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與詩、佛之間的緣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淺談王維'

"

在唐朝的詩壇,有一位如清風白月的詩人,他沒有李白的那份疏狂,也不似杜甫的那份厚重,但他卻以自己的那份執著與淡泊感動著千年歲月;他屬於山、屬於水,屬於處處是禪機的大自然,——他就是王維。

前言:

王維,每當提起這位詩人,內心總是寧靜、安詳的,這也許是因為讀多了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句,被其中的脫俗意境所感染的緣故。總之,對於這位詩人,一直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想必大家也都和我一樣。

王維的好多詩都是空靈通透,自帶禪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灑脫,“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淨......曾在多少人心中開闢出了一片片桃源勝地;而王維本人更是精通佛學,著有《維摩詰經》一書,所以王維被稱為“詩佛”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

都說王維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世事,飽受人間的冷暖與坎坷,才成就了他清靜無為的向佛秉性……其實不然。王維字摩詰,他與詩、與佛的緣分其實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

"

在唐朝的詩壇,有一位如清風白月的詩人,他沒有李白的那份疏狂,也不似杜甫的那份厚重,但他卻以自己的那份執著與淡泊感動著千年歲月;他屬於山、屬於水,屬於處處是禪機的大自然,——他就是王維。

前言:

王維,每當提起這位詩人,內心總是寧靜、安詳的,這也許是因為讀多了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句,被其中的脫俗意境所感染的緣故。總之,對於這位詩人,一直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想必大家也都和我一樣。

王維的好多詩都是空靈通透,自帶禪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灑脫,“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淨......曾在多少人心中開闢出了一片片桃源勝地;而王維本人更是精通佛學,著有《維摩詰經》一書,所以王維被稱為“詩佛”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

都說王維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世事,飽受人間的冷暖與坎坷,才成就了他清靜無為的向佛秉性……其實不然。王維字摩詰,他與詩、與佛的緣分其實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

王維與詩、佛之間的緣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淺談王維

王維

【一】出生:起名摩詰,寄之母願

開元701年,王維的父親因官職調任,攜家來到了山西祁縣這樣一個具有溫婉氣息的小城,不久后王維作為他的第一個孩子便降臨到這個家庭中。也許因為王維是長子,所以父母對他格外重視和寵愛,自然在起名上也是用了一番心思。

王維的母親自幼信佛,故而認定這個孩子是佛賜予她的禮物,她曾讀過一本書叫《維摩詰所說徑》。王維,字摩詰,就是經此書而來。經書中那位心境高遠居士就稱為摩詰,“維”是沒有的意思,“摩”是垢的意思,所以二字合起來就指沒有塵垢。王維的母親只是希望佛可以保佑她的孩子平安長大,這符合任何一位母親的心願。

【二】成長:受父之教,飽讀詩書

王維的父親王處廉,在當時應屬於望族,曾做過汾州司馬,也是一位滿腹經綸的大才子。

如此優秀的父親,肯定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成為平庸之輩,所以王維被精心培養。父親手教他練筆寫字,親自教他讀書習文。《論語》、《詩經》、《楚辭》等等,王維都一一吃透,他的文學細胞早已被被激活。

"

在唐朝的詩壇,有一位如清風白月的詩人,他沒有李白的那份疏狂,也不似杜甫的那份厚重,但他卻以自己的那份執著與淡泊感動著千年歲月;他屬於山、屬於水,屬於處處是禪機的大自然,——他就是王維。

前言:

王維,每當提起這位詩人,內心總是寧靜、安詳的,這也許是因為讀多了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句,被其中的脫俗意境所感染的緣故。總之,對於這位詩人,一直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想必大家也都和我一樣。

王維的好多詩都是空靈通透,自帶禪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灑脫,“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淨......曾在多少人心中開闢出了一片片桃源勝地;而王維本人更是精通佛學,著有《維摩詰經》一書,所以王維被稱為“詩佛”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

都說王維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世事,飽受人間的冷暖與坎坷,才成就了他清靜無為的向佛秉性……其實不然。王維字摩詰,他與詩、與佛的緣分其實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

王維與詩、佛之間的緣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淺談王維

王維

【一】出生:起名摩詰,寄之母願

開元701年,王維的父親因官職調任,攜家來到了山西祁縣這樣一個具有溫婉氣息的小城,不久后王維作為他的第一個孩子便降臨到這個家庭中。也許因為王維是長子,所以父母對他格外重視和寵愛,自然在起名上也是用了一番心思。

