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汽車 無人駕駛 奔馳 上海 車叫獸Pro 2019-09-16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和一些奔馳車型一樣,Model 3也是“懷擋”設計,換擋就在方向盤右側後面的撥杆,往下一撥,就掛上了D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的視線是一直保持在前方和你的方向盤上的,非常簡單好操作。好了,出發!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和一些奔馳車型一樣,Model 3也是“懷擋”設計,換擋就在方向盤右側後面的撥杆,往下一撥,就掛上了D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的視線是一直保持在前方和你的方向盤上的,非常簡單好操作。好了,出發!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我試駕的車型是四驅長續航版,指導價43.99萬元,工信部續航里程590公里,實際續航當然也得根據駕駛情況,一般在城市中駕駛(開啟空調的情況下),500公里左右續航我想是沒有問題的。其他重要數據如下: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和一些奔馳車型一樣,Model 3也是“懷擋”設計,換擋就在方向盤右側後面的撥杆,往下一撥,就掛上了D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的視線是一直保持在前方和你的方向盤上的,非常簡單好操作。好了,出發!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我試駕的車型是四驅長續航版,指導價43.99萬元,工信部續航里程590公里,實際續航當然也得根據駕駛情況,一般在城市中駕駛(開啟空調的情況下),500公里左右續航我想是沒有問題的。其他重要數據如下: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上高速後,向下連續撥動兩次換擋撥杆,即可打開Autopilot,目前的Model 3上的Autopilot共有以下功能(標配):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和一些奔馳車型一樣,Model 3也是“懷擋”設計,換擋就在方向盤右側後面的撥杆,往下一撥,就掛上了D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的視線是一直保持在前方和你的方向盤上的,非常簡單好操作。好了,出發!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我試駕的車型是四驅長續航版,指導價43.99萬元,工信部續航里程590公里,實際續航當然也得根據駕駛情況,一般在城市中駕駛(開啟空調的情況下),500公里左右續航我想是沒有問題的。其他重要數據如下: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上高速後,向下連續撥動兩次換擋撥杆,即可打開Autopilot,目前的Model 3上的Autopilot共有以下功能(標配):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以上功能在整個體驗過程都發揮得非常穩定之外,可圈可點的是,在車道線清晰的彎道中,Model 3也能非常穩定地自己轉彎,而不是以前車為全部依據。遇到前方慢車打算變道的時候,只需要打個方向燈,它就會“伺機而動”,在和後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後,才會做變道動作,而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後方來車突然加速,它也會“機智”地回到原車道再等待合適的機會。並且能夠非常簡單、迅速地通過方向盤右側的“球狀”按鈕,來調節Autopilot的車速(車速會根據開啟時識別到的路邊限速標識作為起始值)和跟車距離(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距離不是以長度為單位,而是以當下時速和前車間隔的時間來衡量的)。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和一些奔馳車型一樣,Model 3也是“懷擋”設計,換擋就在方向盤右側後面的撥杆,往下一撥,就掛上了D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的視線是一直保持在前方和你的方向盤上的,非常簡單好操作。好了,出發!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我試駕的車型是四驅長續航版,指導價43.99萬元,工信部續航里程590公里,實際續航當然也得根據駕駛情況,一般在城市中駕駛(開啟空調的情況下),500公里左右續航我想是沒有問題的。其他重要數據如下: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上高速後,向下連續撥動兩次換擋撥杆,即可打開Autopilot,目前的Model 3上的Autopilot共有以下功能(標配):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以上功能在整個體驗過程都發揮得非常穩定之外,可圈可點的是,在車道線清晰的彎道中,Model 3也能非常穩定地自己轉彎,而不是以前車為全部依據。遇到前方慢車打算變道的時候,只需要打個方向燈,它就會“伺機而動”,在和後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後,才會做變道動作,而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後方來車突然加速,它也會“機智”地回到原車道再等待合適的機會。