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邇蒙特體育課堂:遊戲才是孩子的天職'

體育 不完美媽媽 洪蘭 貝邇蒙特體育 2019-08-28
"
"
貝邇蒙特體育課堂:遊戲才是孩子的天職

貝邇蒙特特邀培訓師 | 洪蘭教授

貝邇蒙特體育特邀培訓師 | 洪蘭 (國際著名認知精神科學家、國際權威腦科學家、美國加州大學教授)

在談今天的話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人類的大腦。

每一個人都有自然腦葉,如圖黃色部分是前腦,灰色部分是顳葉,紫色部分是頂葉,綠色部分是枕葉。一般來說,使用最多的是前腦。

前腦又叫總裁腦,你的計劃策略,情緒控制都在前腦。如果前腦受傷,會使人改變。所以孩子出去騎車或者運動,一定要戴安全帽。而不管孩子功課怎麼樣,千萬不要打孩子的頭部,更不要拿孩子的頭去撞牆。

"
貝邇蒙特體育課堂:遊戲才是孩子的天職

貝邇蒙特特邀培訓師 | 洪蘭教授

貝邇蒙特體育特邀培訓師 | 洪蘭 (國際著名認知精神科學家、國際權威腦科學家、美國加州大學教授)

在談今天的話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人類的大腦。

每一個人都有自然腦葉,如圖黃色部分是前腦,灰色部分是顳葉,紫色部分是頂葉,綠色部分是枕葉。一般來說,使用最多的是前腦。

前腦又叫總裁腦,你的計劃策略,情緒控制都在前腦。如果前腦受傷,會使人改變。所以孩子出去騎車或者運動,一定要戴安全帽。而不管孩子功課怎麼樣,千萬不要打孩子的頭部,更不要拿孩子的頭去撞牆。

貝邇蒙特體育課堂:遊戲才是孩子的天職

示意圖

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互動的產物

人類大腦的發育是循序漸進的,‌‌從胚胎期到青春期才會發育完成,是先天基因和後天環境交互形成的。

大腦最早成熟的區域是運動皮質區,然後是頂葉和顳葉,最後是前額葉。前額葉即總裁腦,是大腦最重要的部分,但也是發育最晚的。所以要知道,為什麼幼兒園的時候不要教孩子寫字,因為控制筆的小肌肉還沒有成熟,筆握得不好,寫字很辛苦。

孩子六個月以後基本就能聽懂別人講話,但自己要說話需要到一歲兩歲以後。每個孩子說話早晚不一樣,如果你的孩子說話比較慢,不要著急,要想一想,家裡有沒有說話晚的基因,往上推三代。因為說話晚也會受基因影響。

也不要罵孩子,我這麼聰明怎麼生出你這麼個笨蛋。你要先想一想,我小時候有沒有功課接受比較慢,老師講的我聽不懂的情況。因為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互動的產物

全腦培育是不可能的

運動‌‌皮質區和身體感覺區是最早成熟的,所以在孩子早期儘量讓他去動。

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把他的手套上,因為剪完指甲怕孩子劃傷自己,‌‌其實這樣很不好。孩子手的運動跟他的神經連接是有關係的,只有每天在日常生活裡面運動,才能促進大腦神經的連接,機械動作才會做得好。‌‌我們早期訓練醫學院的外科醫生,‌‌是把手伸在一個果醬罐子裡頭,單手在裡頭打結,如果做不到就不能成為一名外科醫生。

大腦裡有兩種神經元,灰質和白質。灰質是我們的神經細胞,白質是神經纖維。

灰質很薄,但它是我們最重要的皮質所在地,聰明智慧都在那兒。所以我們要保護好孩子的頭部,不要受傷。灰質是出生後就開始下降,到六七十歲就沒了。

白質就不一樣,會增長。45歲會增長到一個頂點。所以現在有個說法,65歲是人類生命滿意的最高點。所以很多國家退休年齡是70歲,像我本人在美國當教授,就沒有退休年齡。

所以現在所說的全腦培育是不可能的,因為孩子的大腦區域成熟度不一樣,孩子每個階段的表現也不一樣。

為什麼嬰幼兒時期玩很重要?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遊戲,這才是他們的天職。大腦發育最完整就是用這個方式。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去玩很重要?

