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日記: 如何獲得一個藍色的肝

文章 癌症 科普 科學 每日豆瓣 每日豆瓣 2017-11-06

本文作者“antares”,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豆瓣日記: 如何獲得一個藍色的肝

最近關於紋身有兩條新聞,一條是國內的一名患者因為其他原因進行肝臟檢查,結果醫生髮現肝臟是藍色的,調查的結果解釋表示因為這個患者有紋身,於是其中的藍色染料沉積在了他的肝臟中。另一條是《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文章,德國的幾名科學家通過對紋身者皮膚和淋巴的樣本進行分析,得出了紋身顏料會蓄積到淋巴結中的結論。

雖然紋身的歷史淵遠流長,但紋身顏料對健康的影響是很新的課題。這並不是由於科學界的疏忽,只是單純因為沒出過什麼事。紋身造成的負面影響主要是紋身器具被汙染造成的細菌或者病毒感染以及紋身引起的過敏反應。前者可以通過流程和檢疫上的規範予以限制,後者的過敏則是各人嚴重程度並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論,並且最不濟也還有植皮這種最終解決手段。因此,科學界開始對紋身顏料的安全性進行研究是2000年才開始的。我能查到的相對早期的研究是2002年丹麥環保局發起的一項對丹麥市售的所有紋身顏料的調查。不過到現在為止,這個課題的研究仍然有很多空白之處。

當科學家研究“紋身顏料對人體是否有害”的時候,實際上有兩個不同的層面。比較簡單的一種是研究紋身顏料及其代謝產物的化學性質。例如早期的很多顏料中含有重金屬,而一些偶氮化物顏料可能會降解成有毒的芳香胺化合物。但是,這種體外的研究並不足以讓人看到在紋身過程中顏料影響的全貌。因此,就需要拿一些具體的生物組織來研究顏料進入體內之後會發生什麼,例如顏料是用什麼方法在體內傳播的,在這個傳播過程中有沒有發生代謝,在顏料降解後是否能排出體外等等。

最近這項研究實際上是調查顏料代謝過程的。此前有一項對小鼠的研究,發現小鼠紋身後,紋身時所使用的偶氮類顏料蓄積到了淋巴結上,並且很明顯能看出淋巴結的顏色變化。而這次的研究則是要驗證這條代謝路徑在人類身上是否同樣存在。研究員們從屍體身上取了皮膚和淋巴的樣本——四具有紋身的屍體作為實驗組,兩具沒有紋身的屍體作為對照組,他們調查了樣本中重金屬的含量,顏料顆粒的大小和顏料顆粒周圍組織的變化。

研究結論表明,紋身顏料確實沉積到了淋巴結裡,特別是小尺寸的顏料顆粒。由於紋身時會把顏料透過表皮層直接注射進真皮層,因此身體會對顏料作出反應。顏料顆粒可能通過血液、淋巴液或巨噬細胞進入淋巴結。顏料顆粒周圍的組織裡,脂類增多而蛋白質減少。這表明顏料顆粒確實會對周圍的組織產生影響。

從結論上說,這篇研究並不像某些新聞所寫的那樣聳人聽聞。由於研究者並沒有根據死因挑選樣本,因此研究並不能說明紋身對健康有何影響。至於顏料顆粒為什麼會導致組織產生變化,這些變化會不會有負面作用,不同顏料有什麼不同,甚至於紋身是否會致癌,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其說這項研究證明了顏料產生的影響,倒不如說是回答這個問題時所走的又一個腳步。

PS:如果照本專欄一貫的風格,我其實應該仔細說明一下研究方法和顏料蓄積到淋巴結中的過程。不過這次我在動筆前猶豫了很久到底應該怎麼寫(……對,這也許是一個拖稿藉口)。關於《Scientific Reports》這篇論文的新聞標題從比較樸實準確的《研究發現紋身顏料會沉積到淋巴結中》(衛報)到《紋身需謹慎,太可怕了,所用染料會以納米顆粒形式長期滯留體內》(搜狐)到《科學家發現紋身或影響健康》(中文網站轉載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再到聳人聽聞的《為什麼紋身會帶來癌症》(每日郵報),真是無奇不有,更不要提關於藍色肝臟的各種聳人聽聞的新聞標題了。和各種醫學研究一樣,一旦落筆時帶了不當的立場和解讀,文章的信息就很容易以訛傳訛地變成朋友圈裡的大字報。所以,最後我選擇了用盡量保守的語言從背景出發來介紹研究的結論。

cit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11721-z

天高而氣爽 藍色肝響起霹靂 雙眸帶殘紅

如果你喜歡這個系列的漫畫,點個贊吧!歡迎把它推薦給你的朋友,也歡迎關注公眾號TILcomic~(掃下面^_^)

豆瓣日記: 如何獲得一個藍色的肝

(全文完)

本文作者“antares”,目前已發表了86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antares”關注Ta。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