並且能夠非常簡單、迅速地通過方向盤右側的“球狀”按鈕,來調節Autopilot的車速(車速會根據開啟時識別到的路邊限速標識作為起始值)和跟車距離(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距離不是以長度為單位,而是以當下時速和前車間隔的時間來衡量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整個體驗過程中,一開始Autopilot介入後,我還是個“死死握住方向盤的保守派”,到後來,我只是雙手輕扶方向盤完完全全信任它,這個過程非常奇妙。Model 3“帶著”我回到上海展廳之後,我的疲勞感只有平時開車的20%,這種愉悅度比任何數據、語言都要更具說服力,而這個愉悅還不包括Model 3紮實的操控感和輕而易舉的提速體驗!沒錯了,和多年前我第一次從諾基亞用到了蘋果的感受非常相似,說是顛覆也不為過。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和一些奔馳車型一樣,Model 3也是“懷擋”設計,換擋就在方向盤右側後面的撥杆,往下一撥,就掛上了D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的視線是一直保持在前方和你的方向盤上的,非常簡單好操作。好了,出發!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我試駕的車型是四驅長續航版,指導價43.99萬元,工信部續航里程590公里,實際續航當然也得根據駕駛情況,一般在城市中駕駛(開啟空調的情況下),500公里左右續航我想是沒有問題的。其他重要數據如下: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上高速後,向下連續撥動兩次換擋撥杆,即可打開Autopilot,目前的Model 3上的Autopilot共有以下功能(標配):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以上功能在整個體驗過程都發揮得非常穩定之外,可圈可點的是,在車道線清晰的彎道中,Model 3也能非常穩定地自己轉彎,而不是以前車為全部依據。遇到前方慢車打算變道的時候,只需要打個方向燈,它就會“伺機而動”,在和後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後,才會做變道動作,而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後方來車突然加速,它也會“機智”地回到原車道再等待合適的機會。並且能夠非常簡單、迅速地通過方向盤右側的“球狀”按鈕,來調節Autopilot的車速(車速會根據開啟時識別到的路邊限速標識作為起始值)和跟車距離(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距離不是以長度為單位,而是以當下時速和前車間隔的時間來衡量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整個體驗過程中,一開始Autopilot介入後,我還是個“死死握住方向盤的保守派”,到後來,我只是雙手輕扶方向盤完完全全信任它,這個過程非常奇妙。Model 3“帶著”我回到上海展廳之後,我的疲勞感只有平時開車的20%,這種愉悅度比任何數據、語言都要更具說服力,而這個愉悅還不包括Model 3紮實的操控感和輕而易舉的提速體驗!沒錯了,和多年前我第一次從諾基亞用到了蘋果的感受非常相似,說是顛覆也不為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門上有兩個開啟按鈕,一個是電子,一個是機械的,機械的是在車完全沒電時應急用)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和一些奔馳車型一樣,Model 3也是“懷擋”設計,換擋就在方向盤右側後面的撥杆,往下一撥,就掛上了D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的視線是一直保持在前方和你的方向盤上的,非常簡單好操作。好了,出發!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我試駕的車型是四驅長續航版,指導價43.99萬元,工信部續航里程590公里,實際續航當然也得根據駕駛情況,一般在城市中駕駛(開啟空調的情況下),500公里左右續航我想是沒有問題的。其他重要數據如下: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上高速後,向下連續撥動兩次換擋撥杆,即可打開Autopilot,目前的Model 3上的Autopilot共有以下功能(標配):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以上功能在整個體驗過程都發揮得非常穩定之外,可圈可點的是,在車道線清晰的彎道中,Model 3也能非常穩定地自己轉彎,而不是以前車為全部依據。遇到前方慢車打算變道的時候,只需要打個方向燈,它就會“伺機而動”,在和後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後,才會做變道動作,而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後方來車突然加速,它也會“機智”地回到原車道再等待合適的機會。並且能夠非常簡單、迅速地通過方向盤右側的“球狀”按鈕,來調節Autopilot的車速(車速會根據開啟時識別到的路邊限速標識作為起始值)和跟車距離(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距離不是以長度為單位,而是以當下時速和前車間隔的時間來衡量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整個體驗過程中,一開始Autopilot介入後,我還是個“死死握住方向盤的保守派”,到後來,我只是雙手輕扶方向盤完完全全信任它,這個過程非常奇妙。Model 3“帶著”我回到上海展廳之後,我的疲勞感只有平時開車的20%,這種愉悅度比任何數據、語言都要更具說服力,而這個愉悅還不包括Model 3紮實的操控感和輕而易舉的提速體驗!