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對比我們的工作、生活,在deadline前交出得過且過的方案,推進了一半的項目再也沒有後續,說散就散的感情……正是因為種種現實中的無常的悵然若失,我們才如此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在那個沒有綜藝的年代,浪漫的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臥遊。“臥遊”這一典故出自南朝畫家宗炳。他喜愛山水,但年老後不便外出,就在四壁畫滿山水圖像,聊作神遊其中。

如果沒辦法立刻過上山居生活,那今天和浦睿君啟程,(假裝)綠水行舟,順流而下,去那畫中的世外桃源暢遊一番吧。

"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對比我們的工作、生活,在deadline前交出得過且過的方案,推進了一半的項目再也沒有後續,說散就散的感情……正是因為種種現實中的無常的悵然若失,我們才如此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在那個沒有綜藝的年代,浪漫的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臥遊。“臥遊”這一典故出自南朝畫家宗炳。他喜愛山水,但年老後不便外出,就在四壁畫滿山水圖像,聊作神遊其中。

如果沒辦法立刻過上山居生活,那今天和浦睿君啟程,(假裝)綠水行舟,順流而下,去那畫中的世外桃源暢遊一番吧。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01.在鄉村生活裡尋找理想

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並不是人們很容易想到的仙山樓閣,而是非常普通的農村。桃花源裡的百姓過著安穩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農村裡尋找理想的想法在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根基。

郭熙《早春圖》中漁夫一家過著樸素的生活卻很知足,是十分典型的百姓形象。

"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對比我們的工作、生活,在deadline前交出得過且過的方案,推進了一半的項目再也沒有後續,說散就散的感情……正是因為種種現實中的無常的悵然若失,我們才如此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在那個沒有綜藝的年代,浪漫的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臥遊。“臥遊”這一典故出自南朝畫家宗炳。他喜愛山水,但年老後不便外出,就在四壁畫滿山水圖像,聊作神遊其中。

如果沒辦法立刻過上山居生活,那今天和浦睿君啟程,(假裝)綠水行舟,順流而下,去那畫中的世外桃源暢遊一番吧。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01.在鄉村生活裡尋找理想

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並不是人們很容易想到的仙山樓閣,而是非常普通的農村。桃花源裡的百姓過著安穩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農村裡尋找理想的想法在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根基。

郭熙《早春圖》中漁夫一家過著樸素的生活卻很知足,是十分典型的百姓形象。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左圖:《早春圖》中對岸的漁夫

右圖:《早春圖》中漁夫的妻子

《早春圖》裡畫了漁夫帶著家人隱居。婆婆和孩子出門迎接漁夫妻子的畫面,他們的身影和陶淵明帶家人隱居的形象幾乎是重疊的。

北宋文人李公麟的白描《陶淵明歸隱圖卷》,畫裡陶淵明的妻子匆匆出門迎接他,身後還跟著孩子和狗。這個場景和郭熙《早春圖》的畫面有著相同的趣味,彷彿只是換了一下人物而已。

"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對比我們的工作、生活,在deadline前交出得過且過的方案,推進了一半的項目再也沒有後續,說散就散的感情……正是因為種種現實中的無常的悵然若失,我們才如此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在那個沒有綜藝的年代,浪漫的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臥遊。“臥遊”這一典故出自南朝畫家宗炳。他喜愛山水,但年老後不便外出,就在四壁畫滿山水圖像,聊作神遊其中。

如果沒辦法立刻過上山居生活,那今天和浦睿君啟程,(假裝)綠水行舟,順流而下,去那畫中的世外桃源暢遊一番吧。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01.在鄉村生活裡尋找理想

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並不是人們很容易想到的仙山樓閣,而是非常普通的農村。桃花源裡的百姓過著安穩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農村裡尋找理想的想法在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根基。

郭熙《早春圖》中漁夫一家過著樸素的生活卻很知足,是十分典型的百姓形象。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左圖:《早春圖》中對岸的漁夫

右圖:《早春圖》中漁夫的妻子

《早春圖》裡畫了漁夫帶著家人隱居。婆婆和孩子出門迎接漁夫妻子的畫面,他們的身影和陶淵明帶家人隱居的形象幾乎是重疊的。

北宋文人李公麟的白描《陶淵明歸隱圖卷》,畫裡陶淵明的妻子匆匆出門迎接他,身後還跟著孩子和狗。這個場景和郭熙《早春圖》的畫面有著相同的趣味,彷彿只是換了一下人物而已。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李公麟《陶淵明歸隱圖卷》

這一家一共三代人,狗搖著尾巴歡快地叫著的形象也在《桃花源記》裡提到過。這幅場景在桃花源應該是很常見的,兩者在表現安穩的幸福上有著共通之處。

雖然數量不多,但描繪帶家人隱居的山水畫也是確實存在的。以下這幅出自董源之手的《溪岸圖》是一幅古風鉅製,以山川與溪谷為主體的畫面非常大氣。

"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對比我們的工作、生活,在deadline前交出得過且過的方案,推進了一半的項目再也沒有後續,說散就散的感情……正是因為種種現實中的無常的悵然若失,我們才如此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在那個沒有綜藝的年代,浪漫的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臥遊。“臥遊”這一典故出自南朝畫家宗炳。他喜愛山水,但年老後不便外出,就在四壁畫滿山水圖像,聊作神遊其中。

