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

職場上,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

想要把工作做的更好,但找不到有效的方法。

想要得到同事的信任,卻不知道怎樣才能融入進去。

想要獲得更大的晉升空間,但就是得不到老闆的認可。

不過,我在做管理的12年中,也發現有一少部分人,他們好像自打工作就進入職場快車道。

獲得同事的認可,得到老闆的重用,升職加薪,一路暢通無阻。

他們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好運氣,而是掌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晉升方法。

比如,如何使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有趣;如何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說服領導獲得更多資源;如何抓住關鍵的晉升時機等等。

"

職場上,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

想要把工作做的更好,但找不到有效的方法。

想要得到同事的信任,卻不知道怎樣才能融入進去。

想要獲得更大的晉升空間,但就是得不到老闆的認可。

不過,我在做管理的12年中,也發現有一少部分人,他們好像自打工作就進入職場快車道。

獲得同事的認可,得到老闆的重用,升職加薪,一路暢通無阻。

他們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好運氣,而是掌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晉升方法。

比如,如何使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有趣;如何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說服領導獲得更多資源;如何抓住關鍵的晉升時機等等。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今天,老韓就結合自身從業12年來的經驗,總結一套從小工到領導的職場晉升祕籍,分享給你。

1.你為什麼要從事現在的工作

你對工作的態度,決定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你對工作的投入程度,決定你職業的高度。

管理學上有一個基本定律叫「不值得定律」:面對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反映出人們一種心理:如果一個人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就會持敷衍了事的態度。

所以,你要先搞清楚為什麼要從事現在的工作。

是把工作當作畢生的事業,還是僅僅當作一個過渡,亦或者只是一個飯碗而已。

我這兩年也負責招聘工作,經常遇到一些候選人,一份工作沒做多久,不是跳槽就是換行。

舉個例子:前兩天面試一個產品經理。

他剛畢業做產品經理的工作。做了半年,發現自己溝通能力強,就跳槽轉去做商務。可是隻做了兩個月,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做產品,就又來應聘產品經理的工作。

我和他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還是有些猶豫,既想做產品又想做商務,根本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在沒有明確自己要做什麼工作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晉升的準備中。

無論如何想清楚,穩定下來,這是你走向晉升之路的基礎。

"

職場上,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

想要把工作做的更好,但找不到有效的方法。

想要得到同事的信任,卻不知道怎樣才能融入進去。

想要獲得更大的晉升空間,但就是得不到老闆的認可。

不過,我在做管理的12年中,也發現有一少部分人,他們好像自打工作就進入職場快車道。

獲得同事的認可,得到老闆的重用,升職加薪,一路暢通無阻。

他們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好運氣,而是掌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晉升方法。

比如,如何使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有趣;如何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說服領導獲得更多資源;如何抓住關鍵的晉升時機等等。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今天,老韓就結合自身從業12年來的經驗,總結一套從小工到領導的職場晉升祕籍,分享給你。

1.你為什麼要從事現在的工作

你對工作的態度,決定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你對工作的投入程度,決定你職業的高度。

管理學上有一個基本定律叫「不值得定律」:面對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反映出人們一種心理:如果一個人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就會持敷衍了事的態度。

所以,你要先搞清楚為什麼要從事現在的工作。

是把工作當作畢生的事業,還是僅僅當作一個過渡,亦或者只是一個飯碗而已。

我這兩年也負責招聘工作,經常遇到一些候選人,一份工作沒做多久,不是跳槽就是換行。

舉個例子:前兩天面試一個產品經理。

他剛畢業做產品經理的工作。做了半年,發現自己溝通能力強,就跳槽轉去做商務。可是隻做了兩個月,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做產品,就又來應聘產品經理的工作。

我和他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還是有些猶豫,既想做產品又想做商務,根本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在沒有明確自己要做什麼工作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晉升的準備中。

無論如何想清楚,穩定下來,這是你走向晉升之路的基礎。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2.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優勢

