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後來我才知道,被魯迅先生罵過的何止梁實秋一人,郭沫若、徐志摩、林語堂,甚至泰戈爾和弗洛伊德都被嘲諷過,只是沒有梁實秋這樣被罵得慘,被黑的一塌糊塗,從另一方面講,這倒更好地普及了梁實秋,樑先生的大名隨著魯迅的文章而家喻戶曉。

我無意理斷九十多年前樑魯之間的誰是誰非,我只相信歷史總是公正的,不會因為某些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永成定論,梁實秋只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學者,他不熱衷政治,只知道“不斷的勞動下去,便可以賺到錢來維持生計。”今天看來這又何罪之有?好在大眾的眼睛總是雪亮,一本《雅舍小品》就印了三百多版,至今仍暢銷不衰,便是明證。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後來我才知道,被魯迅先生罵過的何止梁實秋一人,郭沫若、徐志摩、林語堂,甚至泰戈爾和弗洛伊德都被嘲諷過,只是沒有梁實秋這樣被罵得慘,被黑的一塌糊塗,從另一方面講,這倒更好地普及了梁實秋,樑先生的大名隨著魯迅的文章而家喻戶曉。

我無意理斷九十多年前樑魯之間的誰是誰非,我只相信歷史總是公正的,不會因為某些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永成定論,梁實秋只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學者,他不熱衷政治,只知道“不斷的勞動下去,便可以賺到錢來維持生計。”今天看來這又何罪之有?好在大眾的眼睛總是雪亮,一本《雅舍小品》就印了三百多版,至今仍暢銷不衰,便是明證。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後來我才知道,被魯迅先生罵過的何止梁實秋一人,郭沫若、徐志摩、林語堂,甚至泰戈爾和弗洛伊德都被嘲諷過,只是沒有梁實秋這樣被罵得慘,被黑的一塌糊塗,從另一方面講,這倒更好地普及了梁實秋,樑先生的大名隨著魯迅的文章而家喻戶曉。

我無意理斷九十多年前樑魯之間的誰是誰非,我只相信歷史總是公正的,不會因為某些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永成定論,梁實秋只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學者,他不熱衷政治,只知道“不斷的勞動下去,便可以賺到錢來維持生計。”今天看來這又何罪之有?好在大眾的眼睛總是雪亮,一本《雅舍小品》就印了三百多版,至今仍暢銷不衰,便是明證。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後來我才知道,被魯迅先生罵過的何止梁實秋一人,郭沫若、徐志摩、林語堂,甚至泰戈爾和弗洛伊德都被嘲諷過,只是沒有梁實秋這樣被罵得慘,被黑的一塌糊塗,從另一方面講,這倒更好地普及了梁實秋,樑先生的大名隨著魯迅的文章而家喻戶曉。

我無意理斷九十多年前樑魯之間的誰是誰非,我只相信歷史總是公正的,不會因為某些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永成定論,梁實秋只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學者,他不熱衷政治,只知道“不斷的勞動下去,便可以賺到錢來維持生計。”今天看來這又何罪之有?好在大眾的眼睛總是雪亮,一本《雅舍小品》就印了三百多版,至今仍暢銷不衰,便是明證。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先生生1903年1月出生在京城一個秀才世家,祖籍浙江餘杭。1923年從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研習英語和英美文學。1926年回國,在國內數所大學任教,30年代,成為當時著名的文學團體“新月社”的主要成員。抗戰爆發後,他過著顛簸流離的生活,《雅舍小品》寫於此時。1948年從廣州赴臺灣,在臺灣寫了大量追求心境平和及閒情逸致的“雅舍”散文。以至於在中國當代文壇形成一種“雅舍現象”。

梁實秋先生一生最大的貢獻,一是散文,二是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翻譯的莎士全集我沒有讀過,我只想說他的散文。正如朱光潛所說:“樑先生的《雅舍小品》對於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他不翻譯莎翁,自有後來人翻譯,但他不寫散文,後人未必能寫得出這樣的散文。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後來我才知道,被魯迅先生罵過的何止梁實秋一人,郭沫若、徐志摩、林語堂,甚至泰戈爾和弗洛伊德都被嘲諷過,只是沒有梁實秋這樣被罵得慘,被黑的一塌糊塗,從另一方面講,這倒更好地普及了梁實秋,樑先生的大名隨著魯迅的文章而家喻戶曉。