王維的母親自幼信佛,故而認定這個孩子是佛賜予她的禮物,她曾讀過一本書叫《維摩詰所說徑》。王維,字摩詰,就是經此書而來。經書中那位心境高遠居士就稱為摩詰,“維”是沒有的意思,“摩”是垢的意思,所以二字合起來就指沒有塵垢。王維的母親只是希望佛可以保佑她的孩子平安長大,這符合任何一位母親的心願。

【二】成長:受父之教,飽讀詩書

王維的父親王處廉,在當時應屬於望族,曾做過汾州司馬,也是一位滿腹經綸的大才子。

如此優秀的父親,肯定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成為平庸之輩,所以王維被精心培養。父親手教他練筆寫字,親自教他讀書習文。《論語》、《詩經》、《楚辭》等等,王維都一一吃透,他的文學細胞早已被被激活。

王維與詩、佛之間的緣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淺談王維

詩意人生

【三】十二歲的轉折:遭受喪父之痛

王維在父母的呵護下漸漸長大,然而命運的波折誰也不能預料。就在他十二歲的那年,他第一次遭受到人生的不幸——父親在這一年永遠離開了他。失去了父愛的王維,他接下來的世路定是坎坷不平的,而作為王家的長子,他肩頭也將要擔負太多的責任。

父親去世後,王維的母親自然是更加辛苦,而王維也只能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其實在這樣的家庭中,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這也是王維心與佛近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時代因素:唐朝佛文化的興盛

王維與佛結緣不僅因為受母親的影響,而且當時唐朝文化發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王維所處的年代正是武則天當政時期,這位女皇大舉興佛,他自然也受到佛文化的薰陶。據說王維的母親崔氏所跟隨的高僧就曾被武則天招進宮講經。

王維後來還曾寫過這樣一首描寫禪師的詩:

謁璿上人

唐·王維

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

事往安可悔,餘生幸能養。

誓從斷臂血,不復嬰世網。

浮名寄纓珮,空性無羈鞅。

夙承大導師,焚香此瞻仰。

頹然居一室,覆載紛萬象。

高柳早鶯啼,長廊春雨響。

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

方將見身雲,陋彼示天壤。

一心在法要,願以無生獎。

“阮家屐”有關典故:《晉書·阮孚傳》:“孚性好屐……或有詣阮,正見自蠟屐(給木屐上蠟),因自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神色甚閒暢”。

在王維這首詩中,我們可以讀到遠離嘈雜塵世的那份平淡,幽靜的山林和孤寂的禪師構成了一幅無比和諧的畫面。

這種生活於時人來說是枯燥無味的,在王維看來卻格外美好。他渴望擁有這樣的清淨,雖然他身處俗世之局,但是心中對禪的追求永遠沒有停止過。

"

在唐朝的詩壇,有一位如清風白月的詩人,他沒有李白的那份疏狂,也不似杜甫的那份厚重,但他卻以自己的那份執著與淡泊感動著千年歲月;他屬於山、屬於水,屬於處處是禪機的大自然,——他就是王維。

前言:

王維,每當提起這位詩人,內心總是寧靜、安詳的,這也許是因為讀多了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句,被其中的脫俗意境所感染的緣故。總之,對於這位詩人,一直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想必大家也都和我一樣。

王維的好多詩都是空靈通透,自帶禪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灑脫,“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淨......曾在多少人心中開闢出了一片片桃源勝地;而王維本人更是精通佛學,著有《維摩詰經》一書,所以王維被稱為“詩佛”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

都說王維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世事,飽受人間的冷暖與坎坷,才成就了他清靜無為的向佛秉性……其實不然。王維字摩詰,他與詩、與佛的緣分其實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

王維與詩、佛之間的緣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淺談王維

王維

【一】出生:起名摩詰,寄之母願

開元701年,王維的父親因官職調任,攜家來到了山西祁縣這樣一個具有溫婉氣息的小城,不久后王維作為他的第一個孩子便降臨到這個家庭中。也許因為王維是長子,所以父母對他格外重視和寵愛,自然在起名上也是用了一番心思。

王維的母親自幼信佛,故而認定這個孩子是佛賜予她的禮物,她曾讀過一本書叫《維摩詰所說徑》。王維,字摩詰,就是經此書而來。經書中那位心境高遠居士就稱為摩詰,“維”是沒有的意思,“摩”是垢的意思,所以二字合起來就指沒有塵垢。王維的母親只是希望佛可以保佑她的孩子平安長大,這符合任何一位母親的心願。

【二】成長:受父之教,飽讀詩書

王維的父親王處廉,在當時應屬於望族,曾做過汾州司馬,也是一位滿腹經綸的大才子。

如此優秀的父親,肯定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成為平庸之輩,所以王維被精心培養。父親手教他練筆寫字,親自教他讀書習文。《論語》、《詩經》、《楚辭》等等,王維都一一吃透,他的文學細胞早已被被激活。

