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

“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作者 BWX(鹹林壁)

陝西華縣畢家鄉畢家村(現華州區柳枝鎮),是我的故鄉。多年來儘管在外辛苦奔波,但難改鄉音,難忘鄉情,兒時的記憶,久久沒有忘懷,其中鄉音中“上集”和“趕集”的故事,常常勾起回憶……

小時候在故鄉,常常會碰到兩人相遇時,一人問:你做啥恰?另一人會答:我“上集”呀(或我“上會”呀)!除此之外,另一人還會回答:我“趕集”呀(或我“趕會”呀)!上述鄉音中,這一“上”、一“趕”,一字之差,兩字之別,卻反映著不同的境迂和往來,也孕育有不少的故事。

"

“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作者 BWX(鹹林壁)

陝西華縣畢家鄉畢家村(現華州區柳枝鎮),是我的故鄉。多年來儘管在外辛苦奔波,但難改鄉音,難忘鄉情,兒時的記憶,久久沒有忘懷,其中鄉音中“上集”和“趕集”的故事,常常勾起回憶……

小時候在故鄉,常常會碰到兩人相遇時,一人問:你做啥恰?另一人會答:我“上集”呀(或我“上會”呀)!除此之外,另一人還會回答:我“趕集”呀(或我“趕會”呀)!上述鄉音中,這一“上”、一“趕”,一字之差,兩字之別,卻反映著不同的境迂和往來,也孕育有不少的故事。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顯然,“上集”者不是購物去,就是閒逛去!而“趕集"去的,不是做小本生意的,就是自產自銷農業產品和物品的。

原來,在我村西二里地,有個王宿鎮,它逢農曆四、七、十有集市貿易;在村南八里之地有個柳枝鎮,逢農曆一、五、八有集市;而往西南十五里地有羅紋鎮,(那時從鍾張村一程家一時村一北馬村插斜走)它逢農曆二、六、九有集市。這樣故鄉所臨三鎮,每月只有初三、十三、二十三無集市。由於三鎮循環有集市,這肯定促進著當年當地鄉民物資交流、貨物交換的經貿往來。三鎮共同處是各鎮都有雜貨鋪、京貨鋪、藥鋪、飯館,而不同的是各有特色。王宿鎮是以傳說中,東周第一代皇帝周平王住宿過而馳名,且地處渭河邊。渭水兩岸,地勢平坦肥沃,物產豐富,因而既是糧油棉花交易樞紐,又是江浙客商大米、茶葉、藥材、綢緞的貿易之處,加之渭河水上船隻的運輸往來,山西運來的煤炭交易也很活躍。柳枝鎮和羅紋鎮,不僅有古代“官道”東西貫通,而且南沿秦嶺,是山裡鄉民進行木材、藥材、木炭、山珍產品交易的好去處。

也正因為此,三鎮的集市上,交易活躍,熱鬧非常,特別是麥收前後和冬季農閒時間。而最具特色的交易是糧店裡的糧食交易,木材店的木材交易。那時,糧店門前放幾個大蒲籃,蒲籃裡倒著上好的麥子,買麥子的人只要招呼買幾鬥幾升麥子,櫃檯交款後,店小二就會提鬥,在蒲籃中搯了多半鬥麥子(搯不滿),然後用簸箕向鬥內裝滿麥子,用簸箕舌順鬥橫樑颳去凸起的麥子,然後,一邊提鬥給買者張開的口袋內倒麥一邊唱出:某某一斗、某某二斗…,某某幾鬥幾升等等,很有趣味。如果在麥收前,家裡青黃不接,糧店還可記賬租賃糧於你,其裝糧的辦法與上述買糧的相同,不過在麥收後要多加歸還。

"

“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作者 BWX(鹹林壁)

陝西華縣畢家鄉畢家村(現華州區柳枝鎮),是我的故鄉。多年來儘管在外辛苦奔波,但難改鄉音,難忘鄉情,兒時的記憶,久久沒有忘懷,其中鄉音中“上集”和“趕集”的故事,常常勾起回憶……

小時候在故鄉,常常會碰到兩人相遇時,一人問:你做啥恰?另一人會答:我“上集”呀(或我“上會”呀)!除此之外,另一人還會回答:我“趕集”呀(或我“趕會”呀)!上述鄉音中,這一“上”、一“趕”,一字之差,兩字之別,卻反映著不同的境迂和往來,也孕育有不少的故事。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顯然,“上集”者不是購物去,就是閒逛去!而“趕集"去的,不是做小本生意的,就是自產自銷農業產品和物品的。

原來,在我村西二里地,有個王宿鎮,它逢農曆四、七、十有集市貿易;在村南八里之地有個柳枝鎮,逢農曆一、五、八有集市;而往西南十五里地有羅紋鎮,(那時從鍾張村一程家一時村一北馬村插斜走)它逢農曆二、六、九有集市。這樣故鄉所臨三鎮,每月只有初三、十三、二十三無集市。由於三鎮循環有集市,這肯定促進著當年當地鄉民物資交流、貨物交換的經貿往來。三鎮共同處是各鎮都有雜貨鋪、京貨鋪、藥鋪、飯館,而不同的是各有特色。王宿鎮是以傳說中,東周第一代皇帝周平王住宿過而馳名,且地處渭河邊。渭水兩岸,地勢平坦肥沃,物產豐富,因而既是糧油棉花交易樞紐,又是江浙客商大米、茶葉、藥材、綢緞的貿易之處,加之渭河水上船隻的運輸往來,山西運來的煤炭交易也很活躍。柳枝鎮和羅紋鎮,不僅有古代“官道”東西貫通,而且南沿秦嶺,是山裡鄉民進行木材、藥材、木炭、山珍產品交易的好去處。

