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權投資的十六大誤區'

"

"

私募股權投資的十六大誤區


對於沒有深入瞭解PE投資股權的人來說,通常會對PE投資股權的理解和認知上,存在一些偏差和誤區。凱邦泰總結了私募股權投資的十六大誤區,供大家參考!回顧一下自己以往的投資認知,你是否也中招了?

誤區一:私募股權基金籌資和普通基金一樣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投資期限非常長,因此其資金來源主要是長期投資者。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籌集方式不同於普通基金,通常採用資金承諾方式。基金管理公司在設立時並不一定要求所有合夥人投入預定的資本額,而是要求投資者給予承諾。當管理者發現合適的投資機會時,他們只需要提前一定的時間通知投資者。

誤區二:私募股權基金收益一直都會很高

通常人們在考察PE基金的收益情況時,會以時間為橫軸,以收益率為縱軸畫出一條曲線。通過長期觀察,人們發現這條曲線的軌跡大致類似於字母J,因此這種現象被形象地成為J曲線效應。

從投資者的角度,J曲線效應的啟示是,在一項長期投資中過分看重短期收益情況不利於投資者追求並實現長期目標;而基金管理人的目標則是儘量縮短J曲線,以使基金儘早實現正收益。

誤區三:PE=VC

私募股權基金行業(PE)起源於風險投資(VC),在發展早期主要以中小企業的創業和擴張融資為主,因此風險投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私募股權投資的同義詞。

從1980年代開始,大型併購基金的風行使得私募股權基金有了新的含義,二者主要區別在投資領域上。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範圍限於以高新技術為主的中小公司的初創期和擴張期融資,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對象主要是那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併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熟企業,這是其與風險投資基金最大的區別。

誤區四:私募股權基金和私募沒啥區別

私募股權基金(PE)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也就是股民常講的"私募基金")是兩種名稱上容易混淆,但實質完全不同的基金。PE主要投資於未上市企業的股權,屬於一級股權市場範疇,它將伴隨企業成長階段和發展過程,依靠企業價值的提升而獲利。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主要投資於二級證券市場,通過證券市場價格的波動獲利。

對於投資者,選擇股權投資基金首先選團隊,沒有好的管理團隊,這個基金很難做出好的業績;選擇證券投資基金,首先選業績,過往戰績往往預示這隻基金對市場的把握能力。

誤區五:股權信託與股權投資信託一樣

股權信託與股權投資信託的不同在於:前者的委託人是擁有股權的股東,而後者的委託人是擁有資金而希望收購股權的投資人;前者的信託財產是股權,而後者的信託財產是資金;前者業務中受託人管理的重點是按照委託人意願行使好股權,後者業務中受託人管理的重點是用資金收購預期可以獲利的股權。

誤區六:經濟形勢不穩,還是不敢投PE啊

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GP)的投資風格很多,GP傾向於投資熟悉的行業,GP在目標企業的選擇上有行業的偏好,而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行業受利。即便是在經濟形勢不好的局面下,股權價格更容易被低估,股權投資也能取得超額收益。從歷史業績來看,私募股權基金,往往可以成功穿越經濟週期,回報遠遠優於股票市場。

誤區七:無形資產不值得投資

投資主要是看企業,把人放到一個次要的地位。中國本土PE一般成立時間不長,過去有的時候就是看人家的財務報表,看看固定資產有多少,對管理團隊各方面花的精力不夠。蒙牛的案例是大家經常說的,沒有牛根生會有蒙牛嗎?實際上企業第一位的還是人,人是企業唯一不可複製的經營要素。這一點一定要看清楚,在盡職調查過程中,其實無形勝於有形,就是無形資產的重要性甚至超過有形資產。

誤區八:資金比資源重要

部分PE管理人覺得我能夠做甲方,我能夠做私募股權投資,因為我有錢。要知道,對PE來說,更重要的是要有資源。比PE有錢的機構很多,比如銀行。銀行為什麼不做PE?銀行沒有資源,銀行很清楚,只有把錢借給企業,企業賺了錢給我利息。銀行也知道,去投資做了股東的話,我管不了這麼多企業,我沒有那麼多的專家打理這件事情。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一個PE公司,資源比資金甚至還要重要。

