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
"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蘇軾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並列在唐宋八大家之中,王安石比蘇軾大了十六歲,但是他們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兩人都是少年成名,且文采斐然。

他們有這些共同點,按理說,應該成為很好的朋友才是,可事實卻是兩人不但沒有成為朋友,還做了半輩子的敵人。還是後來兩人都經歷了官場起伏之後,才放下恩怨,開始真正的結交。

那蘇軾和王安石為什麼敵對了半輩子呢?這就要從歷史上著名的熙寧變法說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王安石變法。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提拔為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這是為推行變法預熱,第二年,王安石正式拜相,開始實施變法。

"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蘇軾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並列在唐宋八大家之中,王安石比蘇軾大了十六歲,但是他們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兩人都是少年成名,且文采斐然。

他們有這些共同點,按理說,應該成為很好的朋友才是,可事實卻是兩人不但沒有成為朋友,還做了半輩子的敵人。還是後來兩人都經歷了官場起伏之後,才放下恩怨,開始真正的結交。

那蘇軾和王安石為什麼敵對了半輩子呢?這就要從歷史上著名的熙寧變法說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王安石變法。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提拔為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這是為推行變法預熱,第二年,王安石正式拜相,開始實施變法。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王安石雕像

王安石變法,在當時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蘇軾,就是當時反對新法的一個不可忽略的聲音,新法中有廢除詩賦取士一條,蘇軾很不贊同,在熙寧四年的時候,他給宋神宗上書說了很多新法的弊端,其中有一句勸誡宋神宗的話引起了王安石的極大不滿。

蘇軾說宋神宗:

“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續資治通鑑》。

意思就是說宋神宗急於求成,什麼人的話都聽,什麼人都在用。

這話宋神宗自己都贊同,但是王安石不贊同,而且就因為這話,他極其厭惡蘇軾,宋神宗想把蘇軾提拔到中書省裡頭來,遭到王安石反對,王安石建議讓蘇軾去開封府做長官,主要是管理訴訟的案子,希望蘇軾能被這些紛雜之事纏住,沒時間反對新法。

但是蘇軾到了開封府,照樣反對新法。

"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蘇軾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並列在唐宋八大家之中,王安石比蘇軾大了十六歲,但是他們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兩人都是少年成名,且文采斐然。

他們有這些共同點,按理說,應該成為很好的朋友才是,可事實卻是兩人不但沒有成為朋友,還做了半輩子的敵人。還是後來兩人都經歷了官場起伏之後,才放下恩怨,開始真正的結交。

那蘇軾和王安石為什麼敵對了半輩子呢?這就要從歷史上著名的熙寧變法說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王安石變法。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提拔為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這是為推行變法預熱,第二年,王安石正式拜相,開始實施變法。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王安石雕像

王安石變法,在當時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蘇軾,就是當時反對新法的一個不可忽略的聲音,新法中有廢除詩賦取士一條,蘇軾很不贊同,在熙寧四年的時候,他給宋神宗上書說了很多新法的弊端,其中有一句勸誡宋神宗的話引起了王安石的極大不滿。

蘇軾說宋神宗:

“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續資治通鑑》。

意思就是說宋神宗急於求成,什麼人的話都聽,什麼人都在用。

這話宋神宗自己都贊同,但是王安石不贊同,而且就因為這話,他極其厭惡蘇軾,宋神宗想把蘇軾提拔到中書省裡頭來,遭到王安石反對,王安石建議讓蘇軾去開封府做長官,主要是管理訴訟的案子,希望蘇軾能被這些紛雜之事纏住,沒時間反對新法。

但是蘇軾到了開封府,照樣反對新法。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蘇軾雕像

王安石的手下有一個諫官叫謝景溫,謝景溫的妹妹嫁給了王安石的弟弟,所以兩人是姻親,謝景溫自然也是站在新法這邊的,他見蘇軾一直在極力反對新法,便偷偷告訴王安石,說蘇軾有走私的嫌疑,王安石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當即就下令嚴查,查來查去,沒查到蘇軾的把柄,但卻把蘇軾給查怕了,他不敢再待在京城反對王安石。