我無意理斷九十多年前樑魯之間的誰是誰非,我只相信歷史總是公正的,不會因為某些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永成定論,梁實秋只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學者,他不熱衷政治,只知道“不斷的勞動下去,便可以賺到錢來維持生計。”今天看來這又何罪之有?好在大眾的眼睛總是雪亮,一本《雅舍小品》就印了三百多版,至今仍暢銷不衰,便是明證。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先生生1903年1月出生在京城一個秀才世家,祖籍浙江餘杭。1923年從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研習英語和英美文學。1926年回國,在國內數所大學任教,30年代,成為當時著名的文學團體“新月社”的主要成員。抗戰爆發後,他過著顛簸流離的生活,《雅舍小品》寫於此時。1948年從廣州赴臺灣,在臺灣寫了大量追求心境平和及閒情逸致的“雅舍”散文。以至於在中國當代文壇形成一種“雅舍現象”。

梁實秋先生一生最大的貢獻,一是散文,二是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翻譯的莎士全集我沒有讀過,我只想說他的散文。正如朱光潛所說:“樑先生的《雅舍小品》對於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他不翻譯莎翁,自有後來人翻譯,但他不寫散文,後人未必能寫得出這樣的散文。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後來我才知道,被魯迅先生罵過的何止梁實秋一人,郭沫若、徐志摩、林語堂,甚至泰戈爾和弗洛伊德都被嘲諷過,只是沒有梁實秋這樣被罵得慘,被黑的一塌糊塗,從另一方面講,這倒更好地普及了梁實秋,樑先生的大名隨著魯迅的文章而家喻戶曉。

我無意理斷九十多年前樑魯之間的誰是誰非,我只相信歷史總是公正的,不會因為某些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永成定論,梁實秋只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學者,他不熱衷政治,只知道“不斷的勞動下去,便可以賺到錢來維持生計。”今天看來這又何罪之有?好在大眾的眼睛總是雪亮,一本《雅舍小品》就印了三百多版,至今仍暢銷不衰,便是明證。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先生生1903年1月出生在京城一個秀才世家,祖籍浙江餘杭。1923年從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研習英語和英美文學。1926年回國,在國內數所大學任教,30年代,成為當時著名的文學團體“新月社”的主要成員。抗戰爆發後,他過著顛簸流離的生活,《雅舍小品》寫於此時。1948年從廣州赴臺灣,在臺灣寫了大量追求心境平和及閒情逸致的“雅舍”散文。以至於在中國當代文壇形成一種“雅舍現象”。

梁實秋先生一生最大的貢獻,一是散文,二是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翻譯的莎士全集我沒有讀過,我只想說他的散文。正如朱光潛所說:“樑先生的《雅舍小品》對於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他不翻譯莎翁,自有後來人翻譯,但他不寫散文,後人未必能寫得出這樣的散文。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的散文不論長短都是美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都被他信手拈來,在他的生花妙筆下演繹成一篇篇妙趣橫生的文章,他的散文豁達灑脫、旁徵博引的特點,與他學貫中西的教育背景不無關係,讀梁實秋的散文你不僅能享受到人性情趣和生活怡韻,而且猶如暢遊在知識的海邊,古今中外的各類知識如海邊精美的貝殼,俯拾即是。確實是享受,更是陶冶。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後來我才知道,被魯迅先生罵過的何止梁實秋一人,郭沫若、徐志摩、林語堂,甚至泰戈爾和弗洛伊德都被嘲諷過,只是沒有梁實秋這樣被罵得慘,被黑的一塌糊塗,從另一方面講,這倒更好地普及了梁實秋,樑先生的大名隨著魯迅的文章而家喻戶曉。