認識自己,是在職場上發揮自己最強實力的開始。這也會關係到你日後面對挫折的時候心態調整能力和對信念的堅定度。

自我認識上:綜合判斷自己的學歷、能力,閱歷和性格,能否達到你意向崗位或者職業上某個層次的要求。

學歷是比較直觀的,是進入企業的敲門磚,有一些公司對領導崗位卡的非常嚴格。比如阿里和百度,要求必須是985和211。

學歷是一方面,能力也是一方面,除了最直觀的證書外,不同的職業或崗位對能力的要求不同。比如計算機開發需要加班熬夜;金融需要對數字特別敏感;銷售需要有極強的說服能力等。

能力也分為硬能力和軟實力,什麼意思呢,我具體說一下。

比如,拿自媒體行業為例,在別人還在為閱讀量發愁的時候,你已經寫出過10萬+的文章了,這是你的優勢。在別人寫出10萬+的時候,你已經寫出100萬+的文章,這就是硬實力。

同樣的道理,在銷售行業,別人每月10W銷售額的時候,你達到100萬銷售額,這就是你的硬能力。

其次是軟實力,包括閱歷和性格,強大的學習力和資源整合能力。

因為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沒有一個很好的衡量標準,存在著相對的標準,也存在用人單位的偏好。

比如HR,就需要非常強的軟實力,因為你需要和不同的人接觸,在你面試新人時,你需要有一定的眼光和判斷力,才能為公司選擇一些合適的人才。

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職場上是以利益為導向,只要你的長處足夠長,短處對工作沒影響,你就可以最大化你的利益。

"

職場上,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

想要把工作做的更好,但找不到有效的方法。

想要得到同事的信任,卻不知道怎樣才能融入進去。

想要獲得更大的晉升空間,但就是得不到老闆的認可。

不過,我在做管理的12年中,也發現有一少部分人,他們好像自打工作就進入職場快車道。

獲得同事的認可,得到老闆的重用,升職加薪,一路暢通無阻。

他們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好運氣,而是掌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晉升方法。

比如,如何使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有趣;如何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說服領導獲得更多資源;如何抓住關鍵的晉升時機等等。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今天,老韓就結合自身從業12年來的經驗,總結一套從小工到領導的職場晉升祕籍,分享給你。

1.你為什麼要從事現在的工作

你對工作的態度,決定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你對工作的投入程度,決定你職業的高度。

管理學上有一個基本定律叫「不值得定律」:面對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反映出人們一種心理:如果一個人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就會持敷衍了事的態度。

所以,你要先搞清楚為什麼要從事現在的工作。

是把工作當作畢生的事業,還是僅僅當作一個過渡,亦或者只是一個飯碗而已。

我這兩年也負責招聘工作,經常遇到一些候選人,一份工作沒做多久,不是跳槽就是換行。

舉個例子:前兩天面試一個產品經理。

他剛畢業做產品經理的工作。做了半年,發現自己溝通能力強,就跳槽轉去做商務。可是隻做了兩個月,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做產品,就又來應聘產品經理的工作。

我和他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還是有些猶豫,既想做產品又想做商務,根本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在沒有明確自己要做什麼工作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晉升的準備中。

無論如何想清楚,穩定下來,這是你走向晉升之路的基礎。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2.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優勢

認識自己,是在職場上發揮自己最強實力的開始。這也會關係到你日後面對挫折的時候心態調整能力和對信念的堅定度。

自我認識上:綜合判斷自己的學歷、能力,閱歷和性格,能否達到你意向崗位或者職業上某個層次的要求。

學歷是比較直觀的,是進入企業的敲門磚,有一些公司對領導崗位卡的非常嚴格。比如阿里和百度,要求必須是985和211。

學歷是一方面,能力也是一方面,除了最直觀的證書外,不同的職業或崗位對能力的要求不同。比如計算機開發需要加班熬夜;金融需要對數字特別敏感;銷售需要有極強的說服能力等。

能力也分為硬能力和軟實力,什麼意思呢,我具體說一下。

比如,拿自媒體行業為例,在別人還在為閱讀量發愁的時候,你已經寫出過10萬+的文章了,這是你的優勢。在別人寫出10萬+的時候,你已經寫出100萬+的文章,這就是硬實力。