如果沒辦法立刻過上山居生活,那今天和浦睿君啟程,(假裝)綠水行舟,順流而下,去那畫中的世外桃源暢遊一番吧。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01.在鄉村生活裡尋找理想

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並不是人們很容易想到的仙山樓閣,而是非常普通的農村。桃花源裡的百姓過著安穩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農村裡尋找理想的想法在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根基。

郭熙《早春圖》中漁夫一家過著樸素的生活卻很知足,是十分典型的百姓形象。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左圖:《早春圖》中對岸的漁夫

右圖:《早春圖》中漁夫的妻子

《早春圖》裡畫了漁夫帶著家人隱居。婆婆和孩子出門迎接漁夫妻子的畫面,他們的身影和陶淵明帶家人隱居的形象幾乎是重疊的。

北宋文人李公麟的白描《陶淵明歸隱圖卷》,畫裡陶淵明的妻子匆匆出門迎接他,身後還跟著孩子和狗。這個場景和郭熙《早春圖》的畫面有著相同的趣味,彷彿只是換了一下人物而已。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李公麟《陶淵明歸隱圖卷》

這一家一共三代人,狗搖著尾巴歡快地叫著的形象也在《桃花源記》裡提到過。這幅場景在桃花源應該是很常見的,兩者在表現安穩的幸福上有著共通之處。

雖然數量不多,但描繪帶家人隱居的山水畫也是確實存在的。以下這幅出自董源之手的《溪岸圖》是一幅古風鉅製,以山川與溪谷為主體的畫面非常大氣。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董源《溪岸圖》

而前景裡沿溪流而建的水閣上有貌似士人的人物和他的妻子、孩子,妻子還抱著嬰兒:

"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對比我們的工作、生活,在deadline前交出得過且過的方案,推進了一半的項目再也沒有後續,說散就散的感情……正是因為種種現實中的無常的悵然若失,我們才如此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在那個沒有綜藝的年代,浪漫的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臥遊。“臥遊”這一典故出自南朝畫家宗炳。他喜愛山水,但年老後不便外出,就在四壁畫滿山水圖像,聊作神遊其中。

如果沒辦法立刻過上山居生活,那今天和浦睿君啟程,(假裝)綠水行舟,順流而下,去那畫中的世外桃源暢遊一番吧。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01.在鄉村生活裡尋找理想

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並不是人們很容易想到的仙山樓閣,而是非常普通的農村。桃花源裡的百姓過著安穩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農村裡尋找理想的想法在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根基。

郭熙《早春圖》中漁夫一家過著樸素的生活卻很知足,是十分典型的百姓形象。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左圖:《早春圖》中對岸的漁夫

右圖:《早春圖》中漁夫的妻子

《早春圖》裡畫了漁夫帶著家人隱居。婆婆和孩子出門迎接漁夫妻子的畫面,他們的身影和陶淵明帶家人隱居的形象幾乎是重疊的。

北宋文人李公麟的白描《陶淵明歸隱圖卷》,畫裡陶淵明的妻子匆匆出門迎接他,身後還跟著孩子和狗。這個場景和郭熙《早春圖》的畫面有著相同的趣味,彷彿只是換了一下人物而已。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李公麟《陶淵明歸隱圖卷》

這一家一共三代人,狗搖著尾巴歡快地叫著的形象也在《桃花源記》裡提到過。這幅場景在桃花源應該是很常見的,兩者在表現安穩的幸福上有著共通之處。

雖然數量不多,但描繪帶家人隱居的山水畫也是確實存在的。以下這幅出自董源之手的《溪岸圖》是一幅古風鉅製,以山川與溪谷為主體的畫面非常大氣。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董源《溪岸圖》

而前景裡沿溪流而建的水閣上有貌似士人的人物和他的妻子、孩子,妻子還抱著嬰兒: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02.臥遊:神遊隱居法

其他山水畫裡,被寄予隱逸思想的漁夫則不像《早春圖》裡那樣是帶家人的。一般山水畫中的隱逸帶有比較強的老莊道家氣息,與陶淵明帶家人的隱居有些許不同,表現方式也不同。

"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對比我們的工作、生活,在deadline前交出得過且過的方案,推進了一半的項目再也沒有後續,說散就散的感情……正是因為種種現實中的無常的悵然若失,我們才如此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在那個沒有綜藝的年代,浪漫的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臥遊。“臥遊”這一典故出自南朝畫家宗炳。他喜愛山水,但年老後不便外出,就在四壁畫滿山水圖像,聊作神遊其中。

如果沒辦法立刻過上山居生活,那今天和浦睿君啟程,(假裝)綠水行舟,順流而下,去那畫中的世外桃源暢遊一番吧。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01.在鄉村生活裡尋找理想

