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癥的社區管理流程與要點'

"
"
高尿酸血癥的社區管理流程與要點

前言

在我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血尿酸水平增高日益成為人們健康體檢中常見的異常發現。高尿酸血癥是機體嘌呤代謝紊亂導致的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洩減少所致,發病原因包括遺傳、年齡和性別、飲食、藥物、慢性疾病等。

高尿酸血癥與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密切相關,有報道高尿酸血癥是這些常見慢性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與其他慢性代謝性疾病的管理相似,改善生活方式是控制高尿酸血癥的核心,特別是對於早期發現的居民,評估發現其高尿酸血癥的原因,進行恰當的社區管理尤為重要。

管理流程

管理要點

01 掌握高尿酸血癥的基本知識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務人員需要掌握高尿酸血癥的基礎知識,並進行適當簡化以更好地向社區居民進行健康教育,這將更利於居民溝通和管理,推動社區醫療衛生工作更有效地進行。

0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社區高尿酸血癥綜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改善生活方式;積極治療與尿酸升高相關的代謝性危險因素;避免使用升高尿酸的藥物;去除誘因,保持生活規律、平穩等。

其中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療的核心,同時應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健康教育及疾病危險因素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主張均衡飲食,控制總熱量攝人,限制高嘌呤食物的進食;強調飲水,鹼化尿液的意義。

2.戒酒: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社區戒酒流程圖進行戒酒宣教。

3.體重控制和減小腹圍: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社區肥胖處理流程圖進行減重宣教。

4.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行社區管理和監控。

03 社區高尿酸血癥的藥物治療

對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癥居民,首要任務是尋找其背後原因,經過管理流程處理後,符合藥物治療指徵的需予以藥物治療。社區醫生應對常用藥物的用法、適應證及不良反應有所瞭解,在開始降尿酸治療前先與患者討論治療的益處、不良反應、成本、個人意願,對於複發性痛風患者還應充分討論預防措施。

1 急性發作期藥物治療:痛風急性發作應該儘早治療(24 h內)以快速緩解症狀,同時需要考慮用藥安全性。

首先,控制急性關節炎發作,推薦首先使用NSAIDs治療。NSAIDs不耐受或有禁忌的患者,可考慮秋水仙鹼或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

其次,預防急性關節炎復發,在降尿酸治療初期,預防性使用秋水仙鹼可減少痛風的急性發作。對秋水仙鹼不耐受或存在禁忌證,可使用小劑量NSAIDs預防。最後,不需停用原有降尿酸藥物,甚至可根據緩解情況,嘗試早期加用降尿酸藥物。

2 降尿酸藥物治療

包括抑制尿酸生成藥物(如別嘌醇或非布司他)和促進尿酸排洩藥物(如苯溴馬隆)。所有降尿酸藥物應從小劑量起始,之後逐漸增加劑量,直至達到血尿酸目標水平,長期服藥,規律隨訪。

3 其他合併症用藥

氯沙坦用於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的患者,非諾貝特用於高甘油三酯血癥伴高尿酸血癥的患者。對於其他慢病管理規範範疇內的社區居民,選擇降壓藥物、降脂藥物時,可酌情考慮其高尿酸血癥的風險。

4.轉診與隨訪

定期隨訪,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同時,社區醫院應積極主動地與所在區域的上級醫院建立暢通、互利的雙向轉診渠道和機制,以使有轉診需要的患者及時得到應有的專科醫療服務,或已好轉患者能夠順利轉回社區醫院,從而減輕患者的就醫負擔。

本文信息來源於《高尿酸血癥社區管理流程的專家建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