同樣的道理,在銷售行業,別人每月10W銷售額的時候,你達到100萬銷售額,這就是你的硬能力。

其次是軟實力,包括閱歷和性格,強大的學習力和資源整合能力。

因為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沒有一個很好的衡量標準,存在著相對的標準,也存在用人單位的偏好。

比如HR,就需要非常強的軟實力,因為你需要和不同的人接觸,在你面試新人時,你需要有一定的眼光和判斷力,才能為公司選擇一些合適的人才。

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職場上是以利益為導向,只要你的長處足夠長,短處對工作沒影響,你就可以最大化你的利益。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3. 跳出職場舒適區,永遠追求第一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舒適區,是指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

在這個區域裡,每個人都會覺得舒服、放鬆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待在舒適區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感覺舒適如意,但這也是最大的壞處,它讓你不思進取,不去尋求改變。

職場上也有舒適區,工作上得心應手,工作內容毫無挑戰,沒有成長空間,這就是職場舒適區

在職場舒適區停留太久,工作能力無法提升,自身的價值降低。當你的工作能力,沒有施展空間,無法把能力轉化為經驗和經歷的時候,你的職場競爭力就會下降。

越是順境的時候越需要警惕,因為順境特別容易讓人麻痺大意,失去鬥志。

我有個大學同學,畢業之後去做紙媒,每天上下班寫寫稿子,比較清閒。當然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清閒,在公司裡奮鬥了兩年,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10點走。爬上了初級領導的崗位。晉升後,把一些雜碎活分配給了下屬,自己整天也沒事幹。每天就是喝茶,坐辦公室。沒想到又過了兩年,紙媒落寞,他也跟著失業了。

順境的時候要警惕,逆境的時候別放棄。

如果說跳出職場舒適區是走向職場晉升之路的第一步,那麼第二步就應該是在工作中,永遠保持一顆追求第一的心態。

在全球最頂尖的營銷戰略家特勞特所寫的《定位》這本書裡,提到一個進入人們心智的方法——成為第一。如果當不了第一,你就得針對已經是第一的產品、政客或人來給自己定位。

那麼在你所在的公司或者團隊,成為第一的好處是,你可以進入領導的心智,讓他在關鍵時刻想到你。

千萬別小看這一點,任何一家公司晉升的名額都很有限,拋開你所擁有的資源不說,你在專業技能上比別人強,這才是晉升的基礎。如果憑藉手段和關係升職,那麼在新的崗位上,如果你拿不出業績,也依然會被降級或辭退。

"

職場上,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

想要把工作做的更好,但找不到有效的方法。

想要得到同事的信任,卻不知道怎樣才能融入進去。

想要獲得更大的晉升空間,但就是得不到老闆的認可。

不過,我在做管理的12年中,也發現有一少部分人,他們好像自打工作就進入職場快車道。

獲得同事的認可,得到老闆的重用,升職加薪,一路暢通無阻。

他們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好運氣,而是掌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晉升方法。

比如,如何使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有趣;如何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說服領導獲得更多資源;如何抓住關鍵的晉升時機等等。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今天,老韓就結合自身從業12年來的經驗,總結一套從小工到領導的職場晉升祕籍,分享給你。

1.你為什麼要從事現在的工作

你對工作的態度,決定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你對工作的投入程度,決定你職業的高度。

管理學上有一個基本定律叫「不值得定律」:面對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反映出人們一種心理:如果一個人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就會持敷衍了事的態度。

所以,你要先搞清楚為什麼要從事現在的工作。

是把工作當作畢生的事業,還是僅僅當作一個過渡,亦或者只是一個飯碗而已。

我這兩年也負責招聘工作,經常遇到一些候選人,一份工作沒做多久,不是跳槽就是換行。

舉個例子:前兩天面試一個產品經理。

他剛畢業做產品經理的工作。做了半年,發現自己溝通能力強,就跳槽轉去做商務。可是隻做了兩個月,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做產品,就又來應聘產品經理的工作。

我和他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還是有些猶豫,既想做產品又想做商務,根本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在沒有明確自己要做什麼工作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晉升的準備中。

無論如何想清楚,穩定下來,這是你走向晉升之路的基礎。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2.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優勢