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並不是人們很容易想到的仙山樓閣,而是非常普通的農村。桃花源裡的百姓過著安穩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農村裡尋找理想的想法在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根基。

郭熙《早春圖》中漁夫一家過著樸素的生活卻很知足,是十分典型的百姓形象。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左圖:《早春圖》中對岸的漁夫

右圖:《早春圖》中漁夫的妻子

《早春圖》裡畫了漁夫帶著家人隱居。婆婆和孩子出門迎接漁夫妻子的畫面,他們的身影和陶淵明帶家人隱居的形象幾乎是重疊的。

北宋文人李公麟的白描《陶淵明歸隱圖卷》,畫裡陶淵明的妻子匆匆出門迎接他,身後還跟著孩子和狗。這個場景和郭熙《早春圖》的畫面有著相同的趣味,彷彿只是換了一下人物而已。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李公麟《陶淵明歸隱圖卷》

這一家一共三代人,狗搖著尾巴歡快地叫著的形象也在《桃花源記》裡提到過。這幅場景在桃花源應該是很常見的,兩者在表現安穩的幸福上有著共通之處。

雖然數量不多,但描繪帶家人隱居的山水畫也是確實存在的。以下這幅出自董源之手的《溪岸圖》是一幅古風鉅製,以山川與溪谷為主體的畫面非常大氣。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董源《溪岸圖》

而前景裡沿溪流而建的水閣上有貌似士人的人物和他的妻子、孩子,妻子還抱著嬰兒: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02.臥遊:神遊隱居法

其他山水畫裡,被寄予隱逸思想的漁夫則不像《早春圖》裡那樣是帶家人的。一般山水畫中的隱逸帶有比較強的老莊道家氣息,與陶淵明帶家人的隱居有些許不同,表現方式也不同。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宗炳自畫臥遊

比如喜好“臥遊”的宗炳,也是當今“御宅族”們可效仿的對象。這位南朝宋畫家喜好山水,隱居在衡山晚年因病回到故鄉。衰老和疾病雙雙壓在了他身上,他無法遊歷名山好水,於是嘆息道:“唯當澄懷觀道,臥以遊之。” 為了足不出戶便能欣賞美景,宗炳把過去走訪過的地方畫出來掛在牆上,然後坐臥在床上觀看。

03.理想隱居:住在山林

古人認為,山川裡住著神仙。這種古代自然觀深植於中國人樸素的意識中,留在一代代人的記憶裡。描繪自然的山水畫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不是與仙界毫無關係的。因此,山成了躲避世俗的理想隱居之地,而隱居之地與神仙世界自然而然會重疊起來。

"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對比我們的工作、生活,在deadline前交出得過且過的方案,推進了一半的項目再也沒有後續,說散就散的感情……正是因為種種現實中的無常的悵然若失,我們才如此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在那個沒有綜藝的年代,浪漫的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臥遊。“臥遊”這一典故出自南朝畫家宗炳。他喜愛山水,但年老後不便外出,就在四壁畫滿山水圖像,聊作神遊其中。

如果沒辦法立刻過上山居生活,那今天和浦睿君啟程,(假裝)綠水行舟,順流而下,去那畫中的世外桃源暢遊一番吧。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01.在鄉村生活裡尋找理想

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並不是人們很容易想到的仙山樓閣,而是非常普通的農村。桃花源裡的百姓過著安穩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農村裡尋找理想的想法在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根基。

郭熙《早春圖》中漁夫一家過著樸素的生活卻很知足,是十分典型的百姓形象。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左圖:《早春圖》中對岸的漁夫

右圖:《早春圖》中漁夫的妻子

《早春圖》裡畫了漁夫帶著家人隱居。婆婆和孩子出門迎接漁夫妻子的畫面,他們的身影和陶淵明帶家人隱居的形象幾乎是重疊的。

北宋文人李公麟的白描《陶淵明歸隱圖卷》,畫裡陶淵明的妻子匆匆出門迎接他,身後還跟著孩子和狗。這個場景和郭熙《早春圖》的畫面有著相同的趣味,彷彿只是換了一下人物而已。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李公麟《陶淵明歸隱圖卷》

這一家一共三代人,狗搖著尾巴歡快地叫著的形象也在《桃花源記》裡提到過。這幅場景在桃花源應該是很常見的,兩者在表現安穩的幸福上有著共通之處。

雖然數量不多,但描繪帶家人隱居的山水畫也是確實存在的。以下這幅出自董源之手的《溪岸圖》是一幅古風鉅製,以山川與溪谷為主體的畫面非常大氣。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董源《溪岸圖》

而前景裡沿溪流而建的水閣上有貌似士人的人物和他的妻子、孩子,妻子還抱著嬰兒: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02.臥遊:神遊隱居法