也正因為此,三鎮的集市上,交易活躍,熱鬧非常,特別是麥收前後和冬季農閒時間。而最具特色的交易是糧店裡的糧食交易,木材店的木材交易。那時,糧店門前放幾個大蒲籃,蒲籃裡倒著上好的麥子,買麥子的人只要招呼買幾鬥幾升麥子,櫃檯交款後,店小二就會提鬥,在蒲籃中搯了多半鬥麥子(搯不滿),然後用簸箕向鬥內裝滿麥子,用簸箕舌順鬥橫樑颳去凸起的麥子,然後,一邊提鬥給買者張開的口袋內倒麥一邊唱出:某某一斗、某某二斗…,某某幾鬥幾升等等,很有趣味。如果在麥收前,家裡青黃不接,糧店還可記賬租賃糧於你,其裝糧的辦法與上述買糧的相同,不過在麥收後要多加歸還。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提起,柳枝鎮和羅紋鎮上的木材店中木材交易,更有一翻情趣。木材店後邊都有一個大的院子,院內就是木材交易市場。市場上的木材,既有山民肩扛下山寄賣的,又有木材商人的騾、馬駝運來而寄賣的。寄賣的木材一般靠牆而立。木材的種類繁多:從五尺槫、八尺槫到丈二、丈五、丈八尺槫應有盡有,粗細檁條、橫樑、立柱一應俱全。買賣交易更有意思,一般是相互掩袖互揑手指頭而討價還價,有時還需店內交易經紀岀面調和價格,經紀先和買家揑指談價,再與賣家揑指談價,要經幾個回合,方可談好這無聲的交易。價格說好後,交易經紀,拿著鐵鑿印(象鎯頭但頭部是園柱形兩邊雕刻有特殊記號),在木材上一一蓋鑿,表示這些已經賣出,同時一邊蓋鑿一邊高唱:什麼木頭被××先生買走,還有祝賀xx買了質優價廉木材等語。市場上還有業餘交易經紀,他既代替賣家與買家交易,又可代表賣家與另一買家交易談價。由於有這些專職的、業餘的經紀的存在,使木材交易異常活躍,他們的能說會道與活靈活現的表演,是木材市場內亮麗的風景線。

集市上的蔬菜、爪果是時令的、綠色的,大多數是自產自銷的。市場上各種小吃應有盡有,既有推著獨輪高腳平臺車而賣甑糕的,又有肩挑、擔擔而來賣涼粉、醪糟、炒粉的。這些大多是周邊鄉村勤勞的鄉民,來“趕集"而掙點小錢的。在我村有一老爺爺,多年挑擔趕集、趕會賣涼粉,他賣的是喬粉,顯淺粉白色;他刀功好,從大塊涼粉的上部,平刀從右到左平行切粉一張,然後平鋪在一塊溼布上,切成薄細麵條狀;他調料除醋、蒜水、油潑辣子外,用芝麻醬岀頭,特別好吃;他一開張不到兩個時辰就可賣光,周邊鄉民都知道“畢家”有個賣涼粉的老漢。在集市上你會看到,交易和諧,買賣公平,講究“秤不虧人"。你還會看到,賣甑糕的獨輪高腳車旁站著食用甜粘甑糕的人們,還會看到,賣油糕的、賣炒粉的……灘點前,買主坐在小長橙上,三面圍灘主而坐,品食著美味。他們之間的交易,大都是先吃完後再交錢,絕對誠信而無欺詐。你還會見到,一些下大苦力的鄉民,鏟一封甑糕,買一角鍋盔,再買一大碗醪糟,.三合成一煮,好一大老碗中,紅棗的香甜,糯米的米香,醪糟的酒香以及饃香,純正的綠色美食,絕對是頂飽耐飢的佳餚。

"

“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作者 BWX(鹹林壁)

陝西華縣畢家鄉畢家村(現華州區柳枝鎮),是我的故鄉。多年來儘管在外辛苦奔波,但難改鄉音,難忘鄉情,兒時的記憶,久久沒有忘懷,其中鄉音中“上集”和“趕集”的故事,常常勾起回憶……

小時候在故鄉,常常會碰到兩人相遇時,一人問:你做啥恰?另一人會答:我“上集”呀(或我“上會”呀)!除此之外,另一人還會回答:我“趕集”呀(或我“趕會”呀)!上述鄉音中,這一“上”、一“趕”,一字之差,兩字之別,卻反映著不同的境迂和往來,也孕育有不少的故事。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顯然,“上集”者不是購物去,就是閒逛去!而“趕集"去的,不是做小本生意的,就是自產自銷農業產品和物品的。

原來,在我村西二里地,有個王宿鎮,它逢農曆四、七、十有集市貿易;在村南八里之地有個柳枝鎮,逢農曆一、五、八有集市;而往西南十五里地有羅紋鎮,(那時從鍾張村一程家一時村一北馬村插斜走)它逢農曆二、六、九有集市。這樣故鄉所臨三鎮,每月只有初三、十三、二十三無集市。由於三鎮循環有集市,這肯定促進著當年當地鄉民物資交流、貨物交換的經貿往來。三鎮共同處是各鎮都有雜貨鋪、京貨鋪、藥鋪、飯館,而不同的是各有特色。王宿鎮是以傳說中,東周第一代皇帝周平王住宿過而馳名,且地處渭河邊。渭水兩岸,地勢平坦肥沃,物產豐富,因而既是糧油棉花交易樞紐,又是江浙客商大米、茶葉、藥材、綢緞的貿易之處,加之渭河水上船隻的運輸往來,山西運來的煤炭交易也很活躍。柳枝鎮和羅紋鎮,不僅有古代“官道”東西貫通,而且南沿秦嶺,是山裡鄉民進行木材、藥材、木炭、山珍產品交易的好去處。

