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之“殤”,被遺忘的“遠方”——“安西都護府”'

"
"
帝國之“殤”,被遺忘的“遠方”——“安西都護府”

唐明皇 李隆基

我國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國家,漫漫歷史長河中有著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但可以說每一個都是不盡相同的,都是值得“銘記”的。

《戰國策》中有云:“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或許這就是歷史存在的意義吧!

今人於古代王朝言必及“漢唐”,因為這兩個王朝的“鼎盛”為中外所知,且都有著為人所欽慕的“霸氣”。

漢——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唐——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殺胡令》)

可正如前段時間“爆紅”於“網絡”的“流浪大師”沈巍引用《史記·樂毅列傳》說的那句“善始者眾,善終者寡”一樣,這個王朝雖擁有了一個相對來說“好的開始”,卻沒能留下一個好的“結尾”。

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明皇李隆基晚年日趨昏聵、寵幸佞臣、耽於女色以致於“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的《長恨歌》),最後終於釀成了“安史之亂”這杯“苦酒”,險些使昔日恢宏的“大唐王朝”中道而止。

關於“安史之亂”我不想去多說什麼,因為現有的“資料”或者說“史籍”已足以使後人瞭解它的十之八九,什麼原因發生,怎樣的結束,都已經再明白不過了。

不過接下來講到的事兒,卻多多少少與它有些兒關係。

"
帝國之“殤”,被遺忘的“遠方”——“安西都護府”

唐明皇 李隆基

我國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國家,漫漫歷史長河中有著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但可以說每一個都是不盡相同的,都是值得“銘記”的。

《戰國策》中有云:“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或許這就是歷史存在的意義吧!

今人於古代王朝言必及“漢唐”,因為這兩個王朝的“鼎盛”為中外所知,且都有著為人所欽慕的“霸氣”。

漢——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唐——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殺胡令》)

可正如前段時間“爆紅”於“網絡”的“流浪大師”沈巍引用《史記·樂毅列傳》說的那句“善始者眾,善終者寡”一樣,這個王朝雖擁有了一個相對來說“好的開始”,卻沒能留下一個好的“結尾”。

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明皇李隆基晚年日趨昏聵、寵幸佞臣、耽於女色以致於“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的《長恨歌》),最後終於釀成了“安史之亂”這杯“苦酒”,險些使昔日恢宏的“大唐王朝”中道而止。

關於“安史之亂”我不想去多說什麼,因為現有的“資料”或者說“史籍”已足以使後人瞭解它的十之八九,什麼原因發生,怎樣的結束,都已經再明白不過了。

不過接下來講到的事兒,卻多多少少與它有些兒關係。

帝國之“殤”,被遺忘的“遠方”——“安西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是當時唐王朝設立於是時西域地區的一個“邊關重鎮”,它起於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沒於唐德宗貞元六年(公元808年)。斷斷續續一共存在了近178年的時間。

如果說“安史之亂”的“爆發”還不足以使你清楚地認識到唐王朝的“盛極而衰”的話,那麼這個叫做“安西都護府”的地方將是一個最為“強有力的補充”或者說“側寫”。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聞名於世的“安史之亂”爆發了。惶惶不可終日的“上位者”為了撲滅這場“烈火”四處“抽調”軍隊,以應付各路“叛軍”。其中就包括了駐紮在“安西都護府”的數萬“安西軍”。

據《唐會要》記載,“安西都護府”的駐軍盛時也不過24000餘人,經此一“調”,只剩下了“萬餘”老弱病殘之軍。以“萬餘”老弱病殘之軍“守護”近300萬平方千米的“疆土”。300萬平方千米的面積什麼“概念”,相當於今天20個左右的“山東省”的面積,但當時的唐王朝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

幸而“安西都護府”的駐軍並沒有因此而“喪失”領土,奈何他們不會總那麼幸運。

唐王朝經過“安史之亂”的“洗禮”已經越發顯得“江河日下”了,對外的“控制力”在逐年“減弱”。

唐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吐蕃軍趁機攻佔了河西涼、甘等州,切斷了中原地區與西域地區的聯繫,從此“安西都護府”成了“孤懸海外”之地。當然了享有此種“待遇”的還有一個叫做“北庭都護府”的地方。