其他山水畫裡,被寄予隱逸思想的漁夫則不像《早春圖》裡那樣是帶家人的。一般山水畫中的隱逸帶有比較強的老莊道家氣息,與陶淵明帶家人的隱居有些許不同,表現方式也不同。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宗炳自畫臥遊

比如喜好“臥遊”的宗炳,也是當今“御宅族”們可效仿的對象。這位南朝宋畫家喜好山水,隱居在衡山晚年因病回到故鄉。衰老和疾病雙雙壓在了他身上,他無法遊歷名山好水,於是嘆息道:“唯當澄懷觀道,臥以遊之。” 為了足不出戶便能欣賞美景,宗炳把過去走訪過的地方畫出來掛在牆上,然後坐臥在床上觀看。

03.理想隱居:住在山林

古人認為,山川裡住著神仙。這種古代自然觀深植於中國人樸素的意識中,留在一代代人的記憶裡。描繪自然的山水畫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不是與仙界毫無關係的。因此,山成了躲避世俗的理想隱居之地,而隱居之地與神仙世界自然而然會重疊起來。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仙山樓閣圖》中的樓閣

神仙的住所多在人煙罕至之地,這是因為那美得彷彿不存於人世間的景色讓人覺得那應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即仙界。仙界主題當然包含了人們長生不老、青春永 駐的願望,青綠山水畫因為其鮮豔的色彩而帶有一種一般人也能理解的美,更何況它描繪的還是不老不死的世界。

比如,元代王蒙的《具區林屋圖》(具區是太湖的古名)之題就取自位於洞庭西山的鐘乳洞——林屋洞。雖然其畫與實際景觀有很大出入,但王蒙把那裡當作是理想的隱居之地。

"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對比我們的工作、生活,在deadline前交出得過且過的方案,推進了一半的項目再也沒有後續,說散就散的感情……正是因為種種現實中的無常的悵然若失,我們才如此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在那個沒有綜藝的年代,浪漫的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臥遊。“臥遊”這一典故出自南朝畫家宗炳。他喜愛山水,但年老後不便外出,就在四壁畫滿山水圖像,聊作神遊其中。

如果沒辦法立刻過上山居生活,那今天和浦睿君啟程,(假裝)綠水行舟,順流而下,去那畫中的世外桃源暢遊一番吧。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01.在鄉村生活裡尋找理想

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並不是人們很容易想到的仙山樓閣,而是非常普通的農村。桃花源裡的百姓過著安穩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農村裡尋找理想的想法在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根基。

郭熙《早春圖》中漁夫一家過著樸素的生活卻很知足,是十分典型的百姓形象。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左圖:《早春圖》中對岸的漁夫

右圖:《早春圖》中漁夫的妻子

《早春圖》裡畫了漁夫帶著家人隱居。婆婆和孩子出門迎接漁夫妻子的畫面,他們的身影和陶淵明帶家人隱居的形象幾乎是重疊的。

北宋文人李公麟的白描《陶淵明歸隱圖卷》,畫裡陶淵明的妻子匆匆出門迎接他,身後還跟著孩子和狗。這個場景和郭熙《早春圖》的畫面有著相同的趣味,彷彿只是換了一下人物而已。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李公麟《陶淵明歸隱圖卷》

這一家一共三代人,狗搖著尾巴歡快地叫著的形象也在《桃花源記》裡提到過。這幅場景在桃花源應該是很常見的,兩者在表現安穩的幸福上有著共通之處。

雖然數量不多,但描繪帶家人隱居的山水畫也是確實存在的。以下這幅出自董源之手的《溪岸圖》是一幅古風鉅製,以山川與溪谷為主體的畫面非常大氣。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董源《溪岸圖》

而前景裡沿溪流而建的水閣上有貌似士人的人物和他的妻子、孩子,妻子還抱著嬰兒: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02.臥遊:神遊隱居法

其他山水畫裡,被寄予隱逸思想的漁夫則不像《早春圖》裡那樣是帶家人的。一般山水畫中的隱逸帶有比較強的老莊道家氣息,與陶淵明帶家人的隱居有些許不同,表現方式也不同。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宗炳自畫臥遊

比如喜好“臥遊”的宗炳,也是當今“御宅族”們可效仿的對象。這位南朝宋畫家喜好山水,隱居在衡山晚年因病回到故鄉。衰老和疾病雙雙壓在了他身上,他無法遊歷名山好水,於是嘆息道:“唯當澄懷觀道,臥以遊之。” 為了足不出戶便能欣賞美景,宗炳把過去走訪過的地方畫出來掛在牆上,然後坐臥在床上觀看。

03.理想隱居:住在山林

古人認為,山川裡住著神仙。這種古代自然觀深植於中國人樸素的意識中,留在一代代人的記憶裡。描繪自然的山水畫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不是與仙界毫無關係的。因此,山成了躲避世俗的理想隱居之地,而隱居之地與神仙世界自然而然會重疊起來。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仙山樓閣圖》中的樓閣