認識自己,是在職場上發揮自己最強實力的開始。這也會關係到你日後面對挫折的時候心態調整能力和對信念的堅定度。

自我認識上:綜合判斷自己的學歷、能力,閱歷和性格,能否達到你意向崗位或者職業上某個層次的要求。

學歷是比較直觀的,是進入企業的敲門磚,有一些公司對領導崗位卡的非常嚴格。比如阿里和百度,要求必須是985和211。

學歷是一方面,能力也是一方面,除了最直觀的證書外,不同的職業或崗位對能力的要求不同。比如計算機開發需要加班熬夜;金融需要對數字特別敏感;銷售需要有極強的說服能力等。

能力也分為硬能力和軟實力,什麼意思呢,我具體說一下。

比如,拿自媒體行業為例,在別人還在為閱讀量發愁的時候,你已經寫出過10萬+的文章了,這是你的優勢。在別人寫出10萬+的時候,你已經寫出100萬+的文章,這就是硬實力。

同樣的道理,在銷售行業,別人每月10W銷售額的時候,你達到100萬銷售額,這就是你的硬能力。

其次是軟實力,包括閱歷和性格,強大的學習力和資源整合能力。

因為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沒有一個很好的衡量標準,存在著相對的標準,也存在用人單位的偏好。

比如HR,就需要非常強的軟實力,因為你需要和不同的人接觸,在你面試新人時,你需要有一定的眼光和判斷力,才能為公司選擇一些合適的人才。

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職場上是以利益為導向,只要你的長處足夠長,短處對工作沒影響,你就可以最大化你的利益。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3. 跳出職場舒適區,永遠追求第一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舒適區,是指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

在這個區域裡,每個人都會覺得舒服、放鬆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待在舒適區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感覺舒適如意,但這也是最大的壞處,它讓你不思進取,不去尋求改變。

職場上也有舒適區,工作上得心應手,工作內容毫無挑戰,沒有成長空間,這就是職場舒適區

在職場舒適區停留太久,工作能力無法提升,自身的價值降低。當你的工作能力,沒有施展空間,無法把能力轉化為經驗和經歷的時候,你的職場競爭力就會下降。

越是順境的時候越需要警惕,因為順境特別容易讓人麻痺大意,失去鬥志。

我有個大學同學,畢業之後去做紙媒,每天上下班寫寫稿子,比較清閒。當然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清閒,在公司裡奮鬥了兩年,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10點走。爬上了初級領導的崗位。晉升後,把一些雜碎活分配給了下屬,自己整天也沒事幹。每天就是喝茶,坐辦公室。沒想到又過了兩年,紙媒落寞,他也跟著失業了。

順境的時候要警惕,逆境的時候別放棄。

如果說跳出職場舒適區是走向職場晉升之路的第一步,那麼第二步就應該是在工作中,永遠保持一顆追求第一的心態。

在全球最頂尖的營銷戰略家特勞特所寫的《定位》這本書裡,提到一個進入人們心智的方法——成為第一。如果當不了第一,你就得針對已經是第一的產品、政客或人來給自己定位。

那麼在你所在的公司或者團隊,成為第一的好處是,你可以進入領導的心智,讓他在關鍵時刻想到你。

千萬別小看這一點,任何一家公司晉升的名額都很有限,拋開你所擁有的資源不說,你在專業技能上比別人強,這才是晉升的基礎。如果憑藉手段和關係升職,那麼在新的崗位上,如果你拿不出業績,也依然會被降級或辭退。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4.建立自身優勢

假如你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你的工作經驗很少,你所在的團隊裡又有很多老員工。那成為第一這條路就比較漫長,也許需要幾年時間。

那麼,晉升的機會是不是就很渺茫了?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出類拔萃,至少可以讓大家認識你。

發掘一項暫時還沒有被其他人留意的才能。並且在工作中很實用。這項才能可以很簡單,比如製作PPT、做會議記錄或寫作,總之是一項通用技能,能夠讓人眼前一亮。另外,千萬不要影響到本職工作,那樣就會適得其反。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除了你的領導以外,還可以獲得更多人的注意。不過,在你出手前,一定確保你的專業度。

