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

眾所周知,蘇軾是個有名的吃貨,走到哪兒吃到哪兒。

“東坡肉”應該算是他發明的最知名的一道菜。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曾為此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

眾所周知,蘇軾是個有名的吃貨,走到哪兒吃到哪兒。

“東坡肉”應該算是他發明的最知名的一道菜。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曾為此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詩歌開頭三句寫的是烹飪前的準備。

先把鍋洗乾淨,然後放些許水,接著再生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使是煮飯也是如此,蘇軾顯然深諳此道。

接下來的兩句寫的是火候的掌控。

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燉這肉,慢慢地等火候足了,肉便也熟了。

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淡定從容的姿態,這樣的悠然形象一般廚子可比不上。

"

眾所周知,蘇軾是個有名的吃貨,走到哪兒吃到哪兒。

“東坡肉”應該算是他發明的最知名的一道菜。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曾為此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詩歌開頭三句寫的是烹飪前的準備。

先把鍋洗乾淨,然後放些許水,接著再生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使是煮飯也是如此,蘇軾顯然深諳此道。

接下來的兩句寫的是火候的掌控。

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燉這肉,慢慢地等火候足了,肉便也熟了。

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淡定從容的姿態,這樣的悠然形象一般廚子可比不上。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緊跟著的“黃州好豬肉”四句寫的是大家對豬肉的態度。

當時的豬肉很便宜,價賤如泥土,富貴人家自然是看不上,可是貧困人家卻不會煮。

這在蘇軾看來簡直是暴殄天物。

這四句不僅寫出了他對貧者不解煮的惋惜,更有一絲為自己解鎖豬肉的吃法的得意之情,這樣複雜的心態,若非吃貨,還真無法體會。

最後兩句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對豬肉的喜愛。

早上起來就吃兩碗,自己吃飽了就好,管別人說啥呢。

吃貨的本質暴露無遺。

"

眾所周知,蘇軾是個有名的吃貨,走到哪兒吃到哪兒。

“東坡肉”應該算是他發明的最知名的一道菜。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曾為此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詩歌開頭三句寫的是烹飪前的準備。

先把鍋洗乾淨,然後放些許水,接著再生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使是煮飯也是如此,蘇軾顯然深諳此道。

接下來的兩句寫的是火候的掌控。

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燉這肉,慢慢地等火候足了,肉便也熟了。

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淡定從容的姿態,這樣的悠然形象一般廚子可比不上。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緊跟著的“黃州好豬肉”四句寫的是大家對豬肉的態度。

當時的豬肉很便宜,價賤如泥土,富貴人家自然是看不上,可是貧困人家卻不會煮。

這在蘇軾看來簡直是暴殄天物。

這四句不僅寫出了他對貧者不解煮的惋惜,更有一絲為自己解鎖豬肉的吃法的得意之情,這樣複雜的心態,若非吃貨,還真無法體會。

最後兩句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對豬肉的喜愛。

早上起來就吃兩碗,自己吃飽了就好,管別人說啥呢。

吃貨的本質暴露無遺。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這首詩表面上說的是東坡肉的煮法,和詩人的喜愛之情,其實另有深意。

當時的他剛經歷“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

公元1079年,蘇軾由徐州調任湖州,依照慣例,上了一封《謝恩表》。

然而就是這封《謝恩表》被人揪住了小辮子,說他目無朝廷,愚弄君上。

當然,僅憑這份表,自是不能拿蘇軾怎麼樣。

後來這些御史又從他過往的詩詞中翻找罪證,經過四個月,終於找齊證據,於是這些御史便聯名上書彈劾蘇軾。

皇帝大怒,派人捉拿蘇軾進京。

蘇軾一押到京城,便被投入監獄。

當時李定、舒亶等人慾置蘇軾於死地,皇帝搖擺不定。

幸而蘇軾的政敵王安石為他求情,一句“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讓蘇軾倖免於難。

"

眾所周知,蘇軾是個有名的吃貨,走到哪兒吃到哪兒。

“東坡肉”應該算是他發明的最知名的一道菜。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曾為此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詩歌開頭三句寫的是烹飪前的準備。

先把鍋洗乾淨,然後放些許水,接著再生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使是煮飯也是如此,蘇軾顯然深諳此道。

接下來的兩句寫的是火候的掌控。

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燉這肉,慢慢地等火候足了,肉便也熟了。

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淡定從容的姿態,這樣的悠然形象一般廚子可比不上。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緊跟著的“黃州好豬肉”四句寫的是大家對豬肉的態度。

當時的豬肉很便宜,價賤如泥土,富貴人家自然是看不上,可是貧困人家卻不會煮。

這在蘇軾看來簡直是暴殄天物。

這四句不僅寫出了他對貧者不解煮的惋惜,更有一絲為自己解鎖豬肉的吃法的得意之情,這樣複雜的心態,若非吃貨,還真無法體會。

最後兩句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對豬肉的喜愛。

早上起來就吃兩碗,自己吃飽了就好,管別人說啥呢。

吃貨的本質暴露無遺。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這首詩表面上說的是東坡肉的煮法,和詩人的喜愛之情,其實另有深意。