我無意理斷九十多年前樑魯之間的誰是誰非,我只相信歷史總是公正的,不會因為某些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永成定論,梁實秋只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學者,他不熱衷政治,只知道“不斷的勞動下去,便可以賺到錢來維持生計。”今天看來這又何罪之有?好在大眾的眼睛總是雪亮,一本《雅舍小品》就印了三百多版,至今仍暢銷不衰,便是明證。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先生生1903年1月出生在京城一個秀才世家,祖籍浙江餘杭。1923年從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研習英語和英美文學。1926年回國,在國內數所大學任教,30年代,成為當時著名的文學團體“新月社”的主要成員。抗戰爆發後,他過著顛簸流離的生活,《雅舍小品》寫於此時。1948年從廣州赴臺灣,在臺灣寫了大量追求心境平和及閒情逸致的“雅舍”散文。以至於在中國當代文壇形成一種“雅舍現象”。

梁實秋先生一生最大的貢獻,一是散文,二是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翻譯的莎士全集我沒有讀過,我只想說他的散文。正如朱光潛所說:“樑先生的《雅舍小品》對於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他不翻譯莎翁,自有後來人翻譯,但他不寫散文,後人未必能寫得出這樣的散文。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的散文不論長短都是美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都被他信手拈來,在他的生花妙筆下演繹成一篇篇妙趣橫生的文章,他的散文豁達灑脫、旁徵博引的特點,與他學貫中西的教育背景不無關係,讀梁實秋的散文你不僅能享受到人性情趣和生活怡韻,而且猶如暢遊在知識的海邊,古今中外的各類知識如海邊精美的貝殼,俯拾即是。確實是享受,更是陶冶。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後來我才知道,被魯迅先生罵過的何止梁實秋一人,郭沫若、徐志摩、林語堂,甚至泰戈爾和弗洛伊德都被嘲諷過,只是沒有梁實秋這樣被罵得慘,被黑的一塌糊塗,從另一方面講,這倒更好地普及了梁實秋,樑先生的大名隨著魯迅的文章而家喻戶曉。

我無意理斷九十多年前樑魯之間的誰是誰非,我只相信歷史總是公正的,不會因為某些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永成定論,梁實秋只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學者,他不熱衷政治,只知道“不斷的勞動下去,便可以賺到錢來維持生計。”今天看來這又何罪之有?好在大眾的眼睛總是雪亮,一本《雅舍小品》就印了三百多版,至今仍暢銷不衰,便是明證。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先生生1903年1月出生在京城一個秀才世家,祖籍浙江餘杭。1923年從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研習英語和英美文學。1926年回國,在國內數所大學任教,30年代,成為當時著名的文學團體“新月社”的主要成員。抗戰爆發後,他過著顛簸流離的生活,《雅舍小品》寫於此時。1948年從廣州赴臺灣,在臺灣寫了大量追求心境平和及閒情逸致的“雅舍”散文。以至於在中國當代文壇形成一種“雅舍現象”。

梁實秋先生一生最大的貢獻,一是散文,二是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翻譯的莎士全集我沒有讀過,我只想說他的散文。正如朱光潛所說:“樑先生的《雅舍小品》對於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他不翻譯莎翁,自有後來人翻譯,但他不寫散文,後人未必能寫得出這樣的散文。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的散文不論長短都是美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都被他信手拈來,在他的生花妙筆下演繹成一篇篇妙趣橫生的文章,他的散文豁達灑脫、旁徵博引的特點,與他學貫中西的教育背景不無關係,讀梁實秋的散文你不僅能享受到人性情趣和生活怡韻,而且猶如暢遊在知識的海邊,古今中外的各類知識如海邊精美的貝殼,俯拾即是。確實是享受,更是陶冶。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後來我才知道,被魯迅先生罵過的何止梁實秋一人,郭沫若、徐志摩、林語堂,甚至泰戈爾和弗洛伊德都被嘲諷過,只是沒有梁實秋這樣被罵得慘,被黑的一塌糊塗,從另一方面講,這倒更好地普及了梁實秋,樑先生的大名隨著魯迅的文章而家喻戶曉。