別搞砸了,在同事心中形成壞印象,很難抹去。

舉個例子:曾國藩在京城初為官時,向咸豐皇帝進諫,建議每天舉行“日講”,加強學習。咸豐非常感興趣,命令他詳細解釋。於是曾國藩精心準備講稿,並且畫了一張解釋講堂布局的圖表。不過,曾國藩不擅長畫圖,這張圖畫的相當難看。後來被大臣們傳閱,大家都譏笑他畫圖太陋。

你可以花上一段時間,打磨這項技能,在你沒有十足的把握以前,先不要急著出手。畢竟,這只是你本職工作以外的技能,沒有並不影響你的工作,有的話能夠錦上添花。如果你得到大多數同事的認可,領導對你的印象也不會太差,民心所向,往往都能成事。

"

職場上,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

想要把工作做的更好,但找不到有效的方法。

想要得到同事的信任,卻不知道怎樣才能融入進去。

想要獲得更大的晉升空間,但就是得不到老闆的認可。

不過,我在做管理的12年中,也發現有一少部分人,他們好像自打工作就進入職場快車道。

獲得同事的認可,得到老闆的重用,升職加薪,一路暢通無阻。

他們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好運氣,而是掌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晉升方法。

比如,如何使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有趣;如何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說服領導獲得更多資源;如何抓住關鍵的晉升時機等等。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今天,老韓就結合自身從業12年來的經驗,總結一套從小工到領導的職場晉升祕籍,分享給你。

1.你為什麼要從事現在的工作

你對工作的態度,決定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你對工作的投入程度,決定你職業的高度。

管理學上有一個基本定律叫「不值得定律」:面對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反映出人們一種心理:如果一個人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就會持敷衍了事的態度。

所以,你要先搞清楚為什麼要從事現在的工作。

是把工作當作畢生的事業,還是僅僅當作一個過渡,亦或者只是一個飯碗而已。

我這兩年也負責招聘工作,經常遇到一些候選人,一份工作沒做多久,不是跳槽就是換行。

舉個例子:前兩天面試一個產品經理。

他剛畢業做產品經理的工作。做了半年,發現自己溝通能力強,就跳槽轉去做商務。可是隻做了兩個月,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做產品,就又來應聘產品經理的工作。

我和他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還是有些猶豫,既想做產品又想做商務,根本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在沒有明確自己要做什麼工作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晉升的準備中。

無論如何想清楚,穩定下來,這是你走向晉升之路的基礎。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2.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優勢

認識自己,是在職場上發揮自己最強實力的開始。這也會關係到你日後面對挫折的時候心態調整能力和對信念的堅定度。

自我認識上:綜合判斷自己的學歷、能力,閱歷和性格,能否達到你意向崗位或者職業上某個層次的要求。

學歷是比較直觀的,是進入企業的敲門磚,有一些公司對領導崗位卡的非常嚴格。比如阿里和百度,要求必須是985和211。

學歷是一方面,能力也是一方面,除了最直觀的證書外,不同的職業或崗位對能力的要求不同。比如計算機開發需要加班熬夜;金融需要對數字特別敏感;銷售需要有極強的說服能力等。

能力也分為硬能力和軟實力,什麼意思呢,我具體說一下。

比如,拿自媒體行業為例,在別人還在為閱讀量發愁的時候,你已經寫出過10萬+的文章了,這是你的優勢。在別人寫出10萬+的時候,你已經寫出100萬+的文章,這就是硬實力。

同樣的道理,在銷售行業,別人每月10W銷售額的時候,你達到100萬銷售額,這就是你的硬能力。

其次是軟實力,包括閱歷和性格,強大的學習力和資源整合能力。

因為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沒有一個很好的衡量標準,存在著相對的標準,也存在用人單位的偏好。

比如HR,就需要非常強的軟實力,因為你需要和不同的人接觸,在你面試新人時,你需要有一定的眼光和判斷力,才能為公司選擇一些合適的人才。

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職場上是以利益為導向,只要你的長處足夠長,短處對工作沒影響,你就可以最大化你的利益。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3. 跳出職場舒適區,永遠追求第一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舒適區,是指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

