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收藏 如何判斷硬幣的品相

文化 錢幣收藏與投資 2017-08-03

硬幣收藏 如何判斷硬幣的品相

在現代硬幣收藏領域,流通品和全新品是截然不同的。因為現代硬幣的時間距離我們較近,不過短短几十年,哪怕再稀缺,我們仍然可以找到未流通過的硬幣。硬幣流通與否,價值上是天壤之別。

舉個例子,1961年的2分硬幣,流通過的舊品你從自己的存錢罐裡也能找到,如果字跡清晰的話,也能值個十塊八塊。但如果是未流通使用的好品呢?經過NGC評級的一枚MS67分的1961年2分硬幣,最高成交價是5萬元。

但即便是未流通過的硬幣,品相上也會有差別,有些甚至會自帶天然的缺陷。比如:

1.劃痕。錢幣從造幣廠鑄造出來之後,參與流通之前造成的劃痕。無論用什麼技術鑄造錢幣,錢幣在被從幣坯壓制或打製為錢幣後,就會被丟到一個統一的容器裡,或者在造幣的機床上滾落到收集槽內,發生幣與幣的碰撞是必然的。

劃痕也是評級公司最看重的指標,細如髮絲的劃痕都會成為扣分點。一般來說,越靠近幣中心的劃痕,扣分越重。而靠近邊緣的劃痕,扣分會變輕。硬幣底板上的劃痕,扣分很重,而圖案上的劃痕,扣分則輕。

2.氧化。我們現在使用的一元硬幣是鋼芯鍍鎳材質,基本不會出現氧化現象,但是像梅花五角、長城角幣,都是銅製的,非常容易氧化,形成黑斑,而像早期的熊貓銀幣,也很容易形成氧化白斑。

對於很輕微的氧化,還勉強可以接受,如果是黑點或者大面積的變色,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不過國外的評級公司對氧化的扣分沒想象中那麼嚴厲,有時候,有明顯黑點的銅幣也照樣能評69分。如果氧化發生在幣的邊齒部分,一般不扣分。所以,我們肉眼所判斷的品相好壞,有時候跟評級公司的評分標準並不一樣。

3.磕碰。磕碰其實不太常見,偶爾能發現硬幣上有一個小凹坑,大多是出廠就帶著的缺陷,評級的話,這種自帶的缺陷,有時候往往不扣分。但如果它是人為磕碰損壞,那麼品相無疑受到了極大影響,屬於極差品。

4.人為處理。如果說劃痕和氧化屬於不可抗力的話,那麼洗護和打磨則是人為原因。一些人為了高價出售自己的硬幣,通過清洗、打磨、拋光,反而使幣失去了原有的光澤和質感,失去了價值。清洗嚴重的話,評級公司會給紫籤,即不給分。

錢幣收藏知識 關注微信公眾號 錢幣收藏與投資 rmbsctz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