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樓下的沃爾瑪、家樂福,今天倒閉了沒?

你樓下的沃爾瑪、家樂福,今天倒閉了沒?

你樓下的沃爾瑪、家樂福,今天倒閉了沒?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195

你樓下的沃爾瑪、家樂福,今天倒閉了沒?

近幾年,外資大賣場在中國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先是沃爾瑪在今年3月,停業的門店已達8家,4月一個月就關掉了4家店。

而在6月23日,家樂福以48億賣身蘇寧易購,引起業內外一時震動。

外資大賣場尚且活得如此艱難,更何況國內的草根大賣場呢?

有數據顯示,在2017年和2018年,14家超市上市公司共關閉1390家門店,平均一天關閉兩家店。

在所有零售業態中,2018年大賣場的業績是墊底的。

而在11年前的連鎖百強裡,像是沃爾瑪、家樂福、華潤萬家等大賣場,銷售額曾以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傲視群雄,店鋪平均年銷售額達2.3 億元。

你樓下的沃爾瑪、家樂福,今天倒閉了沒?

但現在的大賣場,早已不復往日榮光。

據業內人士透露,知名外資大賣場一天客流只有5000,客單價為70元,一年下來銷售額只有1億多。

而這種成績,還是目前大多數大賣場所做不到的。

有人把外資大賣場敗退中國歸結為水土不服,但這顯然不是外資巨頭們倒下的重要原因。

那麼,外資大賣場紛紛敗走中國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認為有5個。

第一個,供應鏈效率低下。

我們都知道,效率高可以獲得更低的價格,更快的上架速度,這對主打生鮮和日用百貨的商超來說,就是競爭的高地。

大潤發、永輝等之所以能後來居上,祕訣就在於供應鏈效率更高,比如永輝,它的生鮮供應鏈效率高到其售賣的生鮮比集貿市場還便宜,但照樣能賺錢。

第二個,網絡電商的興起,分走了大賣場的蛋糕。

網絡購物興起後,家樂福、沃爾瑪等傳統大賣場除了引以為傲的豐富SKU比不上電商,供應鏈效率還高不過電商,甚至被大潤發、永輝甩在身後。

而隨著購物的便利化,大賣場的客流被各種線上電商、生鮮超市、零食專業店甚至社區團購分流。

特別是在618和雙11的刺激下,電商的銷售額越來越高,逼得外資大賣場把相同的SKU放在線上賣。

不為競爭,只為流量。

你樓下的沃爾瑪、家樂福,今天倒閉了沒?

第三,擴張過度。

自1995年家樂福在北京開出中國第一家大賣場後,到2005年,家樂福用了十年時間,在中國開了60家門店,覆蓋全國各地。

家樂福的老對手沃爾瑪也不甘示弱,門店覆蓋全國範圍,光是2004年就開出了11家店。

而國內的草根大賣場,也學起了外資大賣場,瘋狂開店。

就在大賣場們瘋狂擴張的同時,隱患也隨之而來。

原本可以覆蓋三公里的大賣場,隨著門店越開越多,三公里範圍內出現了三四家大賣場甚至更多,門店密度的增加最終導致單店客流的下滑。

大家一起搶一個不變的客流量跟市場,自然要打價格戰、燒錢補貼用戶...

結果到最後,誰都活不了。

第四,觸網太晚,轉型太難。

沃爾瑪在美國本土轉型電商的成績還算不錯,到了中國反而不太行了。

雖然在12年的時候,沃爾瑪就成為了網上超市“一號店”的控股股東,但中國電商的格局,已經由阿里跟京東主導。

而沃爾瑪,押錯寶了。

它的老對手家樂福的反應更慢,到了2015年才上線網上商城。

但無論反應快還是慢,外資零售巨頭們轉型電商均以不同程度失敗告終。

其中,家樂福、沃爾瑪等期望從電商的短板生鮮上突破,但已經追不上已成氣候的永輝超市。

永輝自2013年後,以每年60—70家的速度開店,2016年門店數量達487家,沒有給家樂福們留下市場空隙。

第五,試水新零售,最終只學到皮毛,沒學到內在。

2016年,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概念,讓轉型失敗的大賣場再次看到希望。

在吸取了第一次轉型燒錢無數且顆粒無收的教訓後,外資大賣場在新零售這一輪改革,大多是借他人之手來完成的。

比如電子價籤可以是租的,30分鐘配送可以是第三方平臺的,生猛海鮮可以是聯營商戶的。

可惜的是,外資大賣場的這些創新,比如顧客在貨架前可以自動播廣告、掃二維碼看產品介紹...都只是微創新罷了。

這種缺少衝擊力的體驗,並不能激發顧客下單的慾望跟衝動。

你樓下的沃爾瑪、家樂福,今天倒閉了沒?

之前有人問我,新零售能不能拯救這些傳統大賣場?我回他,你得先弄明白新零售的本質是什麼。

新零售歸根結底,是對傳統零售的改造重塑,它的本質在於“線上+線下+物流”的融合貫通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線下的重要性。

未來幾年,中國零售業探討的共同方向將會是,互聯網巨頭擁抱傳統連鎖零售商,在線下的各個領域,展開基於人、商品、場景的數字化探索。

而國外大賣場要想重回黃金十年,就得順應這股潮流

沃爾瑪的締造者山姆·沃爾頓曾說:“在一生不斷的激流勇進之後,我深信,沃爾瑪會取得今日的非凡成就,其中一個真正的祕訣就是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

你樓下的沃爾瑪、家樂福,今天倒閉了沒?

說到底,無論是傳統零售還是新零售,永遠都離不開這三點:

一是顧客喜歡性價比高的東西,二是顧客喜歡送貨速度更快,三是顧客希望有更多更快的選擇。

簡單來說,就是多快好省。

有人說,國內互聯網發展的迅猛,是洋賣場所始料未及的。

的確,互聯網會改變許多東西,但它不會改變商業的基本邏輯:即以客戶用中心。

我國的消費市場非常龐大,消費需求也非常多樣化。

完全可以容納下業態、模式、特色各不相同的零售企業,沒必要說誰死誰活,合作共生才是生存之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