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大積極推進人才留吉工作'

"

“沒有國家的公費師範生政策,沒有母校的培養,就沒有今天的我。畢業了,我當然要留在吉林、建設家鄉。”坐在東北師範大學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會議室內,政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5級公費師範生劉強堅定地說。

自立自強,這是很多師生對劉強的評價。劉強來自四平市農村,母親長年身體不好,父親靠收廢品支撐著整個家庭。靠著好心人的捐款,劉強考上了東北師大。“得知學校有公費師範生政策,我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劉強說,這樣自己不僅上學不花錢,每個月國家還補助600元生活費。4年裡,劉強各科成績在年級都堪稱優秀。黨的十九大以來,他以本科生的身份自發宣講十九大精神,引起很大反響,並因此獲得了全國“最美大學生”和“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稱號。今年畢業後,他留在省內工作,簽約東北師大附中。“是母校培養了我。在學校學習的這幾年,學校對我的教育和影響使我堅定留在母校所在的這個城市,繼續傳承東師精神,教書育人。”劉強說。

留在吉林,建設家鄉。在東北師大畢業生中這樣的選擇越來越多。學校2018屆外語學院畢業生王華一放棄了外交部的招聘機會,堅守著心中那顆教書育人的夢想,選擇在吉林這片熱土上繼續“傳道授業解惑”,成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這片熱土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應該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為家鄉作些貢獻。”王華一激動地說。

學校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李亞員介紹,東北師大每年大約能吸引3500名學生在吉林省就業和讀研,約佔每屆畢業生人數的50%。近幾年留省就業的學生比例一直在增加,意願也在增強。為了助力學生更好地留在吉林就業,學校推出了多項舉措。一是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把吉林省的情況更好地通過《就業指導課程》傳遞給學生。二是加大對吉林省的就業市場開發力度,每年組織20餘人次工作人員赴省內各地邀請企業到東北師大招聘。三是建立留省就業長效機制。與省教育廳簽署共建教師教育創新試驗區合作協議,建立“師範大學—地方政府—中小學校”合作(簡稱UGS)的就業實習基地。目前,省內實驗區有18個,涵蓋基地學校73所;與長春市人社局、教育局聯合開展“強師計劃”;通化市人社局聯合開展“千名學子歸巢計劃”;常年組織“名校名企行”活動,帶領學生了解省內各行業單位的發展情況和用人需求。四是搭建學生留省就業平臺,在“全國高校畢業生教育人才招聘會”現場,專門設置“吉林館”,吸引畢業生留省就業,投身吉林,建設吉林。

為有效開展就業創業工作,2018年,東北師大堅持“內合外聯”戰略,聯合東北地區28所高師院校成立了就業工作協作體,連續16年成功舉辦“東北高師聯合供需洽談會”。2015年,教育部將此招聘會由“東北教育人才集散地”升級為“全國教育人才專業市場”,目前招聘會已成為全國教育行業人才雙選的重要平臺。2017年,學校聯合省內11所高等院校成立了長春淨月大學城就業創業聯合體,建立了覆蓋全行業的校內外就業協同機制。以全國高校畢業生教育人才招聘會為例,共有來自全國28個省(市、區)212個城市的1000家用人單位參加,提供崗位3.95萬餘個。招聘會以“紮根吉林、立足教育、振興東北、輻射全國”為主線,其中東北地區用人單位495家,佔總數的49%;吉林省用人單位287家,佔東北地區的58%。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