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陶瓷 瓷器 康熙 中國古代史 袋熊收藏 袋熊收藏 2017-09-16

琺琅英文名叫“enamel”,又稱“拂郎”、“佛郎”、“發藍”,發音相近,琺琅製品是使用金、銀、銅等金屬製胎,採用石英、長石、硼砂等礦物質配製成的琺琅釉料細磨成粉狀顏料,塗施在金、銀、銅等金屬器上,經焙燒,便成為金屬胎琺琅。若以玻璃為胎,則稱為玻璃胎琺琅;以瓷器為胎者,則稱瓷胎琺琅。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按照工藝不同,金屬胎琺琅器可分為掐絲琺琅、鏨胎琺琅、畫琺琅、透明琺琅等。若將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工藝結合起來共同裝飾一件器物,則稱為複合琺琅。其中與瓷器有關的琺琅工藝只有一種,一般稱之為“琺琅彩”,其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琅”。

(一)掐絲琺琅

掐絲琺琅,自元代傳入中國,其製作一般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琅,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絲琺琅有著五彩斑斕、華麗奪目的魅力,由於其在明代景泰年間獲得了史無前例的發展,尤其是藍釉料有了新的突破:淡白微綠的天藍,如琉璃般凝重的鈷藍,以及像藍寶石般濃郁的寶藍,均無一例外地用來做底色,形成民族特有的藝術風格。色彩清新雅麗,給人以高貴華美的藝術享受,故而被人稱之為“景泰藍”。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掐絲琺琅爵杯

由於金屬胎琺琅器製造工藝複雜,釉料配製和燒造技術難度大,生產成本高,所以這種珍貴的琺琅製品自誕生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600年間主要在宮廷中中製作,供皇帝及皇室享用。也有少量琺琅作為貴重禮物由皇帝恩賜給王公大臣,民間則很少流傳。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掐絲琺琅鳧尊

後來掐絲琺琅從中國傳入日本,日本在掐絲琺琅工藝方面達到高峰,被奉為“無國上品”。與中國的掐絲琺琅以銅為主不同,日本的七寶燒以金絲和銀絲為主。中國琺琅作品呈現大氣恢弘之勢,而日本則透著雅逸精緻。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掐絲琺琅香盒

(二)鏨胎琺琅

鏨胎琺琅是在金屬胎上鏨出花紋,使紋樣輪廓線起凸,在其下陷處填充琺琅藥料,經焙燒、磨光、鍍金而成呈現寶石鑲嵌的效果。元明時稱為"拂郎嵌"。鏨胎琺琅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前的埃及。後傳至歐洲,元代由歐洲傳入中國。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鏨胎琺琅纏枝蓮紋盒

元代鏨胎琺琅,尚未見其遺物。明代留下的鏨胎琺琅實物甚少,已確認的“纏枝勾蓮圓盒”底嵌銅絲“宣德年造”篆體款,鑄胎厚重,鏨工粗獷,琺琅淺淡失透,與掐絲琺琅一致。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鏨胎琺琅仿古犧尊

清代鏨胎琺琅工藝的中心是廣州。廣州鏨胎琺琅是在歐洲金屬工藝和琺琅工藝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盛期在乾隆時代,乾隆帝降旨在長春園北部修建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式建築群時,需要大量的室內陳設,遂命粵海關燒造大量巨型鏨胎琺琅器運京陳設,促進了廣州鏨胎琺琅的發展。這批陳設於1860年圓明園遭劫時化為灰燼。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鏨胎琺琅太平有象

嘉慶,道光以後的鏨胎琺琅器已很少見,不久也停產了。只兼用掐絲琺琅、畫琺琅等多種工藝。

(三)琺琅

畫琺琅的創燒,與康熙皇帝對畫琺琅的喜愛有密切關係。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廷在紫禁城內武英殿附近設置琺琅作(康熙五十七年改歸養心殿),主要製作銅胎掐絲琺琅和鏨胎琺琅。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畫琺琅缽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收復臺灣,廢除海禁,歐洲的金屬胎畫琺琅器作為貴重工藝品,隨來華的傳教士被帶入廣州,後又進貢至內廷。這些舶來品以精細的彩繪技法和華麗的裝飾風格,而深受皇宮貴族和廣州地方官員的喜愛。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畫琺琅蓋碗

由當時歐洲傳教士的私人信件得知,康熙皇帝對這種洋玩意兒也很感興趣,併力圖使中國的琺琅工匠掌握這門技術。於是廣州和北京內廷琺琅作的工匠,分別在兩地試燒畫琺琅,經過大約十年左右的時間,成功地燒製出了我國的金屬胎畫琺琅器。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畫琺琅杯盞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後,隨著廣州和歐洲畫琺琅器製作匠師進入內廷,參與指導造辦處琺琅器的製作,甚至親自操作,畫琺琅器的生產遂呈現繁榮景象。在中外匠師的共同努力下,宮廷造辦處琺琅作很快熟練掌握了金屬胎畫琺琅燒製技術,並燒造出一大批具有濃郁宮廷韻味的金屬胎畫琺琅器。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畫琺琅開光手爐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皆於北京皇宮造辦處及廣東兩地設立琺琅作坊,並多次從廣東選送優秀畫琺琅工匠進京效力,大量生產,所作琺琅器及琺琅珠寶皆供皇室享用。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畫琺琅花鳥紋瓶

(四)透明琺琅

13世紀末,由意大利工匠發明,14世紀法國巴黎出現了多彩的透明琺琅器。迄今發現中國最早的實物是清雍正年間 (1723~1735) 的銀燒藍五福捧壽八方盒,已有寶藍、淺藍、淺綠、紅、黃、白等色琺琅,透明性良好,色調爽朗透沏,屬成熟期產品。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透明琺琅提樑壺

