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彈棉花

文學 音樂 棉花 藝術 餘繼澤的文學作品 2017-05-31

單位門前坪兒下,在一個小商店旁邊,來了彈棉花的,生意格外的好,村莊裡的人,都拿了破舊的棉絮,來讓這彈棉花的人給彈。

不過,這人彈棉花,用的是現代化的機器,機器的聲音不大,在嗡嗡的聲音裡,就把破舊的棉花彈好,摻入了新棉花後,棉被就被翻新了一樣,再縫了新的被面,就是一床嶄新的被子。速度很快,價錢也不貴。

看著這用機器彈棉花的人,我就想到了小的時候,家鄉村莊裡,時常有彈棉花的人來,家鄉村莊裡的人,就把破舊的棉絮找出來,讓這彈棉花的人給彈。

那時,彈棉花的人,用的是手工彈,揹著一個特別大的弓,弓的一邊是弦,就那樣有節奏的敲打著弦,弦震動著,就把棉花一點點的彈開了,而且發出有節奏聲音,咚咚,太太,就像音樂一樣,那彈棉花的人,像在舞蹈,也像在彈奏音樂。

那時手工彈奏,速度沒有機器快,而且,棉絮飛舞,灰塵很大。最能吸引我們小孩子的,也許就是那彈棉花人,像跳舞一樣彈棉花的動作,那弦發出的,像音樂一樣的聲音。

彈棉花的人,在忙碌的彈著棉花,也許他不是跳舞,也不是在彈奏音樂,而是感受到生活的艱辛,和無奈,依靠彈棉花,獲取維持生活的錢。我們小孩子,不知道生活的艱辛,在一旁樂著,學著彈棉花人的動作,手揮舞著,嘴巴里咚咚,太太的叫著,惹的彈棉花的人笑了,我們也更得意的笑了。現在回憶,感到兒時,不懂得生活,無憂無慮,富有童趣,而已感到那時的幼稚。

現在有了機器彈棉花,彈棉花就變得簡單,容易了,沒有兒時那樣的辛苦,灰塵飛舞。也沒有了那彈棉花的咚咚,太太的聲音。兒時彈棉花的場景,和我們兒時的純真,童稚,湮滅在了歲月裡,留在了記憶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