神仙的住所多在人煙罕至之地,這是因為那美得彷彿不存於人世間的景色讓人覺得那應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即仙界。仙界主題當然包含了人們長生不老、青春永 駐的願望,青綠山水畫因為其鮮豔的色彩而帶有一種一般人也能理解的美,更何況它描繪的還是不老不死的世界。

比如,元代王蒙的《具區林屋圖》(具區是太湖的古名)之題就取自位於洞庭西山的鐘乳洞——林屋洞。雖然其畫與實際景觀有很大出入,但王蒙把那裡當作是理想的隱居之地。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王蒙《具區林屋圖》

而桃花盛開的溪谷讓人覺得前方應該隱藏著理想世界 “桃花源”。王蒙就是帶著這種意識畫下了《花溪漁隱圖》。他將桃花源的意象與隱居地相重合,還畫上了自己攜妻子一起泛舟釣魚、悠然度日的身影。

"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對比我們的工作、生活,在deadline前交出得過且過的方案,推進了一半的項目再也沒有後續,說散就散的感情……正是因為種種現實中的無常的悵然若失,我們才如此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在那個沒有綜藝的年代,浪漫的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臥遊。“臥遊”這一典故出自南朝畫家宗炳。他喜愛山水,但年老後不便外出,就在四壁畫滿山水圖像,聊作神遊其中。

如果沒辦法立刻過上山居生活,那今天和浦睿君啟程,(假裝)綠水行舟,順流而下,去那畫中的世外桃源暢遊一番吧。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01.在鄉村生活裡尋找理想

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並不是人們很容易想到的仙山樓閣,而是非常普通的農村。桃花源裡的百姓過著安穩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農村裡尋找理想的想法在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根基。

郭熙《早春圖》中漁夫一家過著樸素的生活卻很知足,是十分典型的百姓形象。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左圖:《早春圖》中對岸的漁夫

右圖:《早春圖》中漁夫的妻子

《早春圖》裡畫了漁夫帶著家人隱居。婆婆和孩子出門迎接漁夫妻子的畫面,他們的身影和陶淵明帶家人隱居的形象幾乎是重疊的。

北宋文人李公麟的白描《陶淵明歸隱圖卷》,畫裡陶淵明的妻子匆匆出門迎接他,身後還跟著孩子和狗。這個場景和郭熙《早春圖》的畫面有著相同的趣味,彷彿只是換了一下人物而已。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李公麟《陶淵明歸隱圖卷》

這一家一共三代人,狗搖著尾巴歡快地叫著的形象也在《桃花源記》裡提到過。這幅場景在桃花源應該是很常見的,兩者在表現安穩的幸福上有著共通之處。

雖然數量不多,但描繪帶家人隱居的山水畫也是確實存在的。以下這幅出自董源之手的《溪岸圖》是一幅古風鉅製,以山川與溪谷為主體的畫面非常大氣。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董源《溪岸圖》

而前景裡沿溪流而建的水閣上有貌似士人的人物和他的妻子、孩子,妻子還抱著嬰兒: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02.臥遊:神遊隱居法

其他山水畫裡,被寄予隱逸思想的漁夫則不像《早春圖》裡那樣是帶家人的。一般山水畫中的隱逸帶有比較強的老莊道家氣息,與陶淵明帶家人的隱居有些許不同,表現方式也不同。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宗炳自畫臥遊

比如喜好“臥遊”的宗炳,也是當今“御宅族”們可效仿的對象。這位南朝宋畫家喜好山水,隱居在衡山晚年因病回到故鄉。衰老和疾病雙雙壓在了他身上,他無法遊歷名山好水,於是嘆息道:“唯當澄懷觀道,臥以遊之。” 為了足不出戶便能欣賞美景,宗炳把過去走訪過的地方畫出來掛在牆上,然後坐臥在床上觀看。

03.理想隱居:住在山林

古人認為,山川裡住著神仙。這種古代自然觀深植於中國人樸素的意識中,留在一代代人的記憶裡。描繪自然的山水畫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不是與仙界毫無關係的。因此,山成了躲避世俗的理想隱居之地,而隱居之地與神仙世界自然而然會重疊起來。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仙山樓閣圖》中的樓閣

神仙的住所多在人煙罕至之地,這是因為那美得彷彿不存於人世間的景色讓人覺得那應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即仙界。仙界主題當然包含了人們長生不老、青春永 駐的願望,青綠山水畫因為其鮮豔的色彩而帶有一種一般人也能理解的美,更何況它描繪的還是不老不死的世界。

比如,元代王蒙的《具區林屋圖》(具區是太湖的古名)之題就取自位於洞庭西山的鐘乳洞——林屋洞。雖然其畫與實際景觀有很大出入,但王蒙把那裡當作是理想的隱居之地。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王蒙《具區林屋圖》

而桃花盛開的溪谷讓人覺得前方應該隱藏著理想世界 “桃花源”。王蒙就是帶著這種意識畫下了《花溪漁隱圖》。他將桃花源的意象與隱居地相重合,還畫上了自己攜妻子一起泛舟釣魚、悠然度日的身影。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王蒙《花溪漁隱圖》

