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再現」《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

投資 大眾汽車 讀書 利弗莫爾 滬指 股民之學堂 2018-12-18
「經典再現」《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一):人生起伏啊

完全因為工作需要開始看一些股票類的書,傳記類的是很好的入門書籍,既不會很枯燥,也會帶入一點交易知識。

書裡講了他前半生的起伏,從年少的抄寫紙帶行情到後來在華爾街叱吒風雲。這期間除了交易技巧的提升外,心裡的成熟也必不可少。最難的的一點事,錯了不怪其他人,不斷從錯誤中學習。可能這個是現在股票散戶最缺的吧,先不管技巧,有自己的觀點,然後自負盈虧,謹慎辨別別人告知的消息。投資也好,人生也好都是自己的事情。

原本以為股票交易是碰運氣的事情,但其實也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磨練。但仍可能有意外發生,要做的就是在發生之前做好準備。利文斯頓經歷過四次低谷,最後一次在1934破產,不過那時候已經有了年金作為生活保障,而在此前的1929年,他剛剛獲利一億美元,前後不過五年時間,而在1940年自己卻自殺了,令人唏噓不已。

沒有什麼事確定的,也沒有什麼是不可爭取的。要做到自己負責自己,首先還是要做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啊。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二):《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書筆記

觀察市場,分析大盤以確定那些價格盤整的活動區間,堅定不介入的決心,除非價格向任一方向突破了限制。

價格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趨勢發展。

股價長期下跌絕不是空頭打壓所致。一隻股票不斷下跌,背後一定存在隱情,不是市場有問題,就是公司本身有問題。

在多頭市場做多,在空頭市場做空。 股市收盤和隔天開盤之間發生的任何重要消息,通常都配合阻力最小的路線。在消息發佈前,情勢已經確立,在多頭市場中,利空消息會被人忽視,利多的消息會被人誇大,反之亦然。

在一個牛市中,你要做的就是買進,然後一直持有,直到你相信牛市即將結束。

一隻股票上漲時,不必花費過多的經歷去研究股價上漲的原因,持續的買進會讓股價繼續上漲。只要股價沒有出現漲停,中間只是偶爾出現一些自然的小幅回檔,那麼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跟著漲勢走。但是,如果股價經過長期的穩定的上漲後,逐漸呈現下跌的態勢,反彈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低,就意味著阻力最小的線路已經從向上變成向下。

在牛市中,尤其是在景氣熱潮中,大眾開始的時候都是能夠獲利的,但所有賺來的錢最後都會還回市場,因為他們在牛市中流連忘返。

基本上所謂不具名董事或內部人士的權威文章,都是在試圖傳播不可靠和錯誤的消息給大眾。如果真的有利好消息,肯定內部人士先買入,而不會惠及他人。隨著股價推高,內部人士公開利好消息,趁股價高的時候賣掉。如果有壞消息,內部人士肯定先悄悄賣出,同時發佈信息穩定大眾,然後隨著股價自由落體。

寄希望於股票市場為你支付賬單就是眾多輸家虧本的根源之一。如果你堅持這樣的觀念,終究會損失所有的本金。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三):局外人看這本書

我完全是局外人,甚至都不曾動念頭真正去開戶。看完這本書仍依然收穫很多。一方面新世相的圖書漂流方式給我帶來了仔細閱讀和主動思考的動力,因此我瞭解了股票相關的信息,有了一個初步的感覺;另一方面,雖然所處時代不同,行業不同,經驗不同,書裡對人的刻畫卻是那麼精準,那些跟隨貼士、卻成為別人眼中的肥羊的大眾,還有獨自審慎、自信、自省、堅定的Livermore,好像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開始溶解,變得更加清晰。

看到以第一人稱視角和我們侃侃而談自己成功的例子(帶著點小得意)、看到對於跟風的大眾不理解又絮絮叨叨想要和我們吐槽一番的Livermore、看到他對人性的把握、看到他從“上帝視角”娓娓道來內部人如何借用各種理由和貼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很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即使不是為了尋求股票操作的技巧而看這本書,我認為都是很有價值的。

本書很“擊中”我的一句話:“從搖籃到墳墓,生活本身就是一場賭博。對由於上蒼沒有賜給我通天法眼而遭遇的一切,我可以默默承受,淡然處之。”Livermore在前期跌跌撞撞的摸索中,找到了一套自己的股票交易方法,這過程中,他一直清晰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犯了錯,那麼冷靜推理,從邏輯上篩查、從市場篩查、從其他不曾考慮過的因素反省,不斷修正自己的行動規則。從來不對市場生氣,不對自己生氣,這是他如此迅速成為行業裡最有影響力之一的人物的原因。