也正因為此,三鎮的集市上,交易活躍,熱鬧非常,特別是麥收前後和冬季農閒時間。而最具特色的交易是糧店裡的糧食交易,木材店的木材交易。那時,糧店門前放幾個大蒲籃,蒲籃裡倒著上好的麥子,買麥子的人只要招呼買幾鬥幾升麥子,櫃檯交款後,店小二就會提鬥,在蒲籃中搯了多半鬥麥子(搯不滿),然後用簸箕向鬥內裝滿麥子,用簸箕舌順鬥橫樑颳去凸起的麥子,然後,一邊提鬥給買者張開的口袋內倒麥一邊唱出:某某一斗、某某二斗…,某某幾鬥幾升等等,很有趣味。如果在麥收前,家裡青黃不接,糧店還可記賬租賃糧於你,其裝糧的辦法與上述買糧的相同,不過在麥收後要多加歸還。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提起,柳枝鎮和羅紋鎮上的木材店中木材交易,更有一翻情趣。木材店後邊都有一個大的院子,院內就是木材交易市場。市場上的木材,既有山民肩扛下山寄賣的,又有木材商人的騾、馬駝運來而寄賣的。寄賣的木材一般靠牆而立。木材的種類繁多:從五尺槫、八尺槫到丈二、丈五、丈八尺槫應有盡有,粗細檁條、橫樑、立柱一應俱全。買賣交易更有意思,一般是相互掩袖互揑手指頭而討價還價,有時還需店內交易經紀岀面調和價格,經紀先和買家揑指談價,再與賣家揑指談價,要經幾個回合,方可談好這無聲的交易。價格說好後,交易經紀,拿著鐵鑿印(象鎯頭但頭部是園柱形兩邊雕刻有特殊記號),在木材上一一蓋鑿,表示這些已經賣出,同時一邊蓋鑿一邊高唱:什麼木頭被××先生買走,還有祝賀xx買了質優價廉木材等語。市場上還有業餘交易經紀,他既代替賣家與買家交易,又可代表賣家與另一買家交易談價。由於有這些專職的、業餘的經紀的存在,使木材交易異常活躍,他們的能說會道與活靈活現的表演,是木材市場內亮麗的風景線。

集市上的蔬菜、爪果是時令的、綠色的,大多數是自產自銷的。市場上各種小吃應有盡有,既有推著獨輪高腳平臺車而賣甑糕的,又有肩挑、擔擔而來賣涼粉、醪糟、炒粉的。這些大多是周邊鄉村勤勞的鄉民,來“趕集"而掙點小錢的。在我村有一老爺爺,多年挑擔趕集、趕會賣涼粉,他賣的是喬粉,顯淺粉白色;他刀功好,從大塊涼粉的上部,平刀從右到左平行切粉一張,然後平鋪在一塊溼布上,切成薄細麵條狀;他調料除醋、蒜水、油潑辣子外,用芝麻醬岀頭,特別好吃;他一開張不到兩個時辰就可賣光,周邊鄉民都知道“畢家”有個賣涼粉的老漢。在集市上你會看到,交易和諧,買賣公平,講究“秤不虧人"。你還會看到,賣甑糕的獨輪高腳車旁站著食用甜粘甑糕的人們,還會看到,賣油糕的、賣炒粉的……灘點前,買主坐在小長橙上,三面圍灘主而坐,品食著美味。他們之間的交易,大都是先吃完後再交錢,絕對誠信而無欺詐。你還會見到,一些下大苦力的鄉民,鏟一封甑糕,買一角鍋盔,再買一大碗醪糟,.三合成一煮,好一大老碗中,紅棗的香甜,糯米的米香,醪糟的酒香以及饃香,純正的綠色美食,絕對是頂飽耐飢的佳餚。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華州畢家地區廣種棉花,家家婦女都紡線織布,家中一年四季的衣衫鞋襪,均靠婦女辛勤勞作,她們手指帶著頂針,針縫縋納,縫製出各式各樣的紡織品,除去家用外,有的還到集市上去賣。在緊沿秦嶺的柳枝鎮和羅紋鎮的集市上,你會看到,一街兩行席地而坐的婦女,面前擺著自制手工紡織品,等候買家。沒有買主,她們就一邊做鞋作襪,一邊靜等,一有買主,她們絕不一轟而上,爭先恐後推銷自己織品,而是靜等交易不成時,轉到自已處再交易自己的。這些自制紡織品,過去叫粗布,現在叫土布,但花色品種並不單一,布匹以白布為主,黑色、蘭色、綠色均有。家用夾有紅線或蘭線的口袋布(較粗棉線織成)、成人穿用的單棉鞋襪、小孩用的紅裹肚、老虎頭單、棉鞋……,五光十色,一應俱全。買者大部分是秦嶺山裡山民,他們肩扛木材,擔挑木炭、山珍、藥品下山,集市上岀售之後,給家裡買回衣衫鞋襪,供家裡穿用。

當年,我的母親是“趕集"賣手工紡織品的積極參與者。母親自小受外婆薰陶與撫養,學會了紡線、織布、縫衣作衫、納鞋繡花、挽鈕祜祿等(有單挽雙挽之分,雙挽更難)。母親一年除農忙時協助父親農耕外,其餘時間均紡線織布,納鞋作襪,供應著我們全家的穿用,餘品到“集市”上賣,母親一年夏季都要打不少薄厚兩種“格背”(厚的做鞋底用,薄的做鞋邦用),以備秋冬用之。母親納鞋底往往到深夜,天未明時,也常常會聽到母親的織布聲。母親深知她的子女多,家底薄,只有自己辛苦勤勞,節儉持家,方可供養我們成人,供我們弟兄讀書識字。母親有一雙裹過的小腳,但卻來回幾十裡走著趕集,賣自己的紡織品;母親捨不得在集上買吃買喝,而常常是去時吃飽,趕集時帶幾個冷饃充飢。由於母親多年趕集,不僅結識了許多周邊同她一樣賣紡織品的夥伴,有些買主也知道母親的織品結實、耐穿、而價廉,所以經常光顧。母親認為:棉花是自己地裡的岀產,東西由自已手工造岀,隨行就市,多少嫌點即可。