我無意理斷九十多年前樑魯之間的誰是誰非,我只相信歷史總是公正的,不會因為某些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永成定論,梁實秋只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學者,他不熱衷政治,只知道“不斷的勞動下去,便可以賺到錢來維持生計。”今天看來這又何罪之有?好在大眾的眼睛總是雪亮,一本《雅舍小品》就印了三百多版,至今仍暢銷不衰,便是明證。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先生生1903年1月出生在京城一個秀才世家,祖籍浙江餘杭。1923年從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研習英語和英美文學。1926年回國,在國內數所大學任教,30年代,成為當時著名的文學團體“新月社”的主要成員。抗戰爆發後,他過著顛簸流離的生活,《雅舍小品》寫於此時。1948年從廣州赴臺灣,在臺灣寫了大量追求心境平和及閒情逸致的“雅舍”散文。以至於在中國當代文壇形成一種“雅舍現象”。

梁實秋先生一生最大的貢獻,一是散文,二是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翻譯的莎士全集我沒有讀過,我只想說他的散文。正如朱光潛所說:“樑先生的《雅舍小品》對於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他不翻譯莎翁,自有後來人翻譯,但他不寫散文,後人未必能寫得出這樣的散文。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的散文不論長短都是美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都被他信手拈來,在他的生花妙筆下演繹成一篇篇妙趣橫生的文章,他的散文豁達灑脫、旁徵博引的特點,與他學貫中西的教育背景不無關係,讀梁實秋的散文你不僅能享受到人性情趣和生活怡韻,而且猶如暢遊在知識的海邊,古今中外的各類知識如海邊精美的貝殼,俯拾即是。確實是享受,更是陶冶。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關於梁實秋的文章,當代評論界大家論述甚多,著名文學評論家楊匡漢先生在他的《閒雲野鶴,亦未必忘情人世炎涼》一文中對“雅舍現象”的內涵和特徵做了精闢的論述:“反對以功利的眼光看待文學,而以恆古不變的人性為散文描寫的視角,以此愉悅性情,調劑生活,忘懷得失;化抽象的人性為具體的人性,側重表現躲進‘雅舍’的知識者的情思脈動,並在瑣細的人情世態上精雕細縷,從中透出精彩與智慧的微光;貫之以理節情的心態、恬靜安詳的心境與平和沖淡的心氣,於常見事物中做警練不俗的文章,於艱難時勢中領受人生意趣;以曠達人格敘事抒情,行文走筆‘放’‘收’適度,使散文氣高而不怒,力勁而不露,情多而不暗,才贍而不疏,謀求恰到好處;以高文明程度和高學養境界作文,廣徵博引、祕響旁通,中外逢源、古今無阻,使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融解一起,和諧淡泊;追求散文中主體的本色表現,自然,真率,珍惜自己的一分個性,化作筆底波瀾時的機智閃爍,情趣迭生;行文雅潔簡練,由博返約,且有不露斧斫之痕,不求虛飾巧裝的文調美,寓絢爛於平樸之中,不講排偶卻在自由參差中見齊整,不拘格律亦自有平仄諧調與聲韻搭配,讀來朗朗上口,節律優雅。”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後來我才知道,被魯迅先生罵過的何止梁實秋一人,郭沫若、徐志摩、林語堂,甚至泰戈爾和弗洛伊德都被嘲諷過,只是沒有梁實秋這樣被罵得慘,被黑的一塌糊塗,從另一方面講,這倒更好地普及了梁實秋,樑先生的大名隨著魯迅的文章而家喻戶曉。

我無意理斷九十多年前樑魯之間的誰是誰非,我只相信歷史總是公正的,不會因為某些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永成定論,梁實秋只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學者,他不熱衷政治,只知道“不斷的勞動下去,便可以賺到錢來維持生計。”今天看來這又何罪之有?好在大眾的眼睛總是雪亮,一本《雅舍小品》就印了三百多版,至今仍暢銷不衰,便是明證。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先生生1903年1月出生在京城一個秀才世家,祖籍浙江餘杭。1923年從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研習英語和英美文學。1926年回國,在國內數所大學任教,30年代,成為當時著名的文學團體“新月社”的主要成員。抗戰爆發後,他過著顛簸流離的生活,《雅舍小品》寫於此時。1948年從廣州赴臺灣,在臺灣寫了大量追求心境平和及閒情逸致的“雅舍”散文。以至於在中國當代文壇形成一種“雅舍現象”。