如果我們不談股票,把Livermore的處事方式換到任何一個生活工作的方面,捫心自問:你是否可以保持自己清晰的邏輯不受他人擾亂?是否能夠為了回答某一個問題快速準確收集信息、並建立你的思維體系,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犯錯了、失敗了是否能夠從旁觀者的角度、收斂心性、分析緣由,並內化為自身的處事方式?能夠坦然面對一夜之間贏得上百萬又失去的大起大落?換句話說: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所以,Livermore的自得、財富都是有緣由的。

「經典再現」《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四):趨勢 利弗莫爾

股票作手回憶錄

在股票市場上有些人總想依靠別人,但如果你依靠別人,那麼就要始終遵照他的指令,很多人不是這樣,聽別人的買股票,然後賣的時候不聽了,要開始自己判斷。要麼就是這次聽張三的,下次聽李四的。這樣能賺大錢才真是奇怪了。利文斯頓的經驗是,沒人可以給我任何一個或者一套建議,依靠自己的判斷才能幫我賺到更多的錢。

其實預測對一次很容易,難得是每次都預測對,而你不斷的操作,就相當於要預測對每一次買賣點,這從概率上看,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真正的股票交易,就應該是牛市持倉不動,等到覺得牛市差不多了就儘量拋空,而這樣你會把經歷更多的放到基本大環境的研究上,而不會去天天守著內幕和圖形。

他的操作從來都是要有個確認的過程,比如他往往會先買入2000股,第二天漲了再加碼,之後再漲再加,三次加碼後就等待市場回踩。然後如果回調就拋出1000股,看看市場會有什麼反應。這就是他試探市場的過程。

他懂得在牛市裡才能賺大錢,也懂得不要與趨勢為敵的道理。更完全理解了那個老股民,在牛市裡持股不動的智慧,這時候他更多的關注經濟動向,他開始努力去讀懂經濟,而不再僅限於讀盤。

儘管方向正確,分析正確,但下手太早,也很可能變成革命先烈。經濟下滑,和股市背離,股災不可避免。但這個時候更需要的是耐心。持股需要耐心,空倉同樣需要耐心。耐心等待趨勢發生變化。

隨著市場銀根收緊,後面的短期利率會越來越高,而價格還會持續走低。利文斯頓說的利率是銀行的短期借貸利率,現在可以觀察銀行間拆借利率,也就是shibor,這個跟利文斯頓所說的銀根基本是一回事。而當時的情況是,僧多粥少,借錢的人很多,但銀行的資金調度站,錢卻越來越少。券商和基金很著急,他們拼命借錢,想維持住股價,所以不斷推高利率,為什麼,因為他們借不到錢,就沒辦法維持股價,就要賣股票收縮戰線。而賣股票,接盤的人也沒有錢,所以股價就會越來越低,股價跌那些抵押股票的,就要被追加保證金,這依然需要現金,所以進入了一個死循環。

比如成交量差不多,漲幅卻一點一點減弱,說明阻力越來越大。很可能就要跌了。而下跌也是一樣,越跌越沒量,突然一放量價格就漲起來了,說明賣的人少了。相反連續放量還是下跌,則說明拋空的人還是很多,這個時候是不能抄底的。

橫盤整理,價格波動非常小,成交也非常稀少。這種時候你去預測他的漲跌沒有意義,即使去試探他也沒有結果,總是一買就漲,一賣就跌。這時候按照利文斯頓的理論,應該繼續等待,等待他選擇一個突破口,否則絕不出手。然後當他突破了盤整的箱體之後,果斷跟進去,先買1/5,如果不賺錢就馬上停止加倉。甚至平倉繼續觀察。而如果方向對了,驗證了自己的判斷,那麼就一路加倉下去。

當大家都想賺錢,或者都以為能賺到錢的時候,一定是鉅虧的先兆

妄圖賣在最高價是蠢人乾的事情,如果沒有什麼空間了,就應該果斷拋出

沒有一個操盤手會把價格壓倒價值以下,因為那樣公司自己,也就是利文斯頓所說的內線,就會瘋狂買入。因為公司本身非常清楚自己的價值,所以所謂空頭殺掉的都是泡沫,都是不合理的漲幅。而真正的價值是不可能被壓低的。如果價格在價值之下,而內線不回補,說明公司本身就出了問題。