"

“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作者 BWX(鹹林壁)

陝西華縣畢家鄉畢家村(現華州區柳枝鎮),是我的故鄉。多年來儘管在外辛苦奔波,但難改鄉音,難忘鄉情,兒時的記憶,久久沒有忘懷,其中鄉音中“上集”和“趕集”的故事,常常勾起回憶……

小時候在故鄉,常常會碰到兩人相遇時,一人問:你做啥恰?另一人會答:我“上集”呀(或我“上會”呀)!除此之外,另一人還會回答:我“趕集”呀(或我“趕會”呀)!上述鄉音中,這一“上”、一“趕”,一字之差,兩字之別,卻反映著不同的境迂和往來,也孕育有不少的故事。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顯然,“上集”者不是購物去,就是閒逛去!而“趕集"去的,不是做小本生意的,就是自產自銷農業產品和物品的。

原來,在我村西二里地,有個王宿鎮,它逢農曆四、七、十有集市貿易;在村南八里之地有個柳枝鎮,逢農曆一、五、八有集市;而往西南十五里地有羅紋鎮,(那時從鍾張村一程家一時村一北馬村插斜走)它逢農曆二、六、九有集市。這樣故鄉所臨三鎮,每月只有初三、十三、二十三無集市。由於三鎮循環有集市,這肯定促進著當年當地鄉民物資交流、貨物交換的經貿往來。三鎮共同處是各鎮都有雜貨鋪、京貨鋪、藥鋪、飯館,而不同的是各有特色。王宿鎮是以傳說中,東周第一代皇帝周平王住宿過而馳名,且地處渭河邊。渭水兩岸,地勢平坦肥沃,物產豐富,因而既是糧油棉花交易樞紐,又是江浙客商大米、茶葉、藥材、綢緞的貿易之處,加之渭河水上船隻的運輸往來,山西運來的煤炭交易也很活躍。柳枝鎮和羅紋鎮,不僅有古代“官道”東西貫通,而且南沿秦嶺,是山裡鄉民進行木材、藥材、木炭、山珍產品交易的好去處。

也正因為此,三鎮的集市上,交易活躍,熱鬧非常,特別是麥收前後和冬季農閒時間。而最具特色的交易是糧店裡的糧食交易,木材店的木材交易。那時,糧店門前放幾個大蒲籃,蒲籃裡倒著上好的麥子,買麥子的人只要招呼買幾鬥幾升麥子,櫃檯交款後,店小二就會提鬥,在蒲籃中搯了多半鬥麥子(搯不滿),然後用簸箕向鬥內裝滿麥子,用簸箕舌順鬥橫樑颳去凸起的麥子,然後,一邊提鬥給買者張開的口袋內倒麥一邊唱出:某某一斗、某某二斗…,某某幾鬥幾升等等,很有趣味。如果在麥收前,家裡青黃不接,糧店還可記賬租賃糧於你,其裝糧的辦法與上述買糧的相同,不過在麥收後要多加歸還。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提起,柳枝鎮和羅紋鎮上的木材店中木材交易,更有一翻情趣。木材店後邊都有一個大的院子,院內就是木材交易市場。市場上的木材,既有山民肩扛下山寄賣的,又有木材商人的騾、馬駝運來而寄賣的。寄賣的木材一般靠牆而立。木材的種類繁多:從五尺槫、八尺槫到丈二、丈五、丈八尺槫應有盡有,粗細檁條、橫樑、立柱一應俱全。買賣交易更有意思,一般是相互掩袖互揑手指頭而討價還價,有時還需店內交易經紀岀面調和價格,經紀先和買家揑指談價,再與賣家揑指談價,要經幾個回合,方可談好這無聲的交易。價格說好後,交易經紀,拿著鐵鑿印(象鎯頭但頭部是園柱形兩邊雕刻有特殊記號),在木材上一一蓋鑿,表示這些已經賣出,同時一邊蓋鑿一邊高唱:什麼木頭被××先生買走,還有祝賀xx買了質優價廉木材等語。市場上還有業餘交易經紀,他既代替賣家與買家交易,又可代表賣家與另一買家交易談價。由於有這些專職的、業餘的經紀的存在,使木材交易異常活躍,他們的能說會道與活靈活現的表演,是木材市場內亮麗的風景線。

