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文化」憶昔日華州八大古渡

渭河 花生 三農 交通 西瓜 悅遊華州 2018-12-03

渭水流出寶雞峽後,一路東下,沖積出富饒的關中平原,催生了千年古都長安,衍生出遠古悠久燦爛的河渡文明,“渭川晚渡”成了明清以來的華州八景之一,至今仍歷歷在目。

「華州文化」憶昔日華州八大古渡

據正史記載,華州為關中東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古稱“東出長安第一州”,州府駐蹕少華山下,直轄渭北下邽、蒲城、富平、白水、澄城、合陽、大荔(隋唐立州)一帶,相當於今天渭南市的轄區,又是通往陝北鄜、延,東下山西蒲、解各州的要津,渭河交通十分繁忙,渡口十八九個,就是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華州還有8個渡口,自西往東:詹劉渡(麥王渡)、太平渡、王裡渡、南解渡、秦家灘渡、下廟渡(周家村渡)、北王渡(秦家村渡)、拾村(北拾)渡。每到夕陽西下,“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古銅色的河水,在斜暉的映照下,如滾鍋沸水,閃金翻銀,一洩無際。忙碌一天的人們,農夫耕作收工,官卒公幹回府,商客辦貨進城,旅人牽驢歇店者絡繹,南來北往人流密集,擺渡頻繁渡船如梭,漁歌唱晚,茶香酒醇,社戲燈影開演,臨河小吃叫賣,市聲此起彼伏,“渭川晚渡”成了名副其實的華州美景。

「華州文化」憶昔日華州八大古渡

華州八大古渡,首推王裡渡碼頭,它是位於州城西北的官辦皇家渡,地處華州區赤水鎮王裡渡村北,渭河南大堤附近。王裡渡行政村寇家莊,北宋出了個宰相寇準,侯封寇萊公,明萬曆皇帝在街道為寇準建有一座高大牌坊,所以叫侯坊鎮,渡口也叫侯坊渡。寇準亡父後,族人將家遷到渭北下邽,寇家莊留下一支後人全姓寇,二十世紀初年這裡叫作萊公鄉。

自古侯坊都是華州最大的官渡,明朝最為繁華,所以才叫“王裡渡”。二十世紀初年渡口還設有管理站,渡河長1名、水夫4名,吃的全是官俸。1923年魯迅來西安講學,東歸時曾在此下船繫纜,觀景休息一夜。如今王裡渡的職能,已被它東3公里處的南解古渡取代,南解(姓,讀hai)渡有纜船、有浮橋,至今仍在使用。

「華州文化」憶昔日華州八大古渡

華州城東北12公里處王宿古鎮對岸,是大荔最大的蘇村渡,它有蘇村堡子、洪善、一渡村三個碼頭。碼頭南岸1公里左右的土地也屬大荔,這是因為多年來渭河改道所致。筆者老家在王宿,渡口曾留下童年的樂趣。40多年前,這裡是華州通往大荔、朝邑的官道,交通繁華,舟楫如梭,一隻大渡船上可以並排放置6輛解放牌汽車,28個小夥子扛著杆篙,14人一撥兩邊排開,等汽車上船裝穩,艄公號子一喊,撐船篙碰船舷,響聲此起彼伏,船歌喊天動地:“撐,一齊撐;劃,同時劃;搬櫓,全搬櫓;揚篙,共揚篙。”光著上身的船工,動作整齊劃一,猶如勞動者的芭蕾。船頭朝西,逆水撐到對岸,看似前行的大船,不知不覺中被水流往下游衝了二三百米。如今的渡口冷冷清清,只有兩隻鐵皮船靠在岸邊,成了生產渡口,渭河以北農民來渭河以南種地要坐船,秋麥兩料收穫靠船運。

「華州文化」憶昔日華州八大古渡

華州渭河渡口灘地平坦,全是輕沙土,適於種植花生、紅薯、土豆等塊莖作物,以及西瓜、南瓜和各種豆類,瓜類甘甜,豆類乾麵,既豐產,又好吃。那時河灘花生鋪天蓋地,一片片相連,早秋大雁南遷,常在此歇腳,好多飢雁從天滑下,愛吃河裡肥美的水草、螺蚌、蝦蟹、小魚,更貪吃鮮嫩的豆子、花生,吃飽了吃渴了,河水反倒喝多了,肚子脹鼓鼓的,怎麼都飛不起來,見人只在原地撲稜,很容易捉住,我們叫“拾雁哩!”

“文革”初期,古渡上游渭南城北修建了第一座渭河大橋;改革開放初,古渡下游大華公路又建起渭河陽村大橋,現代交通取代了河渡,現存古渡均已轉型為農民過河種地的生產碼頭。近年隨著渭河綜合整治工程實施,風調雨順,河灘地裡的小麥、油菜、西瓜、土豆等農作物長勢喜人;長尾花野雞時不時遊弋田間,雌雄結伴和鳴,看見汽車也不躲避;矯健的鷂鷹在高空翩翩翱翔,敏銳搜尋著偷糧的黃鼠。田間鄉路可容下小型汽車開往渡口,河岸邊無大渡船,只剩下一座座過去淘出的沙丘高矗……昔日一個個繁華的碼頭渡口,只留在人們的回憶傳說之中。

【來源:華州文史薈萃】

【由渭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編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