《花溪漁隱圖》中洋溢的,是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展示的那種平凡農村所帶有的與世隔絕卻無與倫比的美。這也是文人理想中的隱居之地的感覺。

04.一種隱居:宅在書齋

元代文人所畫的山水又呈現了一種新的發展。他們表現出了一種更為強烈的隱居思想,描繪的不是臥遊,而是更直接地描繪書齋等實際隱居的場所。

他們直接以隱居為主題,出現了很多冠以具體地名、別墅名的隱居圖、書齋圖、別墅圖。但這些畫並不一定是完全按照實景描繪的。

比如說倪瓚的《容膝齋圖》就是類似於心象風景一樣的作品,他生於大地主家,是許多藝術家的資助人,卻在晚年將家財散盡,分與親戚友人,自己在太湖上弄了一條船,帶著家人開始了漂泊的人生。

"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對比我們的工作、生活,在deadline前交出得過且過的方案,推進了一半的項目再也沒有後續,說散就散的感情……正是因為種種現實中的無常的悵然若失,我們才如此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在那個沒有綜藝的年代,浪漫的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臥遊。“臥遊”這一典故出自南朝畫家宗炳。他喜愛山水,但年老後不便外出,就在四壁畫滿山水圖像,聊作神遊其中。

如果沒辦法立刻過上山居生活,那今天和浦睿君啟程,(假裝)綠水行舟,順流而下,去那畫中的世外桃源暢遊一番吧。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01.在鄉村生活裡尋找理想

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並不是人們很容易想到的仙山樓閣,而是非常普通的農村。桃花源裡的百姓過著安穩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農村裡尋找理想的想法在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根基。

郭熙《早春圖》中漁夫一家過著樸素的生活卻很知足,是十分典型的百姓形象。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左圖:《早春圖》中對岸的漁夫

右圖:《早春圖》中漁夫的妻子

《早春圖》裡畫了漁夫帶著家人隱居。婆婆和孩子出門迎接漁夫妻子的畫面,他們的身影和陶淵明帶家人隱居的形象幾乎是重疊的。

北宋文人李公麟的白描《陶淵明歸隱圖卷》,畫裡陶淵明的妻子匆匆出門迎接他,身後還跟著孩子和狗。這個場景和郭熙《早春圖》的畫面有著相同的趣味,彷彿只是換了一下人物而已。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李公麟《陶淵明歸隱圖卷》

這一家一共三代人,狗搖著尾巴歡快地叫著的形象也在《桃花源記》裡提到過。這幅場景在桃花源應該是很常見的,兩者在表現安穩的幸福上有著共通之處。

雖然數量不多,但描繪帶家人隱居的山水畫也是確實存在的。以下這幅出自董源之手的《溪岸圖》是一幅古風鉅製,以山川與溪谷為主體的畫面非常大氣。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董源《溪岸圖》

而前景裡沿溪流而建的水閣上有貌似士人的人物和他的妻子、孩子,妻子還抱著嬰兒: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02.臥遊:神遊隱居法

其他山水畫裡,被寄予隱逸思想的漁夫則不像《早春圖》裡那樣是帶家人的。一般山水畫中的隱逸帶有比較強的老莊道家氣息,與陶淵明帶家人的隱居有些許不同,表現方式也不同。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宗炳自畫臥遊

比如喜好“臥遊”的宗炳,也是當今“御宅族”們可效仿的對象。這位南朝宋畫家喜好山水,隱居在衡山晚年因病回到故鄉。衰老和疾病雙雙壓在了他身上,他無法遊歷名山好水,於是嘆息道:“唯當澄懷觀道,臥以遊之。” 為了足不出戶便能欣賞美景,宗炳把過去走訪過的地方畫出來掛在牆上,然後坐臥在床上觀看。

03.理想隱居:住在山林

古人認為,山川裡住著神仙。這種古代自然觀深植於中國人樸素的意識中,留在一代代人的記憶裡。描繪自然的山水畫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不是與仙界毫無關係的。因此,山成了躲避世俗的理想隱居之地,而隱居之地與神仙世界自然而然會重疊起來。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仙山樓閣圖》中的樓閣

神仙的住所多在人煙罕至之地,這是因為那美得彷彿不存於人世間的景色讓人覺得那應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即仙界。仙界主題當然包含了人們長生不老、青春永 駐的願望,青綠山水畫因為其鮮豔的色彩而帶有一種一般人也能理解的美,更何況它描繪的還是不老不死的世界。

比如,元代王蒙的《具區林屋圖》(具區是太湖的古名)之題就取自位於洞庭西山的鐘乳洞——林屋洞。雖然其畫與實際景觀有很大出入,但王蒙把那裡當作是理想的隱居之地。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王蒙《具區林屋圖》

而桃花盛開的溪谷讓人覺得前方應該隱藏著理想世界 “桃花源”。王蒙就是帶著這種意識畫下了《花溪漁隱圖》。他將桃花源的意象與隱居地相重合,還畫上了自己攜妻子一起泛舟釣魚、悠然度日的身影。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王蒙《花溪漁隱圖》