當時的他剛經歷“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

公元1079年,蘇軾由徐州調任湖州,依照慣例,上了一封《謝恩表》。

然而就是這封《謝恩表》被人揪住了小辮子,說他目無朝廷,愚弄君上。

當然,僅憑這份表,自是不能拿蘇軾怎麼樣。

後來這些御史又從他過往的詩詞中翻找罪證,經過四個月,終於找齊證據,於是這些御史便聯名上書彈劾蘇軾。

皇帝大怒,派人捉拿蘇軾進京。

蘇軾一押到京城,便被投入監獄。

當時李定、舒亶等人慾置蘇軾於死地,皇帝搖擺不定。

幸而蘇軾的政敵王安石為他求情,一句“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讓蘇軾倖免於難。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只是死罪可逃,活罪難免,最後蘇軾還是被貶到了黃州任團練副使。

這是一個毫無實權的職位,對於有志之士而言,該是個多麼沉重的打擊。

而蘇軾的偉大之處,也正體現在他被貶謫之後。

剛到黃州的那段時間,是蘇軾一生中最難熬的時候。

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頓,這對從前日子還算順遂的蘇軾來說,是何等的艱難。

但他卻沒有因此消沉,還有閒情逸致來發明東坡肉,這樣的大心臟,世所罕有。

"

眾所周知,蘇軾是個有名的吃貨,走到哪兒吃到哪兒。

“東坡肉”應該算是他發明的最知名的一道菜。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還曾為此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名為《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詩歌開頭三句寫的是烹飪前的準備。

先把鍋洗乾淨,然後放些許水,接著再生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使是煮飯也是如此,蘇軾顯然深諳此道。

接下來的兩句寫的是火候的掌控。

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燉這肉,慢慢地等火候足了,肉便也熟了。

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淡定從容的姿態,這樣的悠然形象一般廚子可比不上。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緊跟著的“黃州好豬肉”四句寫的是大家對豬肉的態度。

當時的豬肉很便宜,價賤如泥土,富貴人家自然是看不上,可是貧困人家卻不會煮。

這在蘇軾看來簡直是暴殄天物。

這四句不僅寫出了他對貧者不解煮的惋惜,更有一絲為自己解鎖豬肉的吃法的得意之情,這樣複雜的心態,若非吃貨,還真無法體會。

最後兩句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對豬肉的喜愛。

早上起來就吃兩碗,自己吃飽了就好,管別人說啥呢。

吃貨的本質暴露無遺。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這首詩表面上說的是東坡肉的煮法,和詩人的喜愛之情,其實另有深意。

當時的他剛經歷“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

公元1079年,蘇軾由徐州調任湖州,依照慣例,上了一封《謝恩表》。

然而就是這封《謝恩表》被人揪住了小辮子,說他目無朝廷,愚弄君上。

當然,僅憑這份表,自是不能拿蘇軾怎麼樣。

後來這些御史又從他過往的詩詞中翻找罪證,經過四個月,終於找齊證據,於是這些御史便聯名上書彈劾蘇軾。

皇帝大怒,派人捉拿蘇軾進京。

蘇軾一押到京城,便被投入監獄。

當時李定、舒亶等人慾置蘇軾於死地,皇帝搖擺不定。

幸而蘇軾的政敵王安石為他求情,一句“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讓蘇軾倖免於難。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只是死罪可逃,活罪難免,最後蘇軾還是被貶到了黃州任團練副使。

這是一個毫無實權的職位,對於有志之士而言,該是個多麼沉重的打擊。

而蘇軾的偉大之處,也正體現在他被貶謫之後。

剛到黃州的那段時間,是蘇軾一生中最難熬的時候。

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頓,這對從前日子還算順遂的蘇軾來說,是何等的艱難。

但他卻沒有因此消沉,還有閒情逸致來發明東坡肉,這樣的大心臟,世所罕有。

蘇軾最俗裡俗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揭示了人生哲理

而他在烹飪東坡肉的過程中所展現的那種從容淡定的姿態,也是他面對困境的真實寫照。

他這不僅是在教人做東坡肉,更是展現了他對人生的思考。

在他怡然自得地享受著美味的背後,我們彷彿可以穿越千年,看到他那不屈的靈魂,就像他在穿林打葉的風雨中,竹杖芒鞋,高歌“一蓑煙雨任平生”。

雖然這首《豬肉頌》看上去俗裡俗氣,通篇大白話,但它背後所蘊含的哲理與那首膾炙人口的《定風波》其實是一脈相承的,這便是蘇軾的高明之處。

他是一個吃貨,也是一個文人,但他更是一個智者。

他在逆境中的那份淡然從容,即使過了一千年也毫不褪色,而這也是詩詞的魅力所在。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