利文斯頓還警告普通投資者,千萬別去打聽內幕,即使是市場上最核心的人,也沒人敢保證每一條內幕都是真的,而正確的概率往往不超過50%,而假如你人品爆發得到了正確的內幕消息,買入了真的漲了,你還得再得到一個更正確的內幕消息,什麼時候拋出?而連續得到正確內幕消息的概率將更小。所以憑藉內幕炒股賺錢的概率很小,而錯誤的機率卻隨著你的交易次數被逐漸放大,最後就是說100%,也就是說你憑藉內幕炒股一定會賠錢。很多時候你所知道的內幕,只不過都是人家刻意想讓你知道的而已。

好的操盤手是賠出來的。賠的多了,學習能力強的人就會總結出很多經驗,並保證這些錯誤不會再犯,而學習不強的,估計就賠死了。但不可能有人是一出師,就獨步武林稱霸天下的。(可以多用模擬盤總結經驗)

新聞的聯繫能力,不用每次都去做交易,但至少你要得出一個結論,並用小本記錄下來,然後過一陣去看答案,看跟自己想的一樣不一樣,如果不一樣問題出在哪?這是一個廉價的學習積累市場經驗的方法。

與其研究控盤的手法,還不如去研究人性,雖然股市在變,但是人性總不會變。大家總為貪婪和愚蠢付出很昂貴的代價。因此,華爾街有操盤的名言,投機成功的基礎原則就是,人們將來會和他們過去一樣,犯相同的錯誤。

當你看到一隻股票越長越高,然後雖然放量,但沒有以前的量大了,但還能繼續漲,最後在高位築起尖頂後馬上暴跌的,那就是在半道上主力就跑掉了。最後的那波拉昇,完全是散戶們自娛自樂的空頭支票。

大股東或者公司高管增持的消息,他們最瞭解公司,他們用真金白銀買進去,遠比內幕可靠地多。特別是底部的增持,說明公司價格很可能已經在價值之下。如果再保險一點,那就是他不創新低了,不跌了,再加上大股東增持,成交量低迷。這個股票基本上就是底部了。那麼相反呢就是不創新高了,量逐漸下降但依舊很高,大股東高管減持。這很可能就是凶兆。

但有人的地方,人性永遠不會改變。

「經典再現」《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五):書摘

十 市場最小阻力路線初顯得關鍵時刻

對於市場到底屬於牛市還是熊市, 只要行情已經開始到相當程度, 我們就不應當感到困惑。如果某人頭腦保持開放,且具備合理的觀察能力,則趨勢顯而易見;如果他硬是讓事實附會自己的理論,那恰如削足適履,絕非明智之舉。

這裡我要說的是, 雖然我並不認為以下結論具備嚴格的數學確定性, 或者稱得上什麼投機公理, 但是我的經驗向來表明, 偶然事件——也就是那些未曾預期或未能前瞻到的事件——總是對我的市場頭寸有幫助,只要我的市場頭寸是根據我判斷的市場阻力最小路線建立的。

當某人在商品市場操作的時候, 絕不可對市場抱有成見, 他必須保持頭腦的開放和靈活性。

類似這樣的經歷恰恰正是如此之多交易者重複瞭如此之多次數的經歷, 因此我可以給出如下規則: 在窄幅波動的市場行情中, 當價格談不上任何明確方向而是隻在狹窄範圍內橫向延伸時,企圖預期市場下一步大動作到底是向上還是向下,是沒有任何道理的。你該做的是觀察市場、 研讀紙帶以確定價格橫向波動的上下極限位置, 拿定主意除非市場在哪一個方向上突破了上述極限位置,否則絕不沾手。投機客必須讓自己一心一意地順從市場謀取利潤,

