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超5200名董高監離職 年薪400萬留不住人

“在無數個艱難時刻,都不離不棄陪著老闆打江山。”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都是這樣一步步“上位”的。很顯然,高管對於上市公司舉足輕重,很小的一個變動甚至能左右公司股價是跌還是漲。

令人意外的是今年以來,A股上司公司的高管們變動十分頻繁。據本報記者統計,截至昨日,今年已經有超過5200名高管離職。有上市公司年薪高達400萬元,卻仍留不住決心出走的高管。

今年有5200餘名董高監離職

昨日盤後,ST雲維發佈了一則高管辭職的公告。據披露,公司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陳雲寶先生的辭職報告。根據相關規定,鑑於陳雲寶因個人原因,本人提出申請辭去職務,公司董事會同意免去其擔任的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自此後,陳雲寶不在公司擔任其他職務。

本報記者查詢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陳雲寶於2013年1月24日入職ST雲維,截至目前已任職超過6年的時間,去年其年薪為25.75萬元。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事實上,A股市場上,像ST雲維這樣在今年這5個多月的時間內僅一名董高監離職的還是少數。據本報記者統計,今年1月1日至昨日,兩市共有5227名董高監離職,涉及1847家上市公司。在這些企業中,有315家A股董監高離職人數超過(含)5人;其中,有75家董監高離職人數甚至多於10人。

離職人數最多的則是登海種業,今年以來,共計20位董高監離職,其中擁有公司股份的董事就有11位。

一個好的公司勢必是“民心所向”的,業績不佳的企業則反之,大批人才流失就成了必然。登海種業的業績確實如企業人才一樣“流失嚴重”。據其2018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1億元,同比下降5.3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53萬元,同比下降80.49%。今年一季度,登海種業的業績照樣沒有好轉,公司營收與淨利潤仍然雙雙下降。不過,對於董高監大批量離職的事情,登海種業此前給出了不同的解釋,稱是因為管理層換屆,為了實現高管年輕化。

除了登海種業外,泛海控股、龍泉股份、奧賽康、大商股份、華安證券、ST準油、中公教育、天科股份、ST天業、梅雁吉祥、中聯重科、亞廈股份、中原特鋼、和科達等超過(含)15家企業董高監離職。這些個股去年的業績表現大多也不盡如人意,有9家去年淨利潤都同比大跌,跌幅最甚的為龍泉股份,2018年全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9461.53萬元,同比大跌逾270%。

因為強壓有高管年薪百萬仍辭職

與此同時,離職日期在今年1月1日至5月21日之間的上市公司董事長也高達231位。

寶塔實業5月20日晚間發佈公告,董事會於當日收到董事長鄭小將、獨立董事張文君、董事會祕書兼副總經理柏志偉的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三人在同一天選擇辭職。此外,普路通的董事長陳書智、海峽環保的董事長陳秉宏也均在5月20日離任。

更令人意外的是,有上市公司給的報酬並不少,卻仍擋不住董高監辭職的腳步。如泛海控股的餘政,公司今年2月22日發佈的公告顯示,餘政自此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而在此之前,餘政2016年在泛海控股拿到的年薪就有1374.23萬元,領跑兩市。“這種情況顯然是公司內部管理人員的變動導致的,但今年也確實有上市公司職工監事在年薪超400萬元的情況下也依然辭職,並同時不在上市公司擔任其他工作的情況出現。”有業內人士說道。

對於董高監頻繁變動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稱,在監管層嚴抓的大背景下,一旦上市公司被查出事,公司相關高管就要承擔相應責任。因此,有的公司高管雖然拿高薪酬,但在責任的壓力下還是會選擇辭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