蘇軾上書給宋神宗,希望能外調到地方去任職,後來做了杭州通判(副市長)。

蘇軾離京之後,反對的聲音才變小了,但他依然在反對新法,後來被一貶再貶,在經歷了“烏臺詩案”之後,蘇軾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去做團練副使(民間自衛武裝副隊長),這個時候的蘇軾已經蹉跎了大半生,再不復當年的銳氣。

而王安石在經歷被人揹叛和喪子之痛後,也無心再主持變法,離開了朝堂,閒居在南京。

兩個敵對半輩子的人,在這個時候,才放下了各自曾經所堅持的政見,終於開始有了交集。

"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蘇軾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並列在唐宋八大家之中,王安石比蘇軾大了十六歲,但是他們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兩人都是少年成名,且文采斐然。

他們有這些共同點,按理說,應該成為很好的朋友才是,可事實卻是兩人不但沒有成為朋友,還做了半輩子的敵人。還是後來兩人都經歷了官場起伏之後,才放下恩怨,開始真正的結交。

那蘇軾和王安石為什麼敵對了半輩子呢?這就要從歷史上著名的熙寧變法說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王安石變法。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提拔為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這是為推行變法預熱,第二年,王安石正式拜相,開始實施變法。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王安石雕像

王安石變法,在當時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蘇軾,就是當時反對新法的一個不可忽略的聲音,新法中有廢除詩賦取士一條,蘇軾很不贊同,在熙寧四年的時候,他給宋神宗上書說了很多新法的弊端,其中有一句勸誡宋神宗的話引起了王安石的極大不滿。

蘇軾說宋神宗:

“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續資治通鑑》。

意思就是說宋神宗急於求成,什麼人的話都聽,什麼人都在用。

這話宋神宗自己都贊同,但是王安石不贊同,而且就因為這話,他極其厭惡蘇軾,宋神宗想把蘇軾提拔到中書省裡頭來,遭到王安石反對,王安石建議讓蘇軾去開封府做長官,主要是管理訴訟的案子,希望蘇軾能被這些紛雜之事纏住,沒時間反對新法。

但是蘇軾到了開封府,照樣反對新法。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蘇軾雕像

王安石的手下有一個諫官叫謝景溫,謝景溫的妹妹嫁給了王安石的弟弟,所以兩人是姻親,謝景溫自然也是站在新法這邊的,他見蘇軾一直在極力反對新法,便偷偷告訴王安石,說蘇軾有走私的嫌疑,王安石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當即就下令嚴查,查來查去,沒查到蘇軾的把柄,但卻把蘇軾給查怕了,他不敢再待在京城反對王安石。

蘇軾上書給宋神宗,希望能外調到地方去任職,後來做了杭州通判(副市長)。

蘇軾離京之後,反對的聲音才變小了,但他依然在反對新法,後來被一貶再貶,在經歷了“烏臺詩案”之後,蘇軾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去做團練副使(民間自衛武裝副隊長),這個時候的蘇軾已經蹉跎了大半生,再不復當年的銳氣。

而王安石在經歷被人揹叛和喪子之痛後,也無心再主持變法,離開了朝堂,閒居在南京。

兩個敵對半輩子的人,在這個時候,才放下了各自曾經所堅持的政見,終於開始有了交集。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蘇軾在黃州做了一陣子團練副使,後來被調到常州,途中路過南京,他專程去拜訪了王安石,王安石一見到蘇軾,就問他最近有沒有寫文章,蘇軾說寫了,但是放在船上忘帶來了,王安石立馬讓人去拿,很迫切的想看到蘇軾的文章,從這裡可以看出,王安石曾經因為政見不合而厭惡蘇軾,但他對蘇軾所寫的文章還是很喜歡的。