梁實秋先生一生最大的貢獻,一是散文,二是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翻譯的莎士全集我沒有讀過,我只想說他的散文。正如朱光潛所說:“樑先生的《雅舍小品》對於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他不翻譯莎翁,自有後來人翻譯,但他不寫散文,後人未必能寫得出這樣的散文。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的散文不論長短都是美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都被他信手拈來,在他的生花妙筆下演繹成一篇篇妙趣橫生的文章,他的散文豁達灑脫、旁徵博引的特點,與他學貫中西的教育背景不無關係,讀梁實秋的散文你不僅能享受到人性情趣和生活怡韻,而且猶如暢遊在知識的海邊,古今中外的各類知識如海邊精美的貝殼,俯拾即是。確實是享受,更是陶冶。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關於梁實秋的文章,當代評論界大家論述甚多,著名文學評論家楊匡漢先生在他的《閒雲野鶴,亦未必忘情人世炎涼》一文中對“雅舍現象”的內涵和特徵做了精闢的論述:“反對以功利的眼光看待文學,而以恆古不變的人性為散文描寫的視角,以此愉悅性情,調劑生活,忘懷得失;化抽象的人性為具體的人性,側重表現躲進‘雅舍’的知識者的情思脈動,並在瑣細的人情世態上精雕細縷,從中透出精彩與智慧的微光;貫之以理節情的心態、恬靜安詳的心境與平和沖淡的心氣,於常見事物中做警練不俗的文章,於艱難時勢中領受人生意趣;以曠達人格敘事抒情,行文走筆‘放’‘收’適度,使散文氣高而不怒,力勁而不露,情多而不暗,才贍而不疏,謀求恰到好處;以高文明程度和高學養境界作文,廣徵博引、祕響旁通,中外逢源、古今無阻,使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融解一起,和諧淡泊;追求散文中主體的本色表現,自然,真率,珍惜自己的一分個性,化作筆底波瀾時的機智閃爍,情趣迭生;行文雅潔簡練,由博返約,且有不露斧斫之痕,不求虛飾巧裝的文調美,寓絢爛於平樸之中,不講排偶卻在自由參差中見齊整,不拘格律亦自有平仄諧調與聲韻搭配,讀來朗朗上口,節律優雅。”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很久以前就讀過樑實秋的散文,不過最早知道梁實秋這個名字卻不是因為他的散文,而是因為中學的一篇叫《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的課文。六零後、七零後上過高中的人大都記得魯迅先生的這篇散文,文中所稱的“乏走狗”就是梁實秋先生。從此以後,在我的印象中,梁實秋先生就是一個“夾著尾巴,餓得精瘦,不知道主子是誰”的走狗模樣。後來有人給我介紹他的散文,說:樑先生的散文真的不錯,值得一看。並送我一本薄薄的散文集子,叫《雅舍菁華》,我想一個反動的資本家走狗能寫出什麼好的文章,抱著批判的態度,我便讀了起來。這一讀便被書中的文字吸引住了。這個散文集,我都不記得自己讀了多少篇,反正在沒書看的時候就讀這本散文集,後來在一箇舊書攤淘到一本《梁實秋文集》,雖然是盜版書,有缺字、錯字、別字,但卻比原來集子的內容豐富得多,幾乎收錄了梁實秋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如今這個文集已經被我翻爛了,卻仍然佔據著我書桌最順手的位置。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後來我才知道,被魯迅先生罵過的何止梁實秋一人,郭沫若、徐志摩、林語堂,甚至泰戈爾和弗洛伊德都被嘲諷過,只是沒有梁實秋這樣被罵得慘,被黑的一塌糊塗,從另一方面講,這倒更好地普及了梁實秋,樑先生的大名隨著魯迅的文章而家喻戶曉。