“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兩個“難兄難弟”意識到這樣下去,終究不是“辦法”,周圍“強敵環伺”。如若不盡快與“內地”取得“聯繫”,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再者“個人”生死是小,萬一丟了“國土”萬死莫贖。

於是在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安西留守郭昕聯繫了北庭節度使李元忠,想盡了辦法與“內地”取得了聯繫。而這時“安西”及“北庭”兩都護府仍然控制著西域五十七國及十姓突厥部。

唐德宗聞訊大喜隨即加封了郭昕、李元忠等人,可是到底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唐政府並沒有給予“兩地”什麼事實上的“力量補充”,也許是由於“鞭長莫及”,也許是“有心無力”了吧......

9年之後,也就是唐德宗貞元六年(公元790年),李元忠所在的“北庭都護府”被“吐蕃”消滅,李元忠及手下7000餘名將士盡皆“戰死”,“安西都護府”成了“大唐”在“西域”的唯一存在。

“吐蕃”攻佔“北庭”之後,唐朝與“安西”徹底失去了聯絡。現在我們來看一看《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九》關於這一年的記載:

秋,頡幹迦斯悉舉國兵數萬,召楊襲古,將復北庭,又為吐蕃所敗,死者大半。襲古收餘眾數百,將還西州,頡幹迦斯紿之曰:“且與我同至牙帳,當送君還朝。”既而留不遣,竟殺之。安西由是遂絕,莫知存亡,而西州猶為唐固守。”

唐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冬,吐蕃大軍再次向圍困了多年的龜茲城(“安西都護府”的治所)發動了總攻。

從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的開始到公元808年“安西都護府”的“陷落”,整整53年過去了,除了那“抽調”後剩餘的“萬餘”兵士之外,可見還有什麼“新鮮”的力量再補充進來,當年二十餘歲的“壯小夥兒”,如今也是須發皆白的年紀了,再也舞不動槍、拉不開弓了,可他們依然堅守著,直到最後“壯烈殉國”。

"
帝國之“殤”,被遺忘的“遠方”——“安西都護府”

唐明皇 李隆基

我國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國家,漫漫歷史長河中有著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但可以說每一個都是不盡相同的,都是值得“銘記”的。

《戰國策》中有云:“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或許這就是歷史存在的意義吧!

今人於古代王朝言必及“漢唐”,因為這兩個王朝的“鼎盛”為中外所知,且都有著為人所欽慕的“霸氣”。

漢——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唐——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殺胡令》)

可正如前段時間“爆紅”於“網絡”的“流浪大師”沈巍引用《史記·樂毅列傳》說的那句“善始者眾,善終者寡”一樣,這個王朝雖擁有了一個相對來說“好的開始”,卻沒能留下一個好的“結尾”。

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明皇李隆基晚年日趨昏聵、寵幸佞臣、耽於女色以致於“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的《長恨歌》),最後終於釀成了“安史之亂”這杯“苦酒”,險些使昔日恢宏的“大唐王朝”中道而止。

關於“安史之亂”我不想去多說什麼,因為現有的“資料”或者說“史籍”已足以使後人瞭解它的十之八九,什麼原因發生,怎樣的結束,都已經再明白不過了。

不過接下來講到的事兒,卻多多少少與它有些兒關係。

帝國之“殤”,被遺忘的“遠方”——“安西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是當時唐王朝設立於是時西域地區的一個“邊關重鎮”,它起於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沒於唐德宗貞元六年(公元808年)。斷斷續續一共存在了近178年的時間。

如果說“安史之亂”的“爆發”還不足以使你清楚地認識到唐王朝的“盛極而衰”的話,那麼這個叫做“安西都護府”的地方將是一個最為“強有力的補充”或者說“側寫”。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聞名於世的“安史之亂”爆發了。惶惶不可終日的“上位者”為了撲滅這場“烈火”四處“抽調”軍隊,以應付各路“叛軍”。其中就包括了駐紮在“安西都護府”的數萬“安西軍”。

