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代?

文學 小說 餘華 藝術 王安憶 一往文學 2018-12-18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期。一方面,80年代人道主義的論爭突破了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90年代市場經濟的迅速起步,文學也逐漸商業化、邁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因此,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90年代是迄今為止被言說最多的一個時代。這其中原因,我想,應該不僅僅與它的世紀末時段位置有關,事實是,在這個年代,中國文學的確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其中,長篇小說的突然繁榮是90年代文學相當重要的一個現象。《白鹿原》《許三觀賣血記》《廢都》《長恨歌》《塵埃落定》《豐乳肥臀》都已成了耳熟能詳的名著,三種文化並存:主流文學,精英文學,大眾文學……所以經常有人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代。

各種不同風格小說的出現

新寫實小說

新寫實小說在創作取向上它更關注世俗人生。被認定"新寫實小說家"身份的至少包括方方、池莉、劉震雲和劉恆。池莉的小說在市民化的基礎上進一步與市場消費相結合,主要作品有《來來往往》、《小姐你早》、《雲破處》、《生活秀》、《口紅》等。這些作品中的人物不再是為生存奔波的芸芸眾生,而是在商場搏擊的金錢英雄。

方方的小說主要集中在對人生世相的揭示和存在困境的思考。《風景》中,一方面是惡劣到極點的生存環境與蠅營狗苟的生存掙扎,無情地吞噬著這個家庭苟延殘喘的一點人性。另一方面在這個充滿著粗鄙粗野粗暴粗俗場景的故事裡則體現了作家對底層生存的同情與人性的思考。

新歷史小說

新歷史小說否定歷史的客觀真實性,嘲弄歷史的所謂本質和規律

新歷史小說的代表性作品有:莫言的《紅高梁》、《豐乳肥臀》,劉震雲的《故鄉天下黃花》、《故鄉相處流傳》、《溫故一九四二》,蘇童的《1934年的逃亡》、《罌粟之家》、《妻妾成群》、《紅粉》、《我的帝王生涯》、陳忠實的《白鹿原》,尤鳳偉的《石門夜話》,餘華的《活著》(1992)、格非的《迷舟》(1987)、《敵人》(1990)以及王安憶的《紀實與虛構》(1993),葉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棗樹的故事》、《1937年的愛情》,李銳的《舊址》等。

新生代小說

新生代小說,是在80年代先鋒小說落潮後一種文體內容的反撥和審美形式的發展相互融合的青春性體驗寫作。新生代小說作者更願意相信自己的感受和體驗,關注自我人生,凸顯個體在現代社會中的慾望追求、困惑心理、人性掙扎。

為什麼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代?

為什麼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代?

為什麼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代?

女性小說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一些女性作家遊離於主流話語之外,開始在社會文化層面反思兩性關係,質疑傳統的性別秩序,產生了《方舟》、《在同一地平線上》等代表性文本,女性寫作開始具有性別意識。稍後,王安憶的“三戀”、《崗上的世紀》、鐵凝的《棉花垛》等小說將女性意識向前推進了一步,女性作為慾望主體浮出歷史地表。

長篇小說的興盛

長篇小說創作是90年代一個重要的文學景觀。

主要作品有蘇童《米》,餘華《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張煒《九月寓言》,陳忠實《白鹿原》,賈平凹《廢都》,劉震雲《故鄉天下黃花》、《故鄉相處流傳》、《故鄉面和花朵》,王安憶《長恨歌》,史鐵生《務虛筆記》,韓少功《馬橋詞典》,阿來《塵埃落定》,曾維浩《弒父》,陳染《私人生活》,林白《一個人的戰爭》,張承志《心靈史》,朱蘇進《醉太平》,莫言《豐乳肥臀》,鐵凝《大浴女》等。

阿來的《塵埃落定》,以奇異的藝術感覺、神祕的敘述風格以及來自語言和文本深處的那種獨特魅力,為90年代的先鋒文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整部小說如泣如訴,語言純淨透明,結構簡單。

為什麼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代?

張承志的《心靈史》是用文學形式寫就的一部宗教史。這部反映摺合忍耶回民心靈故事的書被作家認為是繼《黑駿馬》、《北方的河》以來自己“文學的最高峰”。

為什麼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代?

陳忠實的《白鹿原》通過暗示、隱喻的方式,將重大歷史事件的潮起潮落和革命力量的此消彼長融入到白鹿兩家幾代人的政治選擇、家族興衰以及個人命運變遷之中, 並且在歷史敘事中融入了大量經濟、宗教、文化、慾望等複雜因素,顯現出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蘊涵。

為什麼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代?

餘華的《活著》從敘述者“我”在夏日陽光下聽福貴老人講其人生故事開始,回顧福貴40年的生活,引出一個個大同小異的死亡故事。“當作家把福貴的故事抽象到人的生存意義上去渲染無常的主題,那一遍遍死亡的重複象徵了人對終極命運一步步靠攏的艱難歷程,展示出悲愴的魅力。這個故事的敘事含有強烈的民間色彩,它超越了具體時空把一個時代的反省上升到人類抽象命運的普遍意義上。”

為什麼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代?

賈平凹的《廢都》(1993)以西安為背景,記敘作家莊之蝶、書法家龔靖元、畫家汪希眠及藝術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生活。作品以莊之蝶與幾位女性的慾望糾葛為主線,以周敏的一篇文章引發的文案官司為輔線,穿插阮知非等諸名士的生活狀態,展現了西京城無處不在的“廢都”文化景觀。

為什麼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代?

王安憶的《長恨歌》通過王琦瑤風華殘雪一生的細緻摹寫,表達了人生無常、命運難以把握的生命感悟。王安憶自己說,她寫《長恨歌》就是要表現一種蒼涼,一種透到骨子裡的人生的滄桑感。

為什麼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代?

其餘還有王朔、王小波等,也是90年代一道“奇異”的文學風景。

為何八九十年代文學會如此繁榮?

那確實是一個令人懷念的年代,也不禁讓筆者思考,為何在當時出現了文學創作井噴式現象。

第一、社會文化的轉型。精英文化、大眾文化和後現代文化的相互激盪。80年代後期,受經濟社會形態發展影響,精英文化越來越受到來自大眾文化的猛烈衝擊。很多人不再執著於對現實的批判、文化的反思和道理理想主義的構築,更為關注的是自身的經濟利益和世俗生存之間的關係。日常生活審美化思潮興起,人們更關注自身生活體驗。

第二、小說技巧的更新。羅蘭巴特的零度寫作追求一種客觀化的絕對真實效果,西方諸多小說技巧如反諷等對現代中國作家影響巨大,小說敘事追求更高水準。

第三、女性寫作的崛起。女性作家於90年代的女權意識寫作,令寫作重新獲得了政治使命。此點主要表現於女性作家女權意識的強烈張揚行為上。這種意識固然同西方女權主義文化理論的啟蒙有關,但在更大程度上,我以為它和時代慾望的醒覺有著極為密切的干係。

文學還會迎來再次輝煌的年代嗎?我們疑問,我們彷徨,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為什麼說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文學小說最輝煌的時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