沒錯了,和多年前我第一次從諾基亞用到了蘋果的感受非常相似,說是顛覆也不為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門上有兩個開啟按鈕,一個是電子,一個是機械的,機械的是在車完全沒電時應急用)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最後,再說說不少人關心的充電問題,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快充1小時,慢充10小時,當天試駕我們到達午餐地點後,便把車停在了特斯拉超充站進行充電,充電是通過特斯拉APP掃描超充車位上方的二維碼,便能夠得到一個密碼來解鎖地鎖。把車停到車位上,插上電,就轉身去午餐了。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和一些奔馳車型一樣,Model 3也是“懷擋”設計,換擋就在方向盤右側後面的撥杆,往下一撥,就掛上了D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的視線是一直保持在前方和你的方向盤上的,非常簡單好操作。好了,出發!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我試駕的車型是四驅長續航版,指導價43.99萬元,工信部續航里程590公里,實際續航當然也得根據駕駛情況,一般在城市中駕駛(開啟空調的情況下),500公里左右續航我想是沒有問題的。其他重要數據如下: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上高速後,向下連續撥動兩次換擋撥杆,即可打開Autopilot,目前的Model 3上的Autopilot共有以下功能(標配):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以上功能在整個體驗過程都發揮得非常穩定之外,可圈可點的是,在車道線清晰的彎道中,Model 3也能非常穩定地自己轉彎,而不是以前車為全部依據。遇到前方慢車打算變道的時候,只需要打個方向燈,它就會“伺機而動”,在和後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後,才會做變道動作,而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後方來車突然加速,它也會“機智”地回到原車道再等待合適的機會。並且能夠非常簡單、迅速地通過方向盤右側的“球狀”按鈕,來調節Autopilot的車速(車速會根據開啟時識別到的路邊限速標識作為起始值)和跟車距離(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距離不是以長度為單位,而是以當下時速和前車間隔的時間來衡量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整個體驗過程中,一開始Autopilot介入後,我還是個“死死握住方向盤的保守派”,到後來,我只是雙手輕扶方向盤完完全全信任它,這個過程非常奇妙。Model 3“帶著”我回到上海展廳之後,我的疲勞感只有平時開車的20%,這種愉悅度比任何數據、語言都要更具說服力,而這個愉悅還不包括Model 3紮實的操控感和輕而易舉的提速體驗!沒錯了,和多年前我第一次從諾基亞用到了蘋果的感受非常相似,說是顛覆也不為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門上有兩個開啟按鈕,一個是電子,一個是機械的,機械的是在車完全沒電時應急用)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最後,再說說不少人關心的充電問題,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快充1小時,慢充10小時,當天試駕我們到達午餐地點後,便把車停在了特斯拉超充站進行充電,充電是通過特斯拉APP掃描超充車位上方的二維碼,便能夠得到一個密碼來解鎖地鎖。把車停到車位上,插上電,就轉身去午餐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午餐時間大約不足1.5小時,充電前11:52的續航為360公里↓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和一些奔馳車型一樣,Model 3也是“懷擋”設計,換擋就在方向盤右側後面的撥杆,往下一撥,就掛上了D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的視線是一直保持在前方和你的方向盤上的,非常簡單好操作。好了,出發!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我試駕的車型是四驅長續航版,指導價43.99萬元,工信部續航里程590公里,實際續航當然也得根據駕駛情況,一般在城市中駕駛(開啟空調的情況下),500公里左右續航我想是沒有問題的。其他重要數據如下: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上高速後,向下連續撥動兩次換擋撥杆,即可打開Autopilot,目前的Model 3上的Autopilot共有以下功能(標配):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以上功能在整個體驗過程都發揮得非常穩定之外,可圈可點的是,在車道線清晰的彎道中,Model 3也能非常穩定地自己轉彎,而不是以前車為全部依據。遇到前方慢車打算變道的時候,只需要打個方向燈,它就會“伺機而動”,在和後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後,才會做變道動作,而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後方來車突然加速,它也會“機智”地回到原車道再等待合適的機會。