在這個區域裡,每個人都會覺得舒服、放鬆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待在舒適區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感覺舒適如意,但這也是最大的壞處,它讓你不思進取,不去尋求改變。

職場上也有舒適區,工作上得心應手,工作內容毫無挑戰,沒有成長空間,這就是職場舒適區

在職場舒適區停留太久,工作能力無法提升,自身的價值降低。當你的工作能力,沒有施展空間,無法把能力轉化為經驗和經歷的時候,你的職場競爭力就會下降。

越是順境的時候越需要警惕,因為順境特別容易讓人麻痺大意,失去鬥志。

我有個大學同學,畢業之後去做紙媒,每天上下班寫寫稿子,比較清閒。當然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清閒,在公司裡奮鬥了兩年,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10點走。爬上了初級領導的崗位。晉升後,把一些雜碎活分配給了下屬,自己整天也沒事幹。每天就是喝茶,坐辦公室。沒想到又過了兩年,紙媒落寞,他也跟著失業了。

順境的時候要警惕,逆境的時候別放棄。

如果說跳出職場舒適區是走向職場晉升之路的第一步,那麼第二步就應該是在工作中,永遠保持一顆追求第一的心態。

在全球最頂尖的營銷戰略家特勞特所寫的《定位》這本書裡,提到一個進入人們心智的方法——成為第一。如果當不了第一,你就得針對已經是第一的產品、政客或人來給自己定位。

那麼在你所在的公司或者團隊,成為第一的好處是,你可以進入領導的心智,讓他在關鍵時刻想到你。

千萬別小看這一點,任何一家公司晉升的名額都很有限,拋開你所擁有的資源不說,你在專業技能上比別人強,這才是晉升的基礎。如果憑藉手段和關係升職,那麼在新的崗位上,如果你拿不出業績,也依然會被降級或辭退。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4.建立自身優勢

假如你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你的工作經驗很少,你所在的團隊裡又有很多老員工。那成為第一這條路就比較漫長,也許需要幾年時間。

那麼,晉升的機會是不是就很渺茫了?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出類拔萃,至少可以讓大家認識你。

發掘一項暫時還沒有被其他人留意的才能。並且在工作中很實用。這項才能可以很簡單,比如製作PPT、做會議記錄或寫作,總之是一項通用技能,能夠讓人眼前一亮。另外,千萬不要影響到本職工作,那樣就會適得其反。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除了你的領導以外,還可以獲得更多人的注意。不過,在你出手前,一定確保你的專業度。

別搞砸了,在同事心中形成壞印象,很難抹去。

舉個例子:曾國藩在京城初為官時,向咸豐皇帝進諫,建議每天舉行“日講”,加強學習。咸豐非常感興趣,命令他詳細解釋。於是曾國藩精心準備講稿,並且畫了一張解釋講堂布局的圖表。不過,曾國藩不擅長畫圖,這張圖畫的相當難看。後來被大臣們傳閱,大家都譏笑他畫圖太陋。

你可以花上一段時間,打磨這項技能,在你沒有十足的把握以前,先不要急著出手。畢竟,這只是你本職工作以外的技能,沒有並不影響你的工作,有的話能夠錦上添花。如果你得到大多數同事的認可,領導對你的印象也不會太差,民心所向,往往都能成事。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5.培養領導意識

這個簡單說來,你雖然現在還不是領導,但得學會換位思考。有些事情,做起來要考慮領導的感受,以及用領導的角度看問題。

比方說,加班這個事。你的領導也沒有決策權,他也需要聽從老闆的安排。假如最近公司業績很差,老闆讓他來帶動所有人加班。這時候他該怎麼辦?只能硬著頭皮上。手下人雖然有抱怨,好過企業倒閉,大家沒錢賺。

這時候,你就可以起帶頭作用,你主動加班,帶動影響身邊的人,這時候領導一定看得見。

加班在這裡只是舉個例子,更容易理解。也可以是其它的事。

這裡不是教你厚黑學,領導也需要有人幫。領導是通過下屬完成任務的人。他們不可能靠自己就把活幹了。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成為領導信任的人,領導就會把你當成自己人。自然而然,有什麼好事領導都會想到你。

