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讓“謝謝”成為孩子的習慣

玩具 加拿大 早期教育 情感 育兒 優訊教育 2019-02-23


應該讓“謝謝”成為孩子的習慣

雖然很多家長會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用心為孩子提供感恩活動。但僅有這些往往還不夠,感恩更應是源於內心深處,植根於骨子裡的意識習慣,是終生的,而不是暫時或階段性的,是隨時隨地的,而不是刻意激發的。

感恩教育更適合在家庭一日瑣碎的生活中進行培養,因為當感恩成為孩子的日常習慣時,孩子更能獲取感恩的真諦,瞭解感恩的人生價值所在。父母可以怎麼做呢?

一、讓“謝謝”不絕於耳

生活中有太多需要感恩的地方,有太多的人和事需要我們感謝,但“謝謝”這一簡單的禮貌用語,卻有很多人忽視,認為家庭成員之間沒有必要如此客氣,反而顯得生分。習慣於說謝謝的人,將會更懂得感恩,善待世界。

孩子最善於從家裡每個人那裡學習到感恩,比如爸爸回外地看望爺爺奶奶,媽媽和孫子特意準備了新衣服作為禮物。老人可以通過視頻或是電話,表達對兒媳和孫子的用心表示感謝,並進行稱讚,進行互動式感恩的示範。雖然這只是很小的家庭舉動,但卻能讓整個家庭收穫非同一般的溫暖,也讓孩子從小知曉,感恩是普遍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媽媽幫助爸爸熨燙衣服,爸爸幫助媽媽搬運箱子,甚至是幫媽媽手機充電,彼此之間都可以習慣於說謝謝,聽起來比較矯情,但若生活中能如此,確實能讓人感覺到糖果般的甜蜜美好。

一位教師曾經談過,帶中國的孩子去加拿大參加活動,在國內,老師認為孩子們都很懂禮貌,但是當跟加拿大小同學在一起時,第一感覺就是,我們的孩子說謝謝太少了,顯得很不感恩,甚至讓人覺得不懂禮貌。只有常說謝謝,謝謝才會脫口而出。當你習慣於說謝謝時,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成為一個感恩的人,能意識到別人隨時隨地的幫助和提供方便。

加油站加油時,讓孩子見識這樣的語句溝通:師傅,謝謝您啦!95號汽油加滿!往垃圾桶裡扔垃圾時,如果有保潔人員在,要懂得徵得允許,說出謝謝!路上遇到陌生人相向而行,別人為我們讓了路,要及時說謝謝!電影院車站等各類場景中,工作人員進行檢票,要記得說謝謝!超市購物結賬時,要跟服務人員說謝謝!

生活中的細碎中,都要讓孩子處處感受到謝謝!想要孩子做到,父母自身首先做到。

二、讓“謝謝“成為口頭用語。

越是年齡小的孩子,越是需要通過實踐操作對新內容加以理解和掌握。對於親自操作和實踐過的內容,孩子也容易記憶深刻,便於內化成自身的特質。

這種實踐的機會其實有很多,只要家長有這樣的意識,孩子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去參與和練習。比如上下公交車時、別人賣給我們東西時,要懂得表達對他人服務的感激之情。勿以善小而不為:每次吃飯前,要對準備餐飯的家人表示感謝,不要上桌就開吃;對幫忙開門的家人表示感謝,不要低頭而進;對幫忙收拾衣服、整理玩具的家人表示感謝,不要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孩子過生日時,引導孩子對家人,尤其是媽媽的懷胎生養,表示真誠的感恩,而不是僅僅關注自己的生日蛋糕和禮物。只有讓孩子在一日生活當中,感受到來自身邊親人的照顧,懂得別人的點滴付出,才能激發孩子內心的感恩之心。

應該讓“謝謝”成為孩子的習慣

三、讓“謝謝”成為互惠

小孩子多是喜歡做自己真正能夠明白,並且能夠正確操作從中獲得樂趣的事情。父母可以通過繪本圖書、生活小故事、假裝遊戲等方法,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感恩。

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講解,比如別人為我們做事,我們佔用耗費了人家的時間和精力,這時要表示謝意。聽到我們說謝謝,別人就會很開心,就不會覺得累、不覺得辛苦!在進行感恩教育的過程中,建議父母多從人際交往中友好互惠角度,而不是從自我形象塑造角度進行講解,如‘讓別人覺得他是個懂事、有禮貌、感恩的孩子,更容易得到別人的關注和幫助’等這樣不良的引導,孩子就可能容易功利和逆反,將很難感受到感恩的美好!

四、讓“謝謝”成為情感交流的常用語

成人要注意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對其感恩行為進行鼓勵和推進。一旦孩子擁有了感恩的心,就會在很多細節中流露出這樣的情感:晚上睡覺時,媽媽讓孩子睡在有圍欄的一邊,防止孩子滾到地上,孩子會說,“謝謝媽媽,讓我安全!媽媽真是一個溫馨的媽媽!”;孩子洗完澡,幫孩子塗抹護膚油時,孩子會摸著媽媽的頭髮說,“謝謝媽媽幫我抹油,讓我皮膚好!我太愛媽媽啦!媽媽蹲著抹多累呀!”;為孩子買了新衣服新玩具時,孩子會說,“謝謝爸爸媽媽為我買這麼多好東西!”此時,父母如果能夠及時迴應孩子,孩子就會得到最大程度地強化,回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並說“聽到你這麼說,我太開心了!寶貝都懂感恩爸媽的辛苦了!”不要只是簡單的一笑了之,或是忽視孩子的言行,甚至錯誤地引導孩子,“寶貝嘴真甜,真討人喜歡!”這樣的表達多了,就很容易讓孩子的感恩流於膚淺的形式,走向譁眾取寵的道路。

培養感恩,就是把感恩之心融入孩子一日生活的細碎之中,比如“謝謝”二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