誤區九:盡職調查有專家就可以了

有些PE會認為,做盡職調查,就讓會計師和律師去就行了。要知道,會計師和律師更多的是瞭解一個企業的過去,利用他的一些法律條款,會計師的一些準則,用靜態的眼光去看待企業。看未來看什麼?看它的業務,這個是最重要的,但這方面往往是會計師和律師的薄弱環節。

投資者要真正挖掘出一個企業的價值,在於它的經營業務或者叫經營性的審計。在這個階段,不要把期望值都掉在會計師和律師的身上,主要看你自己,或者說藉助其他第三方的投資顧問(這個顧問是精通企業經營業務的)這些專家來幫你把握。

誤區十:高科技就是高成長

也有很多人認為,高科技企業就是高成長企業,這種理解是有偏頗的。科技如果能帶來成長,必須要帶來現實的利潤,帶來現實的現金流。

迄今為止,只有兩種方式可行:

一種是拓展外部市場需求,引領新的消費,如微軟的視窗軟件,迎合了整個IT時代的到來;

另外一種方式是內部挖潛,就像沃爾瑪一樣,把一顆衛星放到天上,對全球的幾百家店的物流、倉儲、財務等方面進行集約化的管控,提高了整個公司的運營效率。只有外部擴張市場和內部挖潛這兩種方式用科技的手段能夠帶來企業的新的利潤增長點,給企業帶來高成長,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方式。

誤區十一:只要賺錢就值得投資

也有人認為,有盈利機會的行業就值得關注。實際上,有些機會是生意而不是企業。作為個人創業沒問題,但作為一個企業行為,確實行業競爭非常的無序,很難把它形成一個規模化經營,在這個角度來說,儘管能賺錢,但它只是個生意,不是企業。它在投資的價值方面,是要打一個折扣的。

誤區十二:對傳統行業不屑一顧

有人片面認為,傳統行業是不值得挖掘的,PE追求的就應該是高成長的高科技企業。請注意,中國的優勢恰恰在於有13億的人口,我們的消費市場非常的龐大。目前,比較那些發達國家,我們在很多的傳統行業上,行業集中度都是偏低的,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這種空間有兩種:一類是消費的升級、產業升級;一類是行業整合。如果能夠把這兩個要素挖掘好的話,實際上傳統行業也有非常好、非常大的一些投資機會。

誤區十三:規模就是效益

還有人認為,那我去做企業的話,要把企業做大,規模上去,自然就有經濟效益了。要知道,規模大小不只取決於你的規模,關鍵是你有沒有能力、精力把這麼大的企業管好。就像管一個孩子,跟管十個孩子,這是兩回事一樣。一個企業並不是越大越好,實際上這是種藝術上的平衡。

誤區十四:資本就是一切

有些PE是以資本運營代替生產經營的。資本本身沒有創造價值,一個企業今天賺錢,稅後利潤一個億,它的股票價格從五塊變成十塊,甚至到100塊錢,利潤還是這麼多,沒有創造價值。資本如果是毛,那皮就是產業經營,主營業務有盈利能力,資本才能創造出一個財富故事來。否則,企業本身沒有盈利能力,是虧損的話,在外面再炒,那隻能是泡沫,是概念,總有破滅的時候。

誤區十五:企業需要的就是資金

有些PE管理者重投資輕管理。要知道,把錢投進去只是一個開始,“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從戀愛到婚姻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屬性的階段。很多PE在這個環節上心裡準備不夠,以為錢投進去,就是一個美好的開始了,有時恰恰相反。許多時候,企業不僅僅需要資金,更需要的是引進資金的同時,引進高效的管理體制。

誤區十六:不問資金的來路

私募基金的錢有的時候是向不同的投資人募集來的,有的錢來路是正的,有的錢可能是灰色的,如果投資人本身出現一些問題的話,可能麻煩就大了。所以在資本募集的環節上,一定要注意資金的來路,要選擇好投資人。

凱邦泰集團作為一家綜合性的金融服務集團,投資方向涵蓋基建工程、裝飾裝修、文化娛樂、養老產業、生物科技、消費升級等眾多領域,憑藉多樣化的資本渠道、穩健的投資風格、專業的投資操作,構建了圍繞“投、融、管、退”全方位全流程的資產管理體系,幫助您進一步做好資產投資規劃,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