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到死亡,侗族人的一生被它連在一起

水稻是南方的象徵,而在貴州的東南一隅,人們卻執著地保持著對糯禾的偏愛,無論是香飄一方的糯米飯,還是黔東南那醉倒萬千遊客的酒罈,追根溯源,都與糯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黔東南的眾多村落當中,無論雜交水稻如何普及,糯禾依舊是耕田種地的首選。

從出生到死亡,侗族人的一生被它連在一起

新生、婚嫁、節慶、建房、祭祀、葬禮……從出生到死亡,侗族人民的生活起 居、風俗習慣,被貫穿整個人生的各種儀式所代入。這些帶著神祕色彩的習俗或儀式當中,糯米的身影從未曾缺席。這種類似宗教般的傳承,成為侗族人記住過去和走向未來的雙向橋樑,這對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巖洞村糯禾的種植面積也在減少,只有待子女需要訂婚時,主事的家長要麼在頭一年未雨綢繆地將往年種植雜交水稻的田地臨時改種糯禾,要麼遠赴仍盛產糯米的雙江、口江一帶買米。

從出生到死亡,侗族人的一生被它連在一起

清明前後,灌過水的梯田在柔和的天光之下顯得格外柔美秀麗。然而這種美 感僅限於感官。在實際生產中,黔東南的土壤普遍具有冷、陰、爛、鏽的特 點,一些嬌貴的糧食作物難於生長,只有本地原生的糯禾品種適應性最好。

從出生到死亡,侗族人的一生被它連在一起

攝影:楊通榮

糯禾堅忍,卻並不溫馴。收割糯禾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收割人要用專用的小型禾刀 把禾穗部分一株株剪下來,禾稈只剪取一小段,捆紮成一束束以便儲存。

但是無論糯禾的種植面積如何改變,它在侗族人的心目中仍然無可或缺。立新房,娶新人,在這些破立之間的重大事件裡,侗族人始終保持著對習俗的尊重,這是民族自我認同感的延續,也是侗族族群之間辨認彼此的方法。在他們脫去侗衣、穿上時裝之後,語言、飲食和習俗成為辨認侗族人最有效的標識,而糯米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不可估量。

從出生到死亡,侗族人的一生被它連在一起

攝影:楊通榮

生、喪、嫁、娶,這些有關民族傳承與延續的重大事件中總少不了糯禾的身影。 糯禾是與侗族人的生活結合得最緊密的植物,在知識還不普及的年代,侗人對世界、對人生的認知很大程度上源於圍繞糯禾的觀察和思索,也因此,糯禾很自然地被賦予神性,充當了用以溝通天人的信物。表象如此,而實際上,糯禾受到的神性加持,反映出這個民族對自身最樸素的哲學認知:我從何處來?我將向何處去?

從出生到死亡,侗族人的一生被它連在一起

用糯米制成的食品是各種禮俗上的常客。在從江縣岜沙,糯米餈粑上用天然 植物染料點染了五彩的花飾,看起來漂亮又喜慶。

從出生到死亡,侗族人的一生被它連在一起

建新房立新柱時,主人家通常會準備足量的糯米,用以招待來客。

在侗族的創世神話中,始祖姜良、姜妹成親後生下一個沒有人形的肉團,他們把肉團剖開、剁碎,撒向大地,變出了人和萬物。細想一下,有沒有發現這與糯禾成熟、散開滿身的穀粒養育侗人的過程頗有些相似?作為百越民族的後裔,在黔東南土生土長的侗人不像近鄰苗人那樣經歷過長途而艱辛的遷徙,本土糯禾的種植傳統,幾乎伴隨了侗族傳承生息的全部歷程,侗民族的歷史,就凝聚在那一窪窪水田裡。我從何處來?從糯田中來。

從出生到死亡,侗族人的一生被它連在一起

攝影:楊通榮

在佔裡河兩岸的禾架上,每到秋收時節,總會掛滿金燦燦的糯禾,成片糯禾連成禾浪,在陽光下閃爍著令人陶醉的光暈。這不僅是佔里人的風景,也是所有侗族人的風景。機器可以代替耕牛,農用車可以代替竹筐,但生生不息的糯禾不會被替代。糯米耀眼的光澤和豐腴的米粒,是侗族人從出生到死亡所需要的。在侗族人眼裡,糯禾是口糧,也是所有儀式的道具。

對於侗族人來說,幸福,或許就是糯香散滿吊腳樓的那個瞬間。

文字根據線上傳播方式對原作有部分刪改。

撰文:吳再忠。攝影:曠惠民 等。內容來自:《地道風物.黔東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