王維與詩、佛之間的緣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淺談王維

詩意人生

【三】十二歲的轉折:遭受喪父之痛

王維在父母的呵護下漸漸長大,然而命運的波折誰也不能預料。就在他十二歲的那年,他第一次遭受到人生的不幸——父親在這一年永遠離開了他。失去了父愛的王維,他接下來的世路定是坎坷不平的,而作為王家的長子,他肩頭也將要擔負太多的責任。

父親去世後,王維的母親自然是更加辛苦,而王維也只能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其實在這樣的家庭中,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這也是王維心與佛近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時代因素:唐朝佛文化的興盛

王維與佛結緣不僅因為受母親的影響,而且當時唐朝文化發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王維所處的年代正是武則天當政時期,這位女皇大舉興佛,他自然也受到佛文化的薰陶。據說王維的母親崔氏所跟隨的高僧就曾被武則天招進宮講經。

王維後來還曾寫過這樣一首描寫禪師的詩:

謁璿上人

唐·王維

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

事往安可悔,餘生幸能養。

誓從斷臂血,不復嬰世網。

浮名寄纓珮,空性無羈鞅。

夙承大導師,焚香此瞻仰。

頹然居一室,覆載紛萬象。

高柳早鶯啼,長廊春雨響。

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

方將見身雲,陋彼示天壤。

一心在法要,願以無生獎。

“阮家屐”有關典故:《晉書·阮孚傳》:“孚性好屐……或有詣阮,正見自蠟屐(給木屐上蠟),因自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神色甚閒暢”。

在王維這首詩中,我們可以讀到遠離嘈雜塵世的那份平淡,幽靜的山林和孤寂的禪師構成了一幅無比和諧的畫面。

這種生活於時人來說是枯燥無味的,在王維看來卻格外美好。他渴望擁有這樣的清淨,雖然他身處俗世之局,但是心中對禪的追求永遠沒有停止過。

王維與詩、佛之間的緣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淺談王維

詩意人生

【五】通過詩作見心性

跳過王維後來的人生軌跡,且來從他的幾首詩中尋覓這位詩人的心跡:

王維後來留下了許多富有禪意的詩,都是耐人尋味的佳作,也見證了他心中有佛的淡泊情懷。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這三首詩短小精悍,中有修竹清風、明月琴聲;也有落花山鳥、幽人流水;更有空山人語、青苔晚照。

每一首都是一幅絕美的圖畫,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突出了一個“靜”字,色彩的調和也恰到好處。

其實描寫自然景色的詩不在少數,比如孟浩然的《春曉》、《過故人莊》;還有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等,但這些詩所體現出來的是另一種層面的美,與王維詩中的空靈清澈、灑脫通透顯然是有區別的。

王維以最樸實自然的語言,勾勒出的是一種飽含禪意的畫面;這樣的意境塑造,也確實只有詩佛可以做到。

"

在唐朝的詩壇,有一位如清風白月的詩人,他沒有李白的那份疏狂,也不似杜甫的那份厚重,但他卻以自己的那份執著與淡泊感動著千年歲月;他屬於山、屬於水,屬於處處是禪機的大自然,——他就是王維。

前言:

王維,每當提起這位詩人,內心總是寧靜、安詳的,這也許是因為讀多了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句,被其中的脫俗意境所感染的緣故。總之,對於這位詩人,一直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想必大家也都和我一樣。

王維的好多詩都是空靈通透,自帶禪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灑脫,“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淨......曾在多少人心中開闢出了一片片桃源勝地;而王維本人更是精通佛學,著有《維摩詰經》一書,所以王維被稱為“詩佛”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

都說王維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世事,飽受人間的冷暖與坎坷,才成就了他清靜無為的向佛秉性……其實不然。王維字摩詰,他與詩、與佛的緣分其實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

王維與詩、佛之間的緣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淺談王維

王維

【一】出生:起名摩詰,寄之母願

開元701年,王維的父親因官職調任,攜家來到了山西祁縣這樣一個具有溫婉氣息的小城,不久后王維作為他的第一個孩子便降臨到這個家庭中。也許因為王維是長子,所以父母對他格外重視和寵愛,自然在起名上也是用了一番心思。

王維的母親自幼信佛,故而認定這個孩子是佛賜予她的禮物,她曾讀過一本書叫《維摩詰所說徑》。王維,字摩詰,就是經此書而來。經書中那位心境高遠居士就稱為摩詰,“維”是沒有的意思,“摩”是垢的意思,所以二字合起來就指沒有塵垢。王維的母親只是希望佛可以保佑她的孩子平安長大,這符合任何一位母親的心願。