透明琺琅,在金屬胎上用金屬鏨刻或錘花技法錘鏨出淺浮雕,再罩以具透明或半透明性質的琺琅釉,經燒製後,顯露出因圖案線條粗細深淺不同而引起的視覺上明暗濃淡的變化。

透明琺琅分為高溫硬透明琺琅和低溫軟透明琺琅兩種,高溫透明琺琅又稱廣琺琅,透明度高,像寶石;低溫透明琺琅又稱燒藍,為半透明。廣州是當時燒製中心,規模技藝均為清代之首,也是唯一能夠生產高溫透明琺琅的地方。代表作品為鏨胎透明琺琅方水丞、透明琺琅面盆。複雜一些的透明琺琅要先在釉下貼銀片,再在釉上貼金片,色彩斑斕,鮮豔奪目。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藍透明琺琅描金喜字把鏡

透明琺琅是在鏨胎琺琅衰落時開始興起並發展起來的,以清乾隆年間廣州製造的透明琺琅最為著名,傳世甚少,絕大部分存於故宮博物院。

(五)脫胎琺琅

脫胎琺琅誕生於清末,是在燒成的碳胎上進行掐絲,然後再經過高溫將碳胎燒掉,從而形成鏤空,再運用精湛的製作技藝在上面進行點藍等工序,整個過程需要十數道工序。透明藍的製作過程雖然不如銅胎掐絲琺琅複雜,但對手工要求較高,因此不能批量生產。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金胎畫琺琅杯盤

“點藍”時老師傅需要用吸管蘸著藍料在鏤空的銅絲縫隙中操作,然後經過燒製、補料,再燒製、再補料,反覆十幾遍後才能進行打磨、鍍金等後續步驟。一個簡單的筆筒就需要花費四五天的時間才能完成,而成品率只有50%,因此“透明藍”格外稀有金貴。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金胎畫琺琅仕女執壺

脫胎琺琅在逆光下觀看絢麗韻雅意境非凡,造型也很優美,立體感強。另外,其在燒製過程中會有氣泡產生,並且因為受熱程度不一樣,會產生裂紋,有一點類似陶瓷哥窯的開片,並非質量問題,正是透明藍工藝的特點。

(六)琺琅彩

琺琅彩吸取了銅胎畫琺琅的技法,在瓷質的胎上,用各種琺琅彩料描繪而成的一種新的釉上彩瓷,亦稱“瓷胎畫琺琅”,即今人所稱的“琺琅彩”。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琺琅彩梅花牡丹紋碗

康熙時期的琺琅彩瓷器因處於初創階段,從色彩搭配、紋飾佈局到款識內容和樣式,均摹仿當時銅胎畫琺琅效果。由景德鎮御窯廠提供的白瓷,一般僅在器物的裡面和圈足內施釉,器物的外壁則澀胎無釉,這就是人們所俗稱的“反瓷”。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琺琅彩纏枝花卉蒜頭瓶

外壁畫面大多以淡黃、深藍、胭脂紅、豆綠、絳紫等色彩作地,再利用各種顏色的彩料以雙鉤技法描繪纏枝牡丹、月季、蓮花等花卉圖案,且有花無鳥。也有在四個花朵中分別填寫“萬”、“壽”、“長”、“春”等祝壽語者,裝飾風格嚴謹華麗。所用彩料系從西洋進口,所用畫稿由宮中造辦處下屬的如意館提供。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琺琅彩松竹梅紋瓶

康熙時期還有一種宜興紫砂胎畫琺琅器,現絕大多數都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當時稱作“宜興胎畫琺琅”。造型有執壺、提樑壺、蓋碗、蓋盅等。裝飾題材多為花卉。有直接在紫砂胎上彩繪的,也有的可能是考慮到紫砂胎不象白瓷那樣細膩光滑,就先在胎上塗抹褐色彩作地,然後再進行彩繪,褐色彩的顏色不僅酷似於紫砂的顏色,而且使器物表面的光澤增強。這種褐色彩僅施於器物外壁,器內則無。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紫紅地白梅琺琅彩小碗

雍容華貴的琺琅彩問世,雖與“康熙盛世”有關,但與雍正的關係更為重要。雍正登基後,對社會進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鎮制瓷藝人的社會地位。而且雍正酷愛精美絕倫的瓷器,經常對宮廷瓷器加以評價,親自過問,並派得力的官員去管理瓷業生產。康熙、雍正年製作琺琅彩時,先在景德鎮官窯中選出最好的原料燒製成素胎送至宮廷,由宮廷畫師加彩後在宮中第二次入低溫爐烘烤而成。

琺琅彩——瓷器中的貴族!

▲琺琅彩嬰戲紋雙連瓶

以上內容根據網絡資源整理,圖片來自故宮

清代的瓷器都在景德鎮燒,唯琺琅彩瓷器在故宮內燒。這也是為什麼說琺琅彩是瓷器中的貴族的原因之一;因為是故宮器具,所以在民間的琺琅彩相對來說就比較少。此外,十年浩劫後,國內遺存的琺琅彩幾乎蕩然無存。

琺琅彩的稀少,廣闊的收藏市場;加進了收藏琺琅彩的熱度,正是這股熱度也讓不少不法分子參與進來。所以,遇到自己拿不準的藏品一定要多向專家提問。想了解更多與收藏相關的知識課關注微信公眾號袋熊收藏,小編每天會為大家奉上精彩的乾貨知識和故事;在線等你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