會並非成年人的社會。”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在康德的時代,這固然意味著審查和懲罰,但消費社會發明瞭更好更隱祕的方法,以消費而不是生產來定義一個人一長大成人意味著有能力購買昂貴的玩具、更貴的車、更新的手機、更時髦的鞋子……

所以,我們周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有一半的信息迫使我們變得務實,不再做夢,接受世界實際的樣子,並把成人的世界描繪成對現狀的妥協;

另一半信息則是關於如何保持年輕的產品和建議。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審查更有效—“如果你阻止人們得到信息,總會有一些勇敢的人起來反抗,但如果你用大量無意義的選項淹沒他們,他們只想讓噪聲停止。”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正因為如此,真正的成長不是一種順從,而是一種顛覆的理想。和所有的理想一樣,它永遠無法真正實現,但不代表它不能引導我們的行動。”奈曼說。所以,在康德的成人模型裡,“成長,更多的關乎勇氣而非知識,世界上所有的知識都無法代替你運用判斷力的勇氣”。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判斷力至關重要,因為真正觸動我們的問題不可能通過遵循某一個規則找到答案。我們需要勇氣來學會相信自己的判斷力,而不是依賴國家、鄰居或者喜愛的電影明星的判斷力。

也就是說,獨立思考,才是成人的關鍵。其次,要有勇氣去接納貫穿我們生命始終的裂縫。理性的理想告訴我們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經驗卻告訴我們現實往往不是理想的樣子。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長大需要我們面對兩者之間的鴻溝—兩者都不放棄。

如果說,成人是一種社會構建,而成熟是一種心理屬性,那麼,什麼樣的心理成熟度才能匹配一個成年人真正應該承擔的社會角色?

一個人心理成熟的成年人應該如何面對現實世界的各種限制與挑戰?如果成年是一種道德勇氣,我們如何獲得這種勇氣?

或者,我們再倒退一步?我們真的非得做一個“成熟”的人嗎?為什麼?不長大可以嗎?保持童心不是也很好嗎?

"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格林童話》裡有這麼一則故事:

上帝創造世界以後,答應所有的動物都有30年的壽命可以活。驢子因為太清楚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生來就該揹負重物,因此要求上帝縮短它的壽命,好讓它不必做那麼久的苦工,上帝於是收回驢子18年的壽命;狗因為害怕變老,要求上帝也讓它少活幾年,上帝也答應了;到了猴子,猴子同樣害怕年老體衰被人戲弄,跟著請求上帝收回它幾年的壽命,上帝就好心地讓它少活10年。

最後輪到人類,男人和女人都覺得30年壽命太短,請求上帝讓他們多活一陣子,上帝於是把從驢子那兒拿來的18年賜給人類。

可人類還是不滿足,覺得這樣仍然太短,上帝就把狗不想活的那12年再賜給人類。到最後,連猴子多出來的那10年,也給了人類。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人類前80年的人生通常可以過得健康快樂,因為這30年是他們原本該有的壽命。接下來的18年,因為是從驢子那兒拿來的,所以他們就得每天做牛做馬,不斷遭受鞭管,辛苦勞動。再接下來的12年,因為是狗的壽命,所以他們通常就坐在壁爐邊哨哺抱怨,跑哮不止。最後輪到猴子的10年,此時人們的生命也即將結束。

“30”是一個有趣的數字。

中國人說,“三十而立”。按孔子的原意,“立”是一個很高的標準。“立”,所謂立身行道也,是指道德人格層面的意思。

已欲立而立人,卓然自立。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當我們今類提起“三十而立”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會清楚地意識到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比起古人面對的那個小而穩固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更大、更快、更浮躁、更容易讓人恐懼和迷失,在這樣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一個安立命之所,並不容易。

“長大成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似乎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長大成人”意味著一個人過了18歲,身體發育成熟,開始戀愛、工作,會開車,能賺錢養活自己,可以自由熬夜,等等。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成熟,是生物學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擁有事業、婚姻、孩子,都是社會為我們定義的“成年”。沒有這些指標,社會就不承認你是成年人。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但從心理而言,事情就變得複雜得多—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為自己、為別人負責,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都是內在的、主觀的標準,你需要自己做出判斷。在今天的社會,很多成年人活得像個小孩子,他們希望永遠享受年少時的自由與隨性,而避免扛起工作或人際關係中的責任。

他們也許結了婚,有了穩定的事業,但這只是表象,在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是一個孩子,懷抱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希望寫出最偉大的小說,或者找到最完美的情人,但卻沒有真正為此付出行動,或者負起責任。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會這樣?