【二】成長:受父之教,飽讀詩書

王維的父親王處廉,在當時應屬於望族,曾做過汾州司馬,也是一位滿腹經綸的大才子。

如此優秀的父親,肯定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子成為平庸之輩,所以王維被精心培養。父親手教他練筆寫字,親自教他讀書習文。《論語》、《詩經》、《楚辭》等等,王維都一一吃透,他的文學細胞早已被被激活。

王維與詩、佛之間的緣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淺談王維

詩意人生

【三】十二歲的轉折:遭受喪父之痛

王維在父母的呵護下漸漸長大,然而命運的波折誰也不能預料。就在他十二歲的那年,他第一次遭受到人生的不幸——父親在這一年永遠離開了他。失去了父愛的王維,他接下來的世路定是坎坷不平的,而作為王家的長子,他肩頭也將要擔負太多的責任。

父親去世後,王維的母親自然是更加辛苦,而王維也只能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其實在這樣的家庭中,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這也是王維心與佛近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時代因素:唐朝佛文化的興盛

王維與佛結緣不僅因為受母親的影響,而且當時唐朝文化發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王維所處的年代正是武則天當政時期,這位女皇大舉興佛,他自然也受到佛文化的薰陶。據說王維的母親崔氏所跟隨的高僧就曾被武則天招進宮講經。

王維後來還曾寫過這樣一首描寫禪師的詩:

謁璿上人

唐·王維

少年不足言,識道年已長。

事往安可悔,餘生幸能養。

誓從斷臂血,不復嬰世網。

浮名寄纓珮,空性無羈鞅。

夙承大導師,焚香此瞻仰。

頹然居一室,覆載紛萬象。

高柳早鶯啼,長廊春雨響。

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

方將見身雲,陋彼示天壤。

一心在法要,願以無生獎。

“阮家屐”有關典故:《晉書·阮孚傳》:“孚性好屐……或有詣阮,正見自蠟屐(給木屐上蠟),因自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神色甚閒暢”。

在王維這首詩中,我們可以讀到遠離嘈雜塵世的那份平淡,幽靜的山林和孤寂的禪師構成了一幅無比和諧的畫面。

這種生活於時人來說是枯燥無味的,在王維看來卻格外美好。他渴望擁有這樣的清淨,雖然他身處俗世之局,但是心中對禪的追求永遠沒有停止過。

王維與詩、佛之間的緣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淺談王維

詩意人生

【五】通過詩作見心性

跳過王維後來的人生軌跡,且來從他的幾首詩中尋覓這位詩人的心跡:

王維後來留下了許多富有禪意的詩,都是耐人尋味的佳作,也見證了他心中有佛的淡泊情懷。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這三首詩短小精悍,中有修竹清風、明月琴聲;也有落花山鳥、幽人流水;更有空山人語、青苔晚照。

每一首都是一幅絕美的圖畫,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突出了一個“靜”字,色彩的調和也恰到好處。

其實描寫自然景色的詩不在少數,比如孟浩然的《春曉》、《過故人莊》;還有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等,但這些詩所體現出來的是另一種層面的美,與王維詩中的空靈清澈、灑脫通透顯然是有區別的。

王維以最樸實自然的語言,勾勒出的是一種飽含禪意的畫面;這樣的意境塑造,也確實只有詩佛可以做到。

王維與詩、佛之間的緣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淺談王維

詩意人生

【六】總結:王維結緣與詩、佛的必然性

(一)王維的出生承載著母親的希望,那是他初次與佛結下緣分。

(二)王維的成長受父親的影響與教導,他飽讀詩書,自幼就是奇才。所以王維與詩書為伴的十二年,自然成為他與詩結緣的重要原因。

(三)父親的離世讓王維再次堅定讀書信念。王維父親的離開,對他是一種沉重的打擊,也是一種殘酷的考驗。作為被父親疼愛的長子,他不能辜負父親的期望,所以他只有繼續功書、將來興門旺族才可以對得起父親的栽培與厚望。(後來的事實證明,王維做到了,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所以他所付出的代價也同樣沉重。)

(四)王維詩中有佛,也並不完全是因為他後來歷經世事、大徹大悟才詩出有因,而是他的性格使然。除去少年與晚年,中間的那一段歷程只不過是一個催化的經過。

詩壇有王維實乃大幸,他以自己的詩和行藏為詩壇注入了超凡的生命力。我們能在今天從他的詩中讀到高山流水般的空廣與悠然,能夠感受一種力量與堅守,更是幸運的。對於這位詩人,真是發自內心的喜歡與敬仰。

愛上古詩詞,走近詩人詞家,品讀每一份深情與美好,澄澈心靈,濡香脣齒。歡迎關注一號詩巷,讓我們一起追逐詩與遠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