領導會在心裡給所有員工排位,也會不斷評估員工的工作表現,不斷調整他們心中的排位。培養領導意識,能抓住關鍵時機,發現機會,提升自己在領導心中的排位。

"

職場上,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

想要把工作做的更好,但找不到有效的方法。

想要得到同事的信任,卻不知道怎樣才能融入進去。

想要獲得更大的晉升空間,但就是得不到老闆的認可。

不過,我在做管理的12年中,也發現有一少部分人,他們好像自打工作就進入職場快車道。

獲得同事的認可,得到老闆的重用,升職加薪,一路暢通無阻。

他們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好運氣,而是掌握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晉升方法。

比如,如何使枯燥乏味的工作變得有趣;如何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說服領導獲得更多資源;如何抓住關鍵的晉升時機等等。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今天,老韓就結合自身從業12年來的經驗,總結一套從小工到領導的職場晉升祕籍,分享給你。

1.你為什麼要從事現在的工作

你對工作的態度,決定對工作的投入程度;你對工作的投入程度,決定你職業的高度。

管理學上有一個基本定律叫「不值得定律」:面對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反映出人們一種心理:如果一個人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就會持敷衍了事的態度。

所以,你要先搞清楚為什麼要從事現在的工作。

是把工作當作畢生的事業,還是僅僅當作一個過渡,亦或者只是一個飯碗而已。

我這兩年也負責招聘工作,經常遇到一些候選人,一份工作沒做多久,不是跳槽就是換行。

舉個例子:前兩天面試一個產品經理。

他剛畢業做產品經理的工作。做了半年,發現自己溝通能力強,就跳槽轉去做商務。可是隻做了兩個月,發現自己還是喜歡做產品,就又來應聘產品經理的工作。

我和他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還是有些猶豫,既想做產品又想做商務,根本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在沒有明確自己要做什麼工作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晉升的準備中。

無論如何想清楚,穩定下來,這是你走向晉升之路的基礎。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2.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優勢

認識自己,是在職場上發揮自己最強實力的開始。這也會關係到你日後面對挫折的時候心態調整能力和對信念的堅定度。

自我認識上:綜合判斷自己的學歷、能力,閱歷和性格,能否達到你意向崗位或者職業上某個層次的要求。

學歷是比較直觀的,是進入企業的敲門磚,有一些公司對領導崗位卡的非常嚴格。比如阿里和百度,要求必須是985和211。

學歷是一方面,能力也是一方面,除了最直觀的證書外,不同的職業或崗位對能力的要求不同。比如計算機開發需要加班熬夜;金融需要對數字特別敏感;銷售需要有極強的說服能力等。

能力也分為硬能力和軟實力,什麼意思呢,我具體說一下。

比如,拿自媒體行業為例,在別人還在為閱讀量發愁的時候,你已經寫出過10萬+的文章了,這是你的優勢。在別人寫出10萬+的時候,你已經寫出100萬+的文章,這就是硬實力。

同樣的道理,在銷售行業,別人每月10W銷售額的時候,你達到100萬銷售額,這就是你的硬能力。

其次是軟實力,包括閱歷和性格,強大的學習力和資源整合能力。

因為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沒有一個很好的衡量標準,存在著相對的標準,也存在用人單位的偏好。

比如HR,就需要非常強的軟實力,因為你需要和不同的人接觸,在你面試新人時,你需要有一定的眼光和判斷力,才能為公司選擇一些合適的人才。

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職場上是以利益為導向,只要你的長處足夠長,短處對工作沒影響,你就可以最大化你的利益。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3. 跳出職場舒適區,永遠追求第一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舒適區,是指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

在這個區域裡,每個人都會覺得舒服、放鬆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待在舒適區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感覺舒適如意,但這也是最大的壞處,它讓你不思進取,不去尋求改變。