在《為什麼長大》一書中,美國哲學家蘇珊·奈曼(Susan Neiman)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成長的艱難,不在互聯網,不在社交媒體,甚至是當下的經濟狀況,當然,這些問題都讓成長變得更艱難,但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文化不再提供任何有吸引力的成年人的模型。”

什麼是成年的圖景呢?

小時候想象成年後的人生,似乎應該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擁有世間所有可能的金錢、愛情與幸福。這種關於成年的圖景與其說庸俗,不如說有點些許幼稚。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另外一種關於成年的圖景恰恰相反一—成年人過著一種沉默、荒涼、絕望的生活。成年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希望和夢想,接受既定現實的限制,屈從於生活,儘管它遠不如起初想象的那樣刺激、有價值或者有意義。

19世紀流行的成長小說,會描述一個年輕人追尋靈魂、發現自我的過程,成年意味著一個獨立的自我的成長,個體在社會留下自己的印記;而到了20世紀,尤其在二戰後,幾乎所有的小說家,索爾·貝婁、瑪麗·麥卡錫、菲利普·羅斯、約翰·厄普代克,他們筆下的成人生活,無一例外都是破碎的夢、破碎的婚姻、無法實現的野心、職場的疏離、家庭的隔閱。

為了尋找一個真正健康的成年圖景,蘇冊:奈曼認為我們應該回到啟蒙時代,回到康德的理性。在《何為啟蒙》裡,康德把“成熟”定義為——理性將自己從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狀的中解放出來。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按照成長的邏輯,一個人剛出生時只是一個無助的嬰兒,但隨著身心的發展,我們將逐漸掌控人生以及與之相伴的世界。我們會逐漸融入世界並穩固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然後變得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經驗,直到我們可以成為自我主宰的成年人。

另外,我們最壞的本能卻無時無刻不在阻止破壞這個過程——處於被動狀態是一件舒適的事情。我們選擇了不成熟—讓別人替你做出決定,遠比你自己做決定要舒服得多。

康德說,“如果有一本書照顧我的理解力,一位牧師照顧我的良心,一位醫生規定我的飲食,我絲毫不用自己費勁。只要我能付錢,我就不需要思考,別人自會幫我打理一切事物。”

但茶曼認為,康德更深刻的洞見在於,不長大,並不只是我們的錯,而是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結構在保持我們的“孩子氣”。因為我們不長大,永遠保留在青少年的心智狀態,符合社會的利益。“國家的控制慾與我們對舒適的渴望使社會避免了衝突,但這樣的社會並非成年人的社會。”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在康德的時代,這固然意味著審查和懲罰,但消費社會發明瞭更好更隱祕的方法,以消費而不是生產來定義一個人一長大成人意味著有能力購買昂貴的玩具、更貴的車、更新的手機、更時髦的鞋子……

所以,我們周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有一半的信息迫使我們變得務實,不再做夢,接受世界實際的樣子,並把成人的世界描繪成對現狀的妥協;

另一半信息則是關於如何保持年輕的產品和建議。這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審查更有效—“如果你阻止人們得到信息,總會有一些勇敢的人起來反抗,但如果你用大量無意義的選項淹沒他們,他們只想讓噪聲停止。”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正因為如此,真正的成長不是一種順從,而是一種顛覆的理想。和所有的理想一樣,它永遠無法真正實現,但不代表它不能引導我們的行動。”奈曼說。所以,在康德的成人模型裡,“成長,更多的關乎勇氣而非知識,世界上所有的知識都無法代替你運用判斷力的勇氣”。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判斷力至關重要,因為真正觸動我們的問題不可能通過遵循某一個規則找到答案。我們需要勇氣來學會相信自己的判斷力,而不是依賴國家、鄰居或者喜愛的電影明星的判斷力。

也就是說,獨立思考,才是成人的關鍵。其次,要有勇氣去接納貫穿我們生命始終的裂縫。理性的理想告訴我們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經驗卻告訴我們現實往往不是理想的樣子。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長大需要我們面對兩者之間的鴻溝—兩者都不放棄。

如果說,成人是一種社會構建,而成熟是一種心理屬性,那麼,什麼樣的心理成熟度才能匹配一個成年人真正應該承擔的社會角色?

一個人心理成熟的成年人應該如何面對現實世界的各種限制與挑戰?如果成年是一種道德勇氣,我們如何獲得這種勇氣?

或者,我們再倒退一步?我們真的非得做一個“成熟”的人嗎?為什麼?不長大可以嗎?保持童心不是也很好嗎?

那些一直拒絕長大的成年人,到底怎麼了

活在世上,誰都不容易,但請足夠相信,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會在你想不到時候,給你個大禮。

不要等到體會了人情冷暖,才後悔沒有早點明白人情世故。

歡迎點擊這裡“進入圈子”,提升人際交往能力、為人處事技巧、職場晉升之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