集市上的蔬菜、爪果是時令的、綠色的,大多數是自產自銷的。市場上各種小吃應有盡有,既有推著獨輪高腳平臺車而賣甑糕的,又有肩挑、擔擔而來賣涼粉、醪糟、炒粉的。這些大多是周邊鄉村勤勞的鄉民,來“趕集"而掙點小錢的。在我村有一老爺爺,多年挑擔趕集、趕會賣涼粉,他賣的是喬粉,顯淺粉白色;他刀功好,從大塊涼粉的上部,平刀從右到左平行切粉一張,然後平鋪在一塊溼布上,切成薄細麵條狀;他調料除醋、蒜水、油潑辣子外,用芝麻醬岀頭,特別好吃;他一開張不到兩個時辰就可賣光,周邊鄉民都知道“畢家”有個賣涼粉的老漢。在集市上你會看到,交易和諧,買賣公平,講究“秤不虧人"。你還會看到,賣甑糕的獨輪高腳車旁站著食用甜粘甑糕的人們,還會看到,賣油糕的、賣炒粉的……灘點前,買主坐在小長橙上,三面圍灘主而坐,品食著美味。他們之間的交易,大都是先吃完後再交錢,絕對誠信而無欺詐。你還會見到,一些下大苦力的鄉民,鏟一封甑糕,買一角鍋盔,再買一大碗醪糟,.三合成一煮,好一大老碗中,紅棗的香甜,糯米的米香,醪糟的酒香以及饃香,純正的綠色美食,絕對是頂飽耐飢的佳餚。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華州畢家地區廣種棉花,家家婦女都紡線織布,家中一年四季的衣衫鞋襪,均靠婦女辛勤勞作,她們手指帶著頂針,針縫縋納,縫製出各式各樣的紡織品,除去家用外,有的還到集市上去賣。在緊沿秦嶺的柳枝鎮和羅紋鎮的集市上,你會看到,一街兩行席地而坐的婦女,面前擺著自制手工紡織品,等候買家。沒有買主,她們就一邊做鞋作襪,一邊靜等,一有買主,她們絕不一轟而上,爭先恐後推銷自己織品,而是靜等交易不成時,轉到自已處再交易自己的。這些自制紡織品,過去叫粗布,現在叫土布,但花色品種並不單一,布匹以白布為主,黑色、蘭色、綠色均有。家用夾有紅線或蘭線的口袋布(較粗棉線織成)、成人穿用的單棉鞋襪、小孩用的紅裹肚、老虎頭單、棉鞋……,五光十色,一應俱全。買者大部分是秦嶺山裡山民,他們肩扛木材,擔挑木炭、山珍、藥品下山,集市上岀售之後,給家裡買回衣衫鞋襪,供家裡穿用。

當年,我的母親是“趕集"賣手工紡織品的積極參與者。母親自小受外婆薰陶與撫養,學會了紡線、織布、縫衣作衫、納鞋繡花、挽鈕祜祿等(有單挽雙挽之分,雙挽更難)。母親一年除農忙時協助父親農耕外,其餘時間均紡線織布,納鞋作襪,供應著我們全家的穿用,餘品到“集市”上賣,母親一年夏季都要打不少薄厚兩種“格背”(厚的做鞋底用,薄的做鞋邦用),以備秋冬用之。母親納鞋底往往到深夜,天未明時,也常常會聽到母親的織布聲。母親深知她的子女多,家底薄,只有自己辛苦勤勞,節儉持家,方可供養我們成人,供我們弟兄讀書識字。母親有一雙裹過的小腳,但卻來回幾十裡走著趕集,賣自己的紡織品;母親捨不得在集上買吃買喝,而常常是去時吃飽,趕集時帶幾個冷饃充飢。由於母親多年趕集,不僅結識了許多周邊同她一樣賣紡織品的夥伴,有些買主也知道母親的織品結實、耐穿、而價廉,所以經常光顧。母親認為:棉花是自己地裡的岀產,東西由自已手工造岀,隨行就市,多少嫌點即可。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上世紀四九年五月,華縣解放,次年抗美援朝,兩次都有做軍鞋擁軍活動,父母親都積極參加。軍鞋講究結實耐穿,母親讓父親買回線麻,擰成細麻繩而納軍鞋鞋底,原來用“老婆針”納底子,現因為鞋底厚而用細錐子先錐一下,再引麻繩納鞋底。當年交鞋之時,周邊婦女爭先恐後,來交軍鞋,其鞋底針腳整齊細密,其花樣很多,有“正上”的也有“反上”的軍鞋;有帶花的,也有下面挽疙瘩防滑的軍鞋。“畢家”地區,兩次擁軍做軍鞋活動,讓收鞋的政府工作人員非常滿意,讚不絕口。

"

“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作者 BWX(鹹林壁)

陝西華縣畢家鄉畢家村(現華州區柳枝鎮),是我的故鄉。多年來儘管在外辛苦奔波,但難改鄉音,難忘鄉情,兒時的記憶,久久沒有忘懷,其中鄉音中“上集”和“趕集”的故事,常常勾起回憶……

小時候在故鄉,常常會碰到兩人相遇時,一人問:你做啥恰?另一人會答:我“上集”呀(或我“上會”呀)!除此之外,另一人還會回答:我“趕集”呀(或我“趕會”呀)!上述鄉音中,這一“上”、一“趕”,一字之差,兩字之別,卻反映著不同的境迂和往來,也孕育有不少的故事。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顯然,“上集”者不是購物去,就是閒逛去!而“趕集"去的,不是做小本生意的,就是自產自銷農業產品和物品的。

原來,在我村西二里地,有個王宿鎮,它逢農曆四、七、十有集市貿易;在村南八里之地有個柳枝鎮,逢農曆一、五、八有集市;而往西南十五里地有羅紋鎮,(那時從鍾張村一程家一時村一北馬村插斜走)它逢農曆二、六、九有集市。這樣故鄉所臨三鎮,每月只有初三、十三、二十三無集市。由於三鎮循環有集市,這肯定促進著當年當地鄉民物資交流、貨物交換的經貿往來。三鎮共同處是各鎮都有雜貨鋪、京貨鋪、藥鋪、飯館,而不同的是各有特色。王宿鎮是以傳說中,東周第一代皇帝周平王住宿過而馳名,且地處渭河邊。渭水兩岸,地勢平坦肥沃,物產豐富,因而既是糧油棉花交易樞紐,又是江浙客商大米、茶葉、藥材、綢緞的貿易之處,加之渭河水上船隻的運輸往來,山西運來的煤炭交易也很活躍。柳枝鎮和羅紋鎮,不僅有古代“官道”東西貫通,而且南沿秦嶺,是山裡鄉民進行木材、藥材、木炭、山珍產品交易的好去處。