並且能夠非常簡單、迅速地通過方向盤右側的“球狀”按鈕,來調節Autopilot的車速(車速會根據開啟時識別到的路邊限速標識作為起始值)和跟車距離(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距離不是以長度為單位,而是以當下時速和前車間隔的時間來衡量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整個體驗過程中,一開始Autopilot介入後,我還是個“死死握住方向盤的保守派”,到後來,我只是雙手輕扶方向盤完完全全信任它,這個過程非常奇妙。Model 3“帶著”我回到上海展廳之後,我的疲勞感只有平時開車的20%,這種愉悅度比任何數據、語言都要更具說服力,而這個愉悅還不包括Model 3紮實的操控感和輕而易舉的提速體驗!沒錯了,和多年前我第一次從諾基亞用到了蘋果的感受非常相似,說是顛覆也不為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門上有兩個開啟按鈕,一個是電子,一個是機械的,機械的是在車完全沒電時應急用)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最後,再說說不少人關心的充電問題,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快充1小時,慢充10小時,當天試駕我們到達午餐地點後,便把車停在了特斯拉超充站進行充電,充電是通過特斯拉APP掃描超充車位上方的二維碼,便能夠得到一個密碼來解鎖地鎖。把車停到車位上,插上電,就轉身去午餐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午餐時間大約不足1.5小時,充電前11:52的續航為360公里↓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充完電後,13:33分我們獲得了479公里續航重新上路,按照現如今一線城市的特斯拉超充樁的數量和覆蓋度,大家的充電焦慮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得到不錯的緩解。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和一些奔馳車型一樣,Model 3也是“懷擋”設計,換擋就在方向盤右側後面的撥杆,往下一撥,就掛上了D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的視線是一直保持在前方和你的方向盤上的,非常簡單好操作。好了,出發!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我試駕的車型是四驅長續航版,指導價43.99萬元,工信部續航里程590公里,實際續航當然也得根據駕駛情況,一般在城市中駕駛(開啟空調的情況下),500公里左右續航我想是沒有問題的。其他重要數據如下: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上高速後,向下連續撥動兩次換擋撥杆,即可打開Autopilot,目前的Model 3上的Autopilot共有以下功能(標配):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以上功能在整個體驗過程都發揮得非常穩定之外,可圈可點的是,在車道線清晰的彎道中,Model 3也能非常穩定地自己轉彎,而不是以前車為全部依據。遇到前方慢車打算變道的時候,只需要打個方向燈,它就會“伺機而動”,在和後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後,才會做變道動作,而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後方來車突然加速,它也會“機智”地回到原車道再等待合適的機會。並且能夠非常簡單、迅速地通過方向盤右側的“球狀”按鈕,來調節Autopilot的車速(車速會根據開啟時識別到的路邊限速標識作為起始值)和跟車距離(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距離不是以長度為單位,而是以當下時速和前車間隔的時間來衡量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整個體驗過程中,一開始Autopilot介入後,我還是個“死死握住方向盤的保守派”,到後來,我只是雙手輕扶方向盤完完全全信任它,這個過程非常奇妙。Model 3“帶著”我回到上海展廳之後,我的疲勞感只有平時開車的20%,這種愉悅度比任何數據、語言都要更具說服力,而這個愉悅還不包括Model 3紮實的操控感和輕而易舉的提速體驗!沒錯了,和多年前我第一次從諾基亞用到了蘋果的感受非常相似,說是顛覆也不為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門上有兩個開啟按鈕,一個是電子,一個是機械的,機械的是在車完全沒電時應急用)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最後,再說說不少人關心的充電問題,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快充1小時,慢充10小時,當天試駕我們到達午餐地點後,便把車停在了特斯拉超充站進行充電,充電是通過特斯拉APP掃描超充車位上方的二維碼,便能夠得到一個密碼來解鎖地鎖。把車停到車位上,插上電,就轉身去午餐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午餐時間大約不足1.5小時,充電前11:52的續航為360公里↓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充完電後,13:33分我們獲得了479公里續航重新上路,按照現如今一線城市的特斯拉超充樁的數量和覆蓋度,大家的充電焦慮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得到不錯的緩解。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彩蛋

