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中國》:以“他者”貼近中國鄉村,用鏡頭髮現點滴美好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開篇中寫到“中國是鄉土的”。鄉土是中國人的根,鄉村更是中國人不變的故鄉。但大多時候,鄉村地區的物質文化不夠豐富、發展緩慢、個人收入較低、基礎建設欠完備。

在城市化快速推進的今天,面對鄉村貧困這一世界性的難題,中國政府作出莊重承諾,要在2020年讓中國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攻堅克難的關鍵一年。在這關鍵節點上,精準脫貧,努力建設更有保障、更美好生活的行動,正在中國廣大鄉村地區積極展開。而火熱的扶貧實踐,總能帶來說不完道不盡的故事。


《做客中國》:以“他者”貼近中國鄉村,用鏡頭髮現點滴美好


為了呈現我國精準脫貧攻堅戰取得的顯著成效和豐碩成果,對外講述我國扶貧工作的生動故事,在中宣部對外推廣局的支持指導下,由五洲傳播中心、優酷視頻和國家地理頻道聯合出品了全球首部中外聯合攝製,聚焦我國精準扶貧工作的4K系列紀錄片《做客中國——遇見美好生活》(Homestay China)。

節目由五洲傳播中心和英國子午線影視製作公司聯合制作。於7月1日、13日分別在優酷網和國家地理頻道上線播出。

以小見大,以他者視角敘述時代主題

作為首部中外聯合攝製,聚焦我國精準扶貧工作的紀錄片,《做客中國》有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表現主題——精準扶貧。

不同於以往所熟悉的數據式引證,或是脫貧典型人物、突出事蹟的宣傳報道,這一次《做客中國》巧妙地借用“有朋自遠方來”的介入形式,讓來自異文化的外國主持人做客中國鄉村。在同吃同住、一同勞作的親身經歷中,以“他者”的視角呈現出一個個鮮活生動、真實親切的脫貧故事,以小見大地呼應背後的宏大主題。

在敘事安排上,《做客中國》每集選取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重點圍繞一個地區的扶貧政策或行動展開,通過三位外國主持人基米•維爾納 (Kimi Werner)、克里斯•巴辛內利(Chris Bashinelli)以及聶雲(Dennis Nieh)與當地扶貧家庭的共同勞作與生活,來生動記錄和講述新時代的扶貧政策和故事。

在第一集中,習慣了星光熠熠、名流雲集場合的主持人聶雲來到了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的一個牧民家庭。鏡頭記錄了他跟隨額爾頓一家參加那達慕大會的全過程。聶雲在觀賽馬、吃烤肉,感受蒙古族節日喜慶氣氛和民俗文化的深度參與中,娓娓道出這美好生活的由來是得益於“三到村三到戶”扶貧項目的幫扶。


《做客中國》:以“他者”貼近中國鄉村,用鏡頭髮現點滴美好


海邊長大的潛水達人、捕魚高手基米•維爾納則來到了山高谷深的雲南垮來底村,這是怒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她的到來受到了當地人的熱烈歡迎。在接下來日子中,她跟著村長波三益在特色種植產業扶貧項目田地裡認識重樓等中藥材、幫忙除草,還上山砍竹子、編竹筐、賣竹籃,共吃住同勞作,感受了當地人豐富美好的生活。


《做客中國》:以“他者”貼近中國鄉村,用鏡頭髮現點滴美好


遊遍五大洲、自詡為世界公民的主持人克里斯•巴辛內利,來到了山西磧口鎮貧困戶楚麗梅家中。在這裡,他跟隨這家人修葺了村裡的老房子,還在皮影館見到了當地皮影文化傳承人,學習了皮影戲表演技巧並上臺演出。正是在當地政府文化扶貧項目的幫助下,楚麗梅夫婦不僅找到了工作,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還積極投入了當地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克里斯直觀地感受到了楚麗梅夫婦生活的變化。


《做客中國》:以“他者”貼近中國鄉村,用鏡頭髮現點滴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做客中國》的敘事方式。雖然每集中的三個故事看似獨立、互不關聯,但通過交叉剪輯的方式,三個故事的開篇、經過、發展和分離都如同經緯交織、節奏鮮明,做到了整體敘事形散神聚,始終圍繞著“精準扶貧”的宏大主題展開。

質樸明快,以樸實鏡頭推進故事前行

《做客中國》的視聽語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一如洗淨鉛華的雨後空山,質樸而明快。如在額爾頓一家準備出發前往那達慕大會時,鏡頭以一種近乎人類學的精確方式記錄了一家人如何拆分、打包蒙古包,以及如何把羊馬趕上貨車。

