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摩拜和ofo難逃滅亡,我們能從中汲取什麼教訓?

背景介紹

共享單車是中國互聯網上最近一次波及全民的創業大潮(此後的AI、區塊鏈都只能算是極客的狂歡),短短三年時間,從萌芽初露到七彩斑斕,超過2300萬輛各種顏色的自行車進入了中國大街小巷,記錄在案的有77家運營公司,超過600億資金匯入其間。然後又彷彿一夜之內,共享單車從“新四大發明”墜落為“融資黑洞”,主要玩家離場,僅剩個別公司還在苦苦堅持。記錄共享單車行業的興衰歷史和主題變奏過程,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因為這段歷史過去的時間還很短,我們還來不及遺忘;然而它也不那麼短,足以讓我們看清很多問題。

當摩拜和ofo難逃滅亡,我們能從中汲取什麼教訓?

發展歷程

時空穿梭回到2015年,然而創投圈內最受關注的事件,還是2月14日情人節,滴滴與快的的突然合併。此前數年的中國互聯網“出行大戰”,終於有了結果。有滴滴和Uber的成功在前,當時很多創業者都有一種過於樂觀的市場預測:出行領域“打車難”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下一個痛點是“最後一公里”或者“最後三公里”,即短距離出行的交通工具問題。這將是一個高頻的“剛需”,也是一個“金礦”。在互聯網創業領域,這種東西有個標準稱呼——“風口”,意味著一本萬利,“豬都飛上天”。

一個很容易得出的推斷——個人交通工具應該會迴歸。我國曾是“自行車王國”,在北京,1986年時自行車在公共出行中的比例高達68%,2015年已下滑到12%。“風口”雖然飄緲,但萬一實現了呢?現在,是時候把自行車從舊物堆裡再推出來了。

摩拜的發展

摩拜單車創立於2015年。創始人胡瑋煒的一句“創業不成功就當做公益”的公開發言在互聯網廣為流傳,摩拜單車也備受人們喜愛。

當時的摩拜是不缺錢的。許多投資機構是提著豬頭進不了廟門,有錢你也投不進。天使投資人徐小平曾說投資摩拜這樣的企業無疑是非常正確的,可見當時的摩拜是有多火熱。然而,正是從摩拜的融資上可以看出一些衰退的端倪。2015年10月,A輪,數百萬美元;2016年8月,B輪,數千萬美元;2016年8月,B+輪,數千萬美元;2016年9月,C輪,1億美元;2016年10月,C+輪,金額未定;2017年1月,D輪,2.15億美元;2017年2月,D輪,新引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 的股權投資1月至今金額超過3億美元;2017年6月,E輪,6億美元。

從摩拜的融資節奏上不難看出,自2016年8月份開始,少則一兩月,多則三四月摩拜就會獲得一次融資,這與摩拜大幅擴張的節奏有關。一個正常的公司總是保持著自己融資節奏。摩拜在2017年6月份進行E輪融資後卻再無其他融資,時間上已經過去有近10個月的時間。

臨近春節時,網絡上一直流傳摩拜下一輪融資已經完成,金額更是高達10億美元,騰訊美團皆有投資,但隨即美團表示並未參與摩拜的融資。這表明,所謂的10億融資大概還在合同上,很可能是摩拜放出來安撫供應商以及員工的煙霧彈。

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摩拜已經在全球200多個城市投放了約800多萬輛單車,日訂單超2000萬。如此龐大的數量,其運營成本(車輛投放、損耗及調度維護等)肯定是沒辦法小下來。而摩拜10個月還沒有融資,以摩拜的體量來說日子可能得緊著點過,這也是為什麼摩拜並未舉辦年會。還有一個現象也可以說明這點:過完年後,摩拜已經取消月卡優惠,月卡充值從每月1元或2元變成正常的每月20元以及包年240元。也就是說,摩拜在融資無望的情況下得靠自己營收,只是這點錢靠譜嗎?

融資無望的情況下,摩拜急功近利想要打造完整出行平臺,其目的很明顯,藉助共享汽車完成一個簡單的出行閉環,並藉此打破目前共享單車面臨的困局。於是乎,整個2017年,摩拜都在快馬加鞭地從共享單車向出行平臺轉型。2017年5月,摩拜宣佈神州專車入駐摩拜“生活圈”;9月,摩拜又與首汽約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APP中新增了網約車入口;10月,摩拜與滴答拼車達成合作,在摩拜App新增“拼車”服務入口;12月,摩拜在貴州省貴安新區正式啟動了其共享電動汽車業務。

ofo的發展

從2016年9月開始至2017年7月,ofo接連接受了三輪來自滴滴參與的投資,滴滴在ofo的佔股比例不斷攀升至30%以上,當然,ofo的估值也在不斷翻升。ofo徹底變了,變得更大,變成了和摩拜不相上下的共享單車巨頭。在這資本追逐著的風暴中心,戴威也變了,這種改變來得身不由己,甚至自己無法察覺。此時的戴威只有一個想法,要想打敗摩拜,還需要繼續投放,繼續擴大市場,繼續補貼。

時間撥到2017年7月,ofo已經進行了7億美元鉅額的E輪融資。程維在此時提醒戴威,這個級別的融資以後一定要引入國際資本。一方面有利於未來上市,另一方面只有這一類資本規模足夠龐大能夠繼續為ofo注入充沛的資金。戴威聯想到當初滴滴也是這麼做的,滴滴在D輪以後引入了DST和淡馬錫,合併快的後又有蘋果、軟銀投資,股東多元,實力強大。

ofo花了2000萬元給一個衛星冠名,1000萬元請鹿晗做代言人,甚至給一家媒體做了一年3000萬元的廣告投放。那是ofo最不差錢的時候,小黃車的廣告幾乎席捲了北上廣的地鐵站和公交站牌。騎行的費用方面,為了和摩拜能夠儘快地分出高下,ofo先後推出了1元月卡等優惠,甚至可以讓用戶免費騎車,率先掀起了價格戰。但小黃車的日單量遲遲達不到3000萬,對手摩拜又不斷的跑馬圈地,隨著花的錢越來越多,戴威逐漸有些力不從心。

反思

短短三年時間,我們見證了共享單車領域最初的懵懵懂懂,中期的烈火烹油和結局的潦草收尾與苦苦堅持。

而這可能已經是互聯網流量紅利下的最後一個“風口”。其實,這已經是中國市場的偏得。在美國,這類風口在UBER以後便已消退。以後,估計很難再有投資者相信這種大而不盈利的互聯網平臺公司的故事。

“補貼”思維會形成路徑依賴,使公司無法拋棄燒錢方式,也無法選擇做“慢生意”,真正賺屬於用戶的錢。這些公司很難把流量變成沉澱下來的用戶。只要你敢盈利,後面就會有替代者。流量會擠壓所有人的空間,巨頭會逼你站隊。只要你選擇了互聯網平臺進行風口創業,摩拜式的發展歷程和結局多半就是你的宿命。

實際上,在共享單車之後,共享充電寶、無人貨架,風未等吹起來便已散去。拿著美元基金,信奉“冪次法則”的“天派”投資人們轉向在AI,區塊鏈等基礎科技創新上開始接下來幾輪的狂歡。而“地派”投資人則開始在創業板喜歡的那種公司數億營收、幾千萬利潤的公司身上碰一碰運氣。但那種公司的成長曲線是不性感的,當創業板的估值偏高時勢力強大,未來的風向卻誰也捉磨不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