我無意理斷九十多年前樑魯之間的誰是誰非,我只相信歷史總是公正的,不會因為某些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永成定論,梁實秋只是一個單純的文化學者,他不熱衷政治,只知道“不斷的勞動下去,便可以賺到錢來維持生計。”今天看來這又何罪之有?好在大眾的眼睛總是雪亮,一本《雅舍小品》就印了三百多版,至今仍暢銷不衰,便是明證。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先生生1903年1月出生在京城一個秀才世家,祖籍浙江餘杭。1923年從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研習英語和英美文學。1926年回國,在國內數所大學任教,30年代,成為當時著名的文學團體“新月社”的主要成員。抗戰爆發後,他過著顛簸流離的生活,《雅舍小品》寫於此時。1948年從廣州赴臺灣,在臺灣寫了大量追求心境平和及閒情逸致的“雅舍”散文。以至於在中國當代文壇形成一種“雅舍現象”。

梁實秋先生一生最大的貢獻,一是散文,二是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翻譯的莎士全集我沒有讀過,我只想說他的散文。正如朱光潛所說:“樑先生的《雅舍小品》對於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他不翻譯莎翁,自有後來人翻譯,但他不寫散文,後人未必能寫得出這樣的散文。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的散文不論長短都是美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都被他信手拈來,在他的生花妙筆下演繹成一篇篇妙趣橫生的文章,他的散文豁達灑脫、旁徵博引的特點,與他學貫中西的教育背景不無關係,讀梁實秋的散文你不僅能享受到人性情趣和生活怡韻,而且猶如暢遊在知識的海邊,古今中外的各類知識如海邊精美的貝殼,俯拾即是。確實是享受,更是陶冶。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關於梁實秋的文章,當代評論界大家論述甚多,著名文學評論家楊匡漢先生在他的《閒雲野鶴,亦未必忘情人世炎涼》一文中對“雅舍現象”的內涵和特徵做了精闢的論述:“反對以功利的眼光看待文學,而以恆古不變的人性為散文描寫的視角,以此愉悅性情,調劑生活,忘懷得失;化抽象的人性為具體的人性,側重表現躲進‘雅舍’的知識者的情思脈動,並在瑣細的人情世態上精雕細縷,從中透出精彩與智慧的微光;貫之以理節情的心態、恬靜安詳的心境與平和沖淡的心氣,於常見事物中做警練不俗的文章,於艱難時勢中領受人生意趣;以曠達人格敘事抒情,行文走筆‘放’‘收’適度,使散文氣高而不怒,力勁而不露,情多而不暗,才贍而不疏,謀求恰到好處;以高文明程度和高學養境界作文,廣徵博引、祕響旁通,中外逢源、古今無阻,使外來文化和傳統文化融解一起,和諧淡泊;追求散文中主體的本色表現,自然,真率,珍惜自己的一分個性,化作筆底波瀾時的機智閃爍,情趣迭生;行文雅潔簡練,由博返約,且有不露斧斫之痕,不求虛飾巧裝的文調美,寓絢爛於平樸之中,不講排偶卻在自由參差中見齊整,不拘格律亦自有平仄諧調與聲韻搭配,讀來朗朗上口,節律優雅。”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再讀梁實秋的散文    石永磊

梁實秋的散文可以當工具書來使用。無論是記述個人經歷、民俗風情,還是回憶親朋好友、雅趣軼事;無論是遊記、雜感或札記,還是摭讀、小品、隨筆,不僅妙趣橫生,而且引經據典,有出處,有淵源。一道菜餚,有古代的作法,有現代的作法;有西方的吃法,有東方的吃法。生活百態,人間萬象似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其積學之厚,腹笥之深可見一斑,他以其深厚的學養和獨特的風格在中國當代文壇佔有一席之地。

總之,梁實秋的散文是中國當代文學中的一股清流,尤其在當下作者比讀者多的年代,讀一讀梁實秋的散文,你就會發現讀書和不讀書寫出來的文章是有天壤之別的。要寫出好文章,先要靜心讀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