也正因為此,三鎮的集市上,交易活躍,熱鬧非常,特別是麥收前後和冬季農閒時間。而最具特色的交易是糧店裡的糧食交易,木材店的木材交易。那時,糧店門前放幾個大蒲籃,蒲籃裡倒著上好的麥子,買麥子的人只要招呼買幾鬥幾升麥子,櫃檯交款後,店小二就會提鬥,在蒲籃中搯了多半鬥麥子(搯不滿),然後用簸箕向鬥內裝滿麥子,用簸箕舌順鬥橫樑颳去凸起的麥子,然後,一邊提鬥給買者張開的口袋內倒麥一邊唱出:某某一斗、某某二斗…,某某幾鬥幾升等等,很有趣味。如果在麥收前,家裡青黃不接,糧店還可記賬租賃糧於你,其裝糧的辦法與上述買糧的相同,不過在麥收後要多加歸還。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提起,柳枝鎮和羅紋鎮上的木材店中木材交易,更有一翻情趣。木材店後邊都有一個大的院子,院內就是木材交易市場。市場上的木材,既有山民肩扛下山寄賣的,又有木材商人的騾、馬駝運來而寄賣的。寄賣的木材一般靠牆而立。木材的種類繁多:從五尺槫、八尺槫到丈二、丈五、丈八尺槫應有盡有,粗細檁條、橫樑、立柱一應俱全。買賣交易更有意思,一般是相互掩袖互揑手指頭而討價還價,有時還需店內交易經紀岀面調和價格,經紀先和買家揑指談價,再與賣家揑指談價,要經幾個回合,方可談好這無聲的交易。價格說好後,交易經紀,拿著鐵鑿印(象鎯頭但頭部是園柱形兩邊雕刻有特殊記號),在木材上一一蓋鑿,表示這些已經賣出,同時一邊蓋鑿一邊高唱:什麼木頭被××先生買走,還有祝賀xx買了質優價廉木材等語。市場上還有業餘交易經紀,他既代替賣家與買家交易,又可代表賣家與另一買家交易談價。由於有這些專職的、業餘的經紀的存在,使木材交易異常活躍,他們的能說會道與活靈活現的表演,是木材市場內亮麗的風景線。

集市上的蔬菜、爪果是時令的、綠色的,大多數是自產自銷的。市場上各種小吃應有盡有,既有推著獨輪高腳平臺車而賣甑糕的,又有肩挑、擔擔而來賣涼粉、醪糟、炒粉的。這些大多是周邊鄉村勤勞的鄉民,來“趕集"而掙點小錢的。在我村有一老爺爺,多年挑擔趕集、趕會賣涼粉,他賣的是喬粉,顯淺粉白色;他刀功好,從大塊涼粉的上部,平刀從右到左平行切粉一張,然後平鋪在一塊溼布上,切成薄細麵條狀;他調料除醋、蒜水、油潑辣子外,用芝麻醬岀頭,特別好吃;他一開張不到兩個時辰就可賣光,周邊鄉民都知道“畢家”有個賣涼粉的老漢。在集市上你會看到,交易和諧,買賣公平,講究“秤不虧人"。你還會看到,賣甑糕的獨輪高腳車旁站著食用甜粘甑糕的人們,還會看到,賣油糕的、賣炒粉的……灘點前,買主坐在小長橙上,三面圍灘主而坐,品食著美味。他們之間的交易,大都是先吃完後再交錢,絕對誠信而無欺詐。你還會見到,一些下大苦力的鄉民,鏟一封甑糕,買一角鍋盔,再買一大碗醪糟,.三合成一煮,好一大老碗中,紅棗的香甜,糯米的米香,醪糟的酒香以及饃香,純正的綠色美食,絕對是頂飽耐飢的佳餚。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華州畢家地區廣種棉花,家家婦女都紡線織布,家中一年四季的衣衫鞋襪,均靠婦女辛勤勞作,她們手指帶著頂針,針縫縋納,縫製出各式各樣的紡織品,除去家用外,有的還到集市上去賣。在緊沿秦嶺的柳枝鎮和羅紋鎮的集市上,你會看到,一街兩行席地而坐的婦女,面前擺著自制手工紡織品,等候買家。沒有買主,她們就一邊做鞋作襪,一邊靜等,一有買主,她們絕不一轟而上,爭先恐後推銷自己織品,而是靜等交易不成時,轉到自已處再交易自己的。這些自制紡織品,過去叫粗布,現在叫土布,但花色品種並不單一,布匹以白布為主,黑色、蘭色、綠色均有。家用夾有紅線或蘭線的口袋布(較粗棉線織成)、成人穿用的單棉鞋襪、小孩用的紅裹肚、老虎頭單、棉鞋……,五光十色,一應俱全。買者大部分是秦嶺山裡山民,他們肩扛木材,擔挑木炭、山珍、藥品下山,集市上岀售之後,給家裡買回衣衫鞋襪,供家裡穿用。

