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繁天數看淄博動能轉換

投資 金晶 環境保護 財經 中國青年網 2017-08-02

□ 本報記者 馬景陽 劉 磊

本報通訊員 周榮順

對於傳統工業城市淄博,一個現象值得研究。

一方面,淄博市去年收穫了219個藍繁天氣,183個良好天氣,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列全省第一位。

一方面,今年1-3月份,淄博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14個月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21.84億元,同比增長24.31%,高於全省平均水平9.61個百分點。

近些年來,因工業而聞名的淄博承受著雙重壓力,經濟轉型步履沉重,環境保護壓力重重,“藍繁”天數等指標一度在全省墊底。經濟發展不失速,綠水青山要保護,這道雙重考題的答題思路漸趨明晰。

“當下,淄博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能不能順利邁過這道坎,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關鍵是能否在新舊動能轉換上有重大突破,這是事關淄博長遠發展的大事,我們要決勝工業主戰場,努力在新的變革中贏得發展先機,佔領制高點。”淄博市委書記周連華說。

培植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至關重要。作為以重化工為主的老工業城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淄博該如何佈局謀篇?

作為全國智能卡模塊封裝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地方之一,恆匯電子、凱勝電子、泰寶防偽等企業聚集淄博,串起了以集成電路(IC卡)封測產業為核心,向集成電路設計以及相關領域延伸的完整產業鏈。目前,智能卡模塊封裝測試年產能超過30億片,智能卡封裝載帶產能達20億片,產業規模躍居國內第2位。

智能卡模塊封裝產業快速發展,是淄博市大力培植髮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成功“樣板”。

記者瞭解到,淄博精心謀劃“鑄鏈工程”,按照產業屬性建設26條產業鏈、對應組建26個高新技術創新聯盟,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優化要素鏈,推動產業成鏈、鏈條成群,形成加速新興產業倍增發展規劃,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找到了一條有效的發展路徑。

26條高新技術產業創新鏈涵蓋智能電網、節能環保等領域。一條條產業鏈的佈局與搭建,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讓一批企業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顯赫。在資源綜合利用領域,由維統科技建起全球首條粉煤灰節能瓷磚生產線,將工業垃圾變成建築材料,利用率達90%以上。

“全市各級各部門各企業要進一步增強推進工業強市建設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堅持‘思路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降’,堅定信心、乘勢而上,奮力推進我市新舊動能轉換走在前列,加快實現淄博工業由大到強的戰略性轉變。”淄博市委副書記、市長於海田說。

精準轉調傳統產業

一年前,金晶集團與美國匹茲堡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100萬輛高端汽車玻璃項目投產,項目充分利用金晶集團三銀鍍膜的技術優勢,賦予汽車玻璃抬頭顯示、內置天線等智能技術,

步入國際先進汽車玻璃生產行列。今年4月份,又投資對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進行改造提升,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打造出企業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在行業發展普遍不景氣的形勢下,金晶集團為何能逆市而上?“強有力的政策、寬鬆的發展環境,使企業能夠輕裝上陣,讓我們有了底氣!”董事長王剛坦言。按照“高端化、終端化、功能化”的發展路徑,在持續創新提升中,金晶集團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功能玻璃生產企業。

通過不間斷的技術改造,和金晶集團一樣,淄博市一大批傳統企業浴火重生,迸發出新的發展活力。作為一個老重化工業城市,傳統產業是淄博市的經濟支柱,同時也最容易受到宏觀市場影響,過去幾十年傳統發展路徑產生的問題,在新常態下凸顯。

建陶產業既是淄博的傳統產業,也是骨幹產業,長年粗放的發展模式,一度被刻上了能耗高、檔次低、汙染重、貢獻小的烙印。從去年開始,淄博市對300餘條生產線進行整合,關閉217條,高端化改造100餘條,產業規模從7億平方米縮減為3億平方米,通過倒逼產業升級,改造提升後的建陶產業從低端走向高端,一批高端產品應運而生。淄博通過對建陶產業的有效整合,也為新項目建設騰出發展空間。

從去年初開始,淄博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強化生態淄博建設:在全市範圍內實施“綠動力提升工程”,投資107億元,涉及2394個項目;加強散煤治理,推廣配送清潔煤炭62萬噸、節能環保爐具1.1萬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