決不能執迷不悟地強求紙帶順從自己。 絕不和紙帶爭辯, 絕不要求紙帶說明緣由或給你解釋。給股票行情當事後諸葛亮是得不著紅利的。

當我堅守自己的交易體系時,所取得的成就是,在每一輪真正的價格運動中都不落下,始終能夠建立棉花頭寸。

十四 行情慘淡債務纏身苦熬五年東山再起

除非擁有足夠的交易本金,否則不可能擁有良好的判斷力。沒有足夠的保證金,要對這個行當採取冷靜、 不帶感情的客觀態度是不可能的, 這樣的態度來自有能力承受少數損失輕微的交易,正如我在真正投入大筆頭寸之前測試市場的時候經常遇到的那種情況。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六):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作為一本人物傳記,有足夠出彩的地方,也有令人昏昏欲睡的情節。也許是本身對Jesse Livermore的人生經歷以及那個時代的無知,回憶錄並沒有點燃一絲對於Jesse Livermore傳奇人生的崇拜之情,反倒覺得在隨機的歷史中,總會出現那麼個了不起的投機者這樣一件事也不足為奇。回憶錄唯一讓自己覺得感同身受的,還是Jesse Livermore對於人性的理解。華爾街是金錢、貪慾、人性、無情的地方,每個人都夢想著在這裡實現腰纏萬貫,卻少有人能贏到最後,儘管是Jesse Livermore本人也一樣(56歲破產、63歲左輪槍自殺),難逃厄運。

Jesse Livermore15歲開始在對賭行進行槓桿(保證金)交易,到後來轉戰真正的交易所,再到成為市場之王,期間多次盈利也多次破產。 Jesse Livermore真正的成功在於他的獨立性,以及對人性的領悟。他堅持自己的原則和想法,不被市場虛假的波動而左右。作為一名股票作手,他始終相信市場是不能被打敗的,被打敗的是人性。在股票市場上,每個人都是逐利的,更多的是貪得無厭,少有人適可而止。每每聽到股市大跌,誰誰誰又損失多少,誰誰誰又跳樓,我們便開始抨擊股市、抨擊政府、抨擊經濟,卻絕口不談自己的錯。人類總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掩飾自己那顆骯髒的心。東野圭吾在《白夜行》說過,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個是太陽,一個是人性。而回憶錄中, Jesse Livermore也曾感慨,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至少在股票市場根本沒有。也許有人會說人性的貪婪給人類帶來了高度的文明,但願如此,不帶來毀滅就好。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七):讀一本自己不可能去讀的書是什麼體驗?

當打開書的時候內心是崩潰的。因為如果不為參與這次活動,自己一輩子都不可能去碰這種類型的書,因為自己對股票一無所知也無一點興趣。可是又想著那句話:既要隨機的樂趣,就要冒失望的風險。於是我就準備閱讀這本書。

讀的相當慢,今天讀完,已經是收到書的第四天了。說實話,就這都不是很仔細的閱讀,因為裡面的很多術語都搞不懂什麼意思,但是我是把他當成小說來閱讀的。這樣換一種角度,就容易很多。

一個翩翩少年,十四歲就開始在股票這樣一個江湖闖蕩,十五歲賺的人生的第一筆一千美金,然後是一萬,十萬,一百萬,一千萬,一個億等等,人生的起起伏伏多次,但是都能在每次破產之中捲土重來,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呢。雖然想想書中的故事過了上百年,但是人生的規律好像一點都沒有變,說的就和當下一樣,估計這才是這本書之所以流傳不衰的原因所在。

作為一本書,有兩重意義:第一就是作為這個人的一生的事蹟,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那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對於市場的敏銳的洞察力,還有自己長年累月的經驗累積。很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是在他破產之後的感言:

沒有遊艇的日子還可以忍受,然而,市場沒有行情,沒有機會捲土重來,那可就太受煎熬了。

一個工作狂的完美詮釋,怪不得真正有成就的都是如瘋子般有不正常意志的人。他們能夠拋開所謂的世俗和不好意思,用一生的時間孤注一擲,真正的孤獨行事,孑然一身,縱使腰纏萬貫也不顯癲狂,縱使破產被掃地出門也還能捲土重來。

不論在任何一個領域,都是相似的。所以,在書裡有這樣一段話來闡釋股票:

訓練一名股票交易者和訓練一名醫生差不多。學醫者必須花費多年來學習解剖學、生理學、藥物學以及其他附屬的十幾門學科。先學習理論,再把終身時間都奉獻給實踐。他必須認真觀察並把各種病理現象條分縷析。他要學會診斷。

如果他的診斷是正確的——而這取決於它的觀察的準確性——那麼,他的治療措施就應有相當不錯的效果,當然我們必須始終牢記,人類總是會犯錯誤的,那些完全不可預測的因素使他不可能百分之百命中靶心。