蘇軾寫的文章是講述佛教經典的,叫《寶相藏記》,王安石覺得很好,看了還不過癮,便問蘇軾還有沒有別的文章,蘇軾就說自己還寫了一首詩,便拿給王安石看。

《雪》

城頭初日始翻鴉,陌上晴泥已沒車。

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

遺蝗入地應千尺,宿麥連雲有幾家。

老病自嗟詩力退,空吟冰柱憶劉叉。

王安石看了這首詩之後,說“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這一句寫得非常好,當時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在旁邊,覺得這句詩沒什麼特別,便問王安石好在哪裡,王安石看了自己女婿一眼,便問他理解的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蔡卞說“玉樓”“銀海”應該是寫雪景的,雪下在房子上和地上,就變成“玉樓”“銀海”了,只是不知道這“寒起粟”“粟”想表達什麼意思。

王安石聽了女婿的解釋之後,笑著搖頭,說你根本沒看出這句詩的真正含義,“玉樓”“銀海”是道教的兩個典故,“玉樓”的意思是人的肩膀,“銀海”代表的是人的眼睛。

“凍合玉樓寒起粟”的意思是說天冷得人的肩膀縮起來,皮膚上都起了小米粒了(也就是俗稱的雞皮疙瘩)。

“光搖銀海眩生花”的意思是說雪地裡的雪太潔白,把人的眼睛都眩得發暈。

蔡卞聽了,這才認識到自己知識淺薄,大感慚愧。蘇軾見王安石竟然說對了自己這句詩的意思,也很高興,說這首詩我拿給很多人看過,卻沒人能看出來。

王安石之所以能看出來,是因為兩人學問相進,是同等級的人物,蘇軾離開南京之後兩人經常有書信往來,互相鑑賞作品,兩人的關係在增進的同時,也都在為曾經站在敵對面而感到後悔。

"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蘇軾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並列在唐宋八大家之中,王安石比蘇軾大了十六歲,但是他們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兩人都是少年成名,且文采斐然。

他們有這些共同點,按理說,應該成為很好的朋友才是,可事實卻是兩人不但沒有成為朋友,還做了半輩子的敵人。還是後來兩人都經歷了官場起伏之後,才放下恩怨,開始真正的結交。

那蘇軾和王安石為什麼敵對了半輩子呢?這就要從歷史上著名的熙寧變法說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王安石變法。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提拔為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這是為推行變法預熱,第二年,王安石正式拜相,開始實施變法。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王安石雕像

王安石變法,在當時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蘇軾,就是當時反對新法的一個不可忽略的聲音,新法中有廢除詩賦取士一條,蘇軾很不贊同,在熙寧四年的時候,他給宋神宗上書說了很多新法的弊端,其中有一句勸誡宋神宗的話引起了王安石的極大不滿。

蘇軾說宋神宗:

“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續資治通鑑》。

意思就是說宋神宗急於求成,什麼人的話都聽,什麼人都在用。

這話宋神宗自己都贊同,但是王安石不贊同,而且就因為這話,他極其厭惡蘇軾,宋神宗想把蘇軾提拔到中書省裡頭來,遭到王安石反對,王安石建議讓蘇軾去開封府做長官,主要是管理訴訟的案子,希望蘇軾能被這些紛雜之事纏住,沒時間反對新法。

但是蘇軾到了開封府,照樣反對新法。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蘇軾雕像

王安石的手下有一個諫官叫謝景溫,謝景溫的妹妹嫁給了王安石的弟弟,所以兩人是姻親,謝景溫自然也是站在新法這邊的,他見蘇軾一直在極力反對新法,便偷偷告訴王安石,說蘇軾有走私的嫌疑,王安石聽到這個消息很高興,當即就下令嚴查,查來查去,沒查到蘇軾的把柄,但卻把蘇軾給查怕了,他不敢再待在京城反對王安石。