職場上也有舒適區,工作上得心應手,工作內容毫無挑戰,沒有成長空間,這就是職場舒適區

在職場舒適區停留太久,工作能力無法提升,自身的價值降低。當你的工作能力,沒有施展空間,無法把能力轉化為經驗和經歷的時候,你的職場競爭力就會下降。

越是順境的時候越需要警惕,因為順境特別容易讓人麻痺大意,失去鬥志。

我有個大學同學,畢業之後去做紙媒,每天上下班寫寫稿子,比較清閒。當然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清閒,在公司裡奮鬥了兩年,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10點走。爬上了初級領導的崗位。晉升後,把一些雜碎活分配給了下屬,自己整天也沒事幹。每天就是喝茶,坐辦公室。沒想到又過了兩年,紙媒落寞,他也跟著失業了。

順境的時候要警惕,逆境的時候別放棄。

如果說跳出職場舒適區是走向職場晉升之路的第一步,那麼第二步就應該是在工作中,永遠保持一顆追求第一的心態。

在全球最頂尖的營銷戰略家特勞特所寫的《定位》這本書裡,提到一個進入人們心智的方法——成為第一。如果當不了第一,你就得針對已經是第一的產品、政客或人來給自己定位。

那麼在你所在的公司或者團隊,成為第一的好處是,你可以進入領導的心智,讓他在關鍵時刻想到你。

千萬別小看這一點,任何一家公司晉升的名額都很有限,拋開你所擁有的資源不說,你在專業技能上比別人強,這才是晉升的基礎。如果憑藉手段和關係升職,那麼在新的崗位上,如果你拿不出業績,也依然會被降級或辭退。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4.建立自身優勢

假如你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你的工作經驗很少,你所在的團隊裡又有很多老員工。那成為第一這條路就比較漫長,也許需要幾年時間。

那麼,晉升的機會是不是就很渺茫了?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出類拔萃,至少可以讓大家認識你。

發掘一項暫時還沒有被其他人留意的才能。並且在工作中很實用。這項才能可以很簡單,比如製作PPT、做會議記錄或寫作,總之是一項通用技能,能夠讓人眼前一亮。另外,千萬不要影響到本職工作,那樣就會適得其反。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除了你的領導以外,還可以獲得更多人的注意。不過,在你出手前,一定確保你的專業度。

別搞砸了,在同事心中形成壞印象,很難抹去。

舉個例子:曾國藩在京城初為官時,向咸豐皇帝進諫,建議每天舉行“日講”,加強學習。咸豐非常感興趣,命令他詳細解釋。於是曾國藩精心準備講稿,並且畫了一張解釋講堂布局的圖表。不過,曾國藩不擅長畫圖,這張圖畫的相當難看。後來被大臣們傳閱,大家都譏笑他畫圖太陋。

你可以花上一段時間,打磨這項技能,在你沒有十足的把握以前,先不要急著出手。畢竟,這只是你本職工作以外的技能,沒有並不影響你的工作,有的話能夠錦上添花。如果你得到大多數同事的認可,領導對你的印象也不會太差,民心所向,往往都能成事。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5.培養領導意識

這個簡單說來,你雖然現在還不是領導,但得學會換位思考。有些事情,做起來要考慮領導的感受,以及用領導的角度看問題。

比方說,加班這個事。你的領導也沒有決策權,他也需要聽從老闆的安排。假如最近公司業績很差,老闆讓他來帶動所有人加班。這時候他該怎麼辦?只能硬著頭皮上。手下人雖然有抱怨,好過企業倒閉,大家沒錢賺。

這時候,你就可以起帶頭作用,你主動加班,帶動影響身邊的人,這時候領導一定看得見。

加班在這裡只是舉個例子,更容易理解。也可以是其它的事。

這裡不是教你厚黑學,領導也需要有人幫。領導是通過下屬完成任務的人。他們不可能靠自己就把活幹了。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成為領導信任的人,領導就會把你當成自己人。自然而然,有什麼好事領導都會想到你。

領導會在心裡給所有員工排位,也會不斷評估員工的工作表現,不斷調整他們心中的排位。培養領導意識,能抓住關鍵時機,發現機會,提升自己在領導心中的排位。

職場人士,如何打造職場晉升力?

總結下來,想要成為領導,就先像領導一樣思考,抓住關鍵問題。然後,認知自己,發揮自己的優勢,解決關鍵問題。最後,跳出職場舒適區,爭做第一,搶佔領導和同事的心智。這樣你就會進入職場快車道,離升職和加薪也就不遠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