在駕駛過程中,Model 3的方向盤給我感覺非常輕盈,這對於不少女性車主來說非常友好(當然,方向盤的力度是可調節的)。而這!還不是這個方向盤給我的最大驚喜!特斯拉的“彩蛋”界面中,可進入卡丁車遊戲,而這個遊戲,竟然是可以通過方向盤來!操!控!的!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和一些奔馳車型一樣,Model 3也是“懷擋”設計,換擋就在方向盤右側後面的撥杆,往下一撥,就掛上了D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的視線是一直保持在前方和你的方向盤上的,非常簡單好操作。好了,出發!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我試駕的車型是四驅長續航版,指導價43.99萬元,工信部續航里程590公里,實際續航當然也得根據駕駛情況,一般在城市中駕駛(開啟空調的情況下),500公里左右續航我想是沒有問題的。其他重要數據如下: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上高速後,向下連續撥動兩次換擋撥杆,即可打開Autopilot,目前的Model 3上的Autopilot共有以下功能(標配):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以上功能在整個體驗過程都發揮得非常穩定之外,可圈可點的是,在車道線清晰的彎道中,Model 3也能非常穩定地自己轉彎,而不是以前車為全部依據。遇到前方慢車打算變道的時候,只需要打個方向燈,它就會“伺機而動”,在和後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後,才會做變道動作,而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後方來車突然加速,它也會“機智”地回到原車道再等待合適的機會。並且能夠非常簡單、迅速地通過方向盤右側的“球狀”按鈕,來調節Autopilot的車速(車速會根據開啟時識別到的路邊限速標識作為起始值)和跟車距離(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距離不是以長度為單位,而是以當下時速和前車間隔的時間來衡量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整個體驗過程中,一開始Autopilot介入後,我還是個“死死握住方向盤的保守派”,到後來,我只是雙手輕扶方向盤完完全全信任它,這個過程非常奇妙。Model 3“帶著”我回到上海展廳之後,我的疲勞感只有平時開車的20%,這種愉悅度比任何數據、語言都要更具說服力,而這個愉悅還不包括Model 3紮實的操控感和輕而易舉的提速體驗!沒錯了,和多年前我第一次從諾基亞用到了蘋果的感受非常相似,說是顛覆也不為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門上有兩個開啟按鈕,一個是電子,一個是機械的,機械的是在車完全沒電時應急用)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最後,再說說不少人關心的充電問題,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快充1小時,慢充10小時,當天試駕我們到達午餐地點後,便把車停在了特斯拉超充站進行充電,充電是通過特斯拉APP掃描超充車位上方的二維碼,便能夠得到一個密碼來解鎖地鎖。把車停到車位上,插上電,就轉身去午餐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午餐時間大約不足1.5小時,充電前11:52的續航為360公里↓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充完電後,13:33分我們獲得了479公里續航重新上路,按照現如今一線城市的特斯拉超充樁的數量和覆蓋度,大家的充電焦慮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得到不錯的緩解。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彩蛋

在駕駛過程中,Model 3的方向盤給我感覺非常輕盈,這對於不少女性車主來說非常友好(當然,方向盤的力度是可調節的)。而這!還不是這個方向盤給我的最大驚喜!特斯拉的“彩蛋”界面中,可進入卡丁車遊戲,而這個遊戲,竟然是可以通過方向盤來!操!控!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

不久前,本馬力很榮幸地收到特斯拉的邀請,前往體驗特斯拉Model 3。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說是“體驗”而不是“試駕”呢?因為全程我真正“開”它的時間真的很少,甚至可以說,這是本人的編輯生涯參加過的最最輕鬆的一次試駕活動,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斯拉那套頗負盛名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為我服務。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這裡我先給大家透個底,日常生活中我是連定速巡航都懶得使用的保守派,一來是因為我更熱愛自己去駕駛、去掌控,二來是因為我討厭那些結果可能不受我控制的事兒,而家用車上的自動駕駛現狀和階段,我並不看好(畢竟在某次試駕某品牌某號稱達到L3自動駕駛級別的車型時,在彎道跟車時就突然徑直往前加速,當時我立刻踩剎車打方向接管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後來想了想,應該是這麼個邏輯:它的自動跟車識別到前車消失在彎道中時,誤判前車直線加速消失了,所以才提速“衝刺”打算跟上,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但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嗯,這或許就是真香定律吧。