《做客中國》:以“他者”貼近中國鄉村,用鏡頭髮現點滴美好


又如,來到垮來底村的基米•維爾納,總是會像拍日記一樣,在一天結束時,對著鏡頭吐露心聲,這就好像在遠方的朋友在和我們視頻通話,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當夜幕降臨,克里斯準備開始首次的皮影戲表演時,油燈所發出的火光,在幕布和觀眾的臉上都印出一抹搖曳的昏黃。在鑼鼓和唱腔中,皮影戲於跳躍的光影中上演,這一切描繪出的是磧口鎮上人們的安逸祥和。


《做客中國》:以“他者”貼近中國鄉村,用鏡頭髮現點滴美好


再如,當分別時刻來臨,鏡頭的處理也近乎白描。奶奶用牛奶撒地的禮節為聶雲祈福,基米•維爾納同波三益一家分別擁抱,克里斯用皮影戲表演來向磧口告別……依依不捨的情感波動,都被掩藏在平靜的鏡頭之下,反而讓人動容。

鏡頭是觀眾的眼睛,大多數觀眾都沒有親身到過紀錄片所呈現的地方,鏡頭運用的特點直接決定了觀眾對紀錄片的觀感。


《做客中國》:以“他者”貼近中國鄉村,用鏡頭髮現點滴美好


《做客中國》運用4k技術和無人機進行拍攝,最大程度的保留貧困鄉村的山川風貌。無意於炫技,也不想為生活帶上一層濾鏡,鏡頭只是忠實地記錄著外國主持人在中國鄉村的經歷。質樸無華的鏡頭語言更為精妙之處在於,它暗合著精準扶貧的時代主題和中國人骨子裡的鄉土性格,在不著痕跡間推動著故事前行,讓《做客中國》在好似白描的外表下具有更深沉的情感力量。

相互給予,以真情實感引發觀眾共鳴

《做客中國》中的每一段故事都是有力而真實的,這種真實從許多細節之處散發出來,洋溢著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

在那達慕大會前夕,聶雲隨額爾頓一家來到敖包前祈福,被五色經幡所裝點的敖包,神聖而醒目,“敖包會保佑我們,保佑我們,年年有餘,年年不幹旱,還有不生病,一生平安。”這是牧民對美好生活最樸素的願景。

在夜幕降臨的垮來底村,基米•維爾納驚喜地發現,“我以為今天就此結束了,但波叔叔卻另有安排。作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音樂家,他一定要帶我去聽些傳統怒族民謠。”以樂迎客,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好客之道。

在黃河岸邊的磧口鎮,克里斯在劇院導演和楚麗梅的幫助下,正逐漸地克服對木偶的恐懼,為最後的皮影戲演出做準備,這是旅遊扶貧後,傳統文化的再出發。

《做客中國》:以“他者”貼近中國鄉村,用鏡頭髮現點滴美好


《做客中國》中,中國鄉村的質樸無華、熱情好客、傳統底蘊,都在這些細節中得到了體現。當地人在同主持人的日常生活互動中所不經意流露出的真情實感,賦予了這部作品醇厚的情感濃度。可貴的是,這種情感是相互的,來自異國的主持人並不是簡單的接受者、局外人,在鏡頭所到之處,我們看到的是相互給予、彼此靠近。

在草原的落日餘暉裡,主持人聶雲拿著吉他走出蒙古包來到奶奶身邊,奶奶輕聲唱起草原的民謠,聶雲也隨著彈起伴奏,他說:“能有機會為烏達布拉彈奏,感謝她帶我來到她的家中,這是我唯一能為她做的。”


《做客中國》:以“他者”貼近中國鄉村,用鏡頭髮現點滴美好


在垮來底村,基米•維爾納用賣竹籃的錢為村長波三益一家制作了拿手美食,她說:“我喜歡烹飪的一點在於,它讓我們能夠彼此聯繫,特別是在像這樣的人們與食物的出處緊密連結的地方。沒有比這更能表達我的感謝和愛意的方式了。”

在磧口鎮的清晨裡,克里斯感激楚麗梅大姐的熱情招待,還幫助他準備皮影戲演出,於是他準備教她瑜伽,“我想帶你做套清晨瑜伽,清空你的思緒,舒展你的身體,為新的一天做好準備。”

《做客中國》:以“他者”貼近中國鄉村,用鏡頭髮現點滴美好


正是這份相互給予、相互付出,讓《做客中國》在真誠樸實地記錄中散發出濃烈的情感溫度。而這份真切的情感又往往能加強影像的感染力,擊中觀者的心房,引起共鳴。


《做客中國》:以“他者”貼近中國鄉村,用鏡頭髮現點滴美好


在《做客中國》裡,敘事結構形散神聚、鏡頭語言質樸明快、故事內容真實可感,和以往的以“精準扶貧”為表現主題的作品大相徑庭。

其實,通過做客迎客的一來一往,《做客中國》在“精準扶貧”的大主題下已包含了更豐富的內容。我們能看到的,不止於各地因地制宜的扶貧政策和積極行動,還有中國人真誠質樸、熱情好客的民族性格,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不變期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