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一點,更貼近生活

陶淵明 讀書 趙樸初 子墨微文學 2019-06-22
俗一點,更貼近生活

文字 子墨

圖片 網絡

日間吃茶,有了茶趣;晚間讀書,有了靜氣,深諳人間滋味,細品生活,粗茶淡飯永遠是最好。

約朋友吃飯,朋友說,現在流行吃家常菜。是啊,普通的味道,樸實的做工,這樣才適合普通人品嚐,也貼近日常。

遠離了燈紅酒綠,在一個小巷子裡,打一頓牙祭,也算是逍遙自在。小小的飯館藏在深巷裡,甚至沒什麼車流,僻靜反而有了點脫俗的感覺。

俗一點,更貼近生活

我對於吃飯,主要看的還是環境,乾淨整潔就行,讓人迷醉的感覺還是不喜歡的。幾張桌子,軟軟的時光,與友人輕輕交談著,客人不多,夥計偶爾玩玩手機,老闆則一個人一瓶啤酒坐在角落裡想著心事。

播放的音樂很輕,環繞著,背景是舒緩的。想必現在喝酒的人也少了,沒有嘈雜聲,勸酒的也少了,幾乎都在輕輕鬆鬆的交談,這應該是一種生活的改變,變得平實而美好了。

樸實的、習慣的事情不可能隨意被改變,開心還是應該向尋常裡去尋找,在百姓的生活中,千萬縷愁緒,遇見一個簡單的喜歡,也就滿足了。

俗一點,更貼近生活

在外邊吃飯,漸漸地也總結出一些經驗,平日飲茶、吃飯,不用顧慮,用健康簡單的標準去執行,一般情況下,效果也都是好的。

其實,每個人的生活沒有必要太酷,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又何須什麼繁華熱鬧呢?歸於平淡,把世俗的俗,簡單化,純淨化,用一份簡單的心情潤澤生活,溫潤時光裡,當然也會悠然其樂。

平常日子,平常過。當一個人真的懂得了生活的滋味,便不會為外界的紛擾所影響,而甘願做一個俗人,在粗礫的生活中感悟出深邃。

俗一點,更貼近生活

能在瑣碎的生活中不迷失自己,簡單而快樂。這是我所要表達的,舒心愉快也是我所希望的,不要讓生活的俗或雅拖累,寧願在小巷深處體驗小而靜的美好。

如此之好,在於不脫離實際,不迷實在繁華中,不沉迷,不糾纏,還原生活的本來面目,看透生活,看透自己,用平淡豐盈生命。

在煙火中低眉,在繁雜中安靜,守一份閒適,便會多出幾分快樂,清澈的靈魂,掠影生活,得一份心安。

俗一點,更貼近生活

行文至此,想起趙樸初先生的那句,不如吃茶去。“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這才是正道。

拋卻一切煩惱,遠離人間繁華,與平淡中得香味,在平淡中得大道。且不說禪茶一味,生活也如品茶,品淡香幽長。

更有陶淵明的詩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俗一點,更貼近生活

先哲如是說,怎麼能用言語表達呢?用心生活,樸實經營,過自己的生活,不也就是過的一個開心快樂嗎?

量己為出,放下該放下的,在平靜生活中才能品到真味,也許,在饕餮盛宴裡藏著陰謀,在滿漢全席中藏著其它的味道。

平淡生活,走入深巷,簽到俗氣,吃該吃的飯,做該做的事,人生不虛偽,生活也不潦草。即使俗一點又何妨?也許,俗一點更貼近生活。

俗一點,更貼近生活

原創作品,謝謝欣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