試駕當天的路線是從特斯拉上海展廳開到蘇州金雞湖畔,在特斯拉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仔細“解鎖”了關於特斯拉的OTA升級、Autopilot如何使用,以及超充樁的正確打開方式後,坐進車裡還是被Model 3不同於傳統車型新鮮感“撓”了一臉: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特斯拉的進入方式,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用一張和信用卡一樣的卡片車鑰匙刷一刷B柱區域,就能解鎖車輛(甚至連這張卡片都不需要,可以直接用特斯拉APP解鎖車輛)。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進入車內後,要啟動它,還得將這張卡片放在前排杯架後方的感應區域(否則是開不走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內物理按鍵非常少,甚至方向盤上也只有兩個“球狀”按鈕,乍一看非常“荒涼”……而所有功能幾乎都在那快15英寸觸控屏上了。剛坐進車中還不適應,但其實一天下來,再坐回自己的車裡,又有些看不慣自己車上四處的按鍵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物理按鍵少之外,車上的全景玻璃車窗也給了我全新的觀感,以及一整天駕駛過程中非常明快的視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和一些奔馳車型一樣,Model 3也是“懷擋”設計,換擋就在方向盤右側後面的撥杆,往下一撥,就掛上了D擋,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的視線是一直保持在前方和你的方向盤上的,非常簡單好操作。好了,出發!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我試駕的車型是四驅長續航版,指導價43.99萬元,工信部續航里程590公里,實際續航當然也得根據駕駛情況,一般在城市中駕駛(開啟空調的情況下),500公里左右續航我想是沒有問題的。其他重要數據如下: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上高速後,向下連續撥動兩次換擋撥杆,即可打開Autopilot,目前的Model 3上的Autopilot共有以下功能(標配):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以上功能在整個體驗過程都發揮得非常穩定之外,可圈可點的是,在車道線清晰的彎道中,Model 3也能非常穩定地自己轉彎,而不是以前車為全部依據。遇到前方慢車打算變道的時候,只需要打個方向燈,它就會“伺機而動”,在和後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後,才會做變道動作,而在這個時候,如果有後方來車突然加速,它也會“機智”地回到原車道再等待合適的機會。並且能夠非常簡單、迅速地通過方向盤右側的“球狀”按鈕,來調節Autopilot的車速(車速會根據開啟時識別到的路邊限速標識作為起始值)和跟車距離(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距離不是以長度為單位,而是以當下時速和前車間隔的時間來衡量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整個體驗過程中,一開始Autopilot介入後,我還是個“死死握住方向盤的保守派”,到後來,我只是雙手輕扶方向盤完完全全信任它,這個過程非常奇妙。Model 3“帶著”我回到上海展廳之後,我的疲勞感只有平時開車的20%,這種愉悅度比任何數據、語言都要更具說服力,而這個愉悅還不包括Model 3紮實的操控感和輕而易舉的提速體驗!沒錯了,和多年前我第一次從諾基亞用到了蘋果的感受非常相似,說是顛覆也不為過。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車門上有兩個開啟按鈕,一個是電子,一個是機械的,機械的是在車完全沒電時應急用)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最後,再說說不少人關心的充電問題,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快充1小時,慢充10小時,當天試駕我們到達午餐地點後,便把車停在了特斯拉超充站進行充電,充電是通過特斯拉APP掃描超充車位上方的二維碼,便能夠得到一個密碼來解鎖地鎖。把車停到車位上,插上電,就轉身去午餐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午餐時間大約不足1.5小時,充電前11:52的續航為360公里↓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充完電後,13:33分我們獲得了479公里續航重新上路,按照現如今一線城市的特斯拉超充樁的數量和覆蓋度,大家的充電焦慮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得到不錯的緩解。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彩蛋

在駕駛過程中,Model 3的方向盤給我感覺非常輕盈,這對於不少女性車主來說非常友好(當然,方向盤的力度是可調節的)。而這!還不是這個方向盤給我的最大驚喜!特斯拉的“彩蛋”界面中,可進入卡丁車遊戲,而這個遊戲,竟然是可以通過方向盤來!操!控!的!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試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之後,我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原來……有錢人的快樂……我真的想象不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