在孩子兩歲的時候,他們的突觸比成人多50%。

突觸是什麼呢?如下圖所示,兩個神經元之間有個縫隙,那個縫隙就是突觸。人類的眼睛看到的是光波,耳朵聽到的是聲波,這些信息進入大腦就變成了電波。

"
貝邇蒙特體育課堂:遊戲才是孩子的天職

貝邇蒙特特邀培訓師 | 洪蘭教授

貝邇蒙特體育特邀培訓師 | 洪蘭 (國際著名認知精神科學家、國際權威腦科學家、美國加州大學教授)

在談今天的話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人類的大腦。

每一個人都有自然腦葉,如圖黃色部分是前腦,灰色部分是顳葉,紫色部分是頂葉,綠色部分是枕葉。一般來說,使用最多的是前腦。

前腦又叫總裁腦,你的計劃策略,情緒控制都在前腦。如果前腦受傷,會使人改變。所以孩子出去騎車或者運動,一定要戴安全帽。而不管孩子功課怎麼樣,千萬不要打孩子的頭部,更不要拿孩子的頭去撞牆。

貝邇蒙特體育課堂:遊戲才是孩子的天職

示意圖

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互動的產物

人類大腦的發育是循序漸進的,‌‌從胚胎期到青春期才會發育完成,是先天基因和後天環境交互形成的。

大腦最早成熟的區域是運動皮質區,然後是頂葉和顳葉,最後是前額葉。前額葉即總裁腦,是大腦最重要的部分,但也是發育最晚的。所以要知道,為什麼幼兒園的時候不要教孩子寫字,因為控制筆的小肌肉還沒有成熟,筆握得不好,寫字很辛苦。

孩子六個月以後基本就能聽懂別人講話,但自己要說話需要到一歲兩歲以後。每個孩子說話早晚不一樣,如果你的孩子說話比較慢,不要著急,要想一想,家裡有沒有說話晚的基因,往上推三代。因為說話晚也會受基因影響。

也不要罵孩子,我這麼聰明怎麼生出你這麼個笨蛋。你要先想一想,我小時候有沒有功課接受比較慢,老師講的我聽不懂的情況。因為大腦是環境和基因互動的產物

全腦培育是不可能的

運動‌‌皮質區和身體感覺區是最早成熟的,所以在孩子早期儘量讓他去動。

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把他的手套上,因為剪完指甲怕孩子劃傷自己,‌‌其實這樣很不好。孩子手的運動跟他的神經連接是有關係的,只有每天在日常生活裡面運動,才能促進大腦神經的連接,機械動作才會做得好。‌‌我們早期訓練醫學院的外科醫生,‌‌是把手伸在一個果醬罐子裡頭,單手在裡頭打結,如果做不到就不能成為一名外科醫生。

大腦裡有兩種神經元,灰質和白質。灰質是我們的神經細胞,白質是神經纖維。

灰質很薄,但它是我們最重要的皮質所在地,聰明智慧都在那兒。所以我們要保護好孩子的頭部,不要受傷。灰質是出生後就開始下降,到六七十歲就沒了。

白質就不一樣,會增長。45歲會增長到一個頂點。所以現在有個說法,65歲是人類生命滿意的最高點。所以很多國家退休年齡是70歲,像我本人在美國當教授,就沒有退休年齡。

所以現在所說的全腦培育是不可能的,因為孩子的大腦區域成熟度不一樣,孩子每個階段的表現也不一樣。

為什麼嬰幼兒時期玩很重要?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遊戲,這才是他們的天職。大腦發育最完整就是用這個方式。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去玩很重要?

在孩子兩歲的時候,他們的突觸比成人多50%。

突觸是什麼呢?如下圖所示,兩個神經元之間有個縫隙,那個縫隙就是突觸。人類的眼睛看到的是光波,耳朵聽到的是聲波,這些信息進入大腦就變成了電波。

貝邇蒙特體育課堂:遊戲才是孩子的天職

神經元之間畫紅圈的部分就是突觸

電波在大腦的路徑是不能跳過這些縫隙的。如果碰到縫隙過不去,電波就“死”了,也就意味著信息不有有效傳遞給大腦。

只有讓孩子在幼兒時期盡情去探索、去玩,大腦的神經元才能更多地進行連接。這些縫隙就會被連接上,電波就能通過。

成年人的突觸大概只有1000到10000個,而嬰幼兒卻有40000個。

當家裡孩子會爬的時候就讓他到處去爬。大家有沒有發現?為什麼九個月孩子們把玩具撿到嘴裡去吃但是不生病?因為那個時候他在流口水,把有害的細菌都流出去了。所以不要過分擔心衛生的問題。這個時候的孩子是靠舌頭來感知世界的。家長如果一味阻止,其實是在阻斷孩子大腦神經元的鏈接。

愛他就讓他自由去動,去探索。

所以,建議父母們都多瞭解一些關於大腦的知識,這樣能幫忙你們在育兒過程中做判斷。(未完待續)

本文根據洪蘭教授在貝邇蒙特體育“運動與成長”主題公益講座上的演講摘錄整理,版權歸洪蘭教授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