當年,我的母親是“趕集"賣手工紡織品的積極參與者。母親自小受外婆薰陶與撫養,學會了紡線、織布、縫衣作衫、納鞋繡花、挽鈕祜祿等(有單挽雙挽之分,雙挽更難)。母親一年除農忙時協助父親農耕外,其餘時間均紡線織布,納鞋作襪,供應著我們全家的穿用,餘品到“集市”上賣,母親一年夏季都要打不少薄厚兩種“格背”(厚的做鞋底用,薄的做鞋邦用),以備秋冬用之。母親納鞋底往往到深夜,天未明時,也常常會聽到母親的織布聲。母親深知她的子女多,家底薄,只有自己辛苦勤勞,節儉持家,方可供養我們成人,供我們弟兄讀書識字。母親有一雙裹過的小腳,但卻來回幾十裡走著趕集,賣自己的紡織品;母親捨不得在集上買吃買喝,而常常是去時吃飽,趕集時帶幾個冷饃充飢。由於母親多年趕集,不僅結識了許多周邊同她一樣賣紡織品的夥伴,有些買主也知道母親的織品結實、耐穿、而價廉,所以經常光顧。母親認為:棉花是自己地裡的岀產,東西由自已手工造岀,隨行就市,多少嫌點即可。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上世紀四九年五月,華縣解放,次年抗美援朝,兩次都有做軍鞋擁軍活動,父母親都積極參加。軍鞋講究結實耐穿,母親讓父親買回線麻,擰成細麻繩而納軍鞋鞋底,原來用“老婆針”納底子,現因為鞋底厚而用細錐子先錐一下,再引麻繩納鞋底。當年交鞋之時,周邊婦女爭先恐後,來交軍鞋,其鞋底針腳整齊細密,其花樣很多,有“正上”的也有“反上”的軍鞋;有帶花的,也有下面挽疙瘩防滑的軍鞋。“畢家”地區,兩次擁軍做軍鞋活動,讓收鞋的政府工作人員非常滿意,讚不絕口。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上世紀畢家地區三鎮的集市貿易,是大中華集市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中華民族民裕民風的一種傳承。母親和許多同時代婦女,勤儉持家、幸苦勞作、經常“趕集"自產自銷衣衫鞋襪之事,是當年“畢家四村”及畢家地區廣大勞苦婦女,真實生活寫照,是上幾代人留給我們及其後代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BWX(鹹林璧)

——2019.7月於西安

"

“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作者 BWX(鹹林壁)

陝西華縣畢家鄉畢家村(現華州區柳枝鎮),是我的故鄉。多年來儘管在外辛苦奔波,但難改鄉音,難忘鄉情,兒時的記憶,久久沒有忘懷,其中鄉音中“上集”和“趕集”的故事,常常勾起回憶……

小時候在故鄉,常常會碰到兩人相遇時,一人問:你做啥恰?另一人會答:我“上集”呀(或我“上會”呀)!除此之外,另一人還會回答:我“趕集”呀(或我“趕會”呀)!上述鄉音中,這一“上”、一“趕”,一字之差,兩字之別,卻反映著不同的境迂和往來,也孕育有不少的故事。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顯然,“上集”者不是購物去,就是閒逛去!而“趕集"去的,不是做小本生意的,就是自產自銷農業產品和物品的。

原來,在我村西二里地,有個王宿鎮,它逢農曆四、七、十有集市貿易;在村南八里之地有個柳枝鎮,逢農曆一、五、八有集市;而往西南十五里地有羅紋鎮,(那時從鍾張村一程家一時村一北馬村插斜走)它逢農曆二、六、九有集市。這樣故鄉所臨三鎮,每月只有初三、十三、二十三無集市。由於三鎮循環有集市,這肯定促進著當年當地鄉民物資交流、貨物交換的經貿往來。三鎮共同處是各鎮都有雜貨鋪、京貨鋪、藥鋪、飯館,而不同的是各有特色。王宿鎮是以傳說中,東周第一代皇帝周平王住宿過而馳名,且地處渭河邊。渭水兩岸,地勢平坦肥沃,物產豐富,因而既是糧油棉花交易樞紐,又是江浙客商大米、茶葉、藥材、綢緞的貿易之處,加之渭河水上船隻的運輸往來,山西運來的煤炭交易也很活躍。柳枝鎮和羅紋鎮,不僅有古代“官道”東西貫通,而且南沿秦嶺,是山裡鄉民進行木材、藥材、木炭、山珍產品交易的好去處。

也正因為此,三鎮的集市上,交易活躍,熱鬧非常,特別是麥收前後和冬季農閒時間。而最具特色的交易是糧店裡的糧食交易,木材店的木材交易。那時,糧店門前放幾個大蒲籃,蒲籃裡倒著上好的麥子,買麥子的人只要招呼買幾鬥幾升麥子,櫃檯交款後,店小二就會提鬥,在蒲籃中搯了多半鬥麥子(搯不滿),然後用簸箕向鬥內裝滿麥子,用簸箕舌順鬥橫樑颳去凸起的麥子,然後,一邊提鬥給買者張開的口袋內倒麥一邊唱出:某某一斗、某某二斗…,某某幾鬥幾升等等,很有趣味。如果在麥收前,家裡青黃不接,糧店還可記賬租賃糧於你,其裝糧的辦法與上述買糧的相同,不過在麥收後要多加歸還。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提起,柳枝鎮和羅紋鎮上的木材店中木材交易,更有一翻情趣。木材店後邊都有一個大的院子,院內就是木材交易市場。市場上的木材,既有山民肩扛下山寄賣的,又有木材商人的騾、馬駝運來而寄賣的。寄賣的木材一般靠牆而立。木材的種類繁多:從五尺槫、八尺槫到丈二、丈五、丈八尺槫應有盡有,粗細檁條、橫樑、立柱一應俱全。買賣交易更有意思,一般是相互掩袖互揑手指頭而討價還價,有時還需店內交易經紀岀面調和價格,經紀先和買家揑指談價,再與賣家揑指談價,要經幾個回合,方可談好這無聲的交易。價格說好後,交易經紀,拿著鐵鑿印(象鎯頭但頭部是園柱形兩邊雕刻有特殊記號),在木材上一一蓋鑿,表示這些已經賣出,同時一邊蓋鑿一邊高唱:什麼木頭被××先生買走,還有祝賀xx買了質優價廉木材等語。市場上還有業餘交易經紀,他既代替賣家與買家交易,又可代表賣家與另一買家交易談價。由於有這些專職的、業餘的經紀的存在,使木材交易異常活躍,他們的能說會道與活靈活現的表演,是木材市場內亮麗的風景線。