《花溪漁隱圖》中洋溢的,是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展示的那種平凡農村所帶有的與世隔絕卻無與倫比的美。這也是文人理想中的隱居之地的感覺。

04.一種隱居:宅在書齋

元代文人所畫的山水又呈現了一種新的發展。他們表現出了一種更為強烈的隱居思想,描繪的不是臥遊,而是更直接地描繪書齋等實際隱居的場所。

他們直接以隱居為主題,出現了很多冠以具體地名、別墅名的隱居圖、書齋圖、別墅圖。但這些畫並不一定是完全按照實景描繪的。

比如說倪瓚的《容膝齋圖》就是類似於心象風景一樣的作品,他生於大地主家,是許多藝術家的資助人,卻在晚年將家財散盡,分與親戚友人,自己在太湖上弄了一條船,帶著家人開始了漂泊的人生。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倪瓚《容膝齋圖》

若不看自題,我們或許很難知道它是別號圖。但這就是他作為隱者對自身的處境表示肯定,像畫自己的存在證明一般畫下的。

05.明代:大隱隱於別墅

明代的隱逸不是宋代文人可望而不可得的深山隱居,也不是元代文人不得已而為之的日常,是明代江南資助人實際擁有的別墅的實景,是簡潔概括了雅集要素的世界。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文人畫中的隱居意象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

韓國有檔慢綜藝叫《林中小屋》,每次僅邀請一位嘉賓,讓他在山中小屋獨處兩天一夜,從早到晚只有星月鳥獸為伴,並且要完成聆聽溪谷流水聲、與野雞自拍等任務。

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精美的剪輯,我們在看節目時放空自己,想象自己也過著“山居”的生活。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對比我們的工作、生活,在deadline前交出得過且過的方案,推進了一半的項目再也沒有後續,說散就散的感情……正是因為種種現實中的無常的悵然若失,我們才如此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

而在那個沒有綜藝的年代,浪漫的古人想到了一個辦法——臥遊。“臥遊”這一典故出自南朝畫家宗炳。他喜愛山水,但年老後不便外出,就在四壁畫滿山水圖像,聊作神遊其中。

如果沒辦法立刻過上山居生活,那今天和浦睿君啟程,(假裝)綠水行舟,順流而下,去那畫中的世外桃源暢遊一番吧。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許道寧《秋江漁艇圖》

01.在鄉村生活裡尋找理想

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並不是人們很容易想到的仙山樓閣,而是非常普通的農村。桃花源裡的百姓過著安穩樸實的生活,在這樣的農村裡尋找理想的想法在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根基。

郭熙《早春圖》中漁夫一家過著樸素的生活卻很知足,是十分典型的百姓形象。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左圖:《早春圖》中對岸的漁夫

右圖:《早春圖》中漁夫的妻子

《早春圖》裡畫了漁夫帶著家人隱居。婆婆和孩子出門迎接漁夫妻子的畫面,他們的身影和陶淵明帶家人隱居的形象幾乎是重疊的。

北宋文人李公麟的白描《陶淵明歸隱圖卷》,畫裡陶淵明的妻子匆匆出門迎接他,身後還跟著孩子和狗。這個場景和郭熙《早春圖》的畫面有著相同的趣味,彷彿只是換了一下人物而已。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李公麟《陶淵明歸隱圖卷》

這一家一共三代人,狗搖著尾巴歡快地叫著的形象也在《桃花源記》裡提到過。這幅場景在桃花源應該是很常見的,兩者在表現安穩的幸福上有著共通之處。

雖然數量不多,但描繪帶家人隱居的山水畫也是確實存在的。以下這幅出自董源之手的《溪岸圖》是一幅古風鉅製,以山川與溪谷為主體的畫面非常大氣。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董源《溪岸圖》

而前景裡沿溪流而建的水閣上有貌似士人的人物和他的妻子、孩子,妻子還抱著嬰兒: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02.臥遊:神遊隱居法

其他山水畫裡,被寄予隱逸思想的漁夫則不像《早春圖》裡那樣是帶家人的。一般山水畫中的隱逸帶有比較強的老莊道家氣息,與陶淵明帶家人的隱居有些許不同,表現方式也不同。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宗炳自畫臥遊

比如喜好“臥遊”的宗炳,也是當今“御宅族”們可效仿的對象。這位南朝宋畫家喜好山水,隱居在衡山晚年因病回到故鄉。衰老和疾病雙雙壓在了他身上,他無法遊歷名山好水,於是嘆息道:“唯當澄懷觀道,臥以遊之。” 為了足不出戶便能欣賞美景,宗炳把過去走訪過的地方畫出來掛在牆上,然後坐臥在床上觀看。

03.理想隱居:住在山林

古人認為,山川裡住著神仙。這種古代自然觀深植於中國人樸素的意識中,留在一代代人的記憶裡。描繪自然的山水畫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不是與仙界毫無關係的。因此,山成了躲避世俗的理想隱居之地,而隱居之地與神仙世界自然而然會重疊起來。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仙山樓閣圖》中的樓閣