據《唐會要》記載,“安西都護府”的駐軍盛時也不過24000餘人,經此一“調”,只剩下了“萬餘”老弱病殘之軍。以“萬餘”老弱病殘之軍“守護”近300萬平方千米的“疆土”。300萬平方千米的面積什麼“概念”,相當於今天20個左右的“山東省”的面積,但當時的唐王朝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

幸而“安西都護府”的駐軍並沒有因此而“喪失”領土,奈何他們不會總那麼幸運。

唐王朝經過“安史之亂”的“洗禮”已經越發顯得“江河日下”了,對外的“控制力”在逐年“減弱”。

唐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吐蕃軍趁機攻佔了河西涼、甘等州,切斷了中原地區與西域地區的聯繫,從此“安西都護府”成了“孤懸海外”之地。當然了享有此種“待遇”的還有一個叫做“北庭都護府”的地方。

“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兩個“難兄難弟”意識到這樣下去,終究不是“辦法”,周圍“強敵環伺”。如若不盡快與“內地”取得“聯繫”,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再者“個人”生死是小,萬一丟了“國土”萬死莫贖。

於是在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安西留守郭昕聯繫了北庭節度使李元忠,想盡了辦法與“內地”取得了聯繫。而這時“安西”及“北庭”兩都護府仍然控制著西域五十七國及十姓突厥部。

唐德宗聞訊大喜隨即加封了郭昕、李元忠等人,可是到底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唐政府並沒有給予“兩地”什麼事實上的“力量補充”,也許是由於“鞭長莫及”,也許是“有心無力”了吧......

9年之後,也就是唐德宗貞元六年(公元790年),李元忠所在的“北庭都護府”被“吐蕃”消滅,李元忠及手下7000餘名將士盡皆“戰死”,“安西都護府”成了“大唐”在“西域”的唯一存在。

“吐蕃”攻佔“北庭”之後,唐朝與“安西”徹底失去了聯絡。現在我們來看一看《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九》關於這一年的記載:

秋,頡幹迦斯悉舉國兵數萬,召楊襲古,將復北庭,又為吐蕃所敗,死者大半。襲古收餘眾數百,將還西州,頡幹迦斯紿之曰:“且與我同至牙帳,當送君還朝。”既而留不遣,竟殺之。安西由是遂絕,莫知存亡,而西州猶為唐固守。”

唐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冬,吐蕃大軍再次向圍困了多年的龜茲城(“安西都護府”的治所)發動了總攻。

從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的開始到公元808年“安西都護府”的“陷落”,整整53年過去了,除了那“抽調”後剩餘的“萬餘”兵士之外,可見還有什麼“新鮮”的力量再補充進來,當年二十餘歲的“壯小夥兒”,如今也是須發皆白的年紀了,再也舞不動槍、拉不開弓了,可他們依然堅守著,直到最後“壯烈殉國”。

帝國之“殤”,被遺忘的“遠方”——“安西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遺址

其實不難看出,唐朝政府在公元790年“北庭”失守後已經不對“西域”地區抱有任何“希望”了,即便是沒有與“安西”的音信斷絕,怕也是對其“愛莫能助”。

可作為最後一批鎮守西域的大唐武裝“安西軍”來說,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因為他們始終相信“大唐”不會忘記他們。可事實上呢?

不過我想,無論如何他們也不會後悔自己“曾經的選擇”。因為他們作為“軍人”是“稱職”的,對於“國家”是“盡忠”的。即便最後不幸“遇難”,但他們“忠勇”的“精神”卻會“光耀千古”。

《孟子·盡心上》有云: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他們做到了!

就在“北護軍”、“安西軍”相繼“殉國”,“西域”地區全部落入“胡人”之手後,曾經“不可一世”的“大唐帝國”還“存續”了近百年時間,只不過早已經“喪失”了“魂魄”,只剩下了“苟延殘喘”而已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