集市上的蔬菜、爪果是時令的、綠色的,大多數是自產自銷的。市場上各種小吃應有盡有,既有推著獨輪高腳平臺車而賣甑糕的,又有肩挑、擔擔而來賣涼粉、醪糟、炒粉的。這些大多是周邊鄉村勤勞的鄉民,來“趕集"而掙點小錢的。在我村有一老爺爺,多年挑擔趕集、趕會賣涼粉,他賣的是喬粉,顯淺粉白色;他刀功好,從大塊涼粉的上部,平刀從右到左平行切粉一張,然後平鋪在一塊溼布上,切成薄細麵條狀;他調料除醋、蒜水、油潑辣子外,用芝麻醬岀頭,特別好吃;他一開張不到兩個時辰就可賣光,周邊鄉民都知道“畢家”有個賣涼粉的老漢。在集市上你會看到,交易和諧,買賣公平,講究“秤不虧人"。你還會看到,賣甑糕的獨輪高腳車旁站著食用甜粘甑糕的人們,還會看到,賣油糕的、賣炒粉的……灘點前,買主坐在小長橙上,三面圍灘主而坐,品食著美味。他們之間的交易,大都是先吃完後再交錢,絕對誠信而無欺詐。你還會見到,一些下大苦力的鄉民,鏟一封甑糕,買一角鍋盔,再買一大碗醪糟,.三合成一煮,好一大老碗中,紅棗的香甜,糯米的米香,醪糟的酒香以及饃香,純正的綠色美食,絕對是頂飽耐飢的佳餚。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華州畢家地區廣種棉花,家家婦女都紡線織布,家中一年四季的衣衫鞋襪,均靠婦女辛勤勞作,她們手指帶著頂針,針縫縋納,縫製出各式各樣的紡織品,除去家用外,有的還到集市上去賣。在緊沿秦嶺的柳枝鎮和羅紋鎮的集市上,你會看到,一街兩行席地而坐的婦女,面前擺著自制手工紡織品,等候買家。沒有買主,她們就一邊做鞋作襪,一邊靜等,一有買主,她們絕不一轟而上,爭先恐後推銷自己織品,而是靜等交易不成時,轉到自已處再交易自己的。這些自制紡織品,過去叫粗布,現在叫土布,但花色品種並不單一,布匹以白布為主,黑色、蘭色、綠色均有。家用夾有紅線或蘭線的口袋布(較粗棉線織成)、成人穿用的單棉鞋襪、小孩用的紅裹肚、老虎頭單、棉鞋……,五光十色,一應俱全。買者大部分是秦嶺山裡山民,他們肩扛木材,擔挑木炭、山珍、藥品下山,集市上岀售之後,給家裡買回衣衫鞋襪,供家裡穿用。

當年,我的母親是“趕集"賣手工紡織品的積極參與者。母親自小受外婆薰陶與撫養,學會了紡線、織布、縫衣作衫、納鞋繡花、挽鈕祜祿等(有單挽雙挽之分,雙挽更難)。母親一年除農忙時協助父親農耕外,其餘時間均紡線織布,納鞋作襪,供應著我們全家的穿用,餘品到“集市”上賣,母親一年夏季都要打不少薄厚兩種“格背”(厚的做鞋底用,薄的做鞋邦用),以備秋冬用之。母親納鞋底往往到深夜,天未明時,也常常會聽到母親的織布聲。母親深知她的子女多,家底薄,只有自己辛苦勤勞,節儉持家,方可供養我們成人,供我們弟兄讀書識字。母親有一雙裹過的小腳,但卻來回幾十裡走著趕集,賣自己的紡織品;母親捨不得在集上買吃買喝,而常常是去時吃飽,趕集時帶幾個冷饃充飢。由於母親多年趕集,不僅結識了許多周邊同她一樣賣紡織品的夥伴,有些買主也知道母親的織品結實、耐穿、而價廉,所以經常光顧。母親認為:棉花是自己地裡的岀產,東西由自已手工造岀,隨行就市,多少嫌點即可。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上世紀四九年五月,華縣解放,次年抗美援朝,兩次都有做軍鞋擁軍活動,父母親都積極參加。軍鞋講究結實耐穿,母親讓父親買回線麻,擰成細麻繩而納軍鞋鞋底,原來用“老婆針”納底子,現因為鞋底厚而用細錐子先錐一下,再引麻繩納鞋底。當年交鞋之時,周邊婦女爭先恐後,來交軍鞋,其鞋底針腳整齊細密,其花樣很多,有“正上”的也有“反上”的軍鞋;有帶花的,也有下面挽疙瘩防滑的軍鞋。“畢家”地區,兩次擁軍做軍鞋活動,讓收鞋的政府工作人員非常滿意,讚不絕口。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上世紀畢家地區三鎮的集市貿易,是大中華集市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中華民族民裕民風的一種傳承。母親和許多同時代婦女,勤儉持家、幸苦勞作、經常“趕集"自產自銷衣衫鞋襪之事,是當年“畢家四村”及畢家地區廣大勞苦婦女,真實生活寫照,是上幾代人留給我們及其後代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BWX(鹹林璧)

——2019.7月於西安

在華州區“上集”與“趕集”的日子​

轉載來源:

文章來源丨作者華州之家供稿

原文作者丨BWX(鹹林璧)

圖片來源丨網絡

整理編輯丨華州之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