神仙的住所多在人煙罕至之地,這是因為那美得彷彿不存於人世間的景色讓人覺得那應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即仙界。仙界主題當然包含了人們長生不老、青春永 駐的願望,青綠山水畫因為其鮮豔的色彩而帶有一種一般人也能理解的美,更何況它描繪的還是不老不死的世界。

比如,元代王蒙的《具區林屋圖》(具區是太湖的古名)之題就取自位於洞庭西山的鐘乳洞——林屋洞。雖然其畫與實際景觀有很大出入,但王蒙把那裡當作是理想的隱居之地。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王蒙《具區林屋圖》

而桃花盛開的溪谷讓人覺得前方應該隱藏著理想世界 “桃花源”。王蒙就是帶著這種意識畫下了《花溪漁隱圖》。他將桃花源的意象與隱居地相重合,還畫上了自己攜妻子一起泛舟釣魚、悠然度日的身影。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王蒙《花溪漁隱圖》

《花溪漁隱圖》中洋溢的,是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展示的那種平凡農村所帶有的與世隔絕卻無與倫比的美。這也是文人理想中的隱居之地的感覺。

04.一種隱居:宅在書齋

元代文人所畫的山水又呈現了一種新的發展。他們表現出了一種更為強烈的隱居思想,描繪的不是臥遊,而是更直接地描繪書齋等實際隱居的場所。

他們直接以隱居為主題,出現了很多冠以具體地名、別墅名的隱居圖、書齋圖、別墅圖。但這些畫並不一定是完全按照實景描繪的。

比如說倪瓚的《容膝齋圖》就是類似於心象風景一樣的作品,他生於大地主家,是許多藝術家的資助人,卻在晚年將家財散盡,分與親戚友人,自己在太湖上弄了一條船,帶著家人開始了漂泊的人生。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倪瓚《容膝齋圖》

若不看自題,我們或許很難知道它是別號圖。但這就是他作為隱者對自身的處境表示肯定,像畫自己的存在證明一般畫下的。

05.明代:大隱隱於別墅

明代的隱逸不是宋代文人可望而不可得的深山隱居,也不是元代文人不得已而為之的日常,是明代江南資助人實際擁有的別墅的實景,是簡潔概括了雅集要素的世界。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文人畫中的隱居意象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自閉一時爽,隱居自閉一直爽

文徵明《真賞齋圖》

在這幅畫中,質樸的草堂裡主人帶著琴和童子迎接友人,大家一起吃茶聊天。準備茶水的童子是這個場景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撫琴、吟詩,或是鑑賞古董書畫。

這些符合文人趣味的活動即使只佔畫面的很小一部分,也必須畫上。在繼承元代書齋圖、山居圖的基礎上,明代文人將別墅的情景以一種更易懂、更親近的方式展現了出來。

今日的古人隱居玩法盤點到這裡。我們無法每天這樣度過,但生活裡總要有這樣的時刻,比如站在門外等家人回家吃飯,聽雨水穿過樹葉的聲音,二三人共飲清泉綠茶……畢竟,在每個年代,心不為形役,才能達到真正的逍遙隱逸。

文字參考|《中國繪畫的深意》

圖源|《中國繪畫的深意》

在古畫中詩意地棲居

[日]宮崎法子 著/傅彥瑤 譯

浦睿文化/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9年8月

《中國繪畫的深意》是日本漢學家宮崎法子解讀中國繪畫的經典之作。

作者選取了中國繪畫中非常重要的兩個類別——山水畫、花鳥畫,作為其研究對象,以這兩類畫的興衰史為切入點,一一剖析畫中的表現的主題與其背後蘊含的意義,結合藝術和社會史,解讀一代代中國古人在繪畫中編織的思想與夢想。既是藝術作品的賞析品味,更是社會學及人文精神的闡述。

全書分為山水畫和花鳥畫兩卷。卷一山水畫梳理了對山水畫的確立、發展產生影響的社會背景,比如科舉制度的發展、士大夫階層的出現、文人文化的普及;例舉自五代以來到宋、元、明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繪畫作品,詳述了山水畫中的旅人、漁夫、奇石與庭院等意象背後蘊含的文人階層的隱逸理想;重點解讀文人山水畫這一派系,論述其創作背景、傳播與發展以及中心主題的變遷,從北宋的實景山水畫慢慢過渡到元明的山居圖、別業圖、行旅圖、仙山圖等的過程。

卷二花鳥畫結合大量作品展示,概括從古至宋的花鳥畫的發展過程,重點詳述藻魚圖、蓮池水禽圖、草蟲圖等典型主題的繪畫內容,解析畫中常見的意象如魚、蓮花、鴛鴦、白鷺、葡萄、竹雀等,表明花鳥畫相比山水畫承載文人知識分子的精神寄託之外,更多包含了中國民間自古以來對幸福的天真追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