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山東武城縣的人們都知道,這個縣有三個地名很有意思,縣城被稱為“新城”,縣城東南有個鄉鎮過去叫舊城,在運河邊還有一個老城鎮。初到武城的外地人每每被這三個地名搞得不得其解。其實,這三個地名的由來源於武城縣治在歷史上的多次變遷。

“武城”一名由來已久,最早源於夏朝,《隋區宇圖》雲:“夏禹七代孫芸封公子武於此建國”。戰國時期,東武城是趙國的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地處趙、齊兩國交界的前沿。《史記》曰:“趙平原君勝封東武城。”由此可以想見該城的地理位置是何等重要。此時,因趙國境內的山西定襄也有一個武城,故加“東”字予以區別,這是“東武城”最早出現的名稱。西漢高帝四年(公元203年)置清河郡,東武城屬之,為郡轄14縣之一。東漢時,光武帝封濟南王劉德為武城侯。晉太康年間(公元280年—289年),去“東”字改稱武城縣,為清河郡所轄六縣之一。前秦時,秦王符堅封長子為清河王移居武城。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武城縣治駐地移至漢信城縣舊城(即今南宮縣懸空村),撤消在該城治所的清河縣,將其縣域併入武城縣。隋代開皇六年(公元586年),信城舊城復置清河縣治所,武城縣治所重新遷回今故城縣瓦子莊附近。因此處地勢低窪,不斷雨澇成災,於唐代調露元年(公元679年),將武城縣城治所南移九公里,即今故城縣關廟村附近。此時,武城縣域包括今故城縣南部饒陽店鄉、趙行鄉以南八個鄉,武城縣西北部甲馬營鄉一帶,清河縣東北部的張寬鄉、連莊鄉、渡口驛鄉等。至宋代大觀年間(公元1108年—1109年)運河西決,武城縣城被河水淹沒,其治所隨遷至運河東岸,即今武城縣老城鎮,自此以後一直未再變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武城縣政府駐地繼續在此設置。1956年3月,武城東鄰的恩縣撤消,原恩縣區域大部分劃歸武城縣,其中包括恩縣在明代時期的縣治即舊城鎮。1965年調整行政區劃,經冀魯兩省協商,報請國務院批准,以衛運河為界,河西為河北,河東為山東,將武城縣所轄河西部分劃歸故城縣,將故城縣所轄河東部分劃歸武城縣。1973年衛運河拓寬,將武城縣城向東北方向遷移20公里,重建新縣城,即舊城西北1.5公里處。1984年,舊城公社改稱武城鎮;原縣城所在地城關公社改稱老城鎮;人們到今天還習慣地把新縣城稱為“新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