蘇軾上書給宋神宗,希望能外調到地方去任職,後來做了杭州通判(副市長)。

蘇軾離京之後,反對的聲音才變小了,但他依然在反對新法,後來被一貶再貶,在經歷了“烏臺詩案”之後,蘇軾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去做團練副使(民間自衛武裝副隊長),這個時候的蘇軾已經蹉跎了大半生,再不復當年的銳氣。

而王安石在經歷被人揹叛和喪子之痛後,也無心再主持變法,離開了朝堂,閒居在南京。

兩個敵對半輩子的人,在這個時候,才放下了各自曾經所堅持的政見,終於開始有了交集。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蘇軾在黃州做了一陣子團練副使,後來被調到常州,途中路過南京,他專程去拜訪了王安石,王安石一見到蘇軾,就問他最近有沒有寫文章,蘇軾說寫了,但是放在船上忘帶來了,王安石立馬讓人去拿,很迫切的想看到蘇軾的文章,從這裡可以看出,王安石曾經因為政見不合而厭惡蘇軾,但他對蘇軾所寫的文章還是很喜歡的。

蘇軾寫的文章是講述佛教經典的,叫《寶相藏記》,王安石覺得很好,看了還不過癮,便問蘇軾還有沒有別的文章,蘇軾就說自己還寫了一首詩,便拿給王安石看。

《雪》

城頭初日始翻鴉,陌上晴泥已沒車。

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

遺蝗入地應千尺,宿麥連雲有幾家。

老病自嗟詩力退,空吟冰柱憶劉叉。

王安石看了這首詩之後,說“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這一句寫得非常好,當時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在旁邊,覺得這句詩沒什麼特別,便問王安石好在哪裡,王安石看了自己女婿一眼,便問他理解的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蔡卞說“玉樓”“銀海”應該是寫雪景的,雪下在房子上和地上,就變成“玉樓”“銀海”了,只是不知道這“寒起粟”“粟”想表達什麼意思。

王安石聽了女婿的解釋之後,笑著搖頭,說你根本沒看出這句詩的真正含義,“玉樓”“銀海”是道教的兩個典故,“玉樓”的意思是人的肩膀,“銀海”代表的是人的眼睛。

“凍合玉樓寒起粟”的意思是說天冷得人的肩膀縮起來,皮膚上都起了小米粒了(也就是俗稱的雞皮疙瘩)。

“光搖銀海眩生花”的意思是說雪地裡的雪太潔白,把人的眼睛都眩得發暈。

蔡卞聽了,這才認識到自己知識淺薄,大感慚愧。蘇軾見王安石竟然說對了自己這句詩的意思,也很高興,說這首詩我拿給很多人看過,卻沒人能看出來。

王安石之所以能看出來,是因為兩人學問相進,是同等級的人物,蘇軾離開南京之後兩人經常有書信往來,互相鑑賞作品,兩人的關係在增進的同時,也都在為曾經站在敵對面而感到後悔。

蘇軾寫了一首詩,世人皆不懂,和他敵對半生的王安石卻看懂了

後來蘇軾又去南京,王安石騎著驢在岸上等他,蘇軾要離開的時候,王安石讓他不如就買塊地在南京住下算了,蘇軾笑著拒絕,臨走的時候蘇軾寫了一首詩:

《次荊公韻》

騎驢渺渺人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

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

王安石被封為荊國公,所以世人也稱他王荊公,蘇軾的這首詩就是寫給他的。前兩句意思是說,我看到先生騎在驢子上蒼老的身影,不由想起當年先生在朝廷中指點山河,揮斥方遒的樣子。

後兩句的意思是:先生勸我在南京住下,可是我如今再想拜入先生門下做學生,已經太遲了。

不過這只是表面的意思,實際上蘇軾想表達的意思是:早知道先生是這樣的人,當初在朝廷中,我就不和你作對了,只可惜啊,現在都已經遲了。

這句詩,既表達了蘇軾的想法,也是表達了王安石的想法,兩人都在為曾經的事而感到遺憾,如果沒有變法這件事,兩人也許早就成了好友,而不會等到遲暮之年才開始論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