日復一日,他積累經驗增長智慧,不僅要學會採取正確的措施,而且必須當即使用,因此許多外行人會以為他是按直覺行事的。其實這些並不是無意識的行為。

首先,他已經根據自己多年來對類似病例的觀察經驗對當前的病例進行了診斷,在他診斷之後,自然只能按照經驗教導他的恰當方式來實施治療。你可以轉移知識——也就是說,那些已經制作了卡片索引的具體事實。但是你轉移不了自己的經驗。

就這一段話足以說明,我們總是以為只有自己的成就是辛勤努力的結果,而別人的成就都是因為運氣好這樣一種幼稚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我們應當尊重每一個行業,即使自己根本都搞不懂。就像自己對於股票,總覺得就是和賭博沒有多大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合法與不合法。所以說只是因為自己的知識太過匱乏才會有這樣的理解。那麼,這本書的第二重意義就是叫我們這些股票的文盲真正瞭解一次它的機會。

「經典再現」《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八):交易:建立在人性上的遊戲

最初接觸到這本書的時候是在學校,讀了一半沒讀完,感覺這種類似小說似的書缺乏操作細節,跟《日本蠟燭圖技術》、《期貨市場技術分析》差遠了,然而畢業陰錯陽差的從事了交易工作後一段時間,有一天一個老交易員推薦我看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這本書的博大精深。

首先這本書很好的描述了人的心理,其實不管是國外國內,過去還是現在,人性就是那樣,對價格的看重而不是趨勢,對貼士的熱愛而不是自己去分析,書中不僅描述了人們的心理,也描述了真正的交易員是如何利用人們的心理去操作的。印象最深的是書後面一章介紹如何拋售10萬股聯合鍋爐公司股票的,巧妙的利用了人的預期,連內部人也被愚弄了一把。

其次,這本書描述瞭如何掙大錢,最開始利文斯頓就是在對價商那裡靠快進快出和他那良好的止損準則盈利,但是主人公在不斷的盈利破產之間徘徊的時候發現其實趨勢和整個股票基本面才是出路,也是主人公為什麼要一直去紐交所去做股票。讀後可以發現利文斯頓後期不再想之前那樣,操作手法也提高了不少。

最後,這本書有個缺點就是對主人公的失敗感覺剖析的不夠,感覺有些失敗一筆帶過,有些失敗很莫名。不過成功的操作非常精彩,尤其是做過交易工作後。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九):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作為一本人物傳記,有足夠出彩的地方,也有令人昏昏欲睡的情節。也許是本身對Jesse Livermore的人生經歷以及那個時代的無知,回憶錄並沒有點燃一絲對於Jesse Livermore傳奇人生的崇拜之情,反倒覺得在隨機的歷史中,總會出現那麼個了不起的投機者這樣一件事也不足為奇。回憶錄唯一讓自己覺得感同身受的,還是Jesse Livermore對於人性的理解。華爾街是金錢、貪慾、人性、無情的地方,每個人都夢想著在這裡實現腰纏萬貫,卻少有人能贏到最後,儘管是Jesse Livermore本人也一樣(56歲破產、63歲左輪槍自殺),難逃厄運。

Jesse Livermore15歲開始在對賭行進行槓桿(保證金)交易,到後來轉戰真正的交易所,再到成為市場之王,期間多次盈利也多次破產。 Jesse Livermore真正的成功在於他的獨立性,以及對人性的領悟。他堅持自己的原則和想法,不被市場虛假的波動而左右。作為一名股票作手,他始終相信市場是不能被打敗的,被打敗的是人性。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十):投機客的大冒險

之前就買過這本大名鼎鼎的《回憶錄》,一直斷斷續續的未能讀完,這次終於完成了。利文斯頓的一生不可謂不傳奇,他14歲便開始從事股票投資,一生幾起幾落。但這本流水賬式的傳記,敘事過於平淡,讀起來比較乏味。

而且利文斯頓的發跡史並沒有太多的可複製性。他的投資或者投機術更多的是基於他強大的數學天分和市場直覺,就像《大時代》裡的劉青雲那樣。另外,依靠歷史數據和市場經驗的技術分析,總讓人感覺不靠譜。

不過,文中描述的百年前的美國股市,到是現在的中國股市頗有幾分相似。充斥著大量的個人投資者、各種內幕消息、內部人操縱價格等等。而本書對人性的弱點分析如何導致投資失敗,還是比較有借鑑意義的。